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方法科普策略与模式研究

2020-01-07詹雪靖

科技和产业 2020年1期
关键词:普及科普公众

韩 博, 詹雪靖

(1.宁夏科技发展战略和信息研究所, 银川 750001; 2.宁夏医科大学, 银川 750004)

创新是当今时代发展的永恒主题,不同主体间对创新的需求和要求逐步再增强,全社会创新已经从“侠义创新”向“广义创新”转变,创新已经不再是经济领域的重要概念,而是涵盖到了经济、政治、科技、生活等领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从个体和组织视角来看,如何获得创新能力?如何提升创新效率?如何增强创新等级?如何加快创新进程?如何扩大创新人群等问题已成为重点突破口。全民科学素质是其重要的影响因素,如何通过提升全民科学素质来向全社会提供持续创新的动力也是急需解决的问题。而以TRIZ理论、六西格玛管理等为主的创新方法是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工具,是个人增强科学素质的重要手段。2008年国家科技部、发改委等四部委联合出台了《关于加强创新方法工作的若干意见》,拉开了全国开展创新方法工作的序幕,先后取得了一大批科技成果,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1 社会普及创新方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1 有利于全民科学素质的提高

科学素质是公民素质的组成部分,公民应当具备了解科学技术知识,掌握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的基本素质。2006年国务院出台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旨在缩短公民科学素质城乡差距、提升劳动适龄人口科学素质[1],尤其重点解决公民在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等方面欠缺的问题。创新方法是科学思维、科学工具和科学方法的总称[2],是快速提升公民科学素质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据统计,目前共有各类创新方法360余种,最具代表性的有TRIZ理论、六西格玛管理等[3]。TRIZ方法是基于知识的(而非经验的)、面向人的解决发明问题的系统化方法学,通过应用TRIZ方法,能够有效提升解决问题的创新思维、破除思维定势、打破资源限制、推动系统跃迁,是一种支撑快速形成创意概念、获得发明思路、形成创新科技成果的工具。目前TRIZ等创新方法多应用于解决部分工程领域的技术和管理问题,尚未形成面向全社会普及的局面,因此推动创新方法的全民科普,对于增强公民了解和运用科技知识的能力、实现全面发展、提升全面科学素质,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实现可持续创新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6—2020年)》,对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实现跨越提升做出总体部署[4],为创新方法的全面普及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1.2 有利于创新活动进程的加快

在具体的创新活动中,由于受制于材料、环境、设备等物化条件的以及人思维的内在影响,从“问题”到“方案”往往需要一个复杂、系统、详细、持续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有很多活动是冗余的。TRIZ等创新方法的应用实践应用表明,其加快了准确分析和解决问题的速度,降低研发成本,缩短研发周期能够达到60%,对重大科技工程的推动和重大科技成果的形成重要作用。TRIZ等创新方法能够有效降低解决问题的系统层级,挖掘解决问题的核心资源,使创新的灵感不再是因靠经验而“偶然化”,而是创新思路“常态化”和“持续化”[5],有效的把握创新的规律,减少创新的成本;同时避免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解决方案的“无序化”,进一步向创新路径“明确化”方向发展。通过加快推动创新方法的科普化,使更多从事创新活动的人员掌握创新方法、应用创新方法,解决实际科学、工程、管理难题,产生创新成果,增强创新方法对整个创新活动各个环节的支撑力度。

1.3 有利于营造“双创”良好氛围

自2014年李克强总理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公开发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后,2015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掀起了“双创”风暴,全国一大批创新创业项目启动,建立一大批企业孵化器、加速器和众创空间,产生了一大批创新成果。2018年国务院又相继出台了《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着力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持续向更大范围、更高层次和更深程度推进。在大力推动“双创”活动的过程中,创新项目与创业项目的落地、发展成为其关键节点,如何规划企业商业模式,如何提升产品产能,如何提升产品质量,如何降低产品成本,如何降低研发周期等一系列问题全部显现,已成为制约“双创”的关键瓶颈。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等不同类别的创新方法能够在全企业生命周期内给予显著支撑。解决企业处于婴儿期时,应用创新方法重点解决企业产品生成成本高、研发周期长、工艺改进繁琐等问题,增强企业在市场中的盈利能力。解决企业处于初创期时,产品的关键技术瓶颈和生产成本高的问题,提升企业在同行业中的竞争优势。因此,加快推动创新方法的科普工作,能够对推动“双创”活动提供强力支撑。

2 我国创新方法普及传播中存在的问题

2007年以来,科技部、中国科协等部委大力推动创新方法在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创新主体中的应用推广,尤其是推动TRIZ理论在不同层次、不同群体、不同领域中的应用,取得了大量科技成果。但是我们看到其应用的主力军仍然为企业的工程师,与全社会全面了解和应用创新方法的目标与需求仍然有较大的差距。目前,我国创新方法的科普工作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缺乏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

