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贝伐珠单抗联合盐酸厄洛替尼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和p53抗体水平的影响

2020-01-03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厄洛贝伐珠单抗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8)

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非小细胞肺癌是恶性肿瘤中发病率较高的疾病,约占所有肺癌的80%~85%[1],可分为鳞癌、腺癌、大细胞癌等;其主要病因是吸烟、职业和环境接触、电离辐射、既往肺部慢性感染、遗传等。可表现为胸部胀痛、低热、咳嗽、呼吸困难、咯血等主要临床症状;由于其发病具有一定的隐匿性,使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发生远处转移现象。导致丧失最佳的治疗时期并且治疗难度大且效果差[2]。目前临床常采用吉非替尼片、消癌平片等药物进行治疗,但疗效并不显著,因而进一步探究更为合理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尤为重要[3]。本研究结合贝伐珠单抗和盐酸厄洛替尼的药效动力学特点,联合用药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效果显著,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0月在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就诊的14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对象,向患者说明研究目的和内容并取得患者签署的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经组织学或细胞学证实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分期为Ⅲ~Ⅳ;预期生存时间≥6个月。排除标准:严重高血压、肾功能不全者,有严重免疫、血液系统疾病者;1个月内曾接受重大外科手术者;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对试验药物过敏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70例,男35例,女35例,年龄40~70岁,平均(56.3±6.7)岁,Ⅲ期男19例,女17例,Ⅳ男16例,女18例;试验组:男35例,女35例,年龄43~68岁,平均(55.6±8.5岁),Ⅲ期男15例,女20例,Ⅳ男19例,女16例,。上述两组基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在确诊后给予常规治疗:维持机体水钠平衡以及营养支持等,对照组口服盐酸厄洛替尼(Roche Registration Ltd,国药准字H20120101),2次/d,每次150 mg;持续治疗2个月。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同时实施贝伐珠单抗(瑞士罗氏制药,国药准字S20120068)治疗,剂量为15 mg/kg,每3周给药1次,连续治疗2个月。

1.3 观察指标

a)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和p53抗体水平比较,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LIA)检测两组CEA、CYFRA21-1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Olympus AU600)检测p53-AB变化。b)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显效:患者生命体征有明显改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症状有明显减轻;有效:患者生命体征逐渐改善,患者症状逐渐减轻;无效:患者生命体征无明显改善,患者症状没有缓解,甚至病情加重,严重者死亡;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治疗结束后进行疗效评估。c)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统计患者在服用药物后出现皮疹及皮肤瘙痒、恶心呕吐、腹泻、肝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例

2.2 两组血清肿瘤标志物和p53抗体水平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和p53抗体水平指标对比

注:1)与治疗前比较,P<0.05;2)与治疗后比较,P<0.05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药物不良反应对比 例

3 讨论

非小细胞肺癌是肺癌最常见的组织学类型,无论在我国还是全球,晚期发病率呈逐年增高,如重工业污染、空气质量下降、人们一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等都有可能引起肺癌[4],主要症状表现为低热、咳嗽、食欲下降、胸闷等,进而出现上腔静脉综合征、呼吸困难等[5],给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因而笔者考虑采用联合用药可能在提高本病临床效果中有一定意义。

为进一步探究联合用药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临床效果,笔者选用临床中常用药物贝伐珠单抗和盐酸厄洛替尼展开临床对照性研究,本研究结果发现试验组使用贝伐珠单抗联合盐酸厄洛替尼治疗的有效率95.71%比对照组单独服用盐酸厄洛替尼的有效率84.29%更高,说明联合用药疗效更显著;此外治疗前血清肿瘤标志物和p53抗体水平没有统计学差异的两组在接受治疗后,试验组的血清肿瘤标志物和p53抗体的改善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两组的药物不良反应率没有差别,证实了贝伐珠单抗联合盐酸厄洛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治疗优势,这与已有研究表明的贝伐珠单抗和盐酸厄洛替尼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较传统治疗有突出效果的结论相符[6]。贝伐珠单抗对小细胞肺癌有较好的疗效,长期使用能抑制瘤细胞增殖、延缓病情进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盐酸厄洛替尼副作用低,若长期单一使用易产生耐药性[7]。所以联合用药之更具优势,可实现疗效协同效果,共同促进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病情缓解。

综上所述,贝伐珠单抗和盐酸厄洛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较传统治疗效果更显著,具有一定安全性,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厄洛贝伐珠单抗
FOLFOXIRI联合贝伐单抗±阿替利珠单抗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
医院静配中心曲妥珠单抗剩余液信息化管理与成效
厄洛替尼致消化系统严重不良反应文献分析
司库奇尤单抗注射液
贝伐珠单抗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应用进展
使用抗CD41单抗制备ITP小鼠的研究
贝伐珠单抗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盐酸厄洛替尼片的临床应用概况
贝伐珠单抗长期维持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39个月的病例报告及相关文献回顾
转移性结直肠癌一线治疗中SOX+贝伐珠单抗可取代mFOLFOX6+贝伐珠单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