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美学视角下合唱艺术的分析与研究

2020-01-01赵方圆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年21期
关键词:演唱者声部听众

赵方圆

(河南艺术职业学院,河南郑州 451464)

合唱表演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初期是以宗教集体活动的形式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之中,但是随着时代不断发展,合唱艺术脱离宗教后形成了一种独具特色的音乐表演形式。合唱能够将不同人声完美融合,同时让音乐具有更加丰富的色调,以更加广阔的音域特色丰富人的感官[1]。合唱表演过程中需要团员们的相互配合,并通过搭配具有艺术风格的服装,然后结合音响伴奏机,既能够通过充满艺术感的服装满足人们视觉上的审美需求,又能够通过完美的人声交合给欣赏者带来无与伦比的听觉体验。合唱艺术形式虽然较为特殊,但其具备了全部的音乐美学特征,且自身也具有较为独特的美学特征和艺术特点,十分具有研究意义。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提升,我国人民群众的艺术欣赏水平也越来越高,人们逐渐开始感受到合唱艺术魅力,让合唱艺术在我国得到了蓬勃的发展。

1 合唱美学艺术分析

1.1 合唱

合唱即集体演唱,详细来说是多个演唱者共同演唱多声部的音乐作品,在合唱表演过程中也与其它表现形式不同,由众多合唱团员,指挥员共同完成,且演唱过程中有无伴奏均可。但值得注意的是,合唱艺术在表现中较为严格,与其他音乐表现形式不同之处在于,要求合唱团员与整体音响效果保持高度协调统一。合唱是目前参与人数最多且最为普及的一种现代音乐艺术。

合唱艺术具有较为独特的表现性,能够通过合唱表达音乐作品的艺术情感和思想,以整体和谐的集体演唱方式来感染听众,与听众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让听众艺术作品有更加深刻的认知[2]。合唱艺术的发展源于西方基督教,所以合唱艺术具有较为浓重的宗教情节,但是在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西方合唱艺术开始逐渐的脱离基督教,成为较为通俗的艺术表现形式。尤其是文艺大复兴时期世俗音乐得到了全新的发展,意大利牧歌为代表的世俗合唱表现出了较为强烈的人文精神,奠定了合唱艺术中的人文主义精神。文艺复兴时期的教堂合唱艺术可谓是达到了顶峰时期,巴洛克时期后的欧洲音乐快速发展,让合唱也进入全新发展阶段。合唱一直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改变,逐渐形成了具有艺术特色的艺术学科,在世界音乐历史发展过程中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合唱艺术流入我国的时间相对较短,距今还只有一百年左右的历史,随着新学的星起而成乐歌运用,并在五四运动后日趋活跃,加之我国对于音乐艺术的热烈态度,合唱很快在中国得到全面的普及,尤其是国民经济不断发展,我国国民的艺术欣赏水平也得到了相应的提升,开始逐渐的感受到合唱艺术魅力,并逐渐形成了如今丰富多彩的合唱艺术格局[3]。在我国高校学科中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1.2 合唱艺术美学

合唱艺术美学中结合了人们的审美情感,在演唱过程中从美学角度形成的合唱艺术的美学表现形式,并在合唱艺术表演、创作过程中对发掘出了更多的美学情趣特征,并不断对合唱艺术中的内在美和内在价值不断的分析,从而得出了合唱艺术本质特征。合唱艺术美学属于音乐美学学科,以研究合唱艺术为主要的美学表现特点。根据笔者对合唱艺术的发展来看,合唱艺术美学之所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是因为合唱艺术在发展过程中本身需求,其主要推动力是当今时代整体音乐发展趋势。合唱艺术美学是从音乐美学的角度和高度,研究合唱内在审美和艺术规律特征。

2 合唱艺术特点

合唱艺术与其它音乐表现形式不同,集体性、配合性、综合性是其显著特征。其中集体性主要表现在合唱人数中,配合性主要是参与合唱人员的集体配合度,综合性则是合唱中具有演唱者、现场指挥者、伴奏等,且表现形式多样。具体如下。

