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ACTS数据分析的教学改进

2020-01-07王立军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148期
关键词:数据改进教学

王立军

【摘要】随着教育技术的发展,学业评价技术在基础教育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评价数据让教学走向科学化、精确化,提高教师教学的针对性、准确性和效率,为学校的发展带来更大的机遇和挑战。

【关键词】教学;改进;数据

从学校的教学现状看,长期以来,课堂教学整齐划一,教师完全占据课堂的主导地位,学生的自主性不突出,在教学诊断上方法少,依赖于学生平时的表现、卷面的分数和个别题目的答题情况,教学的改进始终处于一种模糊判断,经验主导的模式。

学校在2018年9月引入ACTS学业评价技术,ACTS是Ability and Competence Test System (学业素质与能力评价系统)的缩写。ACTS是基于大数据的评价技术,在每一份报告单中,都包含知识、技能、能力三个方面的19个指标、上百个数据,通过对数据的关联和解读,能够比较好地找到在教学中的强弱项。

一、数据说话,找准定位

新学年开学初,对四年级五个班语数英学科进行的配置性评价,阅读各班各学科的班级报告单,各班各学科中位数三个维度的得分率情况如下表:

从数据中可以看出,五个班语数两个学科中位数在三个维度的得分都是知识>技能>能力(英语学习的起始年级在三年级,从测评分析的角度上看,本次评价英语的数据仅作参考),由此可以看出,教师们在集体备课时思想统一,并且执行力比较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非常注重对知识的讲解。

从知识与技能、知识与能力、技能与能力的差值看:

语文的差值比较大,特别是知识与能力的差值在2.4-4之间,这说明教师日常比较重视对知识获取的训练,通过一部分习题的练习让学生获取技能,但在语文素养能力方面的培养在课堂的落实还不够。数学知识与技能的差值在1以内,在课内课后的练习量比较到位,但同样也存在在能力方面的培养落实不够,同时有两个班的数据显示知识、技能、能力方面处于胶着状态,这也反映了教师在教学时方向不够清晰。

根据评价的数据,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以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为主要目的,更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学生大胆参与,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能力才能得到锻炼和提高。

二、基于数据,模式推进

基于数据,以及日常对教师教学行为的观察,立足前期改革成果,结合学校的“星教育”理念,着眼于人的可持续发展,在学校层面上开展了“满天星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为此,星课堂基本式分为三阶段:引入阶段——深入学习阶段——小结阶段,具体操作如下:

以教学模式做示范引领,为教师作出指示,提供策略。实施教学模式,促使教师重新审视教学过程、教学环节的各个要素,突破原有的教学框架,探索新的教学体系。教师从“讲师”到“导师”,改变了自己的思维模式、更新了自己的教学观念,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存在,强调双边的参与,积极互动。

三、定位“对分”,激发动力

在星课堂模式中,要求学生“每课做到人人独立学习,个个合作学习,积极想,争取说”。怎么操作?“对分课堂”理论给予了强有力的支持。

对分课堂是上海复旦大学脑科学专家张学新教授对脑科学研究的成果,其核心理念是课堂时间的一半给教师精讲,一半给学生交互学习,在教师的精讲留白外,突出了学生的独学内化和讨论吸收。对分课堂的引入,教学上有了以下的变化:

1.直指目标,合理分割

在以往的课堂中,满堂灌是最不动脑的教学方法,不可能教出会动脑的学生。引入对分后,教师“讲”的时间减少了,因此,教师需要找准最重要的教学目标,大胆删除一些繁杂的、机械的、看似好看热闹但效率低的环节和内容。

如,教师在教授语文《麻雀》第二课时,将教学重难点定位为“引导学生了解作者是怎样把事情写清楚,并且能在事件中加入所见、所闻和所感,把细节表达清楚。”在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聚焦事件:小麻雀的无助、老麻雀的果断勇敢坚定,从文本的字里行间去感受不同角色在此时的心里状况,从而更好地感受角色的品质,并习得方法。当学生知道要抓住事件中所见、所闻和所感来写,这样可以把事情写清楚之后,教师马上引导学生迁移知识:出示校运会中的一张照片,引导学生体会从动作、神态、外形三方面把人物描写具体,并让学生当堂进行仿写练习,加深学生对习得方法的巩固运用。教师将教学目标分解,在课堂中用两个对分完成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师再传授方法和培养能力。适当的留白,给予学生探索和思考,学生呈现良好的学习状态和精气神。

