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潮州手拉壶“秋月”的创作理念

2020-01-06黄文俊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0年3期
关键词:工夫茶潮州命名

黄文俊

潮州手拉壶是一种代代相传的手工文化技艺,它发展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一项著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潮州手拉壶的创作过程中,创作者除了对其形态进行独特的塑形外,还要对其赋予文化上的意义。这种文化赋义,往往通过对其进行命名来完成。因为在对一件潮州手拉壶作品进行命名时,创作者一般都对其创作理念进行完整考究,才最终确定其名称。简而言之,这个命名的过程,是对一件潮州手拉壶作品的创作理念进行梳理、升华和提炼的过程。

下面,我们对潮州手拉壶作品“秋月”的命名含义进行探析,以剖析其创作理念。实际上,潮州手拉壶作品“秋月”,有两方面的创作理念。

一方面,是关于潮州手拉壶与茶道超凡脱俗的文化意境。

秋月,顾名思义,就是指秋天夜里的月亮。在古代诗歌中,秋月往往被赋予一定的含义。北宋诗人朱熹创作的七言绝句:“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该作品题为“秋月”,而笔墨却始终集中在写秋月笼罩下的山间小溪上,碧绿的山头,碧蓝澄静的夜空,悠悠飘荡的云朵,飘逸洒脱的枫叶,这些都是围绕着缓缓流淌的小溪而写的,但是却无一不浸染着明亮、柔和的月光,进而表现一种超脱尘世、闲适自在的人生境界。这种通过秋月体现境界的手法,在潮州手拉壶“秋月”这里得到进一步借鉴和延伸。

潮州手拉壶作为潮州工夫茶重要冲罐,在工夫茶道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因此,在对其进行创作的过程中,更多的需要与茶道的怡然自得、超凡脱俗的文化氛围相契合。品鉴这把手拉壶的外型,只见其以扁平、宽大为主,大大地扩张了冲泡空间,在保留了茶壶的基本属性上,大大增加了其作为冲罐的实用性。而壶身舒畅柔滑、一气呵成,则增强了其一体性,让壶看起来浑然天成,提升了壶的境界。这种兼具茶艺实用性和壶艺高境界的设计,再赋予其“秋月”这种颇具文化深度的命名,则能深刻体现一种超凡脱俗的文化意境和人生境界,与朱熹的七言绝句“秋月”有异曲同工之妙。

同时,潮州手拉壶自身的手工文化艺术元素,也大大提升了这把“秋月”手拉壶的境界。众所周知,潮州手拉壶是采用手工拉胚法(或叫轮制法)成型的,它与宜兴紫砂壶成型的制法完全不同,是最原始辘轳制陶技法。这种原始的制壶方法,所积累的历史价值,极大增强了其文化底蕴。这种文化底蕴通过“秋月”这把独特的潮州手拉壶呈现出来,就是一件结构完善、体型均匀、张弛有度的作品。壶的每一个细节,均彰显出其独特的文化之美,体现其境界之高。因此,在对其文化意境的提升上,也起到了绝佳的助力之效。简而言之,人们在潮州手拉壶“秋月”身上,绝对能够品鉴到潮州手拉壶技艺的绝妙超群之处,这对潮州工夫茶道的超凡脱俗境界来说,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另一方面,是关于潮州手拉壶具有深厚的地方情感的体现,即潮州故乡的情感。

秋月,主体是月,但其特定的场景是“秋”。月,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常常用来寄托对故乡的思念,毕竟,无论身处何方,我们都能看到同一轮明月,这轮明月,照耀在世界各地的同时,也在照耀着我们的故乡。而秋,则是更多地表达一种悲之感,毕竟,秋天到了,树叶变黄,很多东西都萧条,给人带来的意境也是较为悲情。这种悲情,与思念故乡的忧愁之情相比,有着极为相似的思绪。因此,通过对一把潮州手拉壶命名为“秋月”,并在其扁平的身躯上,用壶把塑造了一个圆圆的弧度,以此象征那轮高挂天上的明月。这样的意境,就是希望身处世界各地的潮州人,在用潮州手拉壶“秋月”冲泡潮州工夫茶时,既能感受到潮州工夫茶道的独特境界,又能思念起故乡的亲朋好友和一景一物。不论走得多远,人在,茶在,手拉壶在,思念故乡、热爱故乡的情绪,永远都在。

以上,就是潮州手拉壶“秋月”两方面的创作理念,既有茶道的超凡脱俗的文化意境,又有对潮州故乡的思念与热爱情绪。

猜你喜欢

工夫茶潮州命名
潮州乐调的音阶流变梳理与分析
命名——助力有机化学的学习
泡好三道“工夫茶”,落实乡村学校名著阅读
泡好三道“工夫茶”,落实乡村学校名著阅读
寻找潮州
蔡焕松作品选
有一种男人以“暖”命名
为一条河命名——在白河源
潮州工夫茶:一脉相承的事实茶道
河鲀命名小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