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太子参规范化生产技术与发展思考

2020-01-07刘保财陈菁瑛黄颖桢赵云青张武君

福建农业科技 2020年10期
关键词:太子参生产技术问题

刘保财 陈菁瑛 黄颖桢 赵云青 张武君

摘 要:为规范太子参生产,提高太子参质量,保障太子参产业健康良好发展。采用查阅文献、实地调研、咨询同行的方法,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以优质太子参生产实践为依据,概括了太子参规范化生产技术流程,详细阐述了太子参规范化生产的产地环境、栽培方法、采收加工等技术要求,提出了太子参栽培技术规范及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为太子参规范化生产提供借鉴。

关键词:太子参;生产技术;操作规范;问题

中图分类号:S567.5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0253-2301(2020)10-0037-06

DOI: 10.13651/j.cnki.fjnykj.2020.10.007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was to standardize the production of Pseudostellaria heterphylla,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seudostellaria heterphylla and ensure the healthy and sound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 of Pseudostellaria heterphylla. Based on the production practice of high-quality Pseudostellaria heterphylla, the technical process of standardized production of Pseudostellaria heterphylla was summarized by means of literature review, field research and consultation with peers and by combining theory with practice. Then, the technical requirements including the production environment, cultivation methods, harvesting and processing of Pseudostellaria heterphylla were expounded in detail. Last, the cultiva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and problems in production of Pseudostellaria heterphylla were put forward,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standardized production of Pseudostellaria heterphylla.

Key words: Pseudostellaria heterphylla;Production technology;Operation specification;Problem

太子参系石竹科植物孩儿参Pseudostellariaheterophylla Miq. Pax ex Pax et Hoffm.的干燥块根,性甘、微苦、平,具有益气健脾,生津润肺的功效。用于脾虚体倦,食欲不振,病后虚弱,气阴不足,自汗口渴,肺燥干咳[1-2],为常用大宗中药材,亦收载入保健品目录,是儿童健胃消食片、复方太子参颗粒、复方太子参泡腾片、复方太子参止咳益气散、太子宝口服液等中成药和保健品的主要原料[1],市场需求量与日俱增,栽培面积逐步扩大,已逐步形成具有區域特色的经济作物和主产区农户的主要收入来源。

太子参在我国有百余年的种植历史,主产于福建、贵州、安徽、山东和江苏等省,具有区域特色突出、道地性集中的特点。但目前各产地生产技术各异,致使太子参药材质量良莠不齐,急需建立科学、规范的太子参生产技术规程,指导太子参科学合理的生产,有效提高太子参质量、控制生产成本,实现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太子参产业的可持续发展[3-5]。

1 太子参规范化生产流程

在前期研究基础上,结合文献检索[6-17]、生产调研,建立太子参规范化生产技术流程(表1),总结规范化生产过程的关键控制点。

2 太子参规范化生产技术

2.1 生产基地选址

2.1.1 产地与地块选择 太子参喜冷凉湿润环境,忌高温和强光照。现主要产区有:福建东部柘荣县及周边县市、贵州东南部施秉县及周边县市、安徽宣城市以及山东临沂市等地区,因此基地建立时应选择与上述地点具有相应条件的适宜区域。应选择丘陵坡地或地势较高、肥沃、疏松的地方种植,坡度不超过25°的荒地或熟地。地块应土层深厚、排灌方便、土壤疏松、富含有机质,以砂质壤土或壤土为宜,pH值弱酸性至中性。排水不良的积水地、盐碱地不宜栽种。切忌连作,收获后应进行轮作,水旱轮作应选择地下水位低的田块。

2.1.2 基地环境要求 基地的大气、土壤和水样品的检测按照GAP要求,应符合相应国家标准,并保证生长期间持续符合标准。

2.2 种质与种参要求

使用经过鉴定的石竹科植物孩儿参Pseudostellariaheterophylla Miq. Pax ex Pax et Hoffm.,禁止使用转基因、加倍辐射等对遗传物质影响较大的选育方法而获得的品种。

种参块根应芽头圆满、短粗健壮。剔除无芽头、腐烂、破损劣质块根。即块根呈纺锤形或长条形,匀称饱满、无分叉、无破损、无病斑、根茎充实、生命力强。

2.3 种参繁育技术

2.3.1 种参处理方法 太子参通常采用块根无性繁殖。10月至11月栽种时,挖出种参,去掉泥土,选择芽头饱满、参体匀称、无分叉、无破损、无病虫害的块根作为种参。播种前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其他药剂浸种20~30 min,取出沥干,用清水清洗残留药液并晾至表面无水,即为制好的种参。

