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实验实训设备管理创新

2019-12-30何灿灿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9年12期
关键词:实验室

何灿灿

摘  要 以创新性的思维论述高校实验实训设备的技术对策和使用管理措施,指出点检制是高校实验实训设备管理的有效途径,引入点检制可提高实验实训人员的管理能力,做到“操、检合一”。

关键词 实验设备管理;实验实训设备;实验室;设备管理信息系统

中图分类号:G642.4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9)12-0013-03

Innovation of Equipment &Experimental Training Management in University Labs//HE Cancan

Abstract Technical countermeasures and management measures for

the practical training equipment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discussed with innovative thinking. The spot-inspection model is an

effective way of university laboratory equipment management, and

it can improve the management ability of the experimental personnel.

Key words experimental equipment management; experimental trai-

ning equipment; lab; equipment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1 引言

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地方,而人才的教育离不开“高、精、尖”的实验仪器(如用于服装专业中对人体测量的数字化设备三维人体扫描仪等)和数量较多的实训设备(如用于服装专业学生实训的工业缝纫机等),面对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如何对现代化的实验实训设备进行有效的管理与使用,这也是高校人才培养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

对此应以创新性的思维来开展高校的实验实训设备管理工作,既要满足实验实训教学对仪器设备正常使用的需要,也要按照现代设备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实现对大中型实验实训设备一生的跟踪管理,这是一个系统工程。本文以江苏理工学院为例,探讨高校实验实训设备管理应采取的措施。

2 实验设备建设管理程序化

搞好教学仪器设备的选购  按照现代设备管理理念,教学仪器设备的选购原则是“技术上先进,教学(生产)上急需,经济上合理”。购置前要进行相关的技术经济分析,做好市场调研和招投标工作。高校设备主管部门要对各院系所申购的新设备进行全程跟踪(购置—安装—使用—维护—修理等),管理要形成封闭链,其反馈的信息将直接影响各二级学院下次购置新设备的指标和实验设备资金的再分配。

做好配套管理  实验实训设备的管理要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爱护实验仪器设备,使它们在整个寿命周期内发挥最佳设备功能和教学效果。

高校的实验实训设备均为国有或集体的固定资产,要按照现代设备管理的理念对各类实验实训设备进行统一的管理,制定相应的《教学仪器设备管理办法》《教学仪器设备维护维修管理办法》等制度和实验实训设备使用手册;根据各院系教学的实际情况,实施分级管理;对大型实验仪器设备要采取相应的技术和维护措施,确保仪器设备不受外来因素的影响,以免造成损坏;实验教师和实训人员应熟悉其分管的实验装置和设备的性能、工作原理及操作要领,不得违章操作。重要的实验仪器设备使用到一定期限后,为了保证实验数据的可靠性和仪器检验的准确性,实验设备主管部门要有计划地组织各院系实验中心或使用部门对重要仪器设备进行质量检验,修复设备的精度等量值。

高校实验设备处和各院系实验中心要对各自所分管的实验设备进行资料建档与挂牌工作,结合校园网络化建设实施实验设备管理的计算机化,利用现代化手段对实验实训设备进行动态管理和科学规划。对实验实训设备的主要品种、数量、各类费用支出及使用状况等要经常进行分析、汇总,并按有关规定上报各类统计数据及信息。实验实训设备在使用中要保持其完好率[1],根据需要做到合理流动,实行大型、基础实验教学设备的资源共享。

适当自制教学仪器,实现更新设备流向的资源化  对于一些使用量大的实验仪器或市场上目前不易购买的实验实训设备,可结合高校各院系的科研实力和学科优势特点,自制一定量的实验实训设备,满足教学所需,并逐步扩大以形成校办产业新的增长点。对已有的实验教学设备,要完善、配套,留有一定的接口或技术、功能余地,以便将来为适应新的教学要求进行功能性扩展,发挥“1+1>2”的作用。

由于技术进步,新的实验实训装置的不断引入,高校在一段时期内会有大量的实验设备因其品种、类型的更换而被淘汰下来,如服装专业用于学生衣裤制作的工业缝纫机、设计绘图用的计算机等,这些被更新下来的大量实训设备对于服装专业是没有用处了,但对于机械学院这样的工科院系而言还是有用的,可以将这些待淘汰装置的去向实现资源化:将这些“待报废”的工业缝纫机、计算机等设备调拨到学校相应的实训基地,让工科学生进行缝纫机拆卸,熟悉其结构与装配,锻炼大学生的实践及创新能力。

3 实验设备日常管理规范化

制定使用规程,均衡实验设备负荷  对各院系的实验课,在每学期初要进行统筹规划和科学安排,避免教学实验设备前松后紧或闲忙不均的现象,积极与教务處、实验设备处等部门沟通,解决实验课开设与实验实训设备使用负荷率不均衡之间的矛盾,以利于高校教学实验设备的可持续使用。

