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建本科院校学报的编辑素养提升

2020-01-02◎弓

文化产业 2020年33期
关键词:学术会议新建学报

◎弓 艳

(太原学院学报编辑部 山西 太原 030032)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大,我国通过合并、升级和创设新建等方式,新成立了一批本科院校。由本科院校主办的学报也出现了发展史上最大幅度的扩容。这一变化带来最直接的问题就是产生了学报编辑队伍在数量上的增长和编校质量上无法与之齐头并进的矛盾。正如朱剑在《徘徊于十字路口:社科期刊的十个两难选择》里所说:“千刊一面、低水平重复等诟病之声四起。数量上去了,经费增加了,人员更新了,技术革命了,矛盾却更突出了。”[1]朱剑指出的是世纪之交存在于社科期刊中的问题,但借用来形容当下大批的新建本科院校学报的现状似乎也毫无违和。编辑作为高校学报生存发展的主力军,编辑个人的素养即事物发展的内因,素养的提升除了是自身发展的需要外,更是解决高校学报矛盾诟病的关键和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一、新建本科院校学报的现状及编辑人员特点

(一)新建本科院校学报的现状

近年来,新建本科院校学报多是随着高校规模的扩大而产生,与那些老牌的综合类本科院校相比,普遍存在着办刊时间不长、办刊经验不足、出版资源贫乏等问题。因新建本科院校整体科研能力有限,大多缺乏某一领域专业实力较强、学术水平较高的科研队伍,主办综合性学报成为多数新建本科院校的共同选择[2]。与只刊登一个研究方向的学术成果的专业性学报相比,综合性学报更像一个“大拼盘”——无所不有又无所不包。刊发的文章不能引领学术前沿研究,又无法深化学科专业领域的知识积累,新建本科院校的这类综合性学报总体呈现出散而弱的尴尬特点。

(二)新建本科院校学报编辑的特点

从编辑人员的身份定位来看,学报编辑人员属于教育工作者;但部门日常的编辑、校对、出版和发行等具体业务又完全归属新闻出版单位管理、监督。学报要接受出版管理单位每年的核验,学报的出版资质要定期由出版总局审核,包括主编的任职资格、编辑的职称评定以及年度培训等,都由上级新闻出版部门认定。所以从工作业务这一角度来看,学报编辑人员属于出版工作者[3]。

工作对象决定了学报编辑接触最多的是校内外的审稿专家和投稿作者,而和党务、人事、财务等部门几乎没有交集。学报编辑处于一种不被了解、不被重视的边缘化状态。“这样的状态使得众多的学报编辑,在角色扮演中出现了实然与应然的偏离,这对学报编辑的职业发展空间、编辑队伍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均产生不利影响。”[4]据相关统计,高校学报编辑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职业倦怠感[5]。

二、提升学报编辑素养的路径

(一)通过考试积累专业知识

担任责任编辑的人员必须在到岗前取得中级出版专业职业资格,并办理注册手续,领取责任编辑证书[6]。也从事学报编辑工作都需要参加全国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统一考试,持证上岗。在制度上设置准入门槛,使从事编辑的人员熟悉出版方面相关法规、政策,更能积累编辑工作中所需要具备的各种编辑实务知识。备考的过程,通过钻研教材和接触试题,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的认识,再用理论指导自己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难题。所以出版职业资格准入考试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形式需要,而确确实实是学报编辑素养提升的必备过程。

高校学报编辑可以有计划有选择地阅读《中国编辑》《中国出版》《编辑之友》等行业内权威期刊,更主动地积累编辑专业方面知识。还可以通过关注并积极参加各类全国或地方性的编辑技能大赛,以赛促学、以赛促练,如“中国高校社科期刊青年编辑业务技能大赛”“‘木铎杯’全国出版编校网络大赛”等线上线下比赛,不仅为各期刊编辑学习搭建了交流平台,更是强化提升编辑素养能力的一条良好路径。

(二)撰写论文提高学术能力

撰写学术论文也是编辑提高素养能力的一种方法,在写作过程中,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进而解决问题,编辑通过关注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主动去获取和接纳前辈同行的经验,丰富视野。把所看所思所想运用到自己的工作中才能更好地指导编辑工作。在日常工作中,编辑的身份决定了他更多的时候是站在作者的对立面去评判文章,而写论文的过程可以使编辑的身份做一个转换,站在作者的角色,换位思考,体会作者的创作过程和感受,为工作中和作者更有效地沟通交流提供良好的心理基础,也能开阔学术视野,充实自己的专业学识,提升文字表达能力,提高编辑工作能力。学术论文的写作不仅考量了编辑的综合素质,也是检验其编辑业务能力的重要标准。投入编辑这一行,唯有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时刻保持求知的热情,才能不断完善自己的学识,从根本上提升编辑个人的素养。

目前提法最多的“编辑学者化”的问题,即认为编辑应该通过提高自己在某一学科领域的学术水平,进而达到编辑与学者重合的身份建构。在日常的工作中,一位编辑负责学报的几个栏目或不同学科的审读和校对稿件很是常见,不仅需要从编辑的角度规范文章,还需从专业的学术评价角度修改文章,这就需要编辑不止于精通编辑理论知识,更要汲取广博的专业知识,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做一个走心的“杂家”,日积月累,才能培养敏锐的学术洞察力,更娴熟地为学报编辑工作服务。

(三)参加培训和学术会议

各类专业学术会议对学报编辑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学习交流平台。积极主动参加各类相关专业的学术会议,了解学科领域的前沿动态和专业发展方向,还能结合本刊的发刊方向和学科的前沿性问题,适时调整刊物栏目设置。做出有自己学术特色和独立个性的学报,说到底还是需要编辑的策划。参加各类学术会议的过程能使学报编辑的个人素养得到潜移默化地提高。积极参加相关学术会议,能使编辑有更多机会与各领域的专家学者近距离交流互动,沟通思想,有机会邀约到更加优质的稿件,发展论文评审专家,扩大学术交流圈。多参加学术会议,还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学报的关注度和影响力,学报编辑的个人素养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很好的提升。

综上所述,学报是高等院校教学科研、文化传承、文化创新和培养人才的一个阵地;学报又是高等院校的对外学术名片,从侧面反映了学校的办学水平和科研水平的能力。办好学报对一个高校来说有着不容置疑更不容忽视的重要意义。而学报编辑的个人素养又是学报质量提升的重要保证,学报编辑要自觉认识到提升素养的重要性,踏实奋进,砥砺前行。

猜你喜欢

学术会议新建学报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第九届全国科学社会学学术会议通知(第一轮)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第十七届CCF 全国嵌入式系统学术会议(ESTC2019) 通知
第十七届CCF全国嵌入式系统学术会议(ESTC2019)通知
万紫蝶、梁新建作品
曹曙东、温新建作品
2016年10月70个大中城市新建住宅价格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