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钢琴教学在自闭症儿童干预中的实践研究

2020-01-05任彦洁

音乐生活 2020年12期
关键词:自闭症障碍钢琴

任彦洁

自闭症谱系障碍(简称ASD)是一种起源于婴幼儿早期,由大脑、神经以及基因病变引起的精神发育障碍类的综合病症,其核心症状是社交沟通、互动障碍和刻板的兴趣或重复性行为。自闭症患儿的智力水平呈现出明显的不均衡性,他们在语言理解与运用、非语言沟通、学业能力、生活自理方面存在困难,却在数学、绘画、音乐等方面可能有突出表现。根据2018年公布的统计数据,自闭症发病率已经高达1:59,且还在呈现急剧上升趋势,仅在我国有近1000万的自闭症家庭,0-14岁的自闭症儿童超过200万。自闭症患儿常预后不佳,给家庭带来沉重的精神负担。目前,生物医学界尚未提供明确的病因学结论和针对性的药物治疗手段,教育干预与康复治疗仍是促进自闭症儿童能力发展、改善其生命质量的主要途径。

诸多研究证实,相当一部分自闭症儿童在音乐、艺术能力方面具有一定的突出优势。当无法有效地通过语言文字等媒介来理解他人和表达自我的时候,借助于音乐的抽象性和不确定性则符合了特殊需要儿童的身心发育特点,有助于发展大脑思维,促进语言的功能应用,建立与人之间正常的沟通思维能力,从而促进他们在整个生命周期得以良性发展。

钢琴被誉为“乐器之王”,其无可比拟的性能特征、宽广饱满的音域音色、丰富高雅的艺术表现力,使其成为音乐学习中最重要、最普及化的乐器。学习钢琴有助于唤醒人们与生俱来的音乐潜能,激发音乐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有针对性地克服生理问题、情绪问题和认知障碍。据国外权威部门研究发现,“85%以上的自闭症儿童对音乐的反应良好。美妙的音乐能使自闭症儿童对外界的兴趣及交流意识增强。”[1]笔者在多年的钢琴教学实践中发现,不少自闭症儿童在钢琴演奏方面的学习兴趣和接受能力与普通儿童相差不大,甚至天生具备超凡的辨音能力,对听过的曲调过耳不忘。笔者认为,通过钢琴教学活动设计对自闭症儿童实施干预是切实可行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患儿克服自身障碍,获得总体能力的提升。

一、钢琴教学在自闭症儿童干预中的作用

钢琴教学有利于扩展自闭症儿童的兴趣范围,获得共同注意力的提升。患有自闭症谱系障碍的儿童,对于感兴趣的活动能够保持较长时间的专注力,却对他人的呼唤、互动行为等需要共同关注的社会性讯息“听而不闻、视而不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同时也是扩展其他兴趣爱好的契机。对声音的极度敏感和在演奏钢琴上的“特殊技能”,使自闭症儿童借由钢琴互动教学突破自我封闭的世界、建立师生之间的情感链接、了解事物的基础概念继而提升学习能力、拓宽认知面与兴趣点、促进大脑神经元高效的链接,从而获得整体思维的发展。

钢琴教学有利于训练自闭症儿童感官统合,促进智力与学习能力的发展。自闭症儿童普遍存在感官统合失调,他们在本体觉、视觉、听觉、触觉上的过分敏感或迟钝,以及肌张力发育不良的状况进一步造成学习与交往上的困难和障碍。钢琴学习通过手、眼、耳、口、脑、身各感官肢体的配合运作,有利于提升儿童的“视、听、触、动”的协调能力,锻炼反应力与记忆力,增强学习能力,促进智力发展。例如读谱训练培养儿童的视觉注意力、边看谱边弹奏促进手眼协调能力、手掌支撑和抬指练习利于小肌肉的强化训练、节奏模仿和听记旋律则培养听觉的长度广度和专注度等等。

钢琴教学有利于提升自闭症儿童的沟通能力、改善情绪问题。情绪障碍常常是自闭症儿童面临的最严峻的问题,有限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以及感知觉方面的异常极易造成患儿易怒暴躁的情绪表现,成为其融入社會、提高适应力的最大障碍。而音乐在表达情感、宣泄情绪、促进社会性交往中有其独特的优势和作用,“当自闭症儿童在语言方面的障碍阻隔他们传递自己的情感时,郁闷的情绪就会蓄积于心,这时音乐的使用便成了自闭症儿童交流感情的唯一媒介……通过视听、模仿、实践等准确的感受和吸收许多外来信息,重组、整合、改善诸如情绪、人际交往、认知等方面存在的问题。”[2]可见,以钢琴为媒介的音乐教学活动在改善自闭症儿童的情绪问题、提升沟通能力上发挥了极其显著的积极作用。

