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鼾症手术后并发症的急救处理

2020-01-08白伟良周倩李进兴刘天聪孙阳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电刀腺样体继发性

白伟良,周倩,李进兴,刘天聪,孙阳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耳鼻咽喉科,沈阳 110004)

打鼾和张口呼吸会影响儿童的身高、智力、牙齿及面部发育[1]。而儿童打鼾的主要病因是扁桃体及腺样体肥大,同时腺样体肥大也是引起儿童中耳炎及鼻窦炎的重要原因之一[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诊疗技术的改进,该疾病越来越被人们重视,目前手术是治疗该疾病的最好手段。随着鼻内镜、电刀、等离子射频技术的应用,该疾病手术的并发症越来越少,但一旦发生并发症,如果不及时处理,会带来严重后果,现将近年本院该疾病手术出现并发症的急救情况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患儿928例,其中,男733例,女195例,年龄1~12岁,平均年龄为4.7岁。

1.2 临床症状

患儿因为存在鼻塞、打鼾、睡眠时张口呼吸、流鼻涕、憋气或中耳炎而要求手术治疗,有的患儿只出现单一症状,有的同时出现若干症状。

1.3 手术前准备

术前化验血常规及凝血5项,行心电图、胸片等常规检查,完善电子鼻咽喉镜及鼻窦CT等专科检查,注意控制儿童哮喘等基础疾病。

1.4 手术方法

全部患儿均采用仰卧位,全身麻醉成功后,行扁桃体的切除:常规消毒,铺无菌手术单,以电刀切开扁桃体被膜,一般先切除左侧扁桃体,从扁桃体上极开始,分开扁桃体外侧被膜,然后切开扁桃体下极,游离扁桃体背面,最后将扁桃体切除,同法切除右侧扁桃体。电刀条件:电切25,电凝30;腺样体切除方法:在鼻内窥镜下,以自动切割器将鼻咽后壁腺样体切除,注意保护圆枕,局部压迫并电凝止血。

2 结果

2.1 术式的选择

根据患儿的具体病情以及家属的要求,有61.10%(567/928)患儿行单纯腺样体切除,有38.47%(357/928)患儿行扁桃体及腺样体联合切除,仅0.43%(4/928)患儿行单纯扁桃体切除术。

2.2 手术效果评估

随访时间为1年,其中显效及有效率为97.52%(905/928),患儿手术后症状明显改善;无效率为2.48%(23/928),患儿手术后仍存在鼻塞、流鼻涕及睡眠时打鼾,症状缓解不明显。

2.3 术后并发症

2.3.1 出血:术后24 h之内的出血为原发性出血,24 h后出血为继发性出血。本组病例中有0.32%(3/928)出现了原发性出血,其中33.33%(1/3)需要经全麻手术止血治愈;有0.97%(9/928)术后出现了继发性出血,其中44.44%(4/9)发生在术后2 d,11.11%(1/9)发生在术后3 d,22.22%(2/9)发生在术后1周,有22.22%(2/9)发生在术后10 d。其中进入手术室止血治疗的有44.44%(4/9),分别发生在术后2 d(2例,占22.22%)、3 d(1例,占11.11%)和1周(1例,占11.11%),其余55.56%(5/9)未经手术自愈。

