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时代大学的适应、超越与坚守

2020-01-06王建明

终身教育研究 2020年1期
关键词:大学信息化信息技术

□ 王建明

信息技术革命浪潮汹涌,人类社会发展已全方位进入信息化时代。在信息化时代高等教育系统亦吹响变革的号角,大学日益开放,走向知识创新体系的核心,走进社会系统的中心。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和世界一流大学必须立足于信息化时代的发展背景审视高等教育的变与不变,反思大学的所能和所愿。很显然我们看到,伴随着教育信息化战略的推进,大学的校园、课堂在悄然变化,大学的器物层面如结构形式、活动载体、制度规范等在新技术的驱动下被赋予了新的质素。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教育活动中技术的应用不是为技术而技术,而应始终服务于教育的目的,任何变革都无法颠覆教育活动的历史逻辑,即教育乃育人,教育的人本旨归是信息化时代大学坚守的根基,也是其适应、超越技术变革和挑战的价值本原。基于这样一种对大学之“器”和“道”的体认,笔者作为一名高校领导者就信息化时代大学何为、开放大学何为,谈谈自己的理解,以期抛砖引玉,就教于方家。

一、信息化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一)信息化时代的社会发展特征

信息技术革命开始于20世纪40年代,以信息、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等为基础,以信息和知识的生产和传播为核心,推动着人类社会生产方式由工业化向信息化变迁,进而引发社会生产关系和组织形式的变革。所谓信息化是指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生活各领域扩散、应用与深度融合,促进信息交流与知识共享的过程。人类社会信息化程度的加深与计算机、通信、网络技术等的日新月异和全方位应用息息相关。从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问世后,计算机科学和技术飞速进步,时至21世纪由微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网络技术、传感技术、控制技术等衍生出的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层出不穷,不同技术手段所应用和服务的对象不同、功能不同,使得信息化的内容和水平亦不同。总的来看,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经历了从数字化到网络化的跃迁,正处于向智能化转变的发展趋势中。在数字化阶段,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表现为将以文字、图片、声音等形式存在的信息转换为数据并输入计算机中进行存储和处理的过程;而到了智能化阶段,在移动通信、大数据、超级计算、机器学习、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在基因编辑、脑科学、合成生物学等生命科学的催化下,物体将具有“拟人智能”的特点和功能,未来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将呈现出泛在感知、智能分析、自适应、精准识别、人机协同、跨界融合等特点。

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曾在《第三次浪潮》中预测和描述了信息化时代,人类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由于信息技术的影响和渗透具有多样化、综合化、分散化、分权化等特征,而与工业化社会规格化、专业化、集中化、大规模化以及中央集权化的特征有本质的区别。进入21世纪智能化发展的新阶段,信息社会虽将至未至,但不可否认和无法阻挡的是,人类社会各个领域的信息化程度日益加深,社会发展呈现出以下特征[1]:知识创造的速度加快,世界知识的总量快速增加,知识与信息成为社会发展最主要的资源;信息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产品中的知识含量比例增加;时空压缩带来全方位观念的改变,全球化一体化进程加快,社会实践和人际交往虚拟化、网络化;等等。今天,由数字化到网络化所带来的变化已经发生在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教育、文化、军事等各个领域,以及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在某些领域涌现出向智能化跃迁的动向和态势,智能制造、智能交通、智能商务、智能教育等正在孕育兴起。新变革新挑战层出不穷,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信息化、现代化面临着新的课题,在应对挑战、创新发展的同时,更应当主动助力技术变革和社会进步。

(二)高等教育变革和创新的挑战

科技进步深刻影响高等教育的发展,是推动高等教育变革走向现代化的源泉动力;而高等教育的发展反过来又促进科技创新,是科技进步的重要基础和智力支撑;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智能化是信息化时代新的发展阶段,其引发的新一轮技术革命浪潮毫无疑问将给高等教育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具体说来,表现为以下三个层面:

