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干预对糖调节受损人群相关知识与行为的影响效果研究

2020-01-01王力霞刘春荣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19年6期
关键词:生理条目实验组

王力霞,刘春荣

据报道,中国约有5亿人处于糖调节受损(im-pared glucose regulation,IGR)期[1],也称糖尿病前期,包括空腹血糖受损(impaired fasting glucose,IFG)、糖耐量减低(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IGT),以及IFG合并IGT等不同情况。防治IGR是阻断糖尿病前期发展为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的最后关口[2]。有研究报道,针对IGR人群采用合理的干预措施后,糖耐量可向正常转化,通过对IGR者的干预,逆转糖代谢异常或延缓糖尿病的发生已成为目前预防2型糖尿病发生的重要措施[3]。本文探索对IGR者进行综合干预,以帮助人群逐步了解掌握糖尿病相关知识,渐进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建立良好的饮食和运动等生活方式。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8年1-12月,在某医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中筛选出的IGR者400名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根据《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4]诊断为IGR:空腹血糖受损(空腹血糖6.1~7.0 mmol/L,且餐后2 h血糖<11.1 mmol/L)和/或糖耐量受损(餐后2 h血糖7.8~11.1 mmol/L,且空腹血糖<7.0 mmol/L);意识清楚,有语言表达能力;自愿参加本次研究的患者。排除标准:有严重的急慢性疾患者;有认知障碍者;DM患者。

1.2 调查工具

在查阅大量文献基础上,由课题组根据本次研究目的和调查对象的特点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并经预试验:内部信度Cronbach’sα系数值为0.85,内容效度CVI为0.86,专家认为表面信度、效度较好。一般资料:姓名、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经济收入等基本情况和生理指标情况如体质指数、血糖、血脂等。IGR问卷调查表:调查表分为知识、行为2个维度,每个维度5个条目,每个条目3个选项。糖尿病相关知识包括:糖尿病高危人群、糖尿病并发症、糖尿病观察指标、饮食干预、运动干预等5个条目,每个条目3个选项。选则有,不选则无。糖尿病相关行为包括饮食方面、运动方面、不良生活方式、定期监测、学习糖尿病相关知识等5个条目,每个条目3个选项。选则有,不选则无。饮食方面和不良生活方式为负向分,其他为正向分。

1.3 调查方法

调查人员均由该医院医护人员组成,经过统一培训,确保调查质量的稳定性。将400名IGR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各200人。对实验组IGR者进行为期12个月的强化健康教育及综合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宣教。干预前后进行问卷调查。根据干预前后调查情况和实验室观察指标,对干预后DM相关知识、行为和生理指标的改变进行分析和评价。

1.4 干预措施

根据问卷调查结果,针对IGR者个人在DM相关防治知识存在的问题,制定一对一的综合干预方案。每月在医院进行一次糖尿病健康知识集中教育,内容包括DM、IGR的概念及其危害、转归及干预的必要性、良好生活方式的益处、如何合理饮食、规律运动及注意事项等集中讲解,而后解疑答惑、个别交流、发放健教资料;每周电话随访一次。每名医务人员负责20名左右研究对象,全程管理。

1.5 统计学处理

统计分析应用SPSS 19.0软件。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两样本率的比较用χ2检验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400名IGR研究对象中,年龄在20~70岁之间,年龄均数58.81±8.23,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收入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2.2 实验组与对照组干预前后相关知识的比较

实验组与对照组干预前相关知识各项观察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干预后相关知识比较各项观察指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实验组与对照组干预后相关知识的比较

注:与干预前比较,a为P<0.05

2.3 实验组与对照组干预前后相关行为的比较

实验组与对照组干预前各项观察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干预后相关行为比较结果显示,15个选项中的14项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1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4 实验组与对照组干预前后生理指标比较

实验组与对照组干预前生理指标项目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生理指标项目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实验组与对照组干预后相关行为的比较

