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紫砂壶艺的艺术性表现

2020-01-06赖继贤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0年3期
关键词:文化底蕴艺术性紫砂壶

赖继贤

首先,紫砂壶艺的实用艺术是紫砂壶艺最根本的艺术性表现。紫砂壶因其泥料的特殊气孔结构,具有透气性能好、耐热性能好等实用优势,文震亨的《长物志》记载,紫砂壶泡茶“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紫砂壶优良独特的实用价值,是其成为茶具之首的根本原因,深受爱茶人士青睐。随着人们审美水平的提高,对日用品欣赏性的需求,紫砂壶的艺术特性越发明显。蒋蓉的“佛手壶”,利用夸张的艺术手法表现出佛手外形,具有极高的艺术性,但是它首先是一把壶,整体的创作是建立在紫砂壶实用性的基础上,它以佛手果实和枝叶成形,壶把形似枝条,弯转的把梢处向壶身伸出叶子,壶嘴四周的手指形紧簇壶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认为:美术作品仅仅是某种艺术品,实用艺术作品除了必须是艺术品外,还必须是为实际使用而创作的作品。紫砂壶作为有实际用途的艺术作品,将它的实用艺术表现的淋淋尽致。

其次,紫砂壶艺的造型设计是紫砂壶艺最直接的艺术性表现。紫砂泥料在成份上俱备了制陶所必须的化学组成及矿物组成,比如紫泥主要矿物为石英、粘土、云母和赤铁矿。合理的化学成分、矿物、颗粒的组成,使紫砂泥俱备了可塑性好、生坯强度高、干燥收缩小等良好的工艺性能。中国艺术研究院紫砂艺术教授堵江华说:“紫砂的材质介于陶跟瓷之间,这决定了它的独特艺术性。”经过多年发展,紫砂壶的造型呈现出“方非一式,圆不一相”的局面,其千姿百态的造型设计,或借鉴中国历史长河中其它艺术品,如钟、鼓、钵、鼎、玉器等,常见的壶型有“石瓢壶”“秦权壶”“井栏壶”“柱础壶”等;或来源于自然界,如植物、瓜果等加以仿形加入到壶艺创作的元素,代表壶型有“供春壶”“风卷葵”“竹段壶”“南瓜壶”等;或有感于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比如“鱼化龙”;或歌颂人体美,比如“西施”……。邵大亨首创的“掇球壶”,选取若干球状体并将其按一定规律,美学法则连接起来,选取全球、半球,球中一段在拾取之后进行加工,改造,然后进行美的更迭。吴冠中先生曾对顾景舟先生说“紫砂壶的时代气息主要靠造型来表现”。紫砂壶的造型设计是形态表现的一个方面,它以艺术手段表现艺术美,是紫砂壶艺最直接的艺术性表现。

最后,紫砂壶艺的文化底蕴是紫砂壶艺附加性的艺术性表现。紫砂壶的文化底蕴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紫砂壶自身的形体表现。越来越多的紫砂壶创作来源于手艺人对生活的感悟,对精神的寄语,正所谓“道以成器,而器以载道”,比如邵大亨创作的“德钟壶”。“德钟壶”造型简洁质朴,一洗清朝宫廷之繁缛习气。器型与“圆盅”器型相似,以圆整周正、内心虚空之器为创意,以盅字为创意心源,而不辨钟型,器以虚空俭素之心容天下之茶,亦如中华文化,修身立德,泽济天下。涵光华于朴厚,寄风雅于平常,德钟尽显君子之风。德钟壶以器载道,是传统文化中仁人志士行为规范的集大成者。另一方面,紫砂壶的文化底蕴多表现在壶上的装饰艺术。紫砂壶艺在发展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文人雅士参与到壶艺的设计创作中,以紫砂壶为载体,通过陶刻、泥绘等紫砂装饰技法,将诗词歌赋、书法绘画等融于紫砂壶艺,在提升审美意趣的同时,也赋予了其浓厚的文化底蕴。陈鸿寿,字曼生,清·嘉庆年间人,著名的“西泠八家”之一,他设计及铭文的“曼生十八式”,是文学艺术与紫砂艺术,文人与手工匠人合作的典范,开启了曼生壶文化现象,紫砂壶成为衔接多种艺术的载体,紫砂壶艺也成为集文学、宗教、绘画、书法、金石篆刻等于一体的综合文化艺术。比如陈曼生设计的“却月壶”,是文化底蕴与紫砂壶艺结合的经典作品。十五之夜,陈曼生夜读《水浒》,不禁为师师与燕青之情所动。举头望月,想到“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感慨万千,遂以“缺月”为灵感设计了“缺月壶”。题词“月盈则亏,置之座隅,以我为规”,寓意天人合一,阴阳调合,告之世人凡事过犹不及,居安思危,谨慎行事。

总结,紫砂壶艺具有物质生产与艺术创作相统一的特征,材料、结构的实用性特点与装饰、美化的艺术性特点交融在一起,既具有日用品的实用功能,又具有艺术品带给人的精神的愉悦功能,完美地实现了日常家用与艺术把玩的结合。它扎根于民间,造型百态,与人们的生活形成了绝妙的契合。它海纳百川,实现了多种文化的完美融合。紫砂壶艺的艺术性表现是多层面、全方位的,它是一门综合艺术,是完整的艺术体系,将继续在世界的大舞台上绽放光彩,奔腾不已,生生不息。

猜你喜欢

文化底蕴艺术性紫砂壶
养护紫砂壶,坚持最重要
养护紫砂壶,坚持最重要
论三维动画特效数字模拟真实性与艺术性的结合
植文化底蕴 办特色学校
中小学语文课堂的多元建构
做一名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语文教师
浅析老龄化背景下公园小品设计
购买紫砂壶4忌
购买紫砂壶忌4
Understanding each o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