2.独学内容,层次分明

设计有层次的问题,有层次的练习,有层次的作业对于教师来讲,并不是新鲜事情,可往往又很难落到实处。有时问题过于简单,有时练习作业整体化一,考虑学生个体较少。因此,教师就要改掉无价值的问题与练习,在学生的独学时间给出基本目标,给出有层次的内容,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确保为教学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如,数学教师在进行《运算定律》复习与整理时,设计的独学內容是三个有层次、递进式的练习题组:

任务一:怎样简便就怎样算。(只写出简便运算的第一步及依据)

(1)234+28+66+72          (2)8×4×125×25

(3)17×23+23×13         (4)(100+2)×35

(5)263-172-28              (6)3500÷25÷4

任务二:你可以用不同的简便方法计算下面的题目吗?(可以只写出简便的第一步,再选一种方法写出完整的过程。)

(1)  36×25             (2)  900÷25

任务三:小老师,改一改。(请在原题上批改)

这个题组既有对运算定律的基本运用,又有定律的变式运用,还有定律的辨析理解。这是一份对学生练习提升的设计。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点独立开展学习,通过自身努力对学习内容有一个基本了解。学生独立完成独学内容,如何学、学到什么程度因人而异,由学生决定,这样较好地满足了不同学生的需求,在有限的时间内产生最大化的效益。

3.生生互动,助力增效

引入对分后,在分组上,人员采用“ABBC”模式实现了异质分组,学生在不同的学科中小组学习的不同组员,也有利于学生情感的交流。在操作上,以 “亮考帮”形式呈现:将自己独学的内容,通过“亮闪闪”——学习过程中自己感受最深、受益最大的内容,“考考你”——自己弄懂了,但是觉得别人可能存在困惑的内容,“帮帮我”——自己不懂或想要了解的内容,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因为有备而来,学生有信心、有需求,较好地对独学的内容进行总结提炼。

在小组学习中,组内异质能较好地实现不同层次的观点碰撞,解决低层次问题,凝练高层次问题,而高层次的问题再通过组间的讨论或教师的答疑来解决,这样有效地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率。

四、技术手段,改变教学

教育信息化不是一个新鲜的词语,在教学中英语老师借助Umu互动平台,打破传统的满堂灌,提高课堂效率。Umu互动平台能连接人与知识,加速知识的流动,学生学习的融入、分享、收获能很快地得到反馈。

如,英语教师在执教“sports”这个主题的巩固课时,在平台上设置了相对应的闯关习题,包括微课、单词、听力、时态、句式、阅读等,既有对基础的巩固,又有拓展的练习,便于学生根据自己实际的接受情况进行学习,对不明白的地方还可以通过微课反复学习,课堂内对知识进行内化吸收。在线检测的瞬时反馈、教授设置的二次作答、可视化的结果能有效地对学生进行知识与技能的强化。学生间的点赞、点评功能的运用,激发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信心。及时迅速生成的检测报告能让教师快速判断学生的学习成效、了解每一位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而让教师及时在课堂中给予个别辅导。

五、路径打通,初见成效

经过对数据的分析,找到教学改进的切入点,通过一年多以来的层层推进,步步落实,初见成效,在最近的一次评价中,知识、技能、能力之间的从差值在缩小,充分说明教师从偏重知识的传授逐渐改变为对学生能力的教学和培养:

基于对评价数据的分析并进行教学的改进,科学、准确、有针对性,通过建模,调整优化教学策略,对教学进行干预,有效地转变了教师对固有的知识能力、经验直觉的依赖,有效地实现了教学的动态管理,做到了提质减负。

参考文献:

[1]张学新.对分课堂中国教育的新智慧[M].科学出版社,2017.12.

[2]张家勇.建设教育强国必须突破教育评价瓶颈[N].光明日报, 2018-12-11(13).

[3]林媛. ACTS學业评价可力促教师专业发展[J].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2014(9):57-60.

[4]李蓓.基于ACTS的学校教学网格化管理策略初探[J].教育科学论坛,2016(10):23-27.

[5]李顺德,俞永虎.大数据时代下的教学改进策略[N].中国教师报, 2020(5) .

猜你喜欢

数据改进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一种借助数据处理构建的智能食堂管理系统
论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不足与完善
高校安全隐患与安全设施改进研究
浅谈计量自动化系统实现预购电管理应用
“慕课”教学的“八年之痒”
浅析秦二厂设计基准洪水位提升对联合泵房的影响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