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航海类专业学生党员的“六航”育人体系研究

2020-01-02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航运业航海学生党员

(山东交通学院航海学院,山东威海 264200)

学校作为为党和国家输送可靠人才的重要阵地,承担的不仅仅是传播专业知识、教授专业技能的任务,更重要的应是推动大学生党员队伍的建设,教育和培养出值得信赖、能够依靠的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1]。航海类学生党员教育管理作为全国党建工作的一部分,由于其培养过程和毕业后从事职业的要求,较其他专业有较强的特殊性,这些性质决定了对航海类高校相关专业学生的党建工作有着更高的要求和管理方式。航海类专业学生工作场所是国际航行的船舶,被称作“流动的国土”,航海类专业学生党员作为我国“流动国土”的重要政治力量,在全面从严治党新要求下,加强航海类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全面提高其思想政治水平和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1 航海类专业的特殊性

海员工作有着特殊的时空范围和非规律性的组织生活[2]。在未来,航海类学生大多要从事船上工作,经常往返于国内外港口,缺乏党内生活。因此,海员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航海类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1 国际性

航海类学生在最后一个学期将全部暂离学校,进入国内外各大航运公司进行海上实习,随船舶航行于世界各地的港口。在此阶段,学生党员往往接受党组织培养时间短,思想不够成熟,在船上也无法接受系统的党组织培训,在接触各国文化的同时,极有可能受到外界不良思潮的影响,加之海上工作的连续性和海上信息的相对封闭性,给航海类学生党员的教育培养和组织发展等正常的党组织生活开展带来诸多困难。

1.2 国防性

同其他专业学生相比,航海类学生未来职业的涉外性更强,流动性也更大,其形象素质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国家的形象;同时,一个国家的航运力量是国家海上国防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国际安全环境尤其海上安全环境恶化、海盗猖獗等潜在威胁以及商船的双重性身份,使得加强航海类学生的党建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1.3 商业性

航运业在一个国家国际贸易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3]。随着“一带一路”、海洋强国战略的持续推进实施,航运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显得重要,作为航运业的主体,海员是我国海上贸易运输不可替代的实现者。航海类专业学生作为未来航运业的领导者和从业者,是我国海洋强国战略的关键人才,必将在维护国家国际贸易、促进国家经济发展方面起着举重轻重的作用。

1.4 艰苦性

航海类学生未来的工作远离陆地,长期与社会人群隔离,同时还要面对时差、温差、封闭的生活场所、恶劣的自然环境等因素,船员需要顽强的意志和过硬的技能才能很好地适应船上生活。因此,船员工作也被列为世界十大最危险职业之一。

正由于这些特性,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海员工作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本质改变,航海类专业的吸引力逐步下降,招生数量和生源质量持续降低。这些变化直接表现在学生进取心不足、自我约束力差、生活态度懒散等方面,加上学生文化基础薄弱,学习风气较差等不良情况,给航海院校的学生党建工作带来较大挑战。

2 加强航海类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必要性

航运业是支撑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海上货物运输在国际货运市场上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航海专业人才是航运业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国际航运业竞争中最为本质、最为核心的部分[4]。航海类专业学生党建工作的核心目的是为我国海上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培养高技能、高素质、思想觉悟高、政治意识强的航海人才,对我国海上交通运输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海洋强国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航海类专业的国际性、国防性、商业性及艰苦性等特点,要求航海类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和思政教育方式上与普通专业要有所差别。航海类院校要特别注重培养航海类专业学生党员高度的责任感、严密的组织纪律性和优良的军人作风,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坚持祖国利益至上,同时培养学生具有相当的技术技能水平和扎实的航海专业知识。随着海洋强国战略的不断推进,国家要求各航海院校要更注重培养复合型航运高级人才,学生党员必将在其中承担重要角色[5]。科学、合理、及时的航海类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将直接影响到航海类人才培养的质量,只有通过科学有效的学生党员管理和思政教育,航海类院校才可以为国家培养出组织纪律性强、敬业精神好、服从意识强的,符合新时代发展和世界航运人才市场需要的航海人才。

