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我跃迁:后疫情时代班主任的应然追求

2020-01-02王晓波

江苏教育 2020年55期
关键词:班主任疫情课程

王晓波

2020 年初,一场蔓延全球的疫情,让教育遭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教育方式、教育地点、教育内容都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这一系列变化让教育者不得不直面现实:我们还能以传统的方式进行教育吗?我们还能以原本的方式存在吗?杜威的话其实已经给了我们答案,那就是“用昨天的方式教育今天的孩子,就等于抹杀孩子的未来”。整个世界都在发生变化,教育需要坚守一些东西,但不能无视这些变化而独立于世界之外。此次疫情既是危机也是契机,班主任如何化“危”为“机”,趁“机”而为?我以为,班主任应该通过认知迭代、角色转变、行动升级,实现自我跃迁。

一、认知迭代

《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提到:重大的商业和技术突破,往往不是技术突破,而是对于技术的应用和认知方式带来的范式的突破。同样,后信息时代的教育,班主任如果想实现突破,也必然要从改变自身的认知方式开始。而2020 年初突如其来的疫情无疑加快了这种改变。我以为,透过疫情,班主任至少需要实现三种认知迭代。

1.重新定位角色:从“教学科的教师”走向“教学生的教师”。

自加长版寒假的居家学习进行以来,我曾就“在学生居家学习期间,您作为班主任有何困惑或困难?”这一问题对相关班主任展开调查。从反馈的结果看,大多数班主任的困惑主要集中在学科学习上,比如“如何促进后进生的自主学习”“如何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如何让学生在线上学习时保持注意力”。班主任一方面承担着“教书”的责任,另一方面更肩负着“育人”的使命,但从上面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在多数班主任的眼中,“教书”或者说“教学科”依然是放在教育的首位的。

《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暂行规定》中对班主任的任务做了明确规定:按照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要求,开展班级工作,全面教育、管理、指导学生,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身心健康的公民。肩负着学生全面发展重任的班主任,需要有超越学科的认知,将学生置于教育的首要位置,将自己定义为一名“教学生的教师”,而非仅仅是“教学科的教师”。教学生的教师,思考的就不仅仅是本学科的教学,更多的是学生的成长。以本次疫情为例,班主任可以进行如下思考:疫情能给学生成长带来些什么?如何抓住全民抗“疫”这个事件给学生上一堂人生大课?怎样让学生从钟南山、李兰娟、张定宇、汪勇等人物身上汲取力量?如何看待这次疫情的全球蔓延?怎样利用居家学习契机为学生补上一堂生活常识课?等等。认知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当认知转变,思路便开阔了。

美国教育思想家内尔·诺丁斯认为,教师也许是当前唯一需要文艺复兴特质的职业,即对于许多学科和永恒问题应有着广博的知识。教师的学习应该强调联系——“与其他学科相联系、与人类普遍问题相联系、与个人对具有普适意义之问题的探索相联系”。学术课程、职业课程或通识课程的课程设计,都应该考虑“把要教授的主题(技能)与日常生活、个人成长、其他学校课程、精神问题等联系起来”。如此一来,每位教师所教授的学科都能够从内部得到拓展,因而也能够为学生提供更丰富更有意义的学习。我以为,这种能力的发展需要建立在班主任认知转变的基础上。同时,这种超越学科的教师专业成长取向应该成为班主任专业成长的方向。

2.重新定义学习:从“知识为中心”走向“学生为中心”。

2020 年1 月29 日,教育部就疫情防控之下的加长版寒假做出了“停课不停学”的指示。一时间,各方解读四起,但各所学校所采取的行动却出奇的一致——各地纷纷开启云端教学模式。于是,一场轰轰烈烈的全国性线上教学活动拉开序幕。由于这样的教育教学方式于大多数师生而言都是首次尝试,必然会带来一系列问题,而教育部也通过下发一系列文件通知,不断规范和完善“停课不停学”的内涵。

那么,作为离教育、离学生最近的班主任,透过这样一场教育风暴,看到什么?又想到些什么呢?我们不妨从风暴眼中跳出来,去重新审视“停课不停学”中“学”的意义。究竟要学生“学”什么?是教材中的知识吗?如果是,疫情防控期间,这些知识的价值何在?如果不是,什么才是我们需要考虑的?在一连串的追问之下,我的眼前出现了两条路,一条通往“知识”,一条通往“学生”,它们分别代表着两种不同的思路,通往“知识”的路催促着我加快教学,赶上进度,把书上的知识点尽快教给学生;而通往“学生”的路则提醒我,慢一点,再慢一点,好好想想什么才是学生真正需要的。