1.宏观层面高等教育系统核心价值的重大转变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充分演绎了科学技术进步与高等教育发展二者协同的规律性,例如不同时代世界科学技术中心转移与高等教育中心转移的时空有序性,以及二者服务社会发展的功能耦合关系。信息技术革命从数字化、网络化向智能化的不断升级,从基础理论科学到关键共性技术乃至平台服务应用都是新质的,有些甚至是颠覆性的,因此来自知识创新的需求和动力将源源不断。对于高等教育系统来说,知识创新将成为高等教育的核心价值,并引发其理念文化、功能目标等方面的整体转变。高等教育系统绝不可能再是与世隔绝的象牙塔式存在,与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等社会子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的联系越来越密切;高等教育系统要融入国家科技创新体系,成为一种基于智力资本的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关键性主体;围绕知识的生产、应用和传播,高等教育系统要成为区域知识创新的轴心,联结政企构建开放协作共享高效的创新网络,促进创新主体协同互动和创新要素顺畅流动;作为知识创新人才的基地,高等教育系统要加强高端型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终身学习、研究、创新的思维和能力是大学生核心素养的基本方面。

2.中观层面高等教育组织形态、运行机制等的创新发展

伴随着现代信息技术深度介入教育进程,势必对传统的高等教育组织形式产生影响,以MOOCs、微课、云课堂、智慧教室等为标志的高等教育新形式的兴起,还仅仅是一系列变化的开始。在信息化时代,“以‘知识信息’为中轴和链条的高等教育组织,根据新的知识信息呈现方式,对高等教育组织内的资源配给方式、发展理念、价值目标、内在架构、运行机制、管理模式、质量标准等进行反思和重构”[2],为新质新样态的高等教育组织出现提供了各种可能。例如,号称“没有墙的世界大学”——密涅瓦大学重构学习空间,完全颠覆了传统校园模式的高等教育形态。[3]面对学习者差异化、个性化、终身化的学习需求,高等教育组织的服务供给模式也必须适应新变化,向着互联化、智慧化、精准化、开放化、社会化方向发展。在高等教育系统内部,不同的主体之间、组织之间、层级之间、领域之间,或作为内容资源的提供者,或作为学习支持的服务者,或作为空间平台的搭建者,将形成一种新的教育服务业态和协作架构。

3.微观层面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高等教育、教学和管理活动及二者的深度融合

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带来对学习空间环境、课程资源形态、教与学方式、教育管理的重组和再造,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态势在广度和深度上不断扩展延伸。从学习空间环境来看,高等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从数字网络校园向万物互联的智能空间—— 智慧校园升级;从课程资源形态来看,其呈现形式越来越数字化、多媒体化,内容组织越来越模块化、微型化、情境化,实施方式越来越自主化、个性化;从教与学的方式来看,信息化教学环境实现了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根据不同学科、课程、学习者特点而融合多种模式的混合式教学成为主流,[4]自主学习、游戏化学习、泛在学习、深度学习、跨学科学习、无边界学习等新学习方式不断涌现;从教育管理来看,管理流程更加自动化、高效化,内部结构网状化、扁平化,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将为学校治理提供及时、全面、精准的数据支持,促进教育管理、决策和评价的优化。

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给高等教育带来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我国制定战略积极应对。2018年4月,教育部发布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作为应对智能环境下推进“互联网+教育”的实施计划,以信息化引领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全新教育生态,目标指向为“互联网+”条件下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基于互联网的教育服务新模式和信息时代教育治理新模式。[5]同时,教育部根据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制定了《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提出加快构建高校新一代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体系和科技创新体系,推动人工智能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理论创新、技术突破和应用示范,推进智能教育发展。[6]上述应对“智能化发展”时代命题的教育行动计划的颁布,为高等教育信息化勾勒愿景、指明路径。从实践层面来看,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进入攻坚期和深水期,对于高等教育办学主体——大学来说,必须深刻把握信息化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审时度势、应时而变、顺势而为。

二、信息化时代大学的适应与超越

信息化时代大学何为?如何将上述高等教育战略规划的目标落到实处?作为大学领导者,既不能急功冒进,也不能消极懈怠,“只有认真思考大学的变与不变这一具有哲学意味的问题,才能科学谋划大学发展战略”[7]。回顾大学诞生和发展的历史,就是一个不断适应和超越时代变化和社会需求的进程,那么在信息技术革命浪潮中,我们的大学如何适应和超越?

