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蓟州区优质休闲农业的空间结构与优化对策

2020-01-07焦爱英张敬阳

天津城建大学学报 2019年6期
关键词:蓟州乡镇优质

焦爱英,张敬阳,廖 萍

(天津城建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天津 300384)

2016 年,《关于大力发展休闲农业的指导意见》[1]将优化休闲农业布局、丰富休闲农业内容、增加休闲农业特色作为休闲农业发展的目标;2017 年,《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2]中提出,建设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的特色乡镇.这一系列的政策凸显了政府大力发展休闲农业、振兴乡村经济的决心.休闲农业是充分融合农业和旅游业,集旅游观光性、农业生产性、游客参与性为一体的综合产业.作为现代农村经济的新引擎,休闲农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展现出其强大的发展潜力,在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改善居民消费结构、扩大就业创业、提高居民思想素质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彰显.休闲农业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逐渐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

国内休闲农业的发展兴起于20 世纪80 年代,经历了以农业观光为特色的初期发展阶段(1980—1990)、以体验娱乐为特色的中期发展阶段(1990—2000)和集观光体验娱乐为一体的现代农业发展阶段(2000 年至今)[3].国内学者有关休闲农业的研究随着休闲农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也逐步深入,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①对休闲农业发展现状及模式的探讨[4-6];②有关休闲农业空间布局的研究[7-9];③对休闲农业收入水平、游客满意度、发展的影响因素等的分析[10-12].

国外休闲农业的发展起于19 世纪初,相比于国内休闲农业的研究,国外对于休闲农业的研究更加全面.Priekulis J[13]研究了互联网技术在休闲农业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Karakosta S[14]探究了农场和学校相结合,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休闲农业经营模式;Mahdzar M[15]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农业园区的游客的参与度与满意度进行了分析,指出游客的参与度是游客满意度的重要保障;Potocnik M[16]利用多准则定性决策模型和多标准定量决策模型,分别对旅游农场的服务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多标准定量决策模型更适合旅游农场服务质量的评估;Cerutti AK 等[17]参考住宿、食品服务的产品类别规则对假日农场的环境的可持续性进行了评估.综上所述,已有学者对休闲农业空间分布进行了研究,但缺乏对县域休闲农业空间分布的研究.本文以休闲农业资源丰富的蓟州区为例,对蓟州区优质休闲农业发展的空间结构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探究,有助于揭示优质休闲农业空间布局的规律,推动蓟州区优质休闲农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1 蓟州区概况

1.1 蓟州区旅游发展

蓟州区古称渔阳、蓟县,1973 年由河北省划归天津市;2016 年撤销蓟县,设立蓟州区.蓟州区位于天津市最北部,距离天津市区115 km,距北京市区88 km,距唐山市110 km,距承德市130 km,占据京津唐德的核心位置,具有充足的旅游客源.全区总面积1 590 km2,下辖26 个乡镇,总人口85.5 万人[18].蓟州区自然风光秀丽,名胜古迹众多,盘山、黄崖关长城、翠屏湖等自然景区与蓟州区休闲农业旅游资源相配合,在蓟州区域内形成了明显的旅游聚集效应.蓟州区拥有国家A级旅游景区15 家,其中4A 级及以上的国家高级旅游景区4 家,占全市国家高级景区数量的13.3%[19].2016年,蓟州区旅游接待人次2 086 万人,2017 年旅游接待人次2 392 万人,同比增长14.7%;2016 年旅游总收入209 172 万元,2017 年旅游总收入为261 347 万元,同比增长19.2%.蓟州区旅游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18].

1.2 蓟州区休闲农业分布状况与类型

随着休闲农业持续的发展,天津市农业农村委员会为了规范天津市休闲农业旅游资源的发展,每三年对全市休闲农业旅游资源进行一次示范休闲农业资源的评选;评选采用百分制原则,主要包括经营管理、基础设施、服务保障、社会责任四个方面;对除中心城区以外的10 个区域的示范休闲农业资源进行评选,10 个区域的市级示范休闲农业资源分布见图1.

图1 天津市示范休闲农业资源分布[20]

经市农业农村委员会专家评审组的严格考核,共评出972 个市级示范休闲农业资源,其中蓟州区有852 个,占比87.7%,涉及8 个乡镇.具体数据见表1.

