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路工程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重点难点分析

2020-01-05李新胜

运输经理世界 2020年16期
关键词:压实沥青路面

文/李新胜

1 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优势

沥青混凝土材料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耐低温防止形变,而且还能在一些恶劣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下做到防水、防漏,大幅度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

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平整度首屈一指。正因如此,在施工时如果能控制整个工程的平整程度,那么汽车在行驶时所发出的噪音就会很小,对周边的噪音影响就会越小,司机的驾驶体验也会得到改善。

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使用寿命也长于普通水泥路面,而且在后期的维护过程中,维护难度也低于普通水泥路面,所付出的成本更低,有着较好的收益,更重要的是对交通的影响更低。

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更加环保,不会像普通水泥路面一样影响施工现场周围环境,且能减少对工人的身体健康的损害,与普通水泥路面相比更加环保,符合当代社会建设标准。

2 工程概况

某混凝土路面工程,由于年限已久,并且由于承载重量上升,路面不堪重负,发生形变,威胁着行车安全,因此需要对其重修改造。

3 公路工程中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的应用

3.1 准备工作

3.1.1 图纸会审

(1)会审:本工程在施工前一定要做好图纸的会审工作,会审工作是整个工程的重中之重,关系着整个工程后期的建设是否正确,严格把控图纸的会审尤为重要。

(2)审查:审查图纸中施工所采用的方法、应用的技术,如发现与实际情况不符要及时上报修改。

(3)比对:在施工前需要勘测本工程的各项参数,将各项参数与图纸中的各详细参数严格比对,若有差异,应及时与上级单位沟通调解,做出改正。

3.1.2 材料准备

(1)在施工开始时,要做好提前准备,以保证材料的质量。材料供货商的选取由施工单位和业主单位共同商定,目的是从根本上保证原材料的质量,以及在出现问题时能得到合理的解决。

(2)工程中的沥青集料的选取,要优先选择施工地周围环境的天然砂石,对天然砂石收集处理、检验,分析质量,进而在保证原材料质量的前提下,降低运输成本。

(3)对于沥青混合料的最佳配比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各种施工材料的选量。本工程采用马歇尔试验方法,首先确定沥青的用量,保证沥青用量为最佳;然后依照最佳的沥青用量与矿料级配的配比,最终形成施工材料,用于路面建设[1]。

3.1.3 机械准备

机械准备在工程的施工前要严格把控。摊铺机、压路机及其他施工机械的工作性能及各项技术参数要严格把控,有问题要及时调整修改,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3.2 设计配合比

采取马歇尔试验方法,设计沥青混凝土的配合比。此试验方法有着较好的使用效果,它能综合考虑各种材料的用量等,确保工程材料使用的正确性、价值性。要准确把握本次工程施工的施工阶段,施工阶段大致分为配合比设计阶段、配合比生产阶段、验证配合比生产阶段,准确把控这几个阶段将为工程的合理运行创造良好的先决条件。

3.3 拌和

拌和沥青混合料也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把握用料的属性、用料百分比,运用合理的试验方法进行试验,在材料入场时进行有效管控;按照要求对沥青、矿料、集料进行科学地、合理地调控拌和,同时加热导热油,将导热油与沥青材料快速充分拌和,再控制加热矿料的温度和混合料出厂温度的温度范围,防止出现各种不良情况;若发现不符合温度的出厂混合料时,要及时处理。此外,还要严格控制拌和时间,未达到合适的拌和状态时要重新调整,一定要确保沥青结合料被充分包裹,不出现各种不正确的情况。针对一些不需要及时铺筑的混合料,按要求合理管控放置,及时利用监控设备实时监控,为路面建设中拌和料的拌和提供可靠的依据[2]。

这次的公路工程使用了质量监控系统,能够及时地掌握用料的质量配合比、拌和时间等,所以可以大幅提高生产效率。借助先进的技术,能够及时采集传输相应的参数等,高科技在这个工程实施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3.4 摊铺作业

本次工程改造的施工长度较长,投入了多台设备与专门的配套设备全天候作业,可使得多个工作点同步高效作业。从往期的施工作业中吸取经验,确保设备型号规格统一,以防在维修作业时会浪费时间。在摊铺施工作业之前,可以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路段,对该路段进行集中修理整治,找出一套合理可行的参数方案应用于全段路程。多次反复在代表路段试验,找到最合理最有效的参数,以确保工程质量。为节省时间,防止中断问题反复出现,采取连续摊铺作业方案。摊铺机在作业期间务必时刻保持其最佳的作业状态,保持均匀和连续稳定。在满足实际情况需要下,严防问题出现,确保施工顺利进行[3]。

