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修背景下“城市详细规划”实践教学改革探析

2020-01-08纪凯婷陈兵丽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0年33期
关键词:人文地理城乡规划规划设计

朱 莉 纪凯婷 陈兵丽

(池州学院地理与规划学院 安徽·池州 247000)

1 研究背景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的出台,为开展“生态修复、城市修补”,促进城市转型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与实践导向。推进生态修复和城市修补工作,必然要在城市规划与设计实践微观层面得以展开。

“城市规划作为一门综合性、实践性、政策性的应用学科,其内容要求、方法手段、政策与技术规范都会伴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的发生变化。”为了培养新时代城市建设发展需要的复合型城市规划与设计人才,急需对城市详细规划实践教学进行创新。当然,课程教学改革应当与所在专业、教学单位及学校的人才培养理念相契合。本文在对“城市详细规划”课程特点、教学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重构课程内容体系,创新课程实践教学手段的改革方案及措施。

2 城市详细规划课程特点

作为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课程体系中一门重要的综合基础课程,城市详细规划课程以修建性详细规划与方案设计为主要内容,以具体的设计方案为主要教学案例,重点讲授城市规划设计者必须掌握的基本原理、详细规划设计理念、构思及设计的基本方法,让学习者在理解城市规划设计原理及观念的基础上,熟练掌握规划设计的实践技能。

城市详细规划课程是在学生完成相关专业基础课程学习的基础上开设的,该课程旨在让学习者在理解城市规划设计原理的基础上,融会贯通城市规划基本理论与实践方法,能够综合运用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的规划与技能,将来能够胜任城市详细规划与设计实践工作。所以,让学生掌握详细规划与设计能力,对城市详细规划课程的教学而言是重中之重。

根据该课程的这一特点,要达到培养规划设计应用型人才的目标,本课程教学中就需要学生在理解城市规划原理的基础上,熟练掌握城市详细规划与设计技能。因此,调整课程结构、合理设置实践教学环节及内容,成了城市详细规划课程改革的首要任务,在中国城市规划建设转型发展环境中也显得尤为迫切。

3 城市详细规划课程实践教学现状及问题

3.1 实践课程体系不完善,实践学时偏少

目前,有地理背景的城乡规划专业,其城市详细规划课程通常采用“图例+理论”的传统教学模式。基于此模式培养的学生,将来可能会在区域规划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但在项目规划设计技能方面,与有工科背景的城乡规划专业培养出的学生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地理背景的人文地理城乡规划专业在教学中应根据业界人才需求实际,并结合城市详细规划课程特点,加强城市详细规划课程的实践教学,以提升学生规划设计操作能力。

池州学院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学生,在第四学期之前,学生学习的专业课程基本属于地理学知识,关于城乡规划专业相关知识接触较少。在大学入学教育中,通过《专业导论讲座》和《专业认知实习》,对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内容体系及就业去向会做一些介绍,但学生对城乡规划理论、行业发展动向及规划设计实践前期训练知识甚少。其次,大学二年级开设的专业基础能力《建筑制图》、《计算机辅助设计》等课程,在讲授中几乎没有针对具体规划设计而进行专业化的实践能力训练。专业基础能力课程中,学生只掌握基础操作,对如何运用辅助设计工具提升详细规划设计综合技能理解得不够透彻。再者,目前城市详细规划课程建设及教学内容以理论为主,课内实践只占到总学时的14%,教学过程中侧重理论知识的讲解,而缺少规划设计实践能力的传授与训练。

3.2 缺乏规划设计项目的支撑,教学方法单一

“项目教学法是一种以现代认知心理学为基础,采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发展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受区位及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所限,地方高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与周边规划设计单位合作程度较低,师生参与地方规划设计实践项目的机会甚少。因此,老师投入规划设计实践训练提高实践教学水平的机会不多,学生在规划设计实践训练方面更为薄弱,在教与学的环节上未能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存在“教与学两张皮”的现象。比如学生对有些设计规范,不知在规划实践中如何应用,教师在课堂上的指导与行业规划设计实践的契合度有待提高。

再者,专业教师参与学术交流活动较少,“以科研促教学,以教学带动科研的实践探索不够,未能建立科研引入课堂制度,没能较好地将科研成果内容融入课堂教学活动。”城市规划与设计领域的知识更新较慢,而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衔接不足,“封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急需改进。

