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是”语法化的路径、动因及其影响

2020-01-01尹冰倩

文化学刊 2020年9期
关键词:语序句法代词

尹冰倩

判断词“是”产生的机制和动因一直是语言学界热烈讨论的问题之一。讨论热潮起源于王力《中国文法中的系词》一文,学者对其中关于“是”形成的时代和原因存疑,从20世纪50年代便开始了激烈的讨论。这一问题参与的学者之广,论文的发表之多,讨论的时间之久,算是语言学界所罕见的。

判断词“是”到底是从什么时候产生的呢?有的人认为始于西汉初,有的认为始于西汉末、东汉初,还有的认为始于先秦时期。其中认为判断词“是”始于先秦时期的学者数量最多,所给的论证也最具说服力。杨树达、杨伯峻在《词诊》《论语译注》《孟子译注》等论著中的用例表明,先秦时期已有了系词“是”的用法。周光武、徐德庵、倪祥保和董希谦等人也赞成始于先秦这一说。朱声琦在《“是”作判断词始于何时》一文中提出:“找到了确凿的例证证明,早在《诗经》《左传》的先秦时期就产生了真正的判断词‘是’。”[1]毛玉玲根据战国时期出土的竹简,并结合词义引申,进一步论证了判断词“是”始于先秦[2]。石峰则对秦简中的“是”进行深入研究后,也得出同样的结论[3]。

“是”作判断词的成因,也是语言学界争论的另一个焦点,可以大体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语义研究阶段,主要有四种代表观点,分别为王力提出的指示代词来源说,洪成玉、冯春田和董希谦等人为代表提出的形容词来源说,洪心衡提出的副词来源说,赵立哲和倪祥保为代表提出的语气词来源说。第二个阶段是立体化研究阶段,代表人物分别是肖娅曼、石毓智和梁银峰。他们的研究成果代表了系词“是”语法化研究的最新方向[4]。

先秦汉语的判断句是在句末加上语气词“也”,如“彼丈夫也,我丈夫也”。中古以后的判断句是在主语和宾语之间加上判断词“是”,如“他是一个大丈夫,我也是一个大丈夫”。这两个判断句所用的语法标记是不同的。随着时间的推移,第一个判断句的形式消失了,第二个判断句的形式出现了。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还不充分,本文依托语法化理论和类推机制来解释这一现象的产生路径及发展动因,以历时角度对“是”的语法化作进一步研究。

一、“是”语法化的路径

“语法化是一个产生新标记和新结构的历时过程。”[5]“是”的语法化路径经历了1 000多年的漫长岁月。《马氏文通》说:“《博雅》曰:是,此也。”[6]马建忠是第一个将“是”和“此”“斯”等视作一类词,将“是”称之为“指名代词”的人,他所举之例最早出自《左传》。《左传》出现了指示代词“是”回指前面话题的用例,也就是在公元前500年左右就出现了它语法化的句法环境,但是它判断词的用例是出现在公元前100年左右的文献里。“是”的语法化路径,我们可以大致按照回指用法的出现、句法格式的建立、重要特征的产生和典型特征的成熟这四个步骤逐一进行阐释。

(一)回指用法的出现

在《左传》里可以发现,一个话题和说明部分没有出现任何标记,但是这类篇章是用指示代词“是”来回指前面的话题,并形成“话题+说明”的结构形式。到后期的《论语》《墨子》等文献中“是”回指的情况也频繁出现,可以表示为:T,是+NP+也。例如:

(1)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左传·隐公六年)

(2)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左传·隐公四年)

(3)六官者,皆桓族也。(左传·成公巧年)

(4)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论语·颜渊)

(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6)争一言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墨子·贵义)

在例(1)和(2)中,话题和说明部分没有任何标记,都是用指示代词“是”来回指前面的“亲仁善邻”和“都城过百雉”的话题;(例4)的话题是两个判断,它们都被指示代词“是”回指,形成“话题+说明”的判断句。我们也可以从中看出:被“是”回指的话题部分必须是一个复杂的话题(一个或几个判断构成)。

