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幼儿需要的小班餐后散步的价值挖掘和组织实施研究

2020-01-08夏晓华

科学咨询 2020年17期
关键词:餐后小鱼散步

夏晓华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花园浜幼儿园 江苏苏州 215600)

一、餐后散步活动的内涵与教育价值

(一)餐后散步活动的内涵

俗话说,“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幼儿园餐后散步是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重要环节,它有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能为幼儿的成长拓展了巨大的空间,这也决定了餐后散步活动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途径。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全部的课程包括全部的生活,一切课程都是生活,一切生活都是课程。”餐后散步环节蕴藏着丰富的学习机会,通过亲近大自然能培养幼儿观察力、表达力、创造力。

(二)餐后散步活动的教育价值

幼儿园一日活动的每个环节都隐含着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契机,幼儿的身体发育尚不成熟,思维方式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他们对外界的感知是具体的、感性的、直观的和个性化的,而餐后散步恰恰最最符合小班幼儿的特点,通过散步,他们可以直接感知幼儿园里一切美好的事物。因为餐后散步没有具体的任务,孩子们一般都是边走边看边说,想说就说,无拘无束,可以让师生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交往、交流、互动。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语言能力都会在不知不觉中提升、发展。同时,餐后散步能增加幼儿肠胃蠕动,提高消化功能。幼儿刚用完午餐,适当的餐后散步有助于幼儿消化食物,并且可以提高幼儿肺活量,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改善幼儿呼吸系统的功能,增加人体的代谢功能,促进孩子成长。餐后散步也能起到消除疲劳、放松、镇静的效果,有效提高幼儿午睡质量。一般餐后散步都是在天气晴朗的时间,可以让孩子多接触阳光,帮助孩子补充维生素D,更有利于幼儿身体健康生长发育。

二、餐后散步活动常见的问题

(一)餐后散步流于形式

幼儿园老师有的半天带班,感到很累,所以对于餐后散步没有形成习惯,今天想出去散步就带着孩子去室外走一走,散步只是成为“老师走在前面孩子跟在后面的走一走活动”。

(二)教育价值挖掘不够

一般餐后散步这一环节往往不太被重视,老师们大都带着孩子在校园里随意走一走,看一看,老师没时间就不带孩子出来散步了,散步在有些老师心目中是可有可无的活动,更别说挖掘其中的教育价值。

三、梳理关键经验,明确幼儿餐后餐步的目标

为了更好地挖掘餐后散步的教育价值,基于对餐后散步、师幼对话的观察与分析,笔者根据观察的情况,结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从五大领域分别提炼出餐后散步环节小班幼儿的关键经验。

(一)健康领域关键经验

1.散步前知道检查自己的衣裤、鞋子是否穿好。

2.知道散步时慢慢走,不奔跑和剧烈运动。

(二)语言领域关键经验

1.愿意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散步时的所见所闻。

2.能在成人的提醒下和其他班级老师小朋友问好,例:“***班小朋友,你们好!*老师你好!”等礼貌用语。

能用儿歌辅助自己练习穿、脱衣裤的技能

(三)社会领域关键经验

1.散步时遇到问题(困难),能主动寻求同伴或老师帮助。

2.能关心一同散步的同伴,手拉手一起往前走。

3.在教师提醒下,散步时说话、走路轻轻,尽量不影响他人。

(四)科学领域关键经验

1.感知熟悉幼儿园的方位,知道自己班级前后、左右是什么地方。

2.散步时学习观察校园内事物,发现动植物在季节更替时的一些变化。

3.知道餐后散步能让身体得到放松,有助于消化。

4.感知和体验天气对散步的影响,并愿意在雨天观察雨。

5.散步时引导幼儿观察大自然的自然现象。

(五)艺术领域关键经验

1.散步时会倾听校园播放的好听音乐。

2.会随音乐做一些简单的手部动作等。

3.能听到某首音乐信号时,知道散步即将结束了,准备回教室午睡了。

根据这些关键经验,教师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引导幼儿不断练习,帮助幼儿在餐后散步中习得相关经验,养成良好的餐后散步习惯,让幼儿度过快乐、丰富、有价值的餐后散步时光。

四、幼儿需要的餐后散步活动的实施策略

(一)散步前对话幼儿,关注幼儿餐后散步的需求

儿童是主动的学习者,是有能力的、具有自由意志的生命体。他们能够选择用自己的方式进行学习和游戏。基于此特点,我们在餐后散步活动前进行了对话,以了解幼儿对餐后散步的需求。

餐后小三班孩子在自主玩魔尺、小型玩具等,老师问:“小朋友,我们去散步吧!”孩子们异口同声说“好!”老师又问:“什么是散步呢?”

洋洋:散步就是到外面走走。

小睿:散步就是去看看小鱼。

小远:散步就是随便走走、散散

……

老师:散步时你最想去看什么?