表1 蓟州区各乡镇市级示范休闲农业资源分布[21]

蓟州区休闲农业旅游资源可以分为三类:①以农具展示、民俗参与、民艺欣赏、美食品尝为基础,以西井峪民俗作坊、青山岭烤全羊为代表的乡村文化体验游;②以板栗、脆枣、核桃、绿色蔬菜等观光采摘园为主,围绕绿色种植、特色采摘开展的农业参与游;③瞄准健康养生市场形成的农村康体度假游,代表有穿芳峪镇的中药养生基地和太极养生基地.三种类型相互补充,各有特色,共同组成了蓟州区丰富多彩的休闲农业旅游.

2 蓟州区优质休闲农业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休闲农业的开展是以农业资源、乡村建筑以及乡村环境为依托,其发展需要特定的载体,因此,蓟州区星级休闲农业在空间分布上也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本文以蓟州区旅游发展委员会公布的195 家区级四星级及以上的优质休闲农业为研究对象,从均衡度、优越指数以及发展规模三方面对蓟州区优质休闲农业的空间结构进行分析.

2.1 蓟州区优质休闲农业的空间分布均衡性

2.1.1 最邻近指数

聚集度指单位空间休闲农业旅游资源分布的集中与离散程度,是蓟州区休闲农业旅游资源间关联程度的重要体现.文中采用最邻近指数法来衡量蓟州区区级四星级以上休闲农业旅游资源的聚集度,将各个休闲农业旅游资源都视为一个点,蓟州区所选取的优质休闲农业旅游资源便可看做一个点组合,则可以用随机分布、凝聚分布、均匀分布三种类型来表示休闲农业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的聚集程度.其具体计算过程为[22]

式中:r 为理论最邻近距离;n 为所选区域优质休闲农业旅游资源的数量;A 为研究区域的面积;R 为点状事物的最邻近指数;r1为点状事物的平均最邻近距离.

当R=1 时,说明蓟州区优质休闲农业资源的空间分布为随机型分布;当R>1 时,呈均匀型分布;当R<1 时,为聚集型分布[22].利用ArcGIS 计算得出平均最邻近距离为0.52 km,理论最邻近距离为1.43 km,则蓟州区休闲农业资源的最邻近指数为0.36,满足R<1,蓟州区优质休闲农业资源呈空间聚集分布趋势,属于凝聚型分布.

2.1.2 蓟州区优质休闲农业资源的洛伦兹曲线

通过对蓟州区优质休闲农业最邻近指数的分析可知,蓟州区优质休闲农业呈凝聚型分布.为更直观表现出蓟州区优质休闲农业的不均匀程度,采用洛伦兹曲线进行验证.依据蓟州区195 处优质休闲农业资源评选结果可知,蓟州区优质休闲农业全部集中于罗庄子镇、渔阳镇、穿芳峪镇、官庄镇和下营镇五个乡镇.蓟州区涵盖26 个乡镇,由于篇幅所限,对于没有优质休闲农业资源分布的乡镇不再罗列.蓟州区优质休闲农业资源的分布见表2.

表2 蓟州区优质休闲农业分布

以蓟州区所涵盖的乡镇为横坐标,各乡镇优质休闲农业资源的累积比重为纵坐标,绘制蓟州区各乡镇优质休闲农业资源空间分布的洛伦兹曲线,见图2.

图2 蓟州区优质休闲农业资源洛伦兹曲线

图2 表明,蓟州区优质休闲农业旅游资源数量的实际分布曲线与该区的均匀分布直线拟合度偏低,结合蓟州区最邻近指数R=0.36<1,说明蓟州区优质休闲农业资源的分布极不均匀.

2.2 蓟州区休闲农业的优越度指数计算

蓟州区休闲农业的优越度指数即优质的休闲农业旅游资源数量占蓟州区休闲农业旅游资源总数的比重,休闲农业旅游资源的优越度代表着蓟州区休闲农业资源整体的旅游品质和市场吸引力.优越度指数越大,区域内优质休闲农业旅游资源数量相对越多;优越度指数越小,区域内优质休闲农业资源数量相对较少.具体计算过程为

式中:Si为蓟州区休闲农业的优越度指数;Hi为蓟州区优质休闲农业旅游资源的数量;N 为蓟州区休闲农业旅游资源的总量.