(二)句法格式的建立

Hopper&Traugott提出,一个语言形式在某种环境下出现的频率越高,决定了它语法化程度越高,这表明句法格式的建立往往是因为使用频率的提高[7]。由此可以推断出一些松散的篇章随着使用频率的提高可以形成一些稳固的句法格式,新的句法格式的出现进而诱发其中的词语渐渐演化形成新的语法标记。

石毓智对《左传》《论语》《荀子》中“是”回指后VP和NP说明部分的比例进行统计,结论是说明部分的NP比例在不断上升,也就是NP说明部分使用频率提高,表明新的句法格式已经建立。可以表示为:T,是+NP Comment[8]。

如果说明部分是一个光杆名词时,“是”和说明部分会采用倒装语序。例如:

(7)臣闻七十里而为政于天下者,汤是也。(孟子·梁惠王下)

(8)水由地中行,江、淮、河、汉是也。(孟子·滕文公下)

石毓智经过统计得出,当说明部分是光杆名词时,大约80%的用例都会使用倒装语序。所以指示代词“是”又形成了一种新的回指句法格式,可以表示为:T,N+是+也[9]。

“是”回指的话题也能由名词短语充当。例如:

(9)百王之道,一是矣。(荀子·儒效)

(10)天下之道,管是矣。(荀子·儒效)

上述“是”回指的两个新的句法格式的建立,使“是”跟普通动词一样占据着相同的抽象格式,所以名词性的指示代词“是”就在普通动词的类推下逐渐演化成为一个动词性的判断词。例如:

(11)大夫种,姓文氏,字子禽,楚之郢人。(史记·伍子胥列传)

(12)唯有临海一客姓任。(世说新语·政事)

在例(11)中,“姓”是一个名词,常用的句法格式为:姓+NP,它与动词的抽象格式是一样的,所以在例(12)中“姓”发展成了动词。

(三)重要特征的产生

综上所述,可以得知“是”语法化为判断动词的条件已经在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前2世纪达到成熟,紧接着公元前1世纪就出现了真正的判断词“是”的用例。语法化后的判断词“是”也产生了语气词“也”的失落、副词前移的重要特征,这是判断词“是”发展的标志性例证。

1.语气词“也”的失落

语气词“也”是先秦判断句的重要语法标记,前文的指示代词“是”回指前面的话题和说明部分所构成的判断句必须有语气词“也”的存在,可是现代汉语中判断句的重要语法标记是判断词“是”,没有任何句末语气词的存在,这也说明“也”和“是”在表达同一语法功能时,二者是不相容的。因此,随着“是”逐渐地在一些稳定的句法格式中演化成判断词,之前句法格式中的“也”就不再被需要,所以逐渐失落。例如:

(13)契玄王,生昭明,居于砥石迁于商,十有四世,乃有天乙是成汤。(荀子·成相)

(14)夫子既已感悟而赎我,是知己。(史记·管晏列传)

上述例句反映了“是”已经变成了判断词,语气词“也”已经失落。《荀子》是最早出现“是”判断词用例的文献之一,比《荀子》晚两百年的《史记》中自然也能见到判断词“是”的用例。

2.副词的前移

当“是”是指示代词时,如果句式中有副词,副词只能位于“是”和说明部分之间。在现代汉语中动词才能被副词修饰,而且副词始终位于动词之前。当“是”语法化之后,名词性的指示代词变成了动词性的判断词,“是”自然能被副词修饰,副词也自然位于“是”之前。例如:

(15)目辨黑白美恶,……是又人之所常生而有也。(荀子·荣辱)

(16)无鸟附从,或时是凤皇;群鸟附从,或时非也。(论衡·讲瑞)

在例(15)中,“是”是指示代词,副词“又”就位于“是”和说明部分之间。例(16)说明汉初的时候“是”已经变成了动词性的判断词,所以副词“时”就位于“是”之前。

(四)典型特征的成熟

“是”从作指示代词回指其前的复杂话题发展到成为汉语判断句的范式,经历了一千多年的时间,而判断词“是”大约是在公元5世纪完全发展成熟。所以对这一时期《世说新语》的“是”字进行调查,可以推断得出判断词“是”成熟的典型特征。梁光华对《世说新语》“是”作判断词的用法进行调查,得知“是”在全书中用作判断词共有176例,高达全书“是”字例总数的70%。“是”在《世说新语》中作判断词的用法比例如此之高,这是《世说新语》前的任何一本书中都没有出现过的典型语法现象[10]。在这一时期,判断词“是”成熟的典型特征如下:

