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雨课堂的大学课堂教学互动研究

2019-12-30裴亚南董亚洁王鑫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9年12期
关键词:大学课堂教学互动智慧教学

裴亚南 董亚洁 王鑫

摘  要 雨课堂能够构建大学课堂各个环节的师生互动,为大学课堂教学带来生机和活力。研究不同教学环节基于雨课堂的师生互动,其中课前互动包括预习知识点推送、问题导向的互动、预习测验互动;课堂上互动包括客观题测验互动、主观题答题互动、弹幕互动、图文投稿互动、课件释疑互动;课后互动包括答疑互动、课后试卷互动等。

关键词 教学互动;雨课堂;大学课堂;智慧教学;PPT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9)12-0050-04

中图分类号:TS664.01    文献标识码:A

Research on Interaction of College Classroom Teaching based on

Rain Classroom//PEI Yanan, DONG Yajie, WANG Xin

Abstract Rain classroom can buil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all aspects of the university classroom, and bring vitality to the university classroom teaching. This paper studie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different teaching links based on rain classroom. Among them, pre-class interaction includes preview knowledge point push, problem-oriented interaction, pre-test interaction; classroom interaction includes objective question-test interaction, subjective question-and-answer interaction, screen

interaction, graphic contribution interaction, courseware interpreta-tion interaction; after-class interaction includes question-and-answer interaction, after-school test paper interaction.

Key words teaching interaction; rain classroom; college classroom; wisdom of teaching; PPT

1 引言

目前在高校课堂教学中,多数教师仍采用传统的课堂授课方式,教师单向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缺乏课堂交互,缺少讨论思考。这种授课方式无法满足新时代培养学生思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求[1]。而且学生的智能手机和智能移动终端对课堂教学冲击巨大,当教学内容枯燥、教学设计不合理时,学生的注意力会迅速转移到手机或移动终端上,严重影响课堂秩序和教学质量。

在课堂教学中,互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通过互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同时,教师根据学生对教学的反馈,能够针对学生的需求调节教学进度、修改教学设计。传统课堂授课方式中的互动形式和互动程度非常有限。随着智能终端应用程序在教育教学方面的不断创新,智慧教学工具逐步被高校教师所尝试,其能够大大加强师生间交互,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师也能够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习效果。本文以智慧教学工具雨课堂为例,研究大学课堂的互动教学。

2 雨课堂简介

雨课堂是清华大学于2016年4月推出的智慧教学工具,它的功能实现全部基于PPT和微信[2],实现与PPT、微信的完美融合。雨课堂通过增强PPT和微信的已有功能,能够将PPT、Word、语音、视频、试题、外部链接等直接推送到学生手机,并创造出多种多样的互动方式,实现师生在课前、课上、课后的积极互动,使互动的广度和深度得到最大限度的扩展,让学生的手机从“低头的工具”变成“抬头的利器”。

不论是在课堂上还是课堂下,学生和教师能够通过雨课堂进行全员互动,进行观看PPT、听语音、参与讨论、回答问题、弹幕互动等活动。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互动反馈评估课程难易程度、学生的学习掌握情况,进行课程进度和课程設计的调整;互动数据也记录在课程数据报表中,教师根据数据中学生的出勤、课堂互动、“不懂”反馈、答题情况、试卷分数等数据,对学生进行学习过程性评价和综合评价。

3 雨课堂促进大学课堂教学互动

课前教学互动  目前在高校中,大学生普遍缺乏对课程的课前预习,而大学课程往往逻辑性、结构性强,大学生不进行课前预习,很难抓住课程的重难点,更谈不上进行主动学习。利用雨课堂,师生能够在课前轻松互动,教师能够督促、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课前教学互动见图1。

教师将需要学生预习的知识要点制作成一个8~12页的简短的预习PPT并推送给学生。预习PPT最好是手机课件,更适合学生用手机观看。预习PPT资料不需过多,能够直接在安装有雨课堂的PowerPoint中制作完成。也可以为学生推送微课视频、慕课视频以及来自主流视频网站的网络视频,让学生观看微视频进行预习。微视频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作为预习材料推送给学生,学生能够得到更为直观、生动的教学内容,预习效果更好。

教师可以对每一页课件进行语音讲解,进行重点提醒和针对性讲解,丰富课件内容,方便学生理解和学习。带着教师语音的预习资料,就像教师跟每个学生面对面交流一样,能够使学生获得好的预习效果。

在推送预习材料的同时,可以开展基于问题的教学。基于问题的教学就是以问题为载体贯穿教学过程,使学生在提问和答疑的过程中激发自主学习的动机,进而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自主学习方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3]。在预习时,在预习PPT中设置单选题、多选题,设置好题目、选项、答案、分值,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预习,带着问题查看学习资料,用问题引导学生学习方向,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课件的每一页都允许学生给教师留言,学生根据课件内容提出在预习过程中的疑问,教师针对学生的留言进行回复答疑。