3.3 教学设备欠缺,影响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画图室建设不足,城市详细规划课程在开展快速方案设计实践时,有的学生必须在普通教室进行设计绘图训练,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部分考研学生在被动的接受实践课程;部分学生以自己没有画图基础为理由,不能积极参与实践课程环节的训练,实践设计课程很难高质量开展,实践教学效果不理想。学院专业微机室的设备投入不足,软件更新不及时,只能绘制简单的图纸,影响了学生学利用计算机等现代信息技术设备绘图的兴趣及能力提升。

4 改革教学思路及措施

4.1 调整课程学时,强化实践教学

为了满足用人单位对高质量城乡规划设计实践人才需要,地方应用型高等院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应科学设置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比例,并加大实践教学在设备及师资等方面的投入,切实提升实践教学质量。为此,应通过实践教学体系的调整,将各章节理论教学融入实践教学之中,按照教学内容有效的组织教学活动,在学生透彻认识“详细规划是什么”的基础上,熟练掌握“详细规划怎么做”的设计实践能力。

因此,课程内容及学时的合理分配是提高规划实践教学质量的基础。结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师资队伍及教学条件实际,建议城市详细规划课程教学实践内容设置为理论教学、实践调研、课内实践及综合实践等四大教学模块,共72学时,其中理论教学包括规划设计构思、设计成果表现、居住区及中心区规划设计等内容,占总学时的26%;实践调研、课内实践及综合设计根据理论教学内容适时展开,占总学时的74%。实践教学是高等院校教学的重要环节,这与培养学生基本的规划与设计能力、专业创新能力等密切相关。因此,将课内及课外实习实训等实践教学进行整合,阶段性的培养提升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

4.2 依托规划项目,丰富实践教学手段

完善“校企合作”制度,与当地城市规划设计单位密切合作,为专业教师及学生参与规划设计实践训练创造条件。充分利用“项目教学法,让老师与学生在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规划设计项目过程中完成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将城市规划与设计的具体项目带入课堂,通过课题教学与实践项目的紧密结合,切实提高教学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同时在项目操作过程中训练专业技能。”

依托规划项目教学中,围绕项目实践案例,激发学生的探究规划设计的兴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理论知识的同时,组织学生实施某一项目中地块规划方案设计,通过分组讨论、分析比较各方案的优缺点,再由小组长进行每一组的方案汇报,教师总结汇报情况。在综合实践中,教师结合具体规划项目,让学生参与其中,进入规划设计现场调研,展开设计实践训练。掌握地块环境,制定合理的规划方案,也能够帮助学生对城市详细规划设计的编制程序及内容有更加感性的认知,以此来理解城乡规划实际工作的过程,进而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

4.3 投入设备,改善实践教学条件

对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而言,学生规划设计能力的提出需要较完备的实践教学设备的支持。城市规划设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其重要内容就是规划设计设计技能的培养,学生对规划实验设备(软件)操作熟练程度实际设计能力密切相关。因此,完备的规划实践设备和良好和实践场所对提高学生规划设计实践能力至关重要。

为此,一方面更新改造现有的城乡规划实验室,增设实践教学设备工具,扩展实践教学功能,建成规划设计类课程实践教学综合实验室,为本专业设计类课程课内实践及综合实践教学提供设备及场所支持,发挥其在提高学生规划设计技能的基础性作用。另一方面,充分利用本校校园的空间资源,为城市详细规划实践教学提供条件,将理论课程中讲授的校园功能结构、交通组织、景观结构及建筑布置形式等内容融入到校园快速规划实践教学内容中。再者,将本校师生生活区作为居住区规划的实践基地,将校园居住区路网及空间布局等理论知识点与课程中的居住区规划设计实训教学结合起来。

5 结语

作为实践性、综合性强的专业基础课,城市详细规划课程旨在让学生运用所学城乡规划专业知识与理论,在对城市局部地区现状调查与环境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城市住宅与住宅群、居住区规划和旧居住区改造等详细规划设计。因此,提升学生规划设计实践能力培养是复合型规划设计人才的基础,面对“生态修复、城市修补”新动向,作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城市详细规划设课程教学,应紧密结合国家城市规划政策、行业发展动态,及时调整教学内容结构,加强推进校企合作推行“项目教学法”,投入设备改善规划实践实训环境,切实提高学生规划设计技能,以满足地方规划设计行业应用型人才需求。

猜你喜欢

人文地理城乡规划规划设计
规划设计作品
论当前城乡规划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城乡规划中常见问题与解决措施探讨
大数据时代的人文地理研究分析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发展趋势探讨
基于城市污水处理的人工湿地规划设计初探
高中人文地理应该怎么学
我的绍兴人文地理
规划设计
《中国国家人文地理》(全100卷首批7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