学习,不是被动、机械地习得现成的知识与技能,也不是孤立地训练各种认知能力,而是在情境中获得生长性经验,再实现迁移、创造性运用的过程。泰德·赛泽在《霍勒斯的妥协》一书中写道:“教育的使命不能以传达信息为重,而是要帮助人们学会如何利用这些信息,换句话说,就是要教会人们如何主动运用他们的思想。”芬兰在2014 年《基础教育国家核心课程大纲》中提出了类似的学习观:学生是积极的学习者,唯有帮助他们成为自我学习者(自己设定目标、掌握学习策略、反思学习)并让他们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才能让他们成为终身学习者。这次疫情的爆发,让我们更加坚信了一点——学习,是时候从“知识为中心”走向“学生为中心”了,是时候从以教师的“教”为中心转向以学生的“学”为中心了。

3.重新厘定教材:从“教材是世界”到“世界是教材”。

由疫情引发的“停课不停学”倡议,让教育者不得不面对两个现实的问题,即对学生而言,什么才是真正的学习内容?什么才是真正的教材?传统意义上的学习内容,是狭义的教材,是人类过去经验的结晶。这些内容历经岁月打磨,依然熠熠生辉。然而,真正的学习是发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的,而且每一次新的学习产生的长期影响,都取决于这次学习与我们周围世界的关系。

伴随着疫情的全球蔓延,确诊数据的不断攀升,每天都有大量故事发生,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家,家与国,国与国……每一个人,每一件事,甚至每一种关系都值得我们去反思。灾难让我们警醒,“教材是世界”的时代即将过去,对于未来而言,世界(生活、自然、社会)才是更为生动鲜活的教材。当学习内容被看作一种有生命的、持续变化的存在,而不是一成不变、必须死记硬背的事实,学习过程才会变得生机勃勃。

二、角色转型

疫情,让未来教育模式提前到来,也让我们提前窥探到未来教师的模样。未来,还会有班主任吗?我想,到那时,“班主任”或许不再是某一类教师的特定称谓,而是特指所有教师必须要担起的使命职责。也就是说,未来的每位教师都要扮演班主任的角色,同时还要不断提升自身的课程设计力、学习协助力、情绪调动力,以便顺利转型并从事机器所替代不了的工作。未来教师,他们不再是一个知识的传授者,而更可能是课程的设计师、学习的协助者、情绪的调动者。

作为课程设计师,未来教师要能从学生成长的角度出发,在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中选取合适内容,为学生定制课程。比如,在延期开学的背景下,如何将疫情中的世界万象整合为课程资源,让学生在家也能成为一个学习者、探索者?拥有课程思维的教师设计了针对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课程——“今年过年,为什么不能出门玩”,并通过每天一个子问题“这个寒假与往年有什么不一样”“为什么不能出门玩”“在家我能干什么”“我心中最可爱的人”等,引导学生关心生活,关注社会,关爱他人,涵养社会责任。如果设计的课程足够开放,能不断自我更新优化调整,并且让学生尽可能地拥有选择权——选择自己需要的、自己喜欢的学习内容,可以在学习过程中组成自己的学习团体,依照自己的状况安排学习进度和学习时间……无论是在家还是在学校,让教育变得更加个性化,让学生参与度更高,更有成就感,才是真正重要的东西。

作为学习的协助者,未来教师会给予学生帮助和支持,及时发现并协助学生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就像这次延期开学后的线上学习,从国家到地方都提供了大量优质的在线学习资源,并不需要每位教师都来做直播。学生可以学习老师推荐的课程,还可以自我拓展课程;如果一遍没看懂,还可以多次回看;如果觉得教师授课速度慢,可以自动调至1.25或1.5倍速……总之,线上学习的方式更加灵活,更加个性化。教师能做什么?答疑解惑,协助学生学习,甚至指导学生更好地生活。比如,我女儿的学校就有不少提供个性化指导的群,旨在为学生解决各科学习、心理辅导等问题。这个假期,我女儿把每个老师的微信都加了一遍,她甚至主动联系心理老师,把困扰自己多年的问题告知老师并寻求帮助,老师不仅帮她剖析了心理问题的形成原因,更教给她一些专业的调整方式,她采用后觉得很有效。她对我坦言:“虽然你也和我说过一些道理,这些道理我自己也明白,但我就是走不出这个困境。心理老师的指导就不一样,她讲的道理和你说的差不多,但她更专业,她的方法更有指导性,我觉得自己好多了。”时代在飞速发展,很多课程已经可以外包给专业机构,不少资源也可以直接购买,教师的角色是时候升级迭代了。