钢琴教学有利于培养自闭症儿童的想象力、增强共情和分享的情感体验。自闭症儿童普遍缺乏恰当的游戏技巧,他们极少感受到儿童期具有创造性的想象力所带来的愉悦感,同样也无法感受社会性的奖励与称赞所带来的成就感。而钢琴教学活动开发了儿童的音乐想象力、创设情境给他们表现自我的演奏机会,使其不断通过师生之间、琴童之间、听众之间互动与分享的情绪感受,获得被鼓励被认同被赞许的基于人际关系的情感体验。“音乐之所以具有吸引力,其原因之一是它超越语言,而语言正是大多数自闭症患者遇到的困难……音乐是通向感情世界的途径,而这似乎是自闭症患者所欠缺的。”[3]自闭症儿童的核心问题是人际交往障碍,学习钢琴无疑为其提供了接触社会的机会以及突破人际交往障碍的可能性。

二、钢琴在自闭症儿童干预中的教学目标与方法

自闭症儿童与普通儿童的钢琴教学目标既有共同之处也有其自身的特点。普通儿童的钢琴教学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儿童钢琴演奏技能、音乐素质和艺术修养等,重在开发智力和学习潜能。而自闭症儿童的钢琴教学除了传授音乐基础知识、掌握演奏技能,更重要的是以钢琴教学作为媒介和平台帮助自闭症儿童与他人建立亲密互动的人际关系,提高其认知水平、改善不良情绪和行为问题、提高生活适应能力、突破儿童语言与沟通的障碍,使钢琴音乐成为儿童自我表达的渠道,从而提高患者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帮助他们最大程度地融入正常社会生活。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实例,证明中重度障碍的自闭症儿童在习得钢琴演奏技能之后,其自理能力、学习能力、交流能力、社会适应力等方面都获得相应提升。例如2005年荣获中日韩国际少儿艺术展示大赛钢琴(残障)组金奖、现在担任自闭症儿童的钢琴教师、合唱伴奏、咖啡厅钢琴师的自闭症患者吴秋实和现年18岁被南宁民族歌舞艺术学校(公办中专)钢琴专业录取的自闭症少年沣潮,他们以钢琴演奏专长作为融入社会的敲门砖,实现了一定程度的自理和自立,给自闭症患儿家庭带来无限的希望和激励。

自闭症儿童的钢琴教学,不仅要采用优质高效的一般性教学方法,例如示范与模仿、兴趣激发式多元化教学、重复式的强化练习等等,更要吸收自闭症儿童针对性的干预方法融会贯通。目前在国际上认可的有效方法中,应用行为分析法(简称ABA)和结构化教学(简称TEACCH)是各大机构与专业学校普遍采用的主流干预方法。ABA中的回合式操作法(简称DTT),主要有四个特点:1.将每一项技能分成小的步骤练习。2.对重要知识点或技能进行反复训练,以达到强化学习的效果。3.通过恰当的辅助手段帮助儿童做出正确反应。4.使用丰富多样的强化手段,用儿童喜欢的物品和基于互动性的击掌与赞美奖励他的努力。简单概括即目标分解、反复练习、使用辅助、强化结果。结构化教学适应自闭症儿童视觉能力优于听觉的特点,通过安排系统化有组织的学习环境,利用患儿的视觉优势帮助他们建立独立自主的学习习惯。其主要特点是采用视觉清晰、视觉重整、有规律的工作惯性及视觉指令等方法,采用视知觉优势辅助教学。钢琴教学法与自闭症干预方法的有机结合,能够促进儿童学习的高效化、帮助他们习得钢琴演奏技能、克服障碍收获自信并提升综合能力,使钢琴教学在自闭症儿童干预中充分发挥独特的优势作用。例如,在钢琴教学中依照结构化教学法的特点,创设适合自闭症儿童个体学习的良好环境,根据儿童实际能力使用照片或者汉字制作课堂流程顺序表,提示儿童上课开始—手指练习—读谱训练—旋律模唱—曲目演奏—课讨论—布置作业—上课结束。清晰的程序表能帮助儿童准确地理解课堂任务要领,快速进入学习状态,明了何时开始和结束,对于自闭症儿童维持稳定的情绪、集中注意力有重要作用。

另外,教师在实施教学活动中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保持热情的语调和情感。2.指令简单、清楚、多样化。3.采用儿童感兴趣的、喜欢的素材。4.通过辅助使儿童获得更多的成功,然后慢慢撤销辅助。5.把较困难的或新内容穿插在简单、熟练的课题之间。6.温柔而坚定的态度,不对逃避学习的行为妥协。

三、钢琴在自闭症儿童干预中的教学实践

根据课题需要,笔者自 2019 年 2月至6月在湖州某特殊教育学校对两名自闭症儿童进行了为期四个月的钢琴教学实践活动。现选取其中一个案例,进一步阐释钢琴教学对自闭症儿童进行干预的整体过程、教学策略及效果分析。

个案分析的基本情况:小宜(化名),男,11 岁,3岁时被确诊为自闭症谱系障碍,现就读于特殊小学四年级,主要表现为不喜欢与人交往,不愿意眼神对视,注意力很不集中,学业能力不佳,经常游离于集体活动之外。语言沟通和表达仅限于少量需求类,声音很小且不清楚。对音乐有较高敏感度,听过的歌曲都能哼唱出来,音准极佳,但不会表达对音乐的感受。能够听从教师简单指令,在一对一的教学环境中配合度尚可,偶尔会有轻微的情绪问题。