从国家层面来看, 2008年国家科技部等部委出台《关于加强创新方法工作的若干意见》,将创新方法普及宣传作为其一项内容,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将创新方法的重点放在企业和科研院所应用中,同时科普工作的主要推动和管理部门此后再未出台相关的政策文件,也未在其他的科普文件中予以明确。从省市层面来看,部分省市将创新方法在全社会的应用纳入到相关的科普规划、科普政策和科普计划中,但仍然将创新方法科普单独开展,未与其他科普工作进行有效结合,导致普及传播效果不佳。总体来看,由于自上而下缺乏统一顶层设计与战略规划,造成创新方法的普及传播效果不好,其作用的发挥也未达到预期的期望。

2.2 创新方法内容体系结构庞杂

以TRIZ理论为代表的创新方法多是普适性的方法,可以面向多个领域,虽是最为系统、完整和高效的方法,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弊端。主要表现在:一是很多方法存在内容体系庞杂,学习门槛较高,使用者往往需要花费较大的时间和精力才能正确的使用,使得很多人员“望而却步”;二是在了解、学习和应用过程中如果没有培训师的指导,容易造成工具掌握不准确、思维转变不清晰等问题,导致一些人员“半途而废”,对普及传播创新方法造成负面效应;三是对于科普重点对象大中小学生来说,由于缺乏较多专业知识和科学经验,在动手实践一些“设计类”和“改进类”的小发明、小创作时有一定的应用障碍。因此,为使得创新方法更为高效、广泛的普及与传播,创新方法内容体系简化、模块、通俗、易懂成为了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通过将创新方法简化、分级、分类后,使用者可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选择学习和应用不同类型、不同模块的方法和工具,真正使得创新方法能够被学习和应用人员快速的使用,达到普及传播的目标。

2.3 创新方法普及传播体系不健全

目前,在创新方法普及传播过程中,要素不齐全、体系不健全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科技部的推动下,各省市建立了区域创新方法应用推广服务基地,形成以“培训+咨询”的中长期培训体系,但是面向全社会的普及培训体系一直未能形成;二是TRIZ理论等创新方法历经十多年的推广,虽然在工程应用中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在全社会内仍然知晓度较低,属于新生事物,影响力较小,普及培训及传播的难度也较大,缺乏专兼职机构和师资持续开展;三是缺乏创新方法普及教材,尤其是缺乏面向全社会的普及书籍,如面向中学生、面向知识层面较低的人员等群体的通俗易懂书籍。现有的创新方法教材多以具体领域工程化的案例编写,大批量的专业术语和枯燥工作原理导致有兴趣学习的人员打起退堂鼓。

2.4 体制机制制约创新方法普及传播

高校、中小学始终是科普工作的主要阵地,是国家和区域未来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学生教育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未来的发展,创新能力便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在现行的教育体制机制下,不论是高校,还是中小学虽开设了相关创新的课程(如科学、实验等),重点是让学生掌握一些科学原理、科学现象,对于学生自身创新能力的提升作用有限,同时由于教师的引导和学校的重视度不够,这些创新的课程多集中于高校,初高中学校受高考、升学等压力的影响很难开设相关课程[5]。根据创造力研究成果表明,通常未接受系统创新训练的人创新能力最强的年龄段为12~14岁,经过系统学习和培训的最佳创新年龄为28~30岁[6]。而现状是目前在该年龄段多面对的是英语、数学等具体课程的学习和各类应试要求,严重束缚了学生的创新和想象能力,加之没有专职教师、培训师的指导,学生自身开展创新活动是一件非常困难的活动。

3 创新方法普及传播模式与策略分析研究

在创新方法实际普及传播过程中,通常分为知晓、了解、熟悉、应用、推广宣传五个阶段,根据传播动机与需求、主体与对象,归纳和总结为面向公众的解说普及型、面向公众的培训引导型、面向学校的动手实践型、面向学校和企业的比赛激励型、面向学校和企业的系统拓展型。

3.1 面向公众的解说普及型

解说型科普模式由英国学者shapin在20世纪八十年代提出,核心内容是该模式认为科学是具有绝对权威的[7],所有需要传递给公众的信息,全部由科学内容所决定。其主要特点为:一是科学信息是通过传统的媒体(报刊、杂志、宣传页、电视等)传播给受众;二是在受众在接受科学传播的过程中是线型单向的,公众只能单向接受,无法通过媒体向发布者反馈和回复自身的想法与质疑,忽略了公众在科学传播过程中的主体性,传播路径也十分狭窄;三是在传播构架中,以科学信息为主体,传播效果较差。创新方法在普及传播过程中,在“知晓”阶段,通常采取的是“面向公众的解说普及型”的传播模式。重点任务是消除公众对创新方法的陌生感、神秘感,强化创新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杠杆和枢纽作用。一般采取的策略为,面向不同的公众群体尽可能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创新方法的普及传播,如一方面通过传统形式发放创新方法宣传材料、普及书籍、讲座光盘,另一方面借助报刊、杂志、内刊、广告位、电视节目等现代传媒手段开设创新方法专栏,推动创新方法普及传播。“面向公众的解说普及型”模式在突破传播“知晓”阶段后,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和范围,使更多的受众进入“了解”阶段。