3.5 压实处理要点

压实处理也是重要一环。沥青混凝土铺设时会采用三层设计。首先,在底层粗粒径混凝土压实的情况下,施工人员需要合理控制压路机的速度,以保证铺路的质量。当然此层沥青混凝土的平整度最起码要满足基本的要求,切不可不符合规定。其次,中层混凝土必须起到一个黏合剂的作用,其作用是将底层混凝土和上层沥青混凝土连接起来。所以在整个的压实过程中,底层混凝土和各层混凝土的结合情况要重点把握。可以利用分层现象区分情况好坏,要求在压实过程中,留好一个剖面结构,观察分层现象。如果分层现象十分明显,则需要重新对其进行压实处理。若分层现象不明显,则视为成功。细粒径沥青混凝土在挤压时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原因在于其粒径较小,难度较高。压路机的速度可以维持在每分钟小于5m,这样既不会使行进速度显得过慢,又能确保细粒径混凝土之间能够充分有效结合,这样使得整个路面的防水程度得到明显提升,整个工程更显完美。

3.6 质控措施

3.6.1 接缝处理

本次工程施工后会出现开缝现象,开缝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接缝更显重要。合理处理接缝问题,可以有效地预防路面出现开裂。开裂分为纵缝和横缝两种,两种开裂的处理方法基本相同。处理时先对材料严格筛选,然后根据确定好的接缝填筑厚度进行填筑处理,最后进行碾压压实,碾压后还要确保接缝处的压实度,压实度不够,再进一步处理。

3.6.2 温度控制

(1)本次工程施工过程中沥青混合料温度和各材料温度均保持在对应的温度范围内,沥青混合料出厂温度根据厂家给出的要求进行控制。在施工现场,材料温度应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二者达到各自相应的温度标准,沥青混凝土的性能便能得到大幅度提高。

(2)在摊铺阶段和压实阶段也要严格控制施工现场的温度,如果现场的温度不符合施工规定要求,就应当立即停止施工,找出原因以最快的速度进行解决,以防止施工质量出现严重问题。

4 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4.1 创新施工技术

随着现代高等级公路迅速发展,沥青混凝土路面已被广泛推广,并形成了以路面结构、材料、施工和检测为核心的成套技术,施工技术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部分沥青混凝土路面技术和质量总体上已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作业不仅需要保障路面建设满足需求,还要求严格把控安全与质量,提高施工的绿色环保水平。这就对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作业以及相应的施工方案提出了高水平的要求,为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对诸如沥青施工技术等方面进行技术创新,学习应用新技术与新工艺,提高路面工程资源的利用率,实现绿色施工作业。根据以往的工程实施经验,采用一些技术手段,可对公路周边环境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通过技术手段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化的利用。综合对比分析,选择适宜的技术方案,使得工程方案达到最优,确保工程质量和降低施工成本。

4.2 引入新检测办法

引入新检测办法对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质量进行严格把控,工程的经济效益也要得到保证。可以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引入新检测装置和新的技术,全面支持工程的合理实施,积极排查工程的隐患和问题,提防因质量问题造成的不必要的麻烦。要保证工程作业的质量和效益,切实防范施工质量风险。当然也需要对负责质量监督的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监管水平,用最合理有效的方法控制质量和效益。与此同时,需要不断对各个工序和流程的质量进行监督把控,保证质量过关;检测人员也要多次进行巡查,及时发现问题做出改正。

4.3 做好现场巡视检查

要时刻将质量把控牢记心中,将这个理念深入内心。运用监控或者人员巡查的方式及时检查工程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时掌握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情况,及时做出改正,保障作业的质量和效益。同时,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现场的巡视检查也要落实到位,切不可马虎,只有当每个环节的操作都标准化与规范化时,才会使得质量问题得到有效减少。若发现沥青混凝土路面出现问题,如果是质量问题,就需要组织技术人员及时找出问题所在,确定问题产生的原因,及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采取必要的处理措施予以解决。为防范工程问题的出现,创新技术是最根本最有效的解决方法。

5 结语

沥青混凝土路面是一种先进的施工技术成果,但在铺设过程中也容易出现各类问题,必须要结合公路工程现场情况,针对面临的技术难题进行分析,提出科学合理的解决措施,确保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质量如期实现。

猜你喜欢

压实沥青路面
高弹倍固沥青防水涂料的研制
沥青混合料沥青用量测试方法研究
振动压实法在水稳配合比设计中的运用探究
公路工程施工中路基路面压实技术的应用
沥青混凝土施工探讨
抓落实要“放权赋能”——要压实责任,不要“层层加码”
一场直面问题、压实担子的大考
路面上的新科技
安装在路面的交通信号灯
大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