由天津市旅游局相关数据知蓟州区休闲农业总数为2 230 处,蓟州区五星级休闲农业旅游资源28处,四星级167 处.本文选取区级四星级及以上的休闲农业旅游资源为优质资源景观,蓟州区各乡镇优质休闲农业资源分布及优越度指数见表3.

表3 蓟州区优质休闲农业分布及优越度指数

经计算可知:蓟州区休闲农业的优越度均值为0.003 4;在蓟州区26 个乡镇中,只有下营镇、穿芳峪镇、官庄镇、渔阳镇4 个乡镇的优越度指数高于蓟州区优越度指数均值,其他22 个乡镇的优越度指数远低于均值.一方面表明蓟州区优质休闲农业的数量相对于休闲农业资源的总量较少,蓟州区休闲农业旅游市场缺乏规范的管理,整体市场竞争力有待提高;另一方面表明蓟州区优质休闲农业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匀,空间布局缺乏整体规划.

2.3 蓟州区休闲农业的规模度指数计算

规模度指数是指蓟州区单位面积内休闲农业资源的数量,用来衡量蓟州区休闲农业的规模[23],表示为

式中:D 为蓟州区休闲农业的规模度指数;M 为蓟州区休闲农业资源单体个数;S 为蓟州区的区域面积.

规模度指数越大,区域内单位面积休闲农业旅游资源越多,规模就越大;规模度指数越小,则区域内单位面积的休闲农业资源越少.蓟州区休闲农业资源总量为2 230 个,区域面积为1 590 km2,经计算得其规模度指数为1.4.由此表明蓟州区休闲农业的旅游资源较为丰富.结合蓟州区休闲农业的优越度指数分析可知,蓟州区休闲农业旅游资源丰富,但优质休闲农业资源缺乏.经实地调研和对相关文献的分析,发现创新意识差、营销渠道少、村民缺乏服务意识是蓟州区缺乏优质休闲农业资源的主要原因[24-25].

3 蓟州区优质休闲农业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分析

3.1 自然人文资源禀赋

自然环境是各乡镇开展休闲农业旅游的物质基础,而人文历史环境决定着休闲农业发展的重点和内涵,影响着休闲农业旅游资源的优劣.因此,自然人文资源对优质休闲农业的空间分布有重要影响:一方面,优质休闲农业的发展须以当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底蕴为依托,如下营镇具有八仙山原始森林、横跨全镇的乔灌带等,花草树木品种丰富;官庄镇具有丰富的人文底蕴,拥有盘山抗日根据地、静寄山庄等文化古迹;另一方面,下营镇、官庄镇等优质休闲农业资源丰富的乡镇多集中在蓟州区的边缘地区,不能充分发挥其对周围乡镇休闲农业资源发展的带动作用.

3.2 高级别国家旅游景区的辐射效应

通过对相关资料的分析,发现蓟州区绝大多数区级四星级及以上的优质休闲农业旅游资源分布在穿芳峪镇、渔阳镇、官庄镇和下营镇4 个乡镇,而这4 个乡镇也是蓟州区国家A 级旅游景区(共15 个)的聚集地.国家A 级旅游景区一般具有完善的基础配套、通达的交通网络和稳定的客源市场,对周边休闲农业资源具有较大的辐射效应,能有效激励村民参与休闲农业的开发和建设,形成周边优质休闲农业旅游资源的凝聚.蓟州区国家A 级旅游景区的数量分布如表4所示.

表4 蓟州区国家A 级旅游景区数量分布

3.3 政府政策支持

政府对休闲农业以及乡村旅游的政策支持,直接影响着休闲农业旅游产业资源要素的配置与地区休闲农业的发展速度,直接影响着优质休闲农业资源的空间布局.2017 年,蓟州区投入110 亿元升级旅游产业,并将蓟州区生态农场精品示范园、将军岭蜜蜂文化园等休闲农业园区作为建设重点;蓟州区政府还对获得区级旅游主管部门星级认证的贷款经营的农家院进行贴息补助,贴息补助以农家乐的星级为标准,农家乐星级越高,贴息补助金额越大;同时,蓟州区以打造全域乡村旅游为目标,执行“123”计划,用3 年的时间规划100 个旅游村,经营2 000 家农家乐.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蓟州区休闲农业的发展不断壮大,优质休闲农业资源也不断向优势区域汇聚.