2.3.2 留种地选择与整地 用作留种的地块,应选择阴坡,栽培时应适当稀植,并且选择种植区内位于海拔较高的地块。人工或机械深耕15~30 cm,深翻晒白并耙碎起畦,根据土壤肥力实际情况可考虑随整地,每667 m2施入腐熟有机肥800~1500 kg作基肥。起畦宽80~120 cm,畦长依据地块而定,坡地宜顺坡开畦,畦面高15~25 cm,畦面呈龟背状,四周开好排水沟。栽种时,根据实际土壤肥力情况,每667 m2可用复合肥15~20 kg、钙镁磷肥20~30 kg、草木灰或草烧土100~200 kg等肥料,混合后撒入沟或穴中作种肥,覆土3~5 cm。

2.3.3 播种方式 10月至12月进行栽种,每667 m2用种参量为25~40 kg。采用条播双行斜栽在畦面按行株距(20~25)cm×(6~8)cm开沟,沟宽12~17 cm,沟深8~12 cm,将种参斜排于沟的两侧,参头(芽头)朝上并处于同一水平上,覆土至畦面。单行斜栽播种时,在畦面上顺向开沟,行距13~23 cm,沟深1~2 cm,株距6~8 cm,将种参朝同一方向斜摆,保证芽头在同一直线上,然后起畦沟细土覆盖,厚度7~10 cm,覆土后畦面呈弓背状。平栽播种时,在畦面上顺向开沟,行距13~23 cm,沟深1~2 cm,株距6~8 cm或种参头尾相接,将种参平卧摆入沟中,然后起畦沟细土覆盖,厚度7~10 cm,覆土后畦面呈弓背状。

2.3.4 种参田间管理 加强田间管理,减少病虫害的发生。4月至6月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生长整齐一致的地块作为留种地,田间管理过程中需拔除杂株、变异株、弱株、病株。凡小面积个别发生花叶病及其他病害的,应尽快拔除病株,并做好土壤及植株残体消毒;大面积发生的,应转换生产田。太子参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方法参考表2。

太子参倒苗后逢暴雨冲刷,应及时雨后清沟排水。夏天进入休眠期后,留种田要适当保留杂草遮阴或者生长后期套种玉米等作物遮阴,定期检测保存的种参状态。留种地四角用竹竿扦插,围绑醒目的红绳或塑料袋,防止人畜足踏。

2.3.5 种参采收与包装 10月至11月待栽种时起刨。清除遮阴物,用小锄头沿着种植行逐步抛开,拣出太子参块根,边抖去土块、毛根,剔除异物,检查种参规格,剔除有虫口、病害和不合规格的种参。包装运输可采用内壁平滑、四周具有通风孔的包装物包装,也可直接散装。需轻装轻卸,不得重压,途中要通风透气。严防暴晒,种参到达后应尽快种植。

2.4 大田种植与管理技术

2.4.1 翻耕整地 翻耕15~30 cm,晒白、耙碎、起畦。畦宽80~120 cm,畦长依据地块而定,坡地宜顺坡开畦,畦面高15~25 cm,畦面呈龟背状,四周开好排水沟。

2.4.2 种参处理 播种前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其他药剂浸种20~30 min,取出种参沥干,用清水清洗残留药液并晾至表面无水即可。

2.4.3 栽种 10月中下旬至12月下旬进行栽种。每667 m2用种参量为30~50 kg。采用条播、散播、穴播等种植方式,其中以条播为主。

条播:包括有双行斜栽、单行斜栽和平栽3种方法。双行斜栽即在畦面按行株距(15~25)cm×(4~6)cm开沟,沟宽10~15 cm,沟深8~12 cm,种参斜排于沟的两侧,参头(芽头)朝上并处于同一水平上,覆土至畦面。单行斜栽即播种时,在畦面上顺向开沟,行距10~20 cm,沟深1~2 cm,株距5~7 cm,将种参朝同一方向斜摆,保证芽头在同一直线上。再起畦沟细土覆盖,厚度7~10 cm,覆土后畦面呈弓背状。平栽即播种时,在畦面上顺向开沟,行距10~20 cm,沟深1~2 cm,株距5~7 cm或种参头尾相接,将种参平臥摆入沟中,然后起畦沟细土覆盖,覆盖厚度7~10 cm,覆土后畦面呈弓背状。

撒播:在畦面上撒播,种参之间不重叠,细土覆盖厚度3~5 cm,覆土后畦面呈龟背状。

穴播:在畦面上按穴距25~30 cm,穴深10~12 cm,每穴放种参4~6根,种参之间无重叠,细土覆盖至畦面。

2.4.4 水分管理 出苗初期需水较多,遇干旱季节注意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即可。生长期产区自然降水即可满足太子参的需水要求,一般不要求灌溉。生长后期高温干旱可通过灌水降温,延长生长期。整个生长期内,特别注意雨后保持畦沟排水畅通,防止积水。