第一,每个判断句必须出现判断词“是”,先秦判断句中的语气词“也”完全消失。例如:

(17)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世说新语·言语)

(18)时永言父东阳尚在,殷仲堪是东阳女婿,亦在坐。(世说新语·文学)

(19)亡叔是一时之标,公是千载之英。(世说新语·品藻)

从上述三个例子可以看出,“是”字判断句已经完全取代了先秦“也”字判断句,语气词“也”已经完全消失。

第二,“是”字判断句去掉语气词“也”之后,判断词“是”能接受各类副词的修饰。例如:

(20)诸君皆是劲卒。(世说新语·简傲)

(21)康伯少自标置,居然是出群器。(世说新语·赏誉)

(22)此必是惜障泥。(世说新语·术解)

从上述例子得出,副词只能出现在“是”之前,判断词“是”能受到副词“皆”“居然”“必”的修饰,这些副词分别从范围、语气、肯定方面来修饰判断词“是”,使“是”的判断意义有了更加明确的含义。

第三,判断词“是”的前后可以根据特定的语境,承接上下文所提到的人或物从而省略主语或判断宾语。例如:

(23)简文帝见田稻不识,问是何草?左右答是稻。(世说新语·尤悔)

(24)苏峻乱,诸庾逃散。庾冰时为吴郡,单身奔亡。民吏皆去,唯郡卒独以小船载冰出钱塘口,籧篨覆之。时峻赏募觅冰,属所在搜检甚急。卒舍船市渚,因饮酒醉还,舞棹向船曰:“何处觅庾吴郡?此中便是。”(世说新语·任诞)

在例(23)中,判断词“是”之前省略了主语“简文帝”,(24)例中的判断词“是”之后省略了判断宾语“庾吴郡”。

第四,判断词“是”产生了一些灵活用法:“是”在判断词的基础上被进一步用作比喻词和解释事情发生的原因。例如:

(25)官本是臭腐,所以将得而梦棺尸;财本是粪土,所以将得而梦秽污。(世说新语·文学)

(26)庾曰:“君复何所忧惨而忽瘦?”伯仁曰:“吾无所忧,直是清虚日来,滓秽日去耳。”(世说新语·言语)

在例(25)中,“官”和“臭腐”是两种不同的概念,“财”和“粪土”也是两种不同的概念,可是判断词“是”分别将它们联系起来,是一种比喻修辞。“是”在这里进一步充当比喻词,将两个本体“官”“财”和两个喻体“臭腐”“粪土”联系起来了。例(26)中的“是”是用来解释事情发生的原因。“是”的这些灵活用法只有在判断词“是”的语法功能比较成熟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出现。

二、“是”语法化的动因

“语法的发展是成系统的,它不是一个个孤立现象的产生和消失,而是每一种现象的出现都有其特有的历史动因。”[11]“是”的语法化是汉语言系统发展的必然产物,并不是一种偶然的现象,而是由普通动词的类推和具备所需的句法环境才能产生的结果。

(一)普通动词的类推

类推机制是推动语法发展的重要机制之一,而且是具有方向性的,语言中稳固的语法结构通常会类化新出现的格式。回顾之前总结的指示代词“是”的句法格式为T,是+NP+也,而动词常出现的句法格式为NP+V+NP、V+NP、NP+V。可以发现,指示代词“是”与普通动词占据相同的句法格式,所以在普通动词的类推作用下,“是”产生了语法化:由名词性的指示代词逐渐演变成动词性的判断词。判断词“是”的句法格式变为NP+是+NP。其他指示代词回指其前话题时的句法格式为T,D-pro+是+NP(D-pro是指示代词)。

例如:

(27)陛下龙飞,此是庾冰之功,非臣之力。(世说新语·方正)