由上述的分析可知,蓟州区优质休闲农业资源的空间结构具有集聚型分布、优质休闲农业资源占比少、分布不均匀的特征;而各乡镇自然人文资源禀赋差异、高级别国家旅游景区的辐射效应和政府政策的支持都是影响蓟州区优质休闲农业资源空间结构特征的重要因素.

4 蓟州区优质休闲农业空间结构优化措施

针对蓟州区优质休闲农业的空间结构特征以及蓟州区优质休闲农业资源空间结构的影响因素,现从重视科学布局、追求休闲农业均衡发展,丰富休闲农业资源内涵、提升市场竞争力,整合休闲农业资源、实现跨乡镇联动发展三个方面提出优化蓟州区优质休闲农业空间结构的对策建议.

4.1 重视科学布局,追求休闲农业均衡发展

蓟州区优质休闲农业资源的最邻近指数偏低,即蓟州区的优质休闲农业分布不均匀,呈高度凝聚状态,政府应重视休闲农业的整体规划,对休闲农业发展缓慢、质量不高、缺乏特色的乡镇进行重点扶持,实现蓟州区优质休闲农业的均衡发展.一方面要结合当地的自然资源、农产品特色等,因村制宜,帮助休闲农业发展落后的乡镇寻找休闲农业经营的特色,并将村镇休闲农业的发展状况纳入基层干部绩效考核标准;另一方面为实现全区休闲农业的合理布局,鼓励优质休闲农业的均衡发展,要强化休闲农业发展落后乡镇的资金支持、技术引导等工作.再就是要发挥休闲农业示范经营户的模范作用,对经营状况良好的示范经营户进行奖励.

4.2 丰富休闲农业资源内涵,提升市场竞争力

缺乏创新、同质化的休闲农业资源是蓟州区休闲农业优越度指数偏低的主要原因,要通过丰富休闲农业资源内容、创新休闲农业资源形式,来提升休闲农业资源内涵.一方面,充分挖掘蓟州区的乡土文化,提升休闲农业旅游的文化内涵.蓟州区拥有鲜明的文化特色,如毛家峪的养生文化、庆成泥塑、玉石庄的素食文化等,应充分融合民俗文化,通过民俗表演、民间工艺等形式丰富休闲农业的文化内涵.另一方面,探索“休闲农业+”的发展模式,丰富休闲农业旅游的内容.寻找休闲农业与康养、科技、时尚等的结合点,通过横向拓展休闲农业旅游产业的宽度,纵向延伸休闲农业旅游产业的长度,实现休闲农业产业的不断升级.

4.3 整合休闲农业资源,实现跨乡镇联动发展

由蓟州区休闲农业的规模度指数和优越度指数分析可知,蓟州区具有丰富的休闲农业资源,但休闲农业资源的平均水平较低,不同乡镇优质休闲农业资源空间分布差异明显,需要完善交通网络,提高各乡镇间的交通可达性,加强不同乡镇间休闲农业资源的整合.蓟州区26 个乡镇可成立休闲农业联盟机构,共同构建区域休闲农业品牌,制定区域休闲农业营销策略,共同探讨休闲农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建立蓟州区全域旅游的理念.如联合罗庄子镇、穿芳峪镇、渔阳镇等乡镇,结合罗庄子采摘园、坝尺峪太极养生基地、西井峪民俗作坊等旅游资源,打造集水上休闲、农业采摘、民俗体验、休闲养生为一体的休闲农业旅游路线.

5 结 论

休闲农业的兴起与发展,以及形式的不断创新,反映了休闲农业多元化、综合化的发展态势.通过对蓟州区优质休闲农业的空间结构进行分析,发现蓟州区优质休闲农业资源缺乏,且分布不均衡,其分布与各乡镇自然人文环境的差异、国家级旅游景区的分布以及政策的导向作用息息相关.科学的农业发展布局、丰富的休闲农业内涵和跨乡镇的区域联动是解决蓟州区休闲农业分布不均衡、优质休闲农业缺乏的有效途径.

猜你喜欢

蓟州乡镇优质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优质
2016—2019年天津市蓟州区非职业性ACOP患者流行病学分析
蔬菜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蓟州区半山地形下汛期短历时强降水特征研究
乡镇改革怎样防止“改来改去”?
浅谈如何优质开展“三会一课”
“老乡镇”快退休,“新乡镇”还稚嫩 乡镇干部亟须“平稳换代”
乡镇扶贫印象
让乡镇纪委书记敢亮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