3.2 面向公众的培训引导型

在创新方法科学普及传播过程中,公众从“知晓”到“了解”需要一个阶段,基于“公众理解科学”的理论基础和核心内容,面向公众进行普及和系统培训是加深其对科学内容认识的重要途径,同时在科学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在科学精神、方法以及思想上的理解,这是“面向公众的培训引导型”普及传播模式的主要内容。该模式的主要特点为:一是与面向公众解说普及型模式相比,更重视公众的实际需求,推动部门、媒体等根据公众需求的大方向来确定普及传播的重点内容,公众可以采取多个渠道反馈给推动者相关理解与质疑信息;二是在普及传播过程中,属于双向拉动型,推动部门采用培训、讲座、视频等不同形式引导和拉动公众了解创新方法,但核心传播者、推动部门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三是普及传播架构中,互动成为主要任务,通过链式拉动,公众能够得到有效的引导,传播效果较好,但成本较高,针对性较强。创新方法在普及传播过程中,在“了解”阶段,通常采取的是“面向公众的培训引导型”的传播模式。重点任务是通过面授、视频、讲座等多种形式为有意愿深入了解创新方法的公众搭建平台与渠道,较为系统的学习创新方法,逐步让公众体验应用创新方法如何解决实际工程技术问题。通常的策略为,面向企业、学校、院所等开展不同类型、不同形式的公开培训与专题培训,以事实为依据,对标参观考察学习已取得成效的单位,使更多的群体进入“熟悉”阶段。

3.3 面向学校和企业的动手实践型

从创新方法作用和性质来看,创新方法普及传播的目的是使更多的群体、更多的人员去了解和应用,去解决更多的工程、技术、管理问题,发挥创新方法在技术创新、知识产权创造、人才培养等过程中的“加速器”、“倍增器”、“服务器”和“催化剂”的作用,推动人才、项目、技术、知识产权等协同发展。在创新方法普及传播过程中,实践应用是最为关键的环节,应用是一切创新思想落地的基础,是创新方案实现的桥梁[8-9]。学校(小学、中学、大学)和企业是应用创新方法的主体,与创新思维培养、动手解决问题、双创环境营造等主体任务高度契合,也是“面向学校和企业的动手实践型”普及传播模式的重点内容。该模式有以下特点:一是传播主体多元化,传播主体逐渐由传播对象转化为整体组织推动者,如单个学校、企业等;二是传播力量由双向逐渐转变为多向拉动,组织成为核心传播力;三是传播速度加快,学生、工程师等结合自身的创新需求实践应用,创新效果逐步显现。应用该模式的一般采取的策略,面向普及传播对象,大范围的开展创新方法与创新作品、技术难题、工艺改进、质量提升等组织活动初步结合,加快推动应用创新方法产生创新成果,并及时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讨论交流创新方法的作用与成果,解除思维惯性的束缚[10]。

3.4 面向学校和企业的比赛激励型

竞争是推动创新方法普及传播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模式,围绕学生和工程师应用创新方法解决技术问题的具体情况,采用竞争比赛能够快速提升创新方法普及传播速度,“面向学校和企业的比赛激励型”普及传播模式能够在短期内实现大范围正向传播。该模式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创新方法普及传播参与者多元化、参与度广泛化,包含学生、工程师、培训师、咨询师、教师等众多个体以及高校、企业、培训机构、政府部门、媒体等组织,具备了较为广泛的传播基础[11];二是创新方法普及传播力量由外力拉动转变为内生推动,创新方法普及传播与应用逐渐成为学生和工程师的主动行为,同时已取得成效的个体逐步成为对外的普及传播者;三是传播速度和深度有明显提升,通过比赛的竞争与奖金荣誉的激励,传播速度呈现几何数增加,传播效果呈现明显成效。通常的策略为建立自上而下的竞赛激励体系,逐步完善赛制并向两个方向发展,一方面推动“国赛-省赛-市赛-组织赛(学校赛和企业赛)”四级赛事的建立,扩大赛事规模,另一方面推动建立专项赛制,如不同方法赛事(TRIZ比赛、工业工程比赛等)、不同问题类型赛事(创新创意、新产品研发、工艺改进、质量提升等)、不同领域赛事(学生、装备制造、新材料、农业等),从广度和深度上加快创新方法的普及传播[12]。