(一)适应:传统大学的解构

自大学诞生之日起,就从未停歇变以图存、革以求进的脚步,大学的各种隐喻——“居住僧侣的村庄”“由知识分子垄断的工业城镇”“充满无穷变化的城市”[8]……是对大学适应社会变革和转型发展需要后其功用的不同观照,实质上是大学从理念到形式的传统被不断解构的反映,“大学这种文明形式就是建立在‘废墟’之上,表现出层层积累的效果,人们不断的建造、维修再推到,然后又在原有的遗迹上重建”[9]。中世纪大学由于对教士进行专业教育的需求而出现,造就了大学以专门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古老传统;洪堡的柏林大学将“科学研究”与“教书育人”并重,提出大学不仅为培养“个性与道德的修养”,而且为发展科学而研究科学,解构了源自欧内乌斯的博洛尼亚大学传统;查尔斯·R·范海斯的威斯康星大学将大学教育与服务地方经济、社区发展紧密结合,社会服务成为大学的第三大功能,解构了源自洪堡的柏林大学的传统。

进入21世纪,在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科教兴国战略、建设教育强国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大学的文化属性不断彰显,国际交流合作的影响不断提升,大学的功能衍生出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的内涵和维度。从近代到当代,大学在适应社会需要的发展逻辑下不断做出明智的调整,功能不断丰富和完善,实现功能的手段方式不断扬弃和创生,相继出现了教学型大学、研究型大学、应用型大学、综合类大学、专门类大学等形态。当前,在信息化历史进程中和技术革命浪潮下,大学内部和外部活动都出现了新的动向,例如,教师专业权威受到挑战,学生学习和交互方式发生变化,知识生产和传播方式根本改变,这些给大学的发展带来新的解构动能。

(二)超越:新质大学的建构

事实上,新动向正是世界各国大学主动适应、回应信息化、智能化的新机遇新挑战中涌现出来的。近十年来,世界各国高等教育领域积极探索与新技术的融合,来改造传统大学,有些是局部性的、渐进式的,有些是全方位的、颠覆性的,新的大学形态和办学模式呼之欲出。

1.新质大学的典型案例

(1)可汗学院。由美国人萨尔曼·可汗创立的一家非营利性教育组织,通过在线平台的视频课程教学向全球的学习者提供免费的高品质教育。最初创始人为辅导亲人学习录制教学视频,通过互联网迅速传播;其后受美国林地公园高中“翻转教室”、美国密歇根大峡谷大学数学教师“颠倒的教室”启发,可汗学院从单一的教学视频开发发展到“应用微视频和相应的一整套新型组织管理模式”,以教学视频为载体构建了一个强大的学习系统以及作为支持的练习系统和在线答疑系统,改变了传统课程教学体系,使得学习便捷经济易行,成为最有影响力的课程形态之一。[10]

(2)密涅瓦大学。一所“没有校园、没有入门课、没有讲授式教学、全部小班在线研讨、学生四年全球七座城市游学”的新式大学,其组织形式、培养方式、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完全颠覆了传统教育模式。[11]密涅瓦大学致力于将学生培养成为更优秀的领导者、更聪明的创新者、更广博的思想者和更有见识的全球公民,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通过“主动学习平台”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互动式、翻转式教学和研讨,整合“语言文字世界、真实世界与虚拟现实世界”的学习体验,促进学生全球文化沉浸式学习的达成。[12]低廉的办学成本、高端的师资力量、颠覆式的办学模式,密涅瓦大学适应全球化、信息化时代发展趋势的探索展现了一种全新的大学形态。

(3)奇点大学。2009年创办于美国硅谷的奇点大学是新型创业型大学的代表,其办学理念为激发和促进创造性优秀人才运用指数级发展的技术解决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这就决定了其不可能是一所常规性的大学。奇点大学开创了一个“头脑风暴”的平台和环境,校园本质上是实验室和创业公司,采用创业启动加速器和企业家常驻两类项目,支持那些充满天才智慧的创业者快速成长。在这里,学员的跨学科整合能力、创造性思维和创业能力得到极大提升,课程涉及的11个学科如未来学和预测学、生物技术和生物信息学、人工智能机器人和认知学等都是世界技术发展最前沿的,教学不以传授知识为导向,而以解决问题为目标,进行创业孵化的实践指导。[13]奇点大学充满科学和创新创业精神,真正成为信息化社会以创新驱动发展的轴心机构,其探索昭示着高等教育改革走向社会中心的一个方向。

