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乡小学教师职业压力的差异对比研究——关于减轻小学教师压力的探究

2020-01-08梁佳怡熊靖怡陈桢华

科学咨询 2020年17期
关键词:小学教师家校教育

莘 翊 高 慧 梁佳怡 熊靖怡 陈桢华

(浙江省湖州市湖州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浙江湖州 313000)

一、调查目的

笔者希望通过调查研究,能够得到有关城乡小学教师职业压力现状的基本资料,找出城乡小学教师压力差异的现状,再通过归因,准确分析引起压力差异的因素,为分析城乡教师职业压力寻找科学的依据,并从多个角度出发,寻求减轻小学教师职业压力的对策。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笔者选取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湖州市小学在职城市与农村教师52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教师进行调查。

(二)研究工具

笔者自编“城乡小学教师职业压力差异问卷调查表”,分别就影响压力的内部因素(教师的职业期待、个人能力)、影响压力的外部因素(学生成绩、家长的要求、社会地位、学校组织管理)和面对压力的表现等方面进行调查,以期能客观、准确地分析城乡小学教师压力现状及差异。

(三)测验过程

笔者利用“问卷星”软件共发放问卷70份,收回60份,回收率85%。其中,有效答卷52份,有效率87%。笔者通过“问卷星”自动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

三、研究结果与差异分析

(一)城乡小学教师职业压力的整体状况

从问卷结果看,不管是城市还是乡村的教师,都有职业压力,“较轻压力”和“中等压力”的人数占比较大。此外,调查还发现城乡小学教师的职业压力在不同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表现。

(二)城乡小学教师职业压力的表现

适度的压力可以促使小学教师提高教学效率和提升教学质量,但若是压力过重或持续时间过长,则会令小学教师被压力所裹挟,陷入让人疲惫的压力反应中。本文将从生理、心理、社会行为三方面入手,浅析城乡小学教师的压力表现。

1.小学教师生理压力的表现

过度的压力会让人体进入亚健康状态。亚健康状态是指人的身体功能虽无明显或明确的疾病表现,但平时却缺乏活力,对外界的适应能力有不同程度的减退的一种不健康的生理状态[1]。本研究从“有头疼、气闷、耳鸣、感冒发烧等身体不适”“存在食欲不振的情况”“存在睡眠质量不佳的情况”“感到疲劳”这几个问题出发,研究城乡小学教师在不同压力源下的生理反应程度,得到的调查结果如下: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经常或总是出现“头疼、气闷、耳鸣、感冒发烧等身体不适”“食欲不振”“睡眠质量不佳”“感到疲劳”等现象的人数的比例分别为:19.23%,15.39%,32.69%,44.23%。超三分之一的小学教师时而出现此类压力反应,这说明小学教师群体中有一定比例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通过后续访谈,研究者了解到,有相当一部分小学教师在深陷亚健康状态的同时,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疾病症状,如慢性咽喉炎、静脉曲张、颈椎病等。

2.小学教师心理压力的表现

小学教师承受的压力不仅表现在身体上,也表现在心理上。具体而言是情绪压力反应与认知压力反应两大方面。

(1)情绪压力反应

教师因压力过大而产生的心理上的亚健康状态多表现为各种不良情绪。比如,易烦躁、易激怒、易焦虑、感到生活无趣、丧失热情、对自己或周围环境持消极态度等。本研究从“了解城乡小学教师在压力状态下的各种不良情绪”这一角度出发,研究城乡小学教师在不同压力源作用下所表现出的几种情绪压力反应及其程度,得出的研究结果如下: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偶尔出现焦虑、紧张状态的小学教师的人数比例为42.32%,而经常或一直保持焦虑状态的人数比例为32.69%。可见,在工作过程中,很多情况都能引起小学教师的焦虑情绪。比如:城镇小学教师常需面对家校关系紧张、职称评定繁琐、校内琐碎事务过多等难题,导致个人情绪低落,进而产生焦虑情绪;而乡村小学教师则更焦虑于自身发展、地位待遇、留守儿童的教育等问题。其中,分别有53.84%和48.08%的小学教师偶尔或经常出现“爱发脾气、烦躁”“情绪低落”的状况。在后续的访谈过程中,研究者了解到城镇小学教师和农村教师在地位、收入、个人发展等方面都不同程度上表现出了烦躁、愤怒等不良情绪。

焦虑、烦躁、愤怒等不良情绪无处不在,工作中令人困扰的事情是难以回避的,随着难题的解决,教师的不良情绪会有所减弱,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忽视它的存在,如何对症下药改善城乡小学教师的不良情绪也是该研究的方向之一。