3.5 面向学校和企业的系统拓展型

从科学普及传播和创新方法应用的角度来看,创新方法普及传播的最终理想解是人人都是宣传员、传播者、应用者和践行者,那么必须强化学校和企业是创新方法普及传播的主体作用[13],通过制度、体系、计划有序深度开展创新方法普及传播[14]。“面向学校和企业的系统拓展型”传播模式是从系统性出发,全面推动创新方法的普及传播[15]。该模式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普及传播的推动者发生根本性改变,转变为学校和企业;二是传播过程中,由双向普及转化为系统性推进,并将创新方法普及传播作为组织的主要工作内容和考核指标,辅以一定量经费、人员等资源支持;三是创新方法传播由横向逐步转向纵向,将创新方法作为创新的重要工具和制度,深层次的开展应用。通常该模式的策略为将创新方法的应用确定为组织(学校和企业)的重点培训与实践内容,以开设课程、举办专题培训、实施项目咨询等形式固定下来,辅以对应的培训管理制度、考核制度、奖励制度等,推动创新方法在组织的可持续应用。

4 加快创新方法普及传播的建议

4.1 将创新方法普及传播纳入到总体科普工作中

强化创新方法普及传播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加快推动创新方法普及传播进入总体科普工作中,将创新方法普及传播作为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的重要抓手,重点解决公民在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等方面欠缺的问题。在省市层面,加快推行创新方法进科普政策、科普规划,以政策文件的形式将创新方法普及传播内容、形式、途径、考核、奖励等予以明确,形成自上而下的推动力量。在市县、学校等科普工作的主体层面,推动创新方法普及传播进科普计划,将TRIZ等创新方法纳入到年度工作计划与措施中,针对高校、中小学等安排科学课、实践课、实验课,针对社会组织开展专题性培训。通过上下联动合力推动创新方法在全社会的普及传播,有效提升公众科学素质。

4.2 着力建设创新方法普及传播体系

从系统性出发,着力建设创新方法普及传播体系。一是加强创新方法普及传播队伍建设,面向中小学、高校、企业选拔一批热衷于科普工作的人员,分层次、分类别的开展师资培训,锻造一批能够面向不同公众类型、不同普及内容的师资力量。二是加快推动创新方法普及传播教材开发,通过对不同群体特点的分析,编制一批适合于小学、中学、大学、工程师、社会其他人员的创新方法科普教材,激发学习热情。三是加快推动创新方法进入科普机构,在学会、协会、科技馆、图书馆、培训学校等机构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普及宣传,采取科普式培训、动手实践、沙龙、案例体验等形式使更多的人员了解、学习和应用创新方法。

4.3 加强创新方法普及传播服务平台建设

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要加快推动创新方法普及传播公共服务平台。一是搭建能够满足普及传播需要的创新方法门户网站,图文并茂的介绍创新方法的内容以及相关工作和学术动态。二是借助新媒体发展的力量,大力开发创新方法视频、动画等新形式传播载体满足不同类型公众的阅读与观看需求。三是加快建设以创新方法系统学习、专题考试、案例分析等为一体的深度学习平台开发,推动创新方法普及传播从线上或线下向“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转变。

4.4 加快推动创新方法普及传播校园行活动

学生是未来科技创新的重要人才资源,学生的创新素质决定了未来社会的科技创新水平,必须加快推动创新方法普及传播校园行活动。一是推动科技部门和教育部门建立创新方法普及传播联席会议,打造创新方法普及传播示范学校,从制度上保障校园行活动的顺利开展。二是完善校内创新方法普及传播体系建设,培训师资、分配专用设备与场地、开设创新方法课程。三是着力推动应用创新方法开展小发明、小创新、试验改进等实践活动,催生学生创新作品,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四是组织举办创新与创新方法大赛,为学生创新作品提供展示和竞争的舞台。充分借鉴已举办多年的“中国创新方法大赛-中国“TRIZ”杯大学生创新方法专项赛”成熟经验,拓展多省级比赛、市级比赛、校级比赛、专项赛等各类赛事活动中,通过比赛吸引学生了解、学习创新方法,提升学生创新动手实践能力。

5 结论与展望

创新方法普及传播是一项着眼未来的工作,是一项长期性、基础性、战略性工作,是关乎全民创新素质、满足公众科学需求的工作。文章详细分析了创新方法普及传播的重大意义,剖析了目前我国创新方法普及传播中存在的瓶颈与问题,针对创新方法普及传播和公众需求的特点,提出了普及传播模式与策略,从科普工作、创新方法传播体系建设、创新方法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创新方法校园行活动四个方面提出了建议。

猜你喜欢

普及科普公众
公众号3月热榜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5G手机打响“普及战”
科普达人养成记
科普漫画
科普连连看
科普连连看
天文知识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