2.3.2 发热:有0.86%(8/928)患儿出现术后发热并超过39 ℃,其中0.22%(2/928)连续发热2周后治愈,并且对退热药物不敏感。

2.3.3 颈椎半脱位:0.22%(2/928)患儿术后出现颈部活动受限,经诊断为颈椎半脱位,颈托保护治疗1周后痊愈。

3 讨论

治疗儿童鼾症的常见术式为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扁桃体及腺样体联合切除,单纯切除扁桃体等3种术式[3]。本组病例中,有61.1%患儿单纯行腺样体切除手术,多于扁桃体切除患者;男性儿童733例,远多于女性儿童;但各组手术患儿的年龄没有差异。扁桃体和腺样体肥大是儿童打鼾、鼻塞、流鼻涕的原因之一,但并非唯一原因,其他的疾病,如儿童变应性鼻炎[4]、鼻窦炎、鼻中隔偏曲都会引起类似的症状[5],这些疾病之间有一定联系,又各自独立,对诊断和治疗都有干扰,所以影响手术后效果的原因很多,本组病例有2.48%(23/928)术后与术前症状差别不是很明显,有的家属不理解、甚至不配合治疗,更加影响了治疗效果,所以术前要做好交代,降低患者预期期望和阈值,且术后应对鼻炎、鼻窦炎等一些原发病给予积极治疗。

出血是扁桃体及腺样体手术后重要并发症,需要紧急处理。不同的手术方法会影响手术中或术后出血以及手术时间[6-7]。扁桃体手术方法有扁桃体挤切术、扁桃体剥离术、扁桃体电刀切除术、扁桃体等离子切除术等,本研究中采用电刀切除扁桃体,该技术既能保证彻底切除扁桃体,又能减少术中及术后出血,对于腺样体采用的是鼻内镜下电动切割钻切除腺样体,后电凝止血,此种方法手术中层次清楚,止血也很彻底。应用此技术,原发性出血仅为0.32%(3/928),低于国外的扁桃体术后出血率(1.88%)[8],出血的患者中有33.33%(1/3)需要经全麻手术止血治愈。本组病例继发性出血高于原发性出血,发生率达0.97%(9/928),但也低于国外的报道。国外报道[9]继发性出血率为2.6%,继发性出血的患者中有44.44%(4/9)需入手术室积极止血治疗,其余继发性出血未经手术治疗自愈。采用新的治疗方法和手段很好地控制了原发性出血[10],但继发性出血率并没有下降,可见继发性出血与手术方法关系不大,与患儿体质、进食的时间、食物的粗糙程度、血管的表浅解剖位置及变异有关。由于患儿不会吐血,刚开始出血时,往往咽到胃里,过一段时间才吐出,所以有时不易评估出血的具体时间以及出血的严重程度,本研究继发性出血中的有2例在全麻止血中发现了活动出血点,另外2例并没有发现明确出血点,可能为一过性,由于患儿体质量轻,血液储备少,检查配合程度差,稍有出血会引起严重后果,一旦发生术后出血要密切观察、及时补液。如果有进行性新鲜出血,进入手术室止血是治疗的关键。

由于吸收热的存在,发热是任何手术术后都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往往不严重,经服用退热药及多喝水,常常可以自愈。腺样体及扁桃体手术患儿由于是口咽部手术,饮水的能力差。本组病例术后有0.86%(8/928)患儿出现术后发热并超过39℃,其中有0.22%(2/928)连续发热2周,而且对退热药物不敏感,经补液,预防感染,对症治疗,均获痊愈。

寰枢椎关节半脱位是腺样体手术后的一种罕见并发症[11],也叫Grisel综合征,主要表现是颈部疼痛并且活动受限,产生此类并发症原因较多,局部感染或者炎症反应引起寰枢椎关节不稳定是原因之一,术后患儿由于疼痛而使颈部长期保持某种体位,可能易于造成颈椎半脱位,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治愈的关键[12],国外有因未及时发现而导致治疗效果差的报道[13],本组病例均经积极治疗痊愈,无其他并发症。

猜你喜欢

电刀腺样体继发性
医用高频电刀波峰因子质量检测及其应用研究
高频电刀的计量检测与质量控制
甲状旁腺全切术对血液透析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疗效观察
腺样体肥大如何用药
儿童腺样体肥大合并慢性鼻窦炎对分泌性中耳炎发生率的影响
红细胞压积与白蛋白差值在继发性腹腔感染患者病程中的变化
继发性短QT综合征相关危险因素及其对生存的影响①
高频电刀对疝气手术切口愈合影响的效果观察
腺样体肥大,用药还是手术?
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对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的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