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心理学在中职学校教育中的应用与路径探析

2020-01-08徐铃霞余卫强吴国栋刘衍季徐志刚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0年33期
关键词:心理学心理健康中职

徐铃霞 余卫强 吴国栋 刘衍季 徐志刚

([1]南昌市卫生学校 江西·南昌 330000;[2]上勤教育 江西·南昌 330000)

中职学生第一年入学时平均年龄为15岁,在校生年龄为15-19岁,正处在身心发展的转折时期,即青春期阶段。随着学习生活由普通教育向职业教育转变,发展方向由升学为主向就业为主转变,以及将直接进入社会面对择业,面临职业竞争日趋激烈和就业压力日益加大的环境变化,他们在自我意识、人际交往、求职择业以及成长、学习和生活等方面难免产生各种各样的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惑或问题。

1 中职学生存在的心理困惑或问题

第一,网络成瘾的问题。中职学生是网络成瘾的高发人群,网络成瘾危害的严重性不容忽视。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很多家庭都为中职学生购置了智能手机,由此“泡网吧”不再是网络成瘾的代名词,一机在手,天下我有,学生沉溺于手机,或者玩网络游戏,又或者刷新闻、看各种娱乐性视频,上课玩、下课玩、自习玩,走路玩、吃饭玩、睡觉玩。网络成瘾不仅会降低学生学习成绩,甚至可能引发违法犯罪。程文香的研究表明:中职学生上网率为100%,有过上课期间用手机上网经历者占所调查中职学生的92.97%。分析主要原因有:(1)自律性差,中职学生纪律观念较为淡薄,课上课下机不离手。(2)成绩差,部分学生在初中阶段可能已经被贴上“差生”标签,进入中职学校后学习兴趣不浓,在学习上找不到认同感、归属感。(3)学校在对待有网络成瘾的同学时,更多的是批评的态度,缺乏耐心的指导,学生则用手机作为发泄、放松、逃避现实的方式,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第二,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困难问题。其实部分学生入学时已形成学习动机,想要从零开始学习专业知识,可由于缺乏有效的学习方法,努力学习而效果却不明显,成绩不理想,进而认为自身缺乏学习能力甚至怀疑有智力方面问题,即将其成败归因为自身能力低下,从而使得心理负担沉重,出现消极、抑郁情绪。

第三,人际交往方面的缺陷。部分中职学生来自离异或单亲家庭,又或者父母常年外出打工,与父母存在交往隔阂。与教师相处时表现怯懦、缺乏自信。与同学之间容易出现矛盾和冲突。另外,受传统教育观念影响,随着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队伍越来越庞大,中职学生正面临着社会认同度低,社会地位下降的现象,导致容易出现自卑心理,喜欢封闭自我,在社会上不愿与人沟通。总之,家庭经济条件困难、家庭教育缺失、成长环境恶劣,社会经历均可能导致中职学生在人际交往存在缺陷。

第四,就业和择业方面的心理健康问题。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规模扩招,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递增,就业单位对毕业生毕业学校、学历、个人能力的要求逐渐提高,中职毕业生毕业求职过程中自我效能感低,可能会出现焦虑、自卑甚至悲观心理,择业过程中同样会出现选择困难。

2 教育心理学在心理健康方面中的应用

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是教师开展有效教育的基础和前提,教师应用好教育心理学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同时也可以提升自身的幸福感。面对当今社会教师社会地位下降、师生关系紧张等局面,越来越多的教师呈现出职业倦怠现象,职业幸福感降低。充分应用教育心理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教师因实现了自身价值而获得快乐,从而提升职业幸福感。学生心理健康促进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个性发展方面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了解自己,认识自己,善于调控情绪,增强受挫能力,保持良好心境,使其自尊、自爱、自信、自强、自立、自律。自律还表现在能够合理使用手机,告别手机上瘾。

第二,青春期的心理健康教育。讲述青春期个人卫生保健知识,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生理发育及由此引起的心理反应,自觉遵从伦理道德,能够与异性建立正常的交往关系。

第三,人际交往方面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使其快速适应学校环境,增强与家人、同学及教师之间的沟通能力,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为步入社会奠定基础。

第四,就业择业方面的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学生自信心,培养其职业兴趣,使其掌握择业技巧,提高自主抉择能力。

3 教育心理学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第一,学生的认知发展要经历一个由浅入深、多阶段和多水平的发展过程,教师要掌握学生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并且按照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来进行教育,才能取得最佳的效果。

第二,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认为学生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最好方法是发现法。教学不应当使学生处于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状态,而应通过引导使学生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学习者不是被动的接收知识,而是主动地获取知识,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发现法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内部动机和积极性,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恰当使用应用发现教学法以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第三,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创设良好的教学气氛,是保证有效进行教学的重要条件,而这种良好的教学气氛的创设又是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基础或前提的。”由此可见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性。注意课堂要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中心地位,让学生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和自觉性,教师灵活应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布置难易适度的作业,及时修改作业,妥善进行奖惩,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摒弃“一言堂”“满堂灌”式教学。

第四,维纳的归因理论认为,个人解释自己行为结果的原因会反过来激发他的动机,因此教师要注意洞察学生的成败归因,根据情况积极引导学生正确归因,使其调整心态,建立信心,讲究学习策略,明确学习目标,提高自我效能感。

第五,课堂上创设一个民主、开放的教与学的环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

4 教师应用教育心理学的路径探析

第一,教学中渗透。即教师在进行常规的学科教学时,能够自觉地、有意识地运用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充分发挥其作用,让学生高效地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并促进心理健康。

第二,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校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德育课课程体系之中,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特别要认真开展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第三,心理辅导与咨询。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建立心理咨询室,并通过团体辅导、个别咨询、电话咨询等多种形式,对学生在成长、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心理行为问题给予指导,帮助他们排解心理困惑。对于个别有严重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学生,应该及时识别并转介到专业诊治部门。

学校层面高度重视、总体构建,部门层面各司其职、协调协作,教师层面多向渗透、专业导入,学生层面主动调适、积极参与,建立一个多维度、立体的、全面的、主动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总之,中等职业学校所有教师应提高应用教育心理学的能力,充分发挥教育心理学在课堂教学和心理健康促进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自我意识、人际交往、求职择业以及学习和生活等各方面都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心理学心理健康中职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