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平湖市:坚持绿色发展高质量助推乡村振兴

2020-01-04平湖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浙江国土资源 2019年12期
关键词:布点平湖市一村

平湖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时 逸

2019年,平湖市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坚持资源要素向“三农”倾斜,改革红利向“三农”惠及,服务领域向“三农”延伸,在规划引领、用地保障、全域整治、生态建设等方面用心谋划、精准施策、持续发力,加快助推全市乡村高质量发展。

一、绘好村庄规划“一张图”

牢牢把握群众关注,全面完成村庄布点规划调整,布点由130个点调整为203 个点,总体形成“1+X+n”(新市镇社区+城乡一体新社区+传统自然村落保留点)布局,打造“1 点以公寓房为主,突出城市化品质;X 点以联建为主,鼓励公寓式集聚;n 点以自然翻建为主,鼓励联建”的建房模式,推动农民建房格局整体改变。在此基础上,平湖市对“n”点和有调整的“X”点内47 个行政村开展村庄规划编制,释放了1.4 万户农民建房压力。

(一)着眼全过程,建立“村庄布点+规划设计”体系

为确保全市村庄布点规划真正落地,边摸索边实践,该市建立了“村庄布点规划—村庄规划—村庄设计—农房设计”的乡村规划编制科学化体系,其中布点规划阶段主要从战略层面考虑了“布哪里”的问题,规划设计阶段则是从战术层面解决了“怎么布”的问题,实现了村庄规划的全流程覆盖,该项工作走在了嘉兴市乃至全省前列。

(二)兼顾全范围,采取“1+X+n”模式

按照“总体稳定、彰显特色”原则,兼顾长远和近期,形成“1+X+n”共203 个梯次布点结构,其中自然村落保留点由原来的30 个增加到107 个。做大做强“1”,明确建房方式为多层和高层公寓房;做优做精“X”,以联建为主,鼓励公寓房,限制独立式住宅;做美做特“n”,以独立式就地自建房为主,鼓励以联建方式建造。布局优化后,全市农户的相对集中居住度明显提高。

(三)立足实用性,创新“统筹+开门+驻村”新方法

为集中力量编制好“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创新实践“统筹编规划、开门编规划、驻村编规划”,发放4000 多份调查问卷(平均每个村约60 份),开展座谈、调研、实地踏勘累计150 多次。多次召开会议广泛开展讨论,协调组织全市动员大会,26 次城规委专家、专题、全体会议等系列程序,将规划简化、细化,更直观呈现给专业知识不是很强的农村居民,编制“群众都能看得懂”的规划,形成具有可操作性、能基本满足村民建房需求的方案。

二、下好全域整治“一盘棋”

围绕“耕地得保护、生态得改善、发展得空间、百姓得实惠”目标,平湖市启动3 个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项目,涉及项目面积3.8 万亩,其中去年实施的广陈镇龙萌村项目顺利收尾,新立项的曹桥街道孔家堰和林埭镇陈匠村项目实施方案已经落实。按照“成熟一个、推进一个”的总步调,在全市范围内以点带面,有序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全覆盖”。

(一)潜力调查,摸清潜力资源家底

平湖市钟埭街道大力村——“一村万树”示范村

统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整治规划、村庄布点规划,以镇街道为单元,全面调查了高标准农田建设、农村建设用地复垦、宜耕土地后备资源开发、耕地质量提升等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潜力资源的分布、面积等基础信息,为全市全面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提供了全面、详实的最基础资料。在具体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实施方案的编制中,该市还结合美丽乡村、“三改一拆”、“五水共治”、村庄整治、“四好农村路”、“一村万树”、环境治理等治理要素,通盘摸底调查,系统谋划,全盘规划实施。

(二)规划引领,重构用地保障体系

村土地利用规划是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实施依据,曹桥街道、新仓镇等8 个村土地利用规划全面完成编制;另外,全域整治计划实施项目所涉及的钟埭街道、新埭镇、广陈镇等9 个村的土地利用规划也已经全面启动。树立“减量、集聚、整合、提升”的全新规划理念,该市实现村庄建设用地规模减量化,从而产生“流量用地指标”,为优化村域用地空间布局,同步实现耕地连片、村庄集聚、产业发展提供了更多空间。

(三)全力推进,打造整治样板示范

今年,该市分别在曹桥街道孔家堰和林埭镇陈匠村开展了2 个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项目。其中孔家堰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区域面积23962.95 亩,围绕野丁公路美丽西线风情建设,以突出“堰上人家”文化底蕴为项目特点,通过引进新型农业主体,以蔬果种植为主,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园。陈匠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工程区域面积9943 亩,以突出废弃工矿生态整治修复再利用,结合美丽乡村、观光农业等构建优美生态环境。该市通过种植特色彩色稻等观光农业,与清溪桥景区呼应,依托优美生态环境,推进“田园综合体+生态修复”特色产业发展。

三、筑牢乡村生态“绿篱笆”

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一村一树、一村万树”行动为抓手,在保障安全和生态的基础上打造了一批彰显特色的绿化项目,实现“兴绿”与“兴村”融合共生。

(一)紧扣重点,提升城乡颜值

明确绿化建设任务,项目化推进绿化工程建设,实施了乍兴公路、广山公路绿色通道工程、白沙湾至水口标准海塘绿化工程、平兴公路和老07 省道绿化提升改造工程、南市青影生态绿廊工程二期(梅园路—南市路航道北侧)等15 个重点项目,进一步提升了美丽乡村颜值。目前已竣工13 个,绿化面积2040.4 亩。同时全力推进森林城镇创建重点工程建设,广陈镇、曹桥街道已通过省级森林城镇预检。

(二)提升标准,推进“一村万树”

以建设美丽乡村精品村和重点村为主,高标准推进“一村万树”行动。在规划设计的基础上,该市抓紧组织立项、招标和建设,25 个示范村总投资4540 万元。在项目推进过程中,该市以开展“一村万树”示范创建进度和质量专项督查为抓手,严把质量关、牢守进度条,全力抓好项目落实,目前23 个市“一村一树、一村万树”示范项目顺利竣工,7 个村完成工程审价审计。

(三)营造氛围,提高全民意识

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该市大力宣传绿化造林在改善生态、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意义。以植树节活动为载体,举行市、镇街道“1+8”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全市1200 余人参加,植树6600 余株。组织开展古树名木后备资源调查和统一挂牌保护,公布全市古树后续资源和大树资源名录,同时申报国家森林乡村4 个,浙江省生态文化基地1 个,浙江省森林人家2 个,营造了全民植绿爱绿的良好氛围。

猜你喜欢

布点平湖市一村
打造一村一馆 传承乡风文明
“一村一品”助农增收
大气环境监测布点方法及优化探讨
快乐
“一村万树”绿的不只是村庄
浅谈大气环境监测的布点
平湖市中小学美术教师绘画作品选登
大气环境监测的布点方法及优化
虚惊一场
江西省绿色通道车辆货物检测点布点方案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