2.4.5 施肥 根据各产区土壤肥力实际情况,每667 m2使用腐熟有机肥800~1500 kg作为基肥,随整地施入。栽种时,根据实际土壤肥力情况,每667 m2可用复合肥15~20 kg、钙镁磷肥20~30 kg、草木灰或草烧土100~200 kg等肥料,混合后撒入沟或穴中作种肥,覆土3~5 cm。

追肥2次。第1次于3月上旬,结合中耕除草,每667 m2施氮磷钾复合肥20~30 kg,把肥料均匀撒于畦面,宜在阴天施肥;第2次于4月上旬,每667 m2施氮磷钾复合肥15~25 kg。禁止使用壮根灵、膨大素等生长调节剂。

2.4.6 病虫草害防治 太子参常见病害有叶斑病、猝倒病、病毒病、紫纹羽病等,虫害有小地老虎、蝼蛄等地下害虫。

应采用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法:选用新开地或者病害较少的地块,并进行轮作;选用抗病品种,无病害感染、无机械损伤的优质种参,禁用带病苗;雨季及时清沟排水,遇到干旱应及时灌水;有机肥必须充分腐熟;合理施用肥料,避免过量施用氮肥;发现病株及时拔除,集中销毁,每穴撒入草木灰100 g或生石灰200~300 g,进行局部消毒;采收后及时清园。

采用药剂防治时,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优先选用高效、低毒的生物农药;尽量避免使用除草剂、杀虫剂和杀菌剂等化学农药;不使用禁限用农药,农药使用参照《农药安全使用标准》,在采收前1个月禁止使用任何农药。

2.5 采收

6月下旬至7月中旬及时采收。选择晴天,用小锄头沿着种植行逐步抛开土壤,挖出参块,去掉茎叶、抖掉附土,拣出太子参块根,放入筐中。地势平坦、土壤疏松地区可采用机械采收。

2.6 产地初加工

用干净的河水、山涧水,或自来水,冲洗块茎表面尘土、脏物,有条件的可逐步采用清洗机进行清洗,不得使用受污染的沟水、田水和生活废水。太子参产地初加工有直接晒干法和烫制后干燥法。直接干燥法:将干净的太子参摊晾于芦席或竹匾上,在太阳下晾晒,或者置于干燥设备内烘干,烘干过程严格控制温度,不得超过60℃。干燥至7~8成干时,揉搓除去须根,再继续晒干或烘干至块根质硬脆,断面呈白色。烫制后干燥法:洗净后太子参置沸水中烫1~3 min,捞出后阴干或晒干或烘干,去须根。干燥块根经风选,分离参须、细草等杂质,剔除有病斑、虫斑的块茎及石头等。禁止硫熏。加工干燥过程保证场地、工具洁净,不受雨淋等。

2.7 包装、放行与贮运

2.7.1 包装 包装前应对每批药材按照国家标准进行质量检验。符合国家标准的药材,采用不影响质量的带有塑料膜的编织袋、聚氯乙烯塑料袋等包装,禁止采用包装过肥料、农药等的包装袋包装,包装材料应符合(WM/T 2-2004《药用植物及制剂外经贸绿色行业标准》)的要求。包裝外贴或挂标签、合格证,标识牌内容应有药材名、基原、产地、批号、规格、重量、采收日期、企业名称等,并有追溯码。包装储运图示标志按(GB/T 191-2016《包装储运图示标志》)规定执行。

2.7.2 放行与贮运 应制定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放行制度,有审核批生产、检验等的相关记录。不合格药材有单独处理制度。

应存储于阴凉干燥处,定期检查,防止吸湿。仓库控制温度在20℃以下、相对湿度75%以下;不同批次等级药材分区存放;建有定期检查制度;禁用磷化铝;注意避光;也可采用现代气调贮藏方法,包装或库内充氮或二氧化碳。但应注意太子参不宜久贮。运输应防止发生混淆、污染、异物混入、包装破损、雨雪淋湿等。

3 发展思考

3.1 存在问题

3.1.1 传统产区病害日益严重 经实地调研,由于长期的连作、过度依赖化肥等原因,一些太子参老产区病害日益严重。紫纹羽病等一些不是主要的病害逐步上升为主要病害,太子参产量大幅减少甚至绝收。并且经过笔者田间调查发现,在一些病害严重的地块,水旱轮作一季后,土壤中仍残留大量的病原菌,急需跟踪研究和寻找解决新发生病虫害的有效防控方法,尤其是在生产上能够应用的环境友好型和农民易接受的方法。

