APP下载

评张战教授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研究》

2020-01-08武建奇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共同体命运人类

武建奇

(河北经贸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北 石家庄050061)

自党的十八大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并上升为国家意志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也成为专家学者们热议的论题。相关研究著作不断问世。张战教授所著并由时事出版社出版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研究》就是这方面的力作。通读全书,感觉作者站位高、思想深刻,作品结构完整,特色明显,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理论性

系统化的思想即为理论。全书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建构、系统化方面进行了探索,分析了这一思想形成的脉络,梳理了几个关键时间节点,把思想从提出到丰富直至贯彻的脉络呈现出来。这一思想的基本意涵概括为“一个基点、一个核心、一体两翼”,即立足于中国自身的基点,以联合国体系为核心,以实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两翼,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普遍安全、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当前,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伴随着“一带一路”合作倡议的实践而不断丰富,成为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国际新秩序的共同价值规范。

二、创新性

已有的国内和国外研究,对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意义研究较多,而对于内涵挖掘、实现路径探索有所欠缺。作者从习近平多个国际场合演讲的前后语境中深度发掘这一理念的内涵,对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路径进行探讨。

书中提出了一系列核心观点:(1)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一种本体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回答了“人类社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人类社会向何处去”这样一个根本性、终级性的问题。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显示了一种终极关怀和终极理想。这一思想立足于经济全球化的客观现实和“普遍交往”进程,指明了世界历史的归宿,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继承和创新。(2)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方法论。该书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一般方法,运用全面、联系、发展的观点,站在人民立场,分析时代特点,解决时代问题。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强调共同性和共同实践行动,即共生、共处、共商、共建、共享、共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世界各国人民和平共处,共商国际治理方案,共建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安全格局,共享发展成果,世界达到共赢。(3)认为共同价值观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大厦的软实力。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也是联合国的崇高目标。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要贯彻和弘扬这些价值。

三、大众化

该书不仅具有学术性,而且具有通俗性,通俗性不掩盖学术思想的光芒。大众化、雅俗共赏、可读性较强是该著作的又一个特点。该书不仅可供学术研究者借鉴,而且也能为大众所参悟。书中有丰富的历史知识,有世界和中国近百年来国际关系史的描述,有中国共产党建国以来对外战略实施的解读,有十八大以来波澜壮阔外交实践的描绘,能使读者了解很多新知识。

四、价值意义

该书对习近平总书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进行了系统研究,作了初步理论化的探索,丰富了中国国际战略思想宝库,为构建中国国际关系理论作了有益尝试。在理论性方面对西方现实主义、自由主义、建构主义进行了扬弃和补正,在现实性方面对形形色色的妖魔化中国的企图、单边主义行为作了有力的驳斥。

作为著作,可运用于中国外交政策、理念、倡议以及实践的宣传领域,为外交和外宣人员提供可资借鉴的理论和资料,也可为相关专业研究人员、大学生提供参考资料。

猜你喜欢

共同体命运人类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爱的共同体
命运的更迭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人类第一杀手
论《飞越大西洋》中的共同体书写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命运秀
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