小敏:我想看小鱼。

小言:我想看小花。

小雨(笑眯眯地说):我也想看小鱼。

小浩:我想看电梯。

“老师,我想看蜗牛”“老师,我想看小蜜蜂”“我想看花”“我想到后花园的草地上躺一躺、晒太阳”……孩子们急切地表达着自己的想法。

通过与孩子们的谈话,老师了解了孩子们想去散步的迫切愿望和需要,因此老师在组织餐后散步时方能有的放矢,挖掘餐后散步的教育价值,让孩子们在餐后散步中既放松半天学习的紧张情绪,又能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习得一些经验、常识。

(二)散步中满足需要,追随幼儿兴趣走

1.追随幼儿兴趣,幼儿在前,教师在后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们说今天想去看看东草坪小池塘里的小鱼,那就一起去看小鱼,临近小池塘,孩子们会相互提醒“嘘!别出声,小鱼听见声音会躲起来的”,来到小池塘,孩子们会蹲下来或站在小仔细自己观察小鱼,小伊说:“我看见鱼妈妈的眼睛了!她也在看我们。”孩子们想去看幼儿园的运货电梯,就跟着孩子们去看电梯,一路上孩子们会很期待地猜想着电梯会停在几楼,“我猜电梯停在一楼”“我猜停在三楼”“我也猜在一楼”……一路上都是孩子们的猜测声和欢笑声,猜对了一起欢呼,猜错了也没关系,试着按一下电梯数字让电梯听我们的话回到“一楼”。有时碰巧遇到二、三楼的保育老师通过电梯把推车送到一楼,孩子们就能亲眼见到电梯运货的过程,这种满足和欢愉都写在每个孩子脸上,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逐渐了解了电梯的工作原理,无需老师多说什么[1]。

2.运用泛灵心理,提高餐后餐步活动的趣味性

幼儿尤其是小班幼儿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把事物当作具体的人来看待,心理学家称为“泛灵心理”。孩子越小,泛灵化的特征越明显,小班的孩子会对着小豆子、小苗儿说话,在孩子眼里,特别是小班孩子眼里,世间一切东西都是有灵性的、有生命的。我们带着孩子们在小池塘看小鱼,孩子们会和小鱼打招呼:“鱼妈妈好!”“鱼宝宝好!”“鱼奶奶好!”“鱼爸爸好!”“鱼姐姐、鱼妹妹好!”因为幼儿园池塘中的鱼有大有小,孩子们会把它们想成鱼的一家人,每天都乐此不疲。大操场边上有一只粉色小兔、一只蓝色小兔,孩子们每天经过都会和她们打招呼“兔妹妹好!”“兔弟弟好!”

在小班幼儿的教育过程中,教师巧妙地运用这种“泛灵”心理组织活动,是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的,容易激发孩子的兴趣,能有效调动幼儿的情绪体验,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感或行为习惯。

3.观察校园变化,探索属于大自然的秘密

都说童年是属于大自然的,孩子们在大自然的环境中是最自由、开心、放松的,因此,餐后老师和孩子们一起走进校园、走进大自然,是非常惬意、美好的时光。秋天秋高气爽,和孩子们一起欣赏蓝天白云,感受“蓝天高高,白云飘飘的意境”;冬天天气寒冷,一起观察大树的不同,孩子们会问老师“为什么有的大树树叶落光,有的大树有叶子?”孩子们发现在操场上走会有自己的影子,还会和同伴比较影子的大小、长短,孩子们会发现,有时影子在我们前面,有时会在我们后面,有时影子还会在我们旁边等现象,同伴、师生也玩一玩踩影子游戏,增加散步的乐趣。春天春花烂漫,我们和孩子们一起欣赏幼儿园各种花花草草,倾听鸟儿清脆的鸣叫声,一起边走边诵读《春晓》,共同感受诗歌美好的意境;走过鹅卵石池,我们会请孩子们走进池子里走一走,感受鹅卵石的特性,比较在操场上走的差异;停下来捡拾自己最喜欢的鹅卵石,孩子们会捡到各种不同的石头,开心地说笑着;走过沙池,孩子们会用手去摸一摸沙子,感受沙子细细、硬硬的特性,并在沙池上绕两圈走一走[2]。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基于幼儿需要的餐后散步环节的教育价值挖掘,并以小班幼儿喜爱的游戏化组织方式散步,师生一起慢悠悠地在校园溜达,既能让孩子们彻底放松身心,亲近大自然,又能促进胃肠蠕动、消化液分泌和食物的消化吸收,可谓一举几得。

猜你喜欢

餐后小鱼散步
自由散步乐成一派
自由散步 乐成一派
散步的收获
散步
浅谈餐后高血糖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
自由散步 乐成一派
小鱼
小鱼
小鱼
最美妙的散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