(2)认知压力反应

认知压力的主要表现有: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思维缓慢混乱、精力减退等等。本研究从“存在注意力不如以前集中的状况”“有记忆力下降的症状”“存在思维缓慢、混乱的现象”这三个问题入手,得到的调查结果如下:

被调查者存在“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思维缓慢、混乱”等现象的人数的比例分别为:86.54%,90.38%,84.62%。这种现象直观地映射出小学教师因压力过大而产生不良情绪反应的同时,其认知方面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思维和精神方面有程度不一的紊乱。且通过数据对比和访谈结果可知,城镇小学教师由于各方期待难以满足、校内教育教学工作繁重、考核奖惩制度严格等原因,更易出现此类压力反应。减轻城镇小学教师教育教学工作量,改革教师考核奖惩制度任重而道远。

3.小学教师行为压力的表现

消极或过重的压力还会导致一些消极行为的发生,具体表现为:行为冲动、职业倦怠、试图换岗等。这些消极行为的产生不仅无益于教师的压力排解,反而会进一步加重教师的负面情绪。本研究从教师的职业倦怠这一角度入手,得到的访谈结果如下:

5位访谈对象中的城镇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感略强于农村教师,无论是教学压力、社会事务还是环境压力都较重于农村教师,更有甚者在花费了大量精力与热情于教学活动后,还疲于处理家校关系与各种教育活动,这种长期的慢性压力对教师的身心都造成了不小的损伤,进而令其产生职业倦怠。

(三)影响城乡小学教师职业压力的因素分析

小组成员将压力成因分为内部和外部两大部分,具体数据分析如下:

1.内部因素

内部因素即个人因素,如今现代化和信息爆炸的时代,新的知识和技术出现和发展迅速,教师既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给学生传授更多的知识,而且还是学生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教师一般都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竞争意识,这样使得中小教师更容易处于心理紧张、躯体紧张和业务紧张状态[2]。调查结果显示,不论是城市还是农村,教师的职业期望普遍很高,且对于参评职称及各类荣誉称号普遍具有强烈的主观意愿。且农村常常缺乏教师,这便要求教师担任多门课的教学,所以农村教师对教学知识的学习范围较广。这两点是农村教师自我发展的意愿而导致的压力。

而城市教师更侧重于教师自学、进修提高、教育科研。城市的经济水平高,所以教师面临的各方面竞争都更大,而农村对学业的重视和关注度会稍弱于城市。所以农村教师的压力会比城市教师的压力少一些。

2.外部因素

(1)社会

①家长对教师的要求过多,工作量增加

从城市来看,教师肩负着家长的期望。在学校教育背景下,由于学生数量过多,教学任务和班级管理等工作令教师应接不暇。家长都希望教师能对自己的孩子多一些关注,要求教师多花一部分精力在孩子的成绩以及课堂表现、生活品行等方面。除成绩要求之外,安全问题也对教师提出了不少要求,一旦发生意外事故,教师难辞其咎。由于家长过于溺爱孩子,担心其无法自理生活,对孩子嘘寒问暖,教师在无形中充当起了管理学生生活起居方方面面的人员,也增加了教师的工作负担。

从农村来看,由于农村父母对子女的教育较为欠缺,导致教师需要承担起更多的责任进行教育。许多家长为提高教师对孩子的教育重视程度,将孩子所受教育的一部分要求转移至教师身上,以求为孩子创造更优质的教育条件。家长对教师的要求增多,教师的压力在一定程度上提升。

②个别家长不配合学校工作,家校关系紧张

调查显示,较高和较低素质的家长都会对教师工作造成一定压力。

从农村来看,个别家长不配合学校工作,原本于校外进行巩固复习的任务被部分家长视为教师为减轻工作而推卸责任的表现。课后教育无法顺利进行,而对教师的要求不断提升,致使家校关系紧张。教师需要花费更多时间弥补课后教育的空缺。文化素质相对较低的父母会影响家校沟通,导致家校合作大打折扣。家校合作的重要性没有引起家长的重视。同时,农村父母的陪伴缺失也使得家校合作难以推进。

从城市来看,家校联系对于教师提出的要求更高。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得教师在下班后依然需要花额外的休息时间应对解答家长的问题,教师工作时长在不知不觉中增加。家长对孩子的重视程度提高,任何小事都有可能发展为家校矛盾甚至家校纠纷,教师需要更多精力维系与家长的关系,避免矛盾冲突的产生,妥善处理家校纠纷。

