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鉴赏《醉翁亭记》

2020-01-04王翼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0年7期
关键词:醉翁亭记

王翼

摘要:《醉翁亭记》是一篇精美散文,有优美意境、精巧结构、出色语言、给人以独特审美感受,开创了清新、秀美、刚健、婉转的文学风格。

关键词:山水相映之美;朝暮变化之美;四季变幻之美;金线串珠;曲径通幽;独树一帜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4-0001

《醉翁亭记》是一篇精美散文,富有诗情画意,清丽流畅,语言优美,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是不可多得的佳作。

优美的意境。好的散文应为诗,要创造优美的意境。所谓意境包含着意和境两个方面,它浸润着作者主观感情的艺术画面。优秀的散文就应该有风光绮丽的图画美,给读者独特的审美感受,以悦目赏心心旷神怡之感。《醉翁亭记》的思想意脉是一个“乐”字,“醉”中之乐,像一根彩线联缀各幅画面。而“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放情林木,醉意山水,这是作者的真意。散文立意犹如设了张本,作者就根据这样的“意”写了秀丽的“境”,从而达到情与景的交融,意与境的相谐。作者是从这几方面着笔,描绘散文境界的。

山水相映之美。在作者笔下,醉翁亭的远近左右是一张山水画。有山,有泉,有林,有亭,然而,作者又没有孤立用墨,而是交织一体,既各尽其美,又多样统一。“蔚然而深秀”的琅山,风光秀奇,迤逦连绵,苍翠欲滴,景色优美。群山作为背景,莽莽苍苍,起伏连绵,一泉环绕而过。林深路曲,泉流弯旋,树木茂盛,则“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这里赖于壮丽的群山映衬,就彰显出山泉的清朗,而亭台又偏偏踞临泉上,则别含另一番风光。这样,无山,则酿泉不美;无泉,则青山孤峙;无亭,则山泉失色;有泉,则亭台增趣。山与泉相依,泉与亭相衬,一幅画中山水亭台,一应俱全,绚烂多彩且辉映生色,构置成诗一般的优美境界。

朝暮变化之美。作者写出了醉翁亭早晚变化的优美景色。日上东山,阳光奔泻大地。蓊郁的树林本来被薄纱般的雾气笼罩,经日光一照,雾释露消,又显示出清新翠绿的颜色。到了傍晚,日下西山,暮霭遍地,薄暮冥冥,岩石穴壑一片昏暗。作者传神地写出早晚不同的景色。由于早晚不同,则作者运笔的色调、气氛有别。早晨有宁静之状,清新之息,傍晚则有昏暗之象,薄暮之气。作者对景色变化的观察既深且细,笔触如丝,环环相扣,根据不同的景象写了相异的境界。

四季变幻之美。作者不仅写出了早晚的景色,而且以醉翁亭为中心,把笔墨进一步铺展开,描下了四季的景单调,一样景物,一种笔致,一式情态,又有何意趣?欧阳修在这篇散文中时时注意事物的动静变化。先说景物与景物之间的动静对比。蔚然壮秀的琅山是静态,潺潺流淌的酿泉水是动态,山色苍郁悦目,水声琮琮动听,相映成趣,花香鸟语。树木之静对比出百鸟啁啾之动,相得益彰。再说景物与人物之间的动静对比。残阳息于山头是其静,人影移散,纷纷暮归是其动,静的景和动的人彼此映衬,最后,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动静对比。有唱有憩,有动有静。以众宾喧哗之动,对比出太守颓然之静,生趣盎然。由于作者多方面进行对比,使散文的意境绘形绘声,山光、水色、人情、醉态并于一画,各具情致。

精巧的结构:散文,顾名思义要散,但散并非是不着边际的散乱,要做到散中有神,散而不乱,中心贯穿,纲举目张。《醉翁亭记》结构上的精巧之处,值得我们商榷探究。

金线串珠:《醉翁亭记》虽然时而山色露布卷面,时而水流泻进画幅,时而人情喧于纸上,看似散,其实一点儿也不乱。首要的原因是作者手中有一根金线。这根金线就是作者的主观感受——“乐”,醉中之“乐”。正因为如此,文章的起、承、转、合,就无不统摄于作者主观感受和体验的波澜起伏。写山水,是抒发“得之心”的乐;写游人不绝路途,是表现人情之乐;写酿泉为酒,野肴铺席,觥筹交错,是表达“宴酣之乐”;写鸣声宛转,飞荡林间,是显示“禽鳥之乐”,更是为着表现太守自我陶醉的“游而乐”。欢于万物,乐在其中,全文因景生乐,因乐而抒情,这样,行文走笔,一路写出,围绕“乐”而展开,就不是断片的杂碎,而是统一的整体,犹如穿千颗珠玉缀在金线之中,收万道阳光凝于聚光镜上。也正因为有聚光点,有主骨架,文笔的散反而会转化成一种特色,显得运笔从容,左右逢源,越是散越是丰满了散文的血肉,增添了散文的生机,增强了散文的内容,饱满丰润,熠熠生辉。

曲径通幽:《醉翁亭记》中有这样一句话:“峰回路转,有亭翼然。”借用这句话来形容这篇散文的结构特色很是恰当。作者写四时晨昏的不同景物,五光十色的琅琊风貌,可谓匠心独运,苦意经营。作者为写出醉翁亭的位置,颇下一番心思,他不是径直言之,而是曲折写来。文章一开始敷设了五层笔墨,一层“环滁皆山”;二层“西南诸峰”;三层深秀“琅琊”;四层潺潺泉水;五层“有亭翼然”。五层笔墨不是均衡用力,平分秋色,而是层层烘染,步步进逼。先用大镜头、长镜头,然后推成小镜头、短镜头,最后跳成特写,是《醉翁亭记》结构安排的第三个特点。文章一开始写道:“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但太守又“名之者谁”?暂按不提,埋下伏笔,催人卒读。

出色的语言:《醉翁亭记》的语言极有特色,格调清丽,遣词凝练,音节铿锵,臻于炉火纯青之境,既有图画美,又有音乐美,还有建筑美。首先,《醉翁亭记》的语言高度概括,含义丰富。最突出的是,作者在本文中首创的“醉翁之意不在酒”“水落石出”,已被同时代和后来的作家所用,例如苏轼在著名的《后赤壁赋》中写秋冬之交的江上景色,就直接借用了“水落石出”一词。又由于作者用词精当,词句的概括内容很广,因而“醉翁之意不在酒”“水落石出”已演变成稳定性强、规范性高的成语,发挥了它们的引申意义。其次,《醉翁亭记》的语言凝练精粹,晶莹润畅。这是作者善于观察事物,精辟捕捉对象的本质特征并加以提炼形成的结果。例如写双句成对的,有“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对“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

这篇《醉翁亭记》就是他的文学主张的最好的艺术实践。

(作者单位: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两水镇后坝村白龙江林业管理局中学746010)

猜你喜欢

醉翁亭记
《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的比较阅读
《醉翁亭记》教学设计
翻译美学视角下审美效果的再现
浅析《醉翁亭记》中的太守形象
醉翁之意乃在酒
《醉翁亭记》中“乐”与“悲”的共生探究
浅谈文学翻译中的误译
《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之异同浅析
对《醉翁亭记》作者深层心境的解读
《醉翁亭记》课后片段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