预习资料包含的PPT、视频、音频、问题在上课前一周或者两天推送给学生,教师可以设置预习截止时间,在时间节点前没有预习的学生会收到信息提醒。同时,学生的预习时间长短、是否答题、答题的对错、视频观看次数等数据被同步记录下来,教师能够查看班级课件预习情况和完成情况,了解学生的预习进度和学习效果。教师在手机端实时查看学生的整体预习情况统计,根据课前预习反馈进行学习情况分析,明确教学重点和难点,优化教学设计,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和教学。

课堂教学互动  在课堂教学中,当前教育界越来越认同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进行授课。这种模式强调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地位,教师不再单纯地进行知识教授,而成为不可或缺的学生开展学习的引路人、指导者和合作者。教学活动的重心从教师单纯地知识讲授,转变为对课堂进行大框架的设定,并通过引导、提问等方式,让学生在框架内进行自由活动和发展。学生从教师讲授知识的被动接受,转变为课堂的主动参与和思考。在这种模式中,课堂互动显得尤为重要,教师通过互动来熟悉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需求,通过互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学生变为学习的主动者,设计多样化的互动方式,促使学生进行思考和知识建构,使课堂时间得到最有效的利用,使学生在课堂上弄懂更多的问题,使学生思维始终与教师思维融为一体,引起教与学双方和谐共鸣[4]。

传统课堂互动是通过学生集体回答或者点名问答的方式进行,是师生间的简单互动,无法做到全部学生参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也很少[5],如图2所示。通过智慧教学工具雨课堂,能够有效弥补传统课堂互动的不足,建构以学生为中心的师生、生生全面的课堂互动,见图3、图4。

利用雨课堂,教师在上课时将自己的授课PPT推送到学生手机,根据课堂情况,需要进行师生互动时,可以在PPT上事先做好或实时增加限时测验或修改测验方式。随堂测验的问题支持单选题、多选题、投票题,也支持主观题。如果是客观题,不论是单选还是多选,学生答完后,系统会根据教师设置的答案自动评判并统计结果。教师能够实时查看统计结果,实时了解学生的答题情况,包括答题人数、各选项的选择情况,得到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教师在课堂上讲解客观题时,可以将客观题以及学生的作答情况以柱状图的形式直接投影在大屏幕上,分析不同的答题思路。在主观题方面,教师在课堂上可以让全班学生进行个人作答或者随机分组作答,教师可以批改,也可以让各小组互相评价。学生分组可以在课前分好,也可以当场创建。在学生分组作答的时候,每位组员均可提交答案,可以对上一份答案进行修改,以最后一份为小组最终答案;教师评分为每位组员的得分,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据相关研究统计表明,成人的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只能保持20分钟。当前高校上课,一堂课多为两节,也有连上三节的。当连续上课一上午或者一下午时,学生会感觉疲惫,注意力分散,这就需要教师及时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加与学生的互动,让学生注意力重新回到课堂上来。

弹幕互动和图文投稿是调动全班学生讨论和发言的一大利器。弹幕互动是学生针对教师提出的话题或者问题进行文字回答,所有回答会在大屏幕上以无记名的方式横向滚动显示,因为在大屏幕上不显示回答人的姓名,学生积极主动,答案个性鲜明,大多数学生都非常喜欢这种方式。弹幕互动瞬间能把课堂变得非常活跃,师生互动愉快轻松。图文投稿是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或者任务,学生可以将图片或者问题发送给教师,表达个人观点和问题思考。教师可实时查看,并选择学生发送的图文内容投放至大屏幕与全班学生共享。

在弹幕互动和图文投稿时,都是教师先提出问题、发布任务、发起话题,让全班学生参与互动。这种师生、生生之间的积极互动,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学习效率,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者,让课堂教学焕发出生机与活力。

利用雨课堂教学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针对某页PPT的课程内容没有听懂或者不理解,可以在此页PPT上标注“不懂”,需要重复、重点学习的可以将PPT页“收藏”。教师授课结束后会收到“课后小结”,其中有学生“不懂”“收藏”页面的统计,学生弹幕互动以及图文投稿互动的详情,习题作答数据统计,优秀学生统计以及预警后进学生的统计。这些数据能够让教师全面了解课堂、了解学生,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更好地优化教学设计[6],进行教学辅导,针对优秀学生和后进预警学生定制个性化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帮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课后教学互动  在课后学生的自学阶段,教师通过雨课堂能够引导、辅导、指导学生。教师在课前、课上推送到学生微信上的课件一直保存在学生手机上,学生可以反复查看学习。学生能在课程讨论区发送图文帖,向教师提出自己的疑问,教师根据问题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对于师生互动的帖子内容,所有课程班级中的师生均可以随时评论、点赞、回复。学生可以随时在每页PPT下直接写评论,教师和学生都能看到评论,可以进行讨论,发表不同意见。