2019年10月,马云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的第14 届国际校长联盟大会上说:“未来的教育需要培养智商、情商,更要培养爱商……机器只有芯片,只有人类才有伟大的心、有爱。机器有精度,而人有温度。只有这样,人类才不会被机器所取代,才不会在变革中被淘汰。”也就是说,与人工智能相比,我们的优势恰恰就在于拥有情感交流和人文关怀的能力。因此,作为情绪的调动者,未来教师会更加注重与学生的情感沟通,注重学生成长的内在需求,经常给予学生鼓励,让学生有更多获得感。《全新思维》的作者、美国未来学家丹尼尔·平克认为,世界已经从过去的高理性时代,进入一个高感性和高概念的时代,当AI 能处理大部分左脑工作时,唯有感性和创新能让你获得“人”的优势。有六种能力极其重要:设计感,故事感,交响能力,共情能力,娱乐感,探寻意义。我以为,就教师而言,未来教师会更具有情感性和互动性,未来教师也应该增强自己的亲和力,比如多关心学生的内心世界,关注他们所遇到的困难,努力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成为学生的成长伙伴,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

教育会永续存在,教师也无可替代,但未来的教师一定是一群“人机合一”的新教师——拥有全新思维力,善于系统思考,能有一技之长,长于情感交流,他们是掌握了最新呈现方式的各领域专家。

三、技能升级

危机催生变革。当教师将传授知识的任务转交给人工智能或者外包给专业机构时,其传统的专业技能必须转型升级,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对应着角色的转变,我认为未来教师至少需要升级三种能力,即甄别选择的能力、设计创新的能力、协同共生的能力。

这是一个纷繁复杂、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拨开重重云雾,识别有利于学生成长的高价值信息,是教师必须要习得的重要能力之一。以本次疫情为例,疫情初起,大量真真假假的信息纷至沓来,让人陷入焦虑。对此,教师首先要学会甄别真伪,其次要想办法为己所用。比如,如果教师希望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可以选择“民众疯狂抢购双黄连”事件;如果教师希望学生理解“没有一个人是孤岛”“世界是一个整体”这些道理,可以选择举国抗“疫”的事例,从专业人士、一线医护人员、快递员、清洁工、社区工作人员等不同职业不同角度展开设计;如果教师希望学生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可以联系2020 年初发生的自然灾害开展讨论,可以一起共读《寂静的春天》《林间最后的小孩》等书籍,甚至可以看一些相关的电影……除了为全体学生选择适合的学习内容外,教师还可以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个性化推荐,在内容之外,还要兼顾学习平台的选择。当然,最终还是要教会学生自己选择内容、选择平台。所以,甄别与选择信息的过程其实也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过程。

在确定教学内容之后,需要教师进行创造性的设计。帕克·帕尔默在《认知与自我认知:教育的精神旅程》一书中写道:“一名优秀的教师会让自己要教授的学科内容与学生形成一种息息相通的状态,他们把学生带入了由自己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组成的社区。”以“民众疯狂抢购双黄连”事件为例,教师可以把它设计成一次项目化学习,也可以设计成一次辩论赛,学习方式的选择取决于教师希望学生从事件中能够学到些什么。一个好的设计,会同时达成好几个目的;一个好的设计,会有很多人参与,包括学生家长、各科教师、同伴,甚至社会其他人员。

协同共生是一个奇迹,它是整个自然界运作的基本法则。绿藻和真菌共生而成地衣,附着在光秃秃的岩石上;雁阵排成“V”字形,利用拍动翅膀造成的上升气流持续飞行,距离几乎达到单只雁飞行的两倍;两块木头叠放在一起,能够承担比单块木头更多的重量……从以上可以得知,整体的力量大于部分之和。就教育而言,家庭、学校、社会三者之间,应该从分工走向协同,尽快实现“1+1+1>3”。人们常说,养育一个孩子需要一座村庄。未来教师需要拥有开放的心态,开阔的视野,能够协同更多的人参与教育,比如家庭、社区,以及其他很多人和组织,甚至是人工智能,这些都是教育生态的一部分,他们对教育的发展也负有责任。未来的教师不会一直待在学校里,一定会走出校园,去链接各种资源,一起为学生的成长服务。

德国作家赫尔曼·黑塞在小说《在轮下》里写道:“面对呼啸而至的时代车轮,我们必须加速奔跑。有时会力不从心,有时会浮躁焦虑,但必须适应。它可以轻而易举地将每一个落伍的个体远远抛下,碾作尘土,且不偿命。”整个教育系统迭代的时刻已经到来,作为教师,唯有理解时代的趋势,主动拥抱变革,提前思考行动,不断升级跃迁,才能在疫情中化“危”为“机”,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猜你喜欢

班主任疫情课程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战疫情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抗疫情 显担当
疫情中的我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