另外,部分家长会将孩子成绩归咎于教师教育水平高低,也会给教师造成一定压力。

③社交媒体影响下,教师的社会认知不准确

教师的社会认知不准确这种现象更多地体现在城市在职教教师身上。网络舆论的干扰、教师的负面评论对教师的不良影响逐渐增强。教师行业不正确的社会认知导致社会对教师的过多苛责,对教师的行为要求不合理化。因此,教师压力不断提升。正是因为社交媒体的不断干预,社会对教师提出来越来越多的要求,小学教师的专业责任泛化,直接给教师带来了更多的心理压力[3]。

另外,教师行业自古以来就承载着较高的社会期望,教师历来被当作社会的榜样,上行下效。极高社会地位的另一面是不小的职业压力。“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在歌颂教师高尚品格的同时也对后继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鞠躬尽瘁。教师在践行职业道德与责任的同时,人性需求的一面往往被大众所弱化甚至忽略。社会完全忽视了教师的自然人属性,忽视了人的自我价值和自我需求[4]。

(2)学校

①学生

从城市方面来看,调查结果显示,在职教师中有75%的人对学生个体差异大、在教学中感到困难这一点,存在中等及以上压力,城市中的小学班级人数多,有30%的教师反映班级人数过多造成较大及以上压力,不同的学生所受的学前教育和家庭教育程度不同,每个学生的思维反应和接受能力不同,在测验中取得的成绩也就各有差异,有50%的教师担心学生成绩不好,会归咎于教师,久而久之产生的职业压力则更多。

从乡村方面来看,有52.5%的在职教师反映优质生源流失,感受不到自身的教学价值,从而产生一定的职业压力。如今快速发展的城镇化,许多家庭为了自己的孩子能够能得到良好的教育,想办法将孩子送到城市的学校学习,这很大程度上造成生源的分配不均,乡村学校的学生甚至因此产生厌学的消极情绪,跟不利于教学教育计划的开展。

②班级管理

从城市方面来看,45%的教师反映出城市小学师生互动不足,关系冷淡;城镇小学多存在班级评奖评优制度,但并不完善,教师会忽略与学生的沟通互动。

从乡村方面来看,学生存在上课听课效率低,不完成作业等不良学习态度,容易出现课堂违纪,不服从管教等问题,给教师造成较大压力。普通小学教师要处理更多更麻烦的教学和管理问题,考试和升学压力也更大一些。

四、对策建议

(一)确立教师主体,保障教师权益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要“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明确政府管理权限和职责,明确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权利和责任”“探索建立符合学校特点的管理制度和配套政策,克服行政化倾向,取消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一章第三条,教师应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的是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但在实际的学校制度中,政府与学校的关系是上下级,一线教师扮演的是“员工”的角色。教师作为教育教学专业人员,权利和职责边界模糊,在教育系统中缺少话语权,常处于从属地位,主体性得不到保障。因此,应从体制上确立教师的主体地位,制定教师基本工作标准,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二)正面宣传,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

媒体应承担起塑造教师正面形象的责任,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教育是人民群众最关心的民生问题之一,历来是矛盾冲突的焦点。近年来,随着网络媒体的发展,个别教师队伍中的渣滓的曝光,激化了人民群众和整个教师队伍的矛盾,掀起了对教师群体的舆论声讨浪潮,极大地损害了教师的社会形象,破坏了家校之间的信任关系。教育应建立在爱与信任之上,对教师的口诛笔伐让教师背负了过大的舆论压力,教师反而成为了“弱势群体”。许多教师想管不敢管,想说不敢说,教育质量大打折扣。因此,主流媒体应当肩负起正面宣传教师形象的责任,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不能因为个别教师的违法乱纪行为让全体教师被污名化。

(三)改革教师评价体系

教师是教育教学专业人员,对其评价的落脚点应为专业能力和贡献。而对于专业人员的评价也应由专业人员完成。因此,教师职称评定体系作为激励教师的重要措施,应避免行政化、功利化、形式化。应将评价内容聚焦于教师的专业能力和贡献,建立教师委员会,实行同行评价,多方监督,切实改变“论资排辈、重城轻乡、重科研轻教学”的评价现状。

(四)推进班主任教师专职化

班主任责任大、任务重、待遇低,在中小学中一般由主科老师担任。而教师一旦担任班主任,就不仅要负责本学科的教学任务,还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于班级管理和非教学事务,承担着多方面的压力,极易让教师产生职业倦怠,影响教学效果。因此,必须推动中小学班主任走专职化之路,独立设置班主任岗位,增加班主任岗位职称评定制度,把教师从班主任工作中解放出来,让全职班主任担负起学生指路人的角色。

猜你喜欢

小学教师家校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教师作品
题解教育『三问』
刘辉
提升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探索与实践
提升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探索与实践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新时代背景下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几点思考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互动+沟通——基于信息技术的家校沟通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