3.1.2 许可使用农药种类少 随着病害的日益严重,农民乱用和滥用农药问题严重。而登记在太子参上可以使用的农药几乎没有,从而限制太子参田间合理合法的管理,太子参的品质受到潜在的影响,从而不利于整体产业的发展。

3.1.3 质量标准有待提高 当前太子参与大多数中药材一样,把《药典》规定的各项指标作为最高要求,而不是作为最低要求,只要符合《药典》规定即可进入市场流通,如含有放置多年的即将变质的太子参,市场上难以区别,从而影响质量管控。

3.1.4 产区盲目引种 由于太子参通常使用根茎进行繁殖,而根茎极容易携带病原菌,一些新产区从老产区盲目引种或者老产区从新产区引种,到达目的地后,未经任何处理就直接进行种植,给病虫害的跨区域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

3.2 建议措施

3.2.1 产区合理规划 对传统的产区,要通过行政部门进行干预,合理安排轮作换茬,切忌盲目引种,不滥用、不乱用农药。对新产区切勿盲目引种与大面积生产,新产区不仅产量与质量难以在短时间内有效衡量,同时因面积的扩大、产量的上升,导致供需平衡关系的破坏,整个产业价格下跌,从而影响产业的可持续发展[18]。所以无论是传统的地道产区还是近年发展的新产区,在种植面积、种植区域、地块种植年限等方面,都应有合理的规划,切忌盲目跟风。

3.2.2 大田规范栽培 为了减少太子参产量的波动性,保证质量的一致性,规范化栽培技术必须推广和实施。通过合理轮作、严把种源关、合理施用农药与化肥等规范化栽培措施的实施,有效利用生态因子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加强高效低毒低残留环境友好型农药的开发与登记,从而保证太子参稳产。进一步加强品质检测,强化仓库保存等,保证太子参的品质。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M].一部.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68.

[2]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26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67.

[3]么历,程慧珍,杨智,等.中药材规范化种植指南[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4]刘斌,陈军义,孙兴.贵州省太子参产业发展前景展望[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28(15):160-162.

[5]袁小坦,袁家雄.柘荣县太子参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福建农业科技,2014(7):68-70.

[6]王磊,赵锋,沈亮,等.无公害太子参栽培技术探索[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8(7):1123-1129.

[7]邹立思,侯娅,马阳,等.GC-MS法分析硫磺熏蒸前后太子参中挥发性成分的变化[J].时珍国医国药,2018,29(9):2162-2165.

[8]胡卫平,朱文佩.太子参品种特性及其栽培技术[J].农技服务,2016,33(3):75.

[9]刘帮艳,李金玲,曹国璠,等.高海拔环境对太子参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中药材,2017,40(12):2753-2758.

[10]武孔云,谢彩香,黄林芳,等.贵州省太子参适生地等级划分的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7,38(10):81-86.

[11]边丽华,康传志,许子欣,等.基于生态因子的山东太子参生态适宜区划研究[J].山东农业科学,2018,50(2):68-75.

[12]林伟群,张芳,郑绍兴.太子参不同播种期、种植密度、施肥量试验[J].作物杂志,2004(6):34-35.

[13]李龙进,王华磊,赵致,等.品种(系)与播种量对太子参产量及浸出物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18,46(9):145-148.

[13]吴玉香,王汉琪,连彦,等.不同栽植密度对太子参产量及有效成分的影响[J].江苏林业科技,2016,43(4):18-21.

[14]李安优,曾桂萍,赵致,等.连作年限对太子参根腐病发生及防御酶活性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17,45(13):123-125.

[15]吴玉香,王汉琪,沈少炎,等.不同施肥方案对太子参活性成分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17,45(6):140-143.

[16]侯娅,马阳,邹立思,等.基于气相色谱质谱的闽产太子參挥发性成分动态变化研究[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16(28):371-376.

[17]王雨田,何玉成,闫桂权,等.我国中药材产地市场整合研究——以金银花、枸杞子、板蓝根和太子参为例[J].中草药,2020,51(6):1669-1676.

[18]边丽华,许子欣,刘伟,等.山东省太子参资源现状及保护策略初探[J].山东中医杂志,2018,37(9):768-771.

(责任编辑:柯文辉)

猜你喜欢

太子参生产技术问题
虚不受补,试试太子参
太子参
清补扶正,膳用太子参
无公害芝麻生产技术
高支高密织物的品种及其生产技术
神经衰弱吃太子参田鸡粥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