注:与干预前比较,a为P<0.05

组别例数FBG(mmol/L)干预前干预后2hPBG(mmol/L)干预前干预后TC(mmol/L)干预前干预后TG(mmol/L)干预前干预后对照组2006.4±0.86.4±0.89.4±1.28.7±1.65.00±1.175.10±1.032.18±1.642.21±1.61实验组2006.8±0.75.8±0.7a8.8±1.87.8±1.5a4.96±1.074.76±1.91a2.19±1.611.47±0.59at值0.066.480.084.780.111.770.014.94P值0.95<0.010.93<0.010.920.040.99<0.01组别例数HDL-C(mmol/L)干预前干预后LDL-C(mmol/L)干预前干预后BMI(kg/m2)干预前干预后对照组2001.41±0.311.41±0.352.79±0.872.80±0.8024.0±3.324.0±3.5实验组2001.36±0.381.47±0.59a2.77±0.772.59±0.56a24.0±3.223.0±3.7at值0.062.650.032.470.892.29P值0.950.010.970.010.920.02

注:与干预前比较,a为P<0.05;指标:FPG(空腹血糖)、2 hPG(餐后2 h血糖)、TC(总胆固醇)、TG(甘油三酯)、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BMI(体质指数)

3 讨论

IGR是糖尿病的前期状态,其自然转归受多种因素影响,认识并干预相关因素有可能阻止或延缓IGR向糖尿病转化,从而有效降低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5]。基于以上认识,本研究对糖调节受损人群进行随机分为组比较,对实验组进行糖尿病相关知识与行为的强化健康教育及综合干预,对照组予以常规宣教,一年后比较两组人群糖尿病相关知识与行为的改变及生理指标的变化。

3.1 干预后糖尿病相关知识有所增加

通过强化糖尿病相关知识健康教育,能使糖调节受损者满足了解糖尿病相关知识的求知欲望,进一步知晓糖尿病的高危人群及并发症的知识,提高了对糖尿病的认知度。结果显示,实验组与对照组干预前各项观察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相关知识比较各项观察指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糖尿病高危人群(糖调节受损者、中老年人、DM家族史)、运动干预(最轻运动、轻度运动、中度运动)和糖尿病观察指标(血压、血糖)等8个条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由此说明,糖调节受损人群对糖尿病高危人群、运动干预内容、糖尿病观察指标中的血压、血糖等内容认知度较高,对糖尿病并发症、糖化血红蛋白、饮食干预等知识也得到了很多的提高。

3.2 干预后糖尿病相关行为有所改变

糖调节受损者对糖尿病认知度的提高,对健康行为如合理营养、平衡膳食、积极锻炼与适量睡眠等接受适宜的指导,并参与血糖、血压、血脂、身高、体重等检测及对正常值的认识,增强了自我健康管理意识和方法,从而促使糖调节受损者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形成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增强了糖调节受损者的主动参与意识。结果显示,实验组与对照组干预前各项观察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相关行为15个选项中的14项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饮食方面(高糖饮食、高脂饮食)、不良生活方式(熬夜)、定期监测(血糖、血脂)、学习糖尿病相关知识(主动学习)等6个条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只有不良生活方式(喝酒)1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说明,糖调节受损人群对高糖、高脂饮食能够很好的节制,改变了不良生活方式(如熬夜),定期监测血糖、血脂也有很大改变,提高了主动学习糖尿病相关知识的积极性。对高盐饮食、不良生活方式的抽烟、定期监测血压、学习相关知识中的被动学习、漠不关心等方面也有较大改变。而对不良生活方式中的喝酒改变不大,可能与提倡“限酒”有关。

3.3 干预后糖尿病相关生理指标的变化

糖尿病相关知识的增加,带来糖尿病相关行为的改变,相应的使其相关生理指标如血糖、血脂、体重等生理指标得到明显的改善。结果显示,实验组与对照组干预前生理指标项目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生理指标项目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甘油三酯等指标项目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由此可见,综合干预在预防或延缓糖尿病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这与以往研究结果一致,如尹代婵等[6]对长沙市IGR居民强化生活方式干预效果观察;王学杰等[7]对糖尿病前期人群生活行为方式干预等都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此外,Deakin等及Norris等通过对文献的系统评价,发现糖尿病健康教育能够增加患者的知识,进而改变患者的行为[8]。

猜你喜欢

生理条目实验组
遮光处理对微藻繁殖及其水质指标的影响
以患者为主的炎症性肠病患者PRO量表特异模块条目筛选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效果
大脑如何知觉音乐的形式美?——来自电生理的证据
肉鸡铬需要量及其营养生理作用
铜绿微囊藻对锌、镉胁迫的生理响应
《词诠》互见条目述略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妈妈们产后的生理烦恼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