采用绿色技术  高校的实验设备管理部门要综合考虑实验实训设备的自然属性、技术属性和价格属性等方面要素,科学制定实验设备的报废界定条件,对存在教学隐患,不符合环境保护国家标准,且耗能大的老旧实验设备应强制报废[2]。在实验设备的使用和维修中,要积极采用绿色技术,减少噪声、油液、电磁辐射等对教学实验环境的污染,避免有毒、有害的实验原材料或气味难闻的布匹面料等给师生带来的健康危害,进行绿色化、清洁化实验教学;同时做好实训设备的修旧利废工作,节约实验设备的维修资金。

采用新思维提高设备利用率  对于假期大学生基于比赛目的创新性产品制作,可考虑给予参与部件加工或服装制作的实训教师一定的工作量或学时补助,以调动实验人员的积极性,也让更多的师生主动了解实验过程及实验设备,把学生的课余时间吸引到专业实验室和实训工厂(服装车间),提高大学生参与创新制作和科研的积极性,改变有些实验设备开机率低、实验人员工作量不足的状况。

高校大型、精密、稀有的实验实训设备也可以结合产、学、研的开展,与合作企业或设计研发部门共建,提高大型实验设备的利用率,也促进地方经济的提速增效,使校企合作向纵深发展。

4 实验设备维护先进化

采用网络化管理  建立高校实验实训设备管理信息系统(MIS),建立基于校园网的全校实验室管理平台,对大型仪器设备技术资料数据库进行统一管理,对实验设备的使用率、维修费用等应有详细记录,达到职责分明的目的;为做到公共实验设备资源共享,可以考虑构建“互联网+”的实验实训设备管理系统,将高校实验实训设备管理工作提到一个新的高度[3]。

推行“点检制”新模式  对实验实训设备的使用、维护、修理等环节,可引入“点检制”,其技术信息流程如图1所示。

1)定人定机。主要实验仪器或实训设备要由专业的实验人员执行点检作业与维护,实验设备处制定大型实验设备使用规程和实训设备点检技术标准体系。

2)全员管理。调动全体实验人员参与实验设备管理的积极性,在不同的岗位上尽不同的职责,确保实验实训设备的开机率和完好率,使实验、实训人员不仅会操作,还要懂装置的维护及调整修理,逐步做到“操(作)、检(查、修)合一”。

3)实行“三位一体”的点检作业。由实验设备的分管实验员每天进行日常点检;每隔3~6个月,由实验室负责人联合专业课教师对主要实验设备进行专业点检;每年由实验设备处会同专业厂家,采用专门仪器对关键实验设备进行精密点检。

4)根据上述三类点检所获得的数据及资料,结合设备的维修计划再辅以点检维修决策计算机系统,对有毛病的实验实训设备采取状态维修的方式[4],区别对待;大型教学仪器设备也可委托社会专业维修公司进行专项维护和修理。

5 人员培训多样化

由于高等教育的大发展,各高校的实验室和实验设备数量、固定资产值都在快速上升[5],实验设备的管理、维护、检测等所需要的人员培训可在不同的层次上进行。

分散模式  对于新入职的实验、实训教师,因其缺乏實验设备维护和管理的经验,对他们可采用大众化培训模式,讲解实验实训设备管理的工作要领,或以黑板报、展板、多媒体等形式进行初级教育培训。

集中模式  对于中高级实验人员可进行专项辅导,目标是实现“操、检合一”的实验设备管理新模式,即实验员不仅要会操作实验仪器设备,上好实验课和实训课,也要学会对自己使用的教学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这样将加强责任心建设,有利于提高实验实训的教学效率,培养一批中青年实验实训的骨干教师。

6 结语

实践证明,一所高校的办学水平,不仅取决于其先进的办学理念和高水平的师资队伍,还取决于实验仪器和实训教学设备的档次、数量及管理,高校实验设备的建设与管理水平,是反映一所高校综合办学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在新经济、新产业的新形势下,应以新的思路创造性地开展实验实训设备管理和维护工作,提高实验实训人员“操、检合一”的能力,满足现代化教学对实验实训设备使用和维护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仪器设备管理办法(教高〔2000〕9号)[EB/

OL].[2000-03-21].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

s7056/200003/t20000321_80011.html.

[2]周崚.完善高校实验设备管理的思考[J].嘉兴学院学报,2015(3):138-144.

[3]曹燚,陈多.理工科大学实验设备管理的研究[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2):94-96,100.

[4]蒋坛军.精益TPM现场实战:设备密集型企业的改善新模式[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

[5]李芸,杨权权.高校实验设备管理工作的思考与改革探索[J].中国设备工程,2017(24):20-21.

猜你喜欢

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