航海类学生党员作为“准海员”,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全面从严治党新要求下,对他们的教育管理将会对我国大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及航运业的长久发展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这也是我国学校党建工作及海洋强国战略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根本问题[6,7]。

3 半军事化管理下航海类学生党员“六航”育人体系

科学完善的育人机制是党建工作扎实推进的重要保证。在全面从严治党新要求下,遵照《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和《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党建工作标准》要求,航海类院校应努力完善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证体系,以有效提高党建工作质量,长远保持高校党员队伍的生机与活力。

3.1 导航

导航教育注重学生基本观念的培养。针对航海类专业的特殊性,院校充分发挥航海类专业半军事化管理的特色,将学生党建工作与之融合,以半军事化管理的活动为载体强化对学生党员的教育,集中开展航海事业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从而引导航海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3.2 启航

启航教育是大学生认识党、了解党的窗口,是开展大学生党建工作的基础。院校通过定期开展形势与政策专题讲座,组织多形式的航海主题活动,引导学生在航海专业技能提升的同时,提高对国情、党情的了解,增强对党的情感,启发学生的政治热情。通过启航教育在巩固航海类学生党员的专业知识的同时,还为后期进一步发展学生党建和思政教育工作奠定了扎实的思想基础。

3.3 引航

引航教育是对入党积极分子和党员发展对象的教育和培训。该阶段是学生党建工作的始发点,更是关系着未来党员质量的工作主线。院校坚持精神文化建设和物质文化建设同步进行[8]。通过党课培训,深化学生对党的认识,强化学生对理想信念、党性修养、廉政文化等多方面的教育;通过航海实践活动,使学生长才干、勇担当,在实践中更好地领悟党的方针政策,把学生党员的成才愿望统一到国家海洋强国的迫切需求中来。从而科学、规范、系统地实现对航海类学生党员的认知教育。

3.4 助航

助航教育是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环节。院校充分重视党支部和学生党员间的会谈,深入了解学生党员的工作学习情况。采用“一对一”帮扶制,助力学生党员考取国际海员证书;同时院校主动占领新媒体阵地,通过各类网络交流平台,及时宣传党建知识,为学生党员答疑解惑,极大地提高了党建工作的效率;采用“述责答辩”机制,定期对学生党员进行审核,有效解决了学生党员理论基础薄弱、模范作用不强等一系列问题。确保在学生党员发展的全程中有帮助、有教育、有监督,保持学生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3.5 领航

领航教育是党建工作中的纲领性环节。院校通过紧抓党组织培训,着力打造一支党性强、水平高、作风好、敢担当的党组织“领航员”队伍,采用“双带头人”制,在航海专业领域和党建工作领域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引导学生党员自主学习、勇于创新,带领航海学子投身国家航海事业建设中去,通过科学的理论、制度和方法在党建工作道路上扬帆起航。

3.6 远航

远航教育是学生党员的最后一堂课。航海类学生毕业后多随船舶往来于各大港口间,长时间的船上生活易产生浮躁情绪,院校通过组织学生开展重温宣誓仪式、专题交流会等活动,引导毕业生坚定理想信念,提高党性修养,强化党员意识,将党员文化融入未来航海生涯中。同时实施毕业生党员“跟踪工程”,定期了解学生党员在船情况,从而敦促毕业生党员保持高度自觉自律,秉承学校优良传统,成为未来航运企业的中坚力量。

4 结 论

航海类学生的党建工作是培养高素质航海人才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党和国家不断蓬勃发展的生力军。“六航”育人工程将党建工作融入半军事化管理中,充分展现了航海院校的特色。随着“六航”育人体系的不断成熟,不仅可以很好地实现航海类院校学生党员教育和发展的科学化、常态化、制度化,同时对提高航海类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和思政水平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切实为党组织输送优秀航海类人才。

猜你喜欢

航运业航海学生党员
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路径研究
网络环境下如何发挥高校学生党员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作用
断水三天的航海人
大航海争霸
高校学生党员党内生活常态化研究
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党员管理工作的措施研究
航海博物馆
燃料电池及其在船舶上的应用研究
全球航运业触礁 德系银行深度被套
营运船舶节能减排现状及其低碳发展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