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劳动教育走进小学数学课堂的探究

2020-01-08张明瑞

科学咨询 2020年43期
关键词:劳动数学知识教材

张明瑞

(甘肃省庆阳市环县芦家湾乡九年制学校 甘肃庆阳 745719)

数学教师应该充分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将学科教学与劳动教育紧密结合,更好地促进劳动教育在小学数学课堂的渗透。

一、对劳动教育的阐述

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养成正面积极的劳动意识,形成良好的劳动观点和劳动习惯,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教师应该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树立劳动教育的主要目标。教师在进行劳动教育时应该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坚持育人,注重结合学生的实际劳动体力,指导学生手脚并用,强化学生的实践体验,让学生可以在劳动过程中手脚并用,提升自身的劳动能力,掌握一定的劳动知识和技能。如今的学生受到家长的溺爱和过度保护,很少有机会进行劳动,这样的现状导致学生缺乏劳动锻炼,不爱劳动,呈现懒散的状态,并且,在实际生活中不懂得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1]。这样的现状应该引起重视,淡化劳动教育非常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学生不能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缺乏一定的劳动知识,呈现畸形发展的情况。教师应该在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向学生普及人类的生产发展史,让学生懂得人民群众的辛勤劳动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保证,任何轻视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行为和现象都是不可取的。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可以让学生更加勤奋努力地学习。学习是学生目前的主要任务,学生需要具备坚强的意志力,克服学习中遇到的所有困难和挫折,认真地在这个阶段完成自己的学业,肩负起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使命,并在日常生活中形成劳动最光荣的观念,抵制一切奢侈浪费的现象和行为,并对此给予强烈的谴责。在2018年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学生应该弘扬伟大的劳动精神,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该尊重各类劳动,这体现了国家和政府对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的重视和强调,教师应提升自身的核心素养,将学科教学和劳动教育紧密结合,加强对学生的劳动教育。

二、劳动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

(一)充分利用教材,培养劳动意识

要想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渗透劳动教育,教师就应该充分挖掘数学教材上中的知识内容,将劳动教育相关理论与实践知识与学科知识紧密结合,这样既不会过度耽误课堂上有效的教学时间,还可以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教材,从教材中深挖劳动教育的相关知识再合适不过。运用数学教材资源开展劳动教育同样可以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领悟和理解[2]。在传统的数学课堂上,学生总是被动地坐在教室接受和学习教材上的理论知识,这样的教学模式效率非常低下,学生只能从表面浅显地学习和理解数学知识,并不能真正地进行思考和领悟。只有将教材知识和劳动实践相结合,才可以促进学生真正掌握数学知识,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了解更多与劳动相关的内容。小学数学教材为教师教学提供了丰富的劳动资源和劳动素材,这些相关的资源素材形式多种多样,非常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适合学生学习。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应该结合数学教材上的素材,创设相关的劳动情境,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可以感受到劳动人民的伟大,并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克服各类困难,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

(二)挖掘数学文化,树立劳动观念

数学不仅是一门学科,还是一种文化,数学与实际的劳动生活息息相关,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容、方法、文化等知识内容。数学学科的逻辑性和理论性极强,蕴含着非常晦涩难懂的知识理论,而所有的这些数学概念、公式、知识、理论等,都是前人在脑力劳动的基础上思考出来的,这些数学家们为了发现一种数学规律和价值花费了成千上万个小时的时间开展脑力劳动进行思考,不断丰富和充实人类的数学史[3]。数学教师在授课时应该向学生讲解备课时挖掘出来的数学家的故事、数学史等相关文化知识,让学生了解自己在课堂上学习到的这一切数学知识都是前人劳动得来的,对其产生钦佩之情,体会到劳动的价值和意义,激励学生积极动脑思考。

(三)遵重学生主体地位,渗透劳动思想

在数学课堂上渗透劳动教育时,教师应该采取多种教学形式和教学手段,采取各类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手段开展教学,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和钻研学习课堂上的数学知识,教师可以在数学课堂上开展小组探索学习、合作学习、研究学习等活动。自主钻研探索数学知识内容,可以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自学能力,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

以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复式统计表”为例,这一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认识复式统计表,可根据前期收集和整理的数据填写和绘制统计表,解决实际问题。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搜集身边男性和女性熟人看电视、看书、跳绳等活动花费的时间。然后小组合作探索如何将这些数据制作成复式统计表。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积极思考,认真探究,理解这一课的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依靠自己的努力学习复式统计表的相关知识,体验到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劳动带来的收获和满足,在后续的数学学习中可以更好地通过自身的探究和劳动学习新的数学知识,能够减轻学生的畏难心理和情绪。

(四)开展实践活动,提升劳动能力

著名教育学家皮亚杰曾言,一切的知识都离不开动作,要想使学生深入学习和理解课堂教授的数学知识,教师应引导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这样可以充分使劳动教育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把握结合在一起,使学生亲自进行实践,了解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这样的教学能使学生更好地提升知识运用能力和实践能力,可增强学生的劳动意识和技能,让学生知道只有付出脑力劳动或体力劳动才可以收获到一些知识内容,空想是毫无收获的。

以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确定起跑线”章节教学为例,教师教授完圆这一部分的知识之后,可以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测量了解学校田径场上跑道的实际构造,将课堂上学到的圆的周长公式运用到学校跑道周长的计算上,计算出每一条跑道的实际长度和跑道之间的长度差距,并在自己计算的基础上确定50米短跑各个跑道的起跑点。这样的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亲自实践,通过劳动将课堂上学习的数学知识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三、结束语

将劳动教育与小学数学教学相结合能帮助学生树立正面积极的劳动意识,使学生通过教师提供的一些劳动素材和案例感受到劳动的价值和意义,激励学生不断通过劳动和实践学习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验劳动带来的满足感和骄傲感,让学生可以收获到更多的新知识、新技能,促进学生的核心发展。在教学中点点滴滴地教学渗透劳动教育,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就可以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潜移默化地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猜你喜欢

劳动数学知识教材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