2.大学如何超越

以上新质大学无疑是信息化时代高等教育的先锋,其创新性乃至颠覆性的探索是否就能代表高等教育主体的未来,作为大学改革和发展的样板,显然不能简单下一个结论。它们带给我们的启发是,适应是大学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逻辑,大学必然要紧随信息技术革命浪潮而变,但是大学更高价值的品质在于在适应的基础上保持独立自主,实现对外部和自我的超越,主动引领是对外部的超越,锐意改革是对自我的超越。从我国大学的实践来看,信息化时代大学的超越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大学的超越是实现对信息技术的合理应用。我国大学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在国家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推进下方兴未艾,从早期的电化教育、远程教育到现在的智慧教育、智能教育。一般来说,其技术应用的行动路线是搭环境(起步阶段)——引技术(应用阶段)——提水平(融合阶段)——改体制(创新阶段)。这一路线是渐进式的,各高校认真落实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行动计划的目标任务,积极探索信息化条件下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式的改革,如清华大学的“高校信息化系统建设模式”、河北大学的“基于云计算技术的自主、泛在学习新模式”、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的“‘智慧校园’与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南京农业大学的“信息技术支撑农科教合作模式”等。[14]对于开放大学来说,信息技术应用是其显著特色。在开展电化教学和远程教育方面,开放大学积累了四十年的经验和优势。当下及未来,开放大学要不断完善基于互联网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探索全网络、全媒体的智能教学空间,更要在区域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中积极作为,构建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和共享的“教育超市”,面向更广泛的社会成员,把促进教育者有效的教与学习者优质的学作为信息技术应用的目的。

(2)大学的超越是实现对知识创新和技术应用的价值引领。21世纪以来,我国大学落实“2011 计划”“双一流”建设目标,在“纯科学”研究之外契合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需求,建立学科专业、类型、层次与区域布局动态调整机制,建设了国家级、省级协同创新中心,与各类创新主体开展协同创新和联合科技攻关,发挥知识创新、技术创新源头和引领作用。当大学全面深入走向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中心,大学对社会的引领不仅仅是以研究“高深之学问”而达致的技术引领,更是以培养“整全之人格”而达致的价值引领,要把教育学习的终极价值、人的发展的终极目标作为信念和追求,塑造健康向上的创新文化,相比企业、研究机构等其他创新主体,这是信息化时代大学创新品格和精神的体现。对于开放大学来说,我们把“补短板、建高原、攀高峰”作为科研工作方向,重心下移,在技术创新方面对接地方、中小企业需求,重视“产学研用”尤其是“用”的协同创新,转变技术创新服务方式,不断提升学校创新能力和科技服务能力。

(3)大学的超越是服务外在社会需求和发展内在个性质素的动态平衡。上述三个新质大学的典型虽然个性特色鲜明,但仍然可以窥探到一些共性特征,如人才培养理念紧贴社会、技术变革趋势和创新发展需要;以学习者为中心,大学形态(物理层面、组织层面)和服务模式灵活、开放;信息技术渗透教学管理的全要素和全过程。这些特征反映了高等教育主体对社会需求共同的判断与选择,而建构什么、如何建构,需要大学在共性认识的基础上审视自身质素,走出有特色的信息化、智能化发展之路。开放大学作为一所新型大学,既不是简单地延续广播电视大学的母版,也不是简单地套用普通高校的模板,更不是简单地照搬国外开放大学的翻版。对于江苏开放大学来说,在信息化时代,是要植根于处于改革开放前沿的江苏大地上,建设成为一所“开放式、应用型、社会化”的,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实体+系统+平台”的本科学校,一所跨学科、综合性、国际化、虚实结合的新型大学。

三、信息化时代大学的坚守

信息化时代尽管大学在适应与超越的过程中其制度、形态、活动载体、运行方式萌生出新的质素,但是高等教育的本质使命、高等教育的内外关系并没有变化,可以看到的是,大学的种种变化是在“器” 的层面发生的。在我国古代哲学中,“器”是形体外在化表现的具体的现象、器具、技术、物质等,对应的范畴是“道”,“道”是超乎形体的抽象的规律、本质、精神、理念等。“道器”亦指事物的“体用”,“道”乃事物的本体,“器”为事物的功用。对于大学的发展变革来说,“道”与“器”的关系是涉及大学的本质、理念、精神和功能、形态、技术关系的基本命题。

不可否认的是,从市场化大潮中走出来的我国大学,其发展存在着“道器”疏离的问题,重实用轻人文、重器物轻精神、重功效轻本体的现象屡见不鲜。一些大学有了光鲜亮丽的外在形体,但大学之道迷障、之本蒙尘、之理不复。2018年6月21日,陈宝生部长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工作会议上强调了大学要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四个回归”是高等教育根本使命的正本清源,指明了变革中的大学、本科教育应有的坚守,即常识、本分、初心和梦想,此乃大学之道。