2.1 集体性

合唱最为显著的特点便是参与表演的人数较多,且多以集体人生来进行音乐艺术的表现,属于参与人数较多的群体艺术。在集体演唱过程中每一个参与者负责的演唱职责不同,通过共同合作完成同一首曲目。合唱表演形式较为丰富,感染力较强,例如,在合唱过程中同一作品可运用多声部合唱、领唱、齐唱、伴唱、集体演唱等多种表现形式,也可以根据音乐作品的实际需求使用男声、女声、男女混声、男女合唱、童声等不同演唱主体,让演唱内容得到更完美的展现,不同集体的参与能够集合不同类型合唱人员的优点,提升合唱作品的变现力,实现合唱形式和作品内容的有效融合[4]。合唱在发展过程中,在男女声共同作用基础之上能够让声乐表演更具技巧性,随着现代演唱艺术的不断发展,现代合唱艺术也可以表现出四到八度的音域,实际表演中有可能会更高。表演技巧的不断完善发展,让合唱艺术在音域和音色上的感染力都得到了较大的提升,让合唱艺术与其他艺术表现形式相比具有更为鲜明的艺术特点。

2.2 配合协作性强

合唱属于群体艺术,虽有多人参与,但对表现过程中的配合度有着极高的要求。因此,在实际的演奏前需要合唱团进行多次练习,同时还需要每个成员都具有协作精神,只有这样才能演绎过程配合良好,通过不同主体之间的默契合作和高效配合让演唱作品得到完美的展现。合唱表演过程中,参与合唱人员还需对音乐作品进行分析和了解,包括作品的感情、创作背景、想要表达的情感、旋律以及作品中不同声音和音响表达规律进行全面的了解,并分析自己在集体演唱中的作用,每一个节点需要做出什么样的反映,然后通过良好的配合达到合唱表演的效果。合唱过程中不能出现个性化的声音,即使个体演唱者具有较高的音乐水平,若是在合唱过程中不与其他团员进行配合,再好的声音对于合唱而言也都是一种破坏。因此,在演唱过程中演唱者必须要根据音域组合要求配合表演,达到整齐划一,同时让不同的声音能够在集体的配合之中得到和谐的展现,实现最优的合唱表演。合唱艺术有单个演唱者形成声部,其他声部之间与单个演唱者声部有机结合,并搭配音响,以此创造完美表演效果。声部是合唱表演的基础,不同演唱者声部特征不同,但是合唱作为集体性表演艺术,所有声部的完美结合是极其重要的。

2.3 多声部集体艺术表演形式

合唱作为集体性音乐艺术,必须要由两人或两人以上组成才能实现合唱表演,同时合唱作品中的声部纵横存在明显的内外关联,声部的“纵”是指合唱表演声部进行集体演唱中的和弦;声部中的“横”是指集体演唱中声部各自的韵律,纵横内在联系就是声部旋律与和弦之间的完美融合,以此来实现完美的艺术变现形式。合唱经常被称之为和弦艺术,是由于不同声部之间相互作用产生的音响效果比较和谐,但实践过程中不同和弦之间的变化形成的音响效果是不同的,所以对于合唱团团员的听力能力和多声部视唱素质有较高的要求,需要演唱者将不同声部旋律与和弦进行完美融合,创造完美合唱表演效果[5]。

3 美学视角下的合唱艺术分析

3.1 合唱艺术歌词创作的美学特征

合唱艺术创作是构成合唱作品表达的主要因素,对合唱艺术发展至关重要。合唱艺术创作过程中所创作的歌词是重点,好的歌词能够引起听众的共鸣,是合唱艺术创作成功的关键。歌词能够让听众更加真切的感受到合唱艺术作品中所蕴含的内在情感,表演者的情感也需要通过歌词抒发出来,所以歌词是整个合唱艺术的重中之重,是体现合唱艺术美学特征的基础。

3.1.1 感染性

以美学视角来分析合唱艺术歌词,人们能够从歌词中感受高兴、悲伤等情绪,通过演唱中的情感表达,能够反映出其中的艺术情感,让听众能够在表演中获得精神的满足,提升听众的音乐审美。

3.1.2 形象性

从美学角度对歌词进行分析可以看出歌词中所塑造的都是较为形象化的内容,歌词创作者通过创作歌词试图表达出大众对于真善美的追求,并向人们展现出自然世界的美好,这种感受都能够通过歌词直接获得。

3.1.3 客观性

美的事物都存在客观性特点,合唱作为传递美、表达美的艺术也同样具有较为鲜明的客观性。歌词中向人们所展现的内容客观的反映了人们的现代生活,或者是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从而才能够让听众在欣赏过程中拥有审美愉悦感。美学角度下合唱艺术的客观性决定了合唱艺术的美学特征。