钢琴教学计划及策略的实施:根据小宜的基本情况,笔者安排了四个月的钢琴个别课,每周两节,每节30分钟。长期目标(Goal):1.改善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2.提高理解力和配合力;3.提高语言沟通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4.提高情绪行为控制能力;5.打好钢琴演奏基础,为今后持续学习做准备。短期目标(Object):以一个月为周期,通过四个月的课程实现以下目标:1.安坐并保持注意力五分钟以上(G1);2.听从教师的练习要求并能保持眼神对视(G1、G2);3.学习用正确的手形、手指动作弹奏(G2、G5);4.会认读简单的五线谱,大声歌唱练习气息改善发音(G2、G3、G5);5.保持情绪稳定,减少发脾气次数(G4);6.完成两到三首钢琴小曲的独立演奏,并在公共场合展示成果(G3、G4、G5)。

教材使用:《哈农钢琴练指法》《汤普森简易钢琴教程》《钢琴儿歌弹唱教程》《少儿歌曲钢琴四手联弹》等。

课堂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师弹唱“问好歌”等,加进名字应答练习,提示上课开始。学习正确的弹奏方法,练习手形、手指触键与身体协调。认读五线谱,唱出曲调,唱出歌词。看谱弹奏背谱弹奏,四手联弹自弹自唱。讨论学习感受,总结进步和不足,布置作业上课结束。

教学策略通过示范、辅助、提示、强化、撤销辅助等方法塑造学生独立自主的应答行為和眼神对视。通过模仿、动作辅助、语言提示、视频学习、强化训练等方法,可自由编弹,也可使用《哈农钢琴练指法》教材系统训练。可采用符号谱、数字谱、颜色谱、字母或汉字谱等辅助方式,根据学生所长帮他逐步掌握五线谱。使用分手、分段、重复练习等方法,约定练习任务和目标。创设表演机会,展现学习成果,培养学生自信心。激发学生互动式交流,引导音乐情感体验、培养音乐想象力和审美力。

钢琴教学实践的干预效果表明:经过四个月的钢琴教学实践活动,小宜表现出对钢琴和音乐极大的兴趣和喜爱。在六一儿童节当天,他代表班级上台表演了钢琴弹唱《玛丽有只小羔羊》和《欢乐颂》,取得很大成功。经过评估观察和小宜学校老师的沟通了解,发现他在课堂上听讲的注意力、理解力、情绪控制力和与人交流欲望都有很大进步,基本实现了钢琴教学实践干预的阶段性目标。

干预效果观察表(以一个月为周期进行观测)

四、教学反思

自闭症儿童的钢琴教学应建立在充分了解和尊重其障碍特点和个体差异的基础之上。例如,利用自闭症症状特有的刻板行为方式,定时定量定点地进行练琴习惯的培养,一旦自闭症儿童适应了一定强度的学习要求,就会坚持到底取得成果。另外,营造快乐融洽的学习氛围、创设与外界接触交流的机会、提高心智成熟度、增强社会认知理解、锻炼生活自理能力仍然是自闭症儿童学习钢琴的终极目标所在,家长与老师切不可急功近利,只注重成果而忽视学习钢琴带给孩子的快乐和发展机会。同时,自闭症儿童个体差异性很大,在教学过程中会面临很多困难,单靠每周一个小时的钢琴课难以满足自闭症儿童稳定进步的实际需要,因此笔者建议家长参与到陪练陪课中来,依照教师的要求对儿童进行课外辅导。以音乐作为媒介,愉快的亲子陪伴也会对自闭症儿童的干预和康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自闭症儿童在音乐中的行为表现与音乐之外的行为外显往往是一致的,他们在钢琴教学中获得的学习能力和人际交往经验在生活和其他学业进步上是共生共荣的。因此,借由自闭症儿童天生对音乐敏感的特质、通过音乐知识与技能的传授与积累,循序渐进地培养注意力、理解力、配合力、情感力、交往能力以及兴趣拓展,从而为患儿将来的可持续发展创造可贵的机会。当自闭症儿童因由学习钢琴、学习音乐而获得进步和成长,一定会让家长和教师们倍受鼓舞、深感欣慰。今后仍需不断积累实践教学经验,探索适合自闭症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钢琴教学之道。

本文系2018年浙江省教育厅一般科研项目“钢琴在特殊教育领域中的实践应用研究”(Y201839417)研究成果。

注释:

[1]袁媛:《儿童钢琴教学论》,湖南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28页。

[2]胡世红:《特殊儿童的音乐治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79页。

[3]〔英〕朱丽叶·阿尔文、奥瑞尔·沃里克:《孤独症儿童的音乐治疗》,上海音乐出版社,2008年版,第3页。

猜你喜欢

自闭症障碍钢琴
Unable to read as a teen, now a PhD student儿时读写难,现今已博士
关爱自闭症群体应从消除误解开始
关爱自闭症群体要从消除误解开始
被忽略的1000万自闭人士
跟踪导练(四)2
心灵休憩
纸钢琴
钢琴
半夜敲门
选择障碍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