(一)回归大学之道,是要坚守大学的基础和根本

人才培养是大学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大学存在的合法性之源。从诞生之初至今,无论大学的传统如何被解构,人才培养的基础从来没有被动摇,所解构的是培养的内容和方式,即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和如何培养人才。信息化时代,大学在知识创新方面的核心价值恰恰是通过培养创新型人才体现出来,而不是其他,这是衡量大学对于社会发展贡献度最主要的方面。因此,不管什么类型的大学,包括开放大学在内的新型大学,都要回归人才培养的命题,把握信息化时代社会对于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来确定各级各类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

创新人才的培养应以立德为根本。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树人首先要立德,树人就是立德的过程,立德树人是人才培养的中心环节。信息化时代对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人才培养不仅仅是智力的开发和新知识技能的传授,解决“立智”“强能”的问题,更根本的是道德情操、人格品质的养成,解决“立德”的问题,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指引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从开放大学的服务对象来看,不管是学历教育还是非学历教育,以成人为主的学习者更存在一个“立什么德”的问题。以往大学的高等继续教育比较多地关注社会成员更新知识、提升技能的学习需求,这在新技术新知识层出不穷的信息化时代会更加旺盛迫切,为此,大学的高等继续教育必须更加彰显面向“成人责任” 的“发展性”功能。[15]开放大学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旗帜鲜明地将思想育人、文化育人的德育要求渗透至成人教与学的全过程。

(二)回归大学之道,是要担当大学的使命和职责

使命和职责是对大学理念的注解,反映了大学的本质属性。从我国大学建立和发展的历史来看,其理念既受到古代书院“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仁爱传统的影响,又受到近代以来西方大学民主科学精神、学术自由独立理念的熏陶。新中国成立后,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属性决定了我国大学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是大学使命和职责的基本遵循。

在信息化时代,全球范围技术、资源和人才的竞争日趋激烈,各国在综合国力、思想文明等方面的较量不会停歇,我国大学要把使命职责与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在为谁培养人的问题上坚定立场、明辨方向,并为“四个服务”提出自己的实践路径。对于开放大学来说,“服务全民终身学习、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是“四个服务”使命职责的具体体现,新时代江苏开放大学的历史使命就是为江苏社会公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更加便捷的教育服务和更加公平的教育机会,满足社会公众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服务江苏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推进江苏学习型社会建设。

(三)回归大学之道,是要秉承大学的科学理性和人文精神

信息技术革命推动人类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进步,是科学和理性的又一次胜利。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大学越深入地参与知识创新,越进入社会发展的中心地带,技术应用取向和功利性目的在大学教育和办学实践中就会越来越明显,大学精神就有可能遭到极端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的侵蚀。在信息化时代,大学既是探索高深学问的场所,又是师生心灵栖息的家园,其科学理性是在追求学问探索真理的活动中表现出的实证态度、批判意识和创新精神,它与以人为本、关怀生命、丰满人性的人文精神,共同构成了大学文化的核心,两者皆不可偏废,这是我国大学所应当有的文化自觉。

从现实来看,由于信息技术应用于高校教育教学带来了智慧教育、智能学习等新的方式,传统的大学校园、教学空间乃至师生关系出现了数字化、虚拟化、网络化的特征,这对大学的人文精神建设更是挑战。对于开放大学来说,在大学文化建设上着力于为师生营造虚实结合的精神家园,这里的“虚”既指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网络学习环境和师生互动空间,也指开放大学系统内各办学主体合作交流的枢纽和平台;这里的“实”指的是现代化的实体校园和高效率的运行服务机构,以此为依托凝聚师生和体系,把大学的科学理性和人文精神注入其中,形成独具韵味的开放大学校园文化生态。

综上所述,信息化时代大学的变革与坚守都是至关重要的,一方面在技术革命浪潮面前,变革恰恰是大学不变的命题;另一方面,变革不是无边界的,如何变革和坚守才是真正的问题所在。呼吁对大学之道的回归是要坚守大学的初心和使命、遵循高等教育育人的常识和规律。对于江苏开放大学来说,我们要坚持本科教育的发展定位,树立开放、灵活、优质、便捷的办学理念,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办学形式、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把学校办成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新型高等学校;坚持改革发展战略、创新发展战略、开放发展战略、特色发展战略,通过人才强校、学科引领、科技兴校、质量立校、信息化建设、体系建设、社会服务、文化名校等十二项基础工程建设,打造开放大学的利“器”,实现对大学之“道”的依循。

猜你喜欢

大学信息化信息技术
“留白”是个大学问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月“睹”教育信息化
《大学》
月“睹”教育信息化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