3.2 合唱艺术表演过程中的美学特征

3.2.1 气势美

合唱作为集体性音乐表演艺术,与独唱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其通过集体的演唱,让听众感受到整体效果,相比独唱的气势更加恢弘,这也是合唱需要多人参与的主要原因。合唱团内最佳人数为30到60人,该种集体演唱在舞台上更能够表现出声音的饱满度,提高舞台的审美能力。但是,合唱中人数多并非就要表现出恢弘的气势,而是应该根据作品的内容、舞台的形式等进行表现,让作品中的气势在合唱中得到完美的呈现。

3.2.2 音色美

世界上不存在完全相同的两种音色,不同演唱者的嗓音具有不同的特点,合唱也并非是要求所有的嗓音都要是一样的,而是让不同演唱者的不同声部进行完美的融合,从而得到最完美的音色交响。合唱艺术表演之所以拥有音色美,便是不同声部所组成的完美人声交响。但是,想要展现出其中的音色美,对于演唱者也具有较高的要求,呼吸、音域、音量调整等都需要灵活,吐字更要标准,才能真正的展现出合唱艺术魅力。

3.2.3 和声美

合唱艺术表演的根本魅力所在是因为它融合了多个音色不同的声部,以和弦的形式来充分的变现出和声之美。和声属于和唱音乐艺术中的重要表现形式,根据不同合唱主体参与形式的变化而断变化,各种和弦与不协和和弦之间的互相转变表现出丰富多彩的音响效果,进而给予听众以多层次的、立体的、巧妙的美的体验[6]。

4 美学视角下合唱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合唱艺术中个人感情的把控直接关系到整个合唱演绎的效果,这就需要参与合唱人员控制好自己的感情。对此,笔者对合唱表演中存在艺术的激情与理智问题、环境和表演问题进行分析论述,只有将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好好把握,才能凸显合唱的艺术特点。

4.1 合唱中存在艺术的激情与理智问题

合唱音乐具有鲜明的艺术特征,艺术又是形象把握与理性把握、情感体验与逻辑认知的统一。参与合唱人员本身受到艺术的熏陶,参与合唱表演过程中很容易因曲目的影响扩大自身的感性思维,即音乐的激情与理智问题。例如,在合唱表演中,合唱者的情绪过于高涨甚至紧张,感受性降低,注意力减弱,最终导致合唱演奏中的配合行较差。合唱表演的稳定性就会失衡,出现速度过快、声音辨别能力下降、音乐表演过火等。反之,有些合唱艺术家过于理智,在合唱中很难进入到角色中,即使在前期的排练和合唱中具有良好的配合度,但声音的表达中缺乏情感和激情,致使没有灵魂,既不能感动自己又不能与音乐、听众产生共鸣。合唱效果难以产生。对此,笔者人员,在合唱演绎过程中,应从美学的角度出发,以此为基础了解音乐曲目,加强练习,逐渐将自己带入到音乐创作者的情感世界中,将自己的情感与音乐融为一体,才能使得作品得到完美演绎。

4.2 环境与合唱

合唱演绎过程中会受到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的影响,这两者影响后的处理也会产生不同的作用。在正面作用中,在合唱时,音乐形象全貌的展现影响着每个人,加上现场听众情欲热烈,这时就很容易产生艺术激情,把技术动作感情化,使声音更具有表情。负面作用中,由于内外环境的影响,会使合唱参与者受到不同程度的波动,导致有的声部或是参与者的音准、节奏、语言、音色以及演唱方式脱离原有的演唱轨道,影响整体的呈现效果,同时也有可能由于艺术激情过高而超水平发挥。所以,如何处理环境与合唱的关系也至关重要,直接影响着整体呈现结果。对此,笔者认为合唱者应不断的积累舞台经验,将自身所收获的宝贵经验转化为个人成功的表现要素。

5 结语

美学视角下对合唱艺术进行分析,可知合唱艺术具有较强的感染力,与其他艺术相比具有自身的独特魅力。虽然合唱艺术进入中国时间较短,但是随着国民对合唱艺术的热情,合唱艺术目前已经实现了广泛的普及,作为美育教育不断提升现代人的审美能力,培养人的高尚情操,具有其他艺术所不可替代的价值,期望合唱艺术能够不断的提升其表现形式,在更多场合之中得以完美的展现。

猜你喜欢

演唱者声部听众
声乐表演中音乐素养对美声唱法的重要性
如何调整声乐演唱中的心理状态
声乐演唱中乐感的有效培养研究
梅花
——为混声四声部合唱而作
业余合唱团的分声部训练
多声部视唱训练
让听众“秒睡”的有声书
二声部合唱教学之初探
好太太都是好听众
听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