教师可以发送课后试卷给学生,对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学习进度等进行评估。同时,教师可自定义答案显示时间,也可以设置答卷截止日期,截止日期前没有答卷的学生会收到提醒。教师可实时查看考卷数据,包括考卷预览、考卷完成情况、学生得分分布情况、学生答题正确率对比图、学生答题详情。教师可以针对某个知识点、重难点、具有共性的问题发送班级群公告给所有学生,群公告的内容可以是图片、文字、链接、文章、在线视频、云盘文件等。雨课堂能够自动将全部课程中的课上习题和课下作业题中的题目进行汇总,支持学生随时再次进行练习,查看题目解析,对题目添加笔记,以及对重难点题目进行标星,方便学生对其进行集中查看和复习。课后教学互动图见图5。

4 雨课堂互动教学的效果

把“堵”变成“疏”,使学生真正变成“学习的主体”  基于手机微信和PPT的雨课堂,把学生的手机变成学习的工具。一味地“堵”,不让学生在课堂上玩手机,不是让学生主动学习的有效方法,直接把手机变成学习的“利器”才是根本之道。互动教学把学生从被动听课、接受知识灌输的对象,变成主动学习、主动获取知识的主体。通过课前、课堂、课后频繁的师生、生生互动,学生不再是被动地记忆,而是不断地动脑筋、想问题,跟随教师的教学设计攻克一个又一个课程的难关[4]。

调动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学习的过程是个知识内化、建构的过程,学生需要不断地思考、质疑、答疑。在课堂上,教师一个人的独角戏、学生被动听课,与师生互动频繁、课堂气氛轻松活泼相比,在学习气氛上、学习效果上是截然不同的。在大学课堂教学中,课程安排紧、时间长是普遍存在的情况。采用雨课堂进行弹幕互动、图文投稿、限时测试、问题引导、分组讨论等互动,能把注意力溜号的学生及时拉回来,有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直观客观的教学数据帮助教师精准教学  雨课堂可以提供每堂课的完整教学数据,包括预习时间、预习答题得分、课堂考勤情况、课堂测试得分、单元测验得分、知识点总结得分、小组评价得分、课堂互动情况、课后作业得分、优秀学习名单、預警学生名单等。教师通过分析课程数据、学生学习数据,掌握学生学习需求,量化学生的学习情况,能够有的放矢地调整教学过程,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精准教学。

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  新时代大学生要注重培养思考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等综合素质,过程性评价更能真实反映学生综合素质的高低。雨课堂能够提供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完整数据,数据清晰、具体、完整,覆盖课前、课上、课后整个教学过程,教师通过数据能够透视学生不同学习环节的知识掌握程度和学习情况,让过程性评价有据可依。

5 结语

河南科技大学从2017年开始推广使用雨课堂,到目前为止,注册使用人数达到18 000人,在推广使用过程中也得到了教师和学生使用雨课堂的反馈:雨课堂互动教学确实带来与传统教学相比完全不同的感受,学生注意力更加集中,学习态度明显好转,学习质量明显提高;在实际课堂使用中,雨课堂跟PPT和微信融合,使用方便、简单;提供的课程数据让教师更加直观、客观地了解整个课堂,了解学生学习课程的情况,方便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等。在体会到雨课堂带来的改变和进步的同时,教师也感受到雨课堂对其工作提出的一些要求:要做好充分的课前、课

中、课后的互动准备工作,包括确定互动的时间、互动的方式、互动的主题;在互动进行后,要积极查看师生互动数据,对数据进行分析筛选;针对学生提出的意见和问题给予积极反馈;根据教学过程数据调整教学互动、课程进度、教学设计等。

参考文献

[1]李陈青.交互式教学法在高校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8,35(5):140-143.

[2]王帅国.雨课堂:移动互联网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教学工具[J].现代教育技术,2017(5):26-32.

[3]赵敏娜.美国高校三种典型课堂教学模式探讨:以教育类课程为例[J].比较教育研究,2004(4):11-15.

[4]刘邦奇.“互联网+”时代智慧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策略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6(10):51-56,73.

[5]谭志虎,胡迪青,田媛,等.微助教对高校大班课堂互动教学的重构[J].现代教育技术,2018,28(1):107-113.

[6]蒋雯音,杨芬红,范鲁宁,等.雨课堂支持下的智慧课堂构建与应用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7(10):14-17.

猜你喜欢

大学课堂教学互动智慧教学
教学互动与人的社会化训练
浅析提高大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对策构架
从百度“神灯搜索”看课堂教育教学的变革
基于智慧教学理念的翻转课堂教学流程与互动系统设计
合理使用智能手机促进课堂有效教学
谈大数据分析和英语教学的关系
“九步五必做”教学法研究
探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智慧教学
大学课堂中运用参与式教学法的思考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