(28)顾曰:“裴楷俊朗有识具,正此是其识具。……殊胜未安时。”(世说新语·巧艺)

这两个例子中的判断词“是”占据着句法格式中普通动词的位置,指示代词“此”占据着普通名词的位置,这也就可以解释指示代词“此”为什么不可能在普通动词的类推下演化成判断词。至于后来的指示代词“这”“那”也是与“此”处于相同的句法位置,所以都不可能像“是”一样语法化为一个判断词。这也进一步证实:“是”的语法化来自普通动词的类推。

(二)句法环境的具备

在前文中,笔者发现“是”所出现的句法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也就是两个新的句法格式的建立:“是+NP”和“N+是”,这直接导致“是”语法化成判断词,判断词“是”也产生了语气词“也”的失落、副词前移的重要特征。那笔者推测“是”最早语法化的句法环境就是这两个句法格式,语法化的两个特征也是最早发生在这两个句法格式中。

石毓智通过调查副词的前移在不同句法环境中的速度差异,发现《孟子》时代,“是”还是指示代词,副词的前移尚未发生;但是,在《抱朴子》时代,“是”已经语法化为判断词,副词的前移大量发生,而且最早发生在说明部分为NP的句法环境里,说明部分为VP的句法环境里没发生任何一例[12]。这充分证实了“是”最早语法化的句法环境是前面或者后面为名词性成分的句法格式。“是”早就具备了语法化的句法环境,变成了“NP+是+NP”的句法格式。

三、“是”语法化的影响

汉语语法是一个系统,其中的各种语法标记和形式构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如果某一个部分变化,就直接引起相关部分的变化,往往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是”的语法化对整个汉语语法系统产生了深远影响,主要是强化了动词居中的格式,并进一步发展成为焦点标记,进而加剧语序焦点表示法的淘汰。

(一)强化动词居中的格式

汉语属于SVO语序的语言,就是“动词居中”的语言,可是先秦判断句的主宾语之间没有动词的存在,而采用句末语气词“也”来标识。“是”字判断句则是标准的SVO语序,到后来它完全取代了先秦汉语判断句,这从侧面证实汉语的SVO语序应是所有汉语句类遵循的结构,名词短语不能再直接充当谓语,只有动词才能充当谓语,这也进一步加强了动词居中的格式。

(二)发展为焦点标记

Heine & Kutewa指出人类语言演化的一个规律:指示代词>判断词>焦点标记[13]。所以判断词“是”会自然地语法化为焦点标记。先秦汉语的语序变换规律为:焦点化的疑问代词充当宾语时必须位于谓语动词之前和主语之后。可是焦点标记“是”出现后,常被用来标识疑问代词,出现了很多“V+疑问代词”的用例,加上焦点标记“是”以后,疑问代词不用再变换语序。先秦旧的判断式被新的“是”字判断句所取代,判断句式中充当表语的疑问代词变成了“VO”语序,新的判断句式冲击着旧的语序焦点表示法,最后导致旧的语序焦点表示法的消失。例如:

(29)第一流复是谁?(世说新语·品藻)

(30)是谁教汝?(北齐书31王唏)

从上述两个例子可以看出,判断词“是”已经语法化成了焦点标记,而且常被用来标识疑问代词,旧的语序已经不复存在,形成了“V+疑问代词”的新语序。

四、结语

本文依托语法化理论和类推机制,系统地分析了“是”语法化的历程和动因,得出以下三点认识:其一,“是”语法化的首要机制是普通动词的类推,而且类推和重新分析往往是相辅相成的;其二,“是”语法化说明使用频率对新句法格式的建立会产生影响,松散的篇章会随着使用频率的提高,逐渐稳固下来形成一种新句法格式;其三,“是”语法化对汉语语法系统产生了一系列重大而又深远的影响,进一步强化了SVO汉语语序,并向焦点标记发展,从而导致旧的语序焦点表示法的消亡。

猜你喜欢

语序句法代词
述谓结构与英语句法配置
代词(一)
代词(二)
句法二题
这样将代词考分收入囊中
诗词联句句法梳理
信息结构与句法异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