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高校创客空间建设及创客教育途径探索与实践

2019-12-30化希耀苏博妮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9年12期
关键词:创客大赛空间

化希耀 苏博妮

摘  要 从地方高校开展创客教育的必要性入手,分析地方高校创建创客空间所面临的问题,并以四川文理学院创客空间建设为例,阐述创客空间建设途径和取得的成绩。

关键词 创客空间;创客教育;地方高校;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9)12-0008-03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Maker Space Construction and Maker Education in Local Universities//HUA Xiyao, SU Boni

Abstract Starting from the necessity of developing the maker educa-

tion in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problems faced by the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creating the maker space are analyzed. Taking the maker space construction of Sichuan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 as an example, the ways and achievements of the maker

space construction are set forth.

Key words maker space; maker education;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reative ability

1 引言

达州古属巴国,地处四川东部,是著名的气都和苎麻之乡。近年来,达州市明确提出建设“四川东出北上综合交通枢纽”“川渝陕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和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的目标。四川文理学院作为达州乃至川东地区唯一一所省管普通本科高校,肩负着培养人才和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责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而高校作为国家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力资源和科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高校要牢固树立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全方位开展服务。推进产学研用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规范校办产业发展。为社会成员提供继续教育服务。开展科学普及工作,提高公众科学素养和人文素质。积极参与决策咨询,主动开展前瞻性、对策性研究,充分发挥智囊团、思想库作用。”可见,地方高校主动对接社会和服务社会,适应我国经济新常态需要[1]。

“创客”一词缘起于DIY文化,是指那些将创意想法转变为现实的人[1]。从概念上可以看出,创客不仅要具备创新思维,还要有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和乐于分享的观念[2]。

创客教育是将创客精神融入教育而形成的一种教育形式。狭义的创客教育是一种以培养学习者特别是青少年学习者创客素养为导向的教育模式[3-4]。

地方高校大多隶属于省教育厅,所处地理位置一般远离省会城市,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交通不便,较难得到政府和地方的大量资金支持[3,5-7],面临资金紧缺和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本文从地方高校开展创客空间的必要性入手,分析地方高校創客空间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以四川文理学院创客空间建设为例,阐述在资金紧缺、师资力量薄弱等情况下,如何有效利用现有的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在现有各类电子、机械和计算机实验室基础上,建设创客空间,开展创客教育,培育创客项目,开展各类科技竞赛,普及创客文化。

2 地方高校创客空间建设和运营实践:以四川文理学院为例

当前地方高校面临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一、偏理论轻实践等诸多问题,而创客教育则倡导“做中学”、创新教育和快乐教育的理念,强调以创新实践项目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8]。创客教育是地方高校推进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创客教育提倡将不同专业、不同学术背景和具有不同经验的人组成团队,协作完成项目,打破原有的院系和专业划分,有效促进创客之间的交流,因此,创客空间可以很好地为地方高校教学和科研服务。然而,在国内正掀起“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下,由于地域、资金、人才等因素限制,高校创客空间建设依然参差不齐[9]。

创客空间建设情况  四川文理学院创客空间创建于2017年,现有成员20余人,占地面积200平方米,学校先后投资50万元购买各类创客设备,包括雷宇激光切割机、UP-BOX 3D打印机、小宝机器人、Arduino开发板、3D打印笔、树莓派开发板、无人机,以及各类创客工具和耗材。依托学校智能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创客空间现与中科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西南科技大学、重庆鲁班机器人技术研究院、重庆智能制造产业联盟和绵阳天眼激光科技有限公司建立联系,多次邀请企业和高校专家、教授来校开展机器人、创客教育和人工智能等知识讲座10余场。2017年以来,结合学校对口帮扶和精准扶贫点万源市永宁乡柏树坝村,创客空间组织五次“以科兴学,以技惠农”的创客文化进乡村活动,向农村小学生开展机器人、无人机、3D打印和激光切割等知识培训和宣传,培训创客项目50余件,参与人数达1000余人。创客空间举办了第一届校级创客设计大赛和第一、二届校级航模设计大赛,比赛均由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赞助,参与人数达500多人,收到作品100余项。

近年来依托创客空间所取得的成绩  近年来,在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入住创客空间的大学生先后获批国家级、省级和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10余项;获得第十四届“挑战杯”四川省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二等奖两项、三等奖一项,第八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人才大赛(四川赛区)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三项、三等奖八项,第十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数字媒体设计类二等奖,“软银杯”2017中国机器人技能大赛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一项,第九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四川省赛二等奖五项、三等奖17项,第八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慧鱼组竞赛二等奖一项,第八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四川赛区三等奖五项、优胜奖二项,第九届四川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三等奖一项,2018年全国大学生物联网设计竞赛华中及西南赛区决赛二等奖一项,2018年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全国总决赛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三项,四川省(第三届)大学生机器人大赛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二项及最佳外观设计奖和最佳策略奖各一项。

地方高校创客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政策支持和资金不足。受学校定位和规划的影响,地方高校很难投入大量的资金到创客空间建设上来。四川文理学院为师范类院校,人文艺术类学科为全校的优势学科,学校每年投入大量的资金给这些学科建设实验室,购买设备和耗材,而对机械、电子和物联网这些工科类专业学科建设投入相对较少,很多实验由于没有设备,只能停留在计算机软件模拟和仿真阶段,再加上学生对创客教育认识不足,认为只要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拿到学位就万事大吉了。这就大大影响了学生对创客活动的参与热情[4-5]。

2)师资力量不足。高校开展创客教育,首先要有一些热衷于创造、乐于分享、喜欢创客生活的教师。所谓创客型教师,即创客型师资,是指服务于教育,能够利用资源将创意转换为作品并将其转换为课程的教师[6]。创客型教师应当具有强烈的追求创新的精神、跨专业学习能力、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乐于分享等特征。然而地方高校教师大多从硕士、博士畢业后直接进入学校工作,缺乏实际项目的锻炼;高校中的科研项目注重理论研究,成果以论文、报告为主;同时由于地方高校资金不足,实验设备匮乏,这些都不同程度上影响了教师能力的提升[3,7]。

3)与专业整合力度不够。目前许多地方高校开展的创客教育还只停留在电子制作、开源硬件等相关课程,参与的人员还局限于社团和爱好者,受益面较小,缺乏和专业课程的整合。

3 解决对策及建议

整合各方资源,共建创客空间  地方高校由于地域的限制,很难有较多的资金支持创客空间的建设和发展。如何在现有条件下更好地创建创客空间,普及创客教育,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地方高校一方面可以和当地政府合作共建创客空间,创客空间不仅要面向校内,还要面向地方社会,这样可以争取更多的社会资源;另一方面加大整合力度,最大化利用现有场地、实验设备和资源,将机械、电子和计算机等专业实验室硬件资源建设成为与专业密切融合、开放式创客空间,将专业课实验融合到创客课程体系中,创客空间学员也可以旁听这些课程,这样不仅提高了资源利用率,还完善了创客课程体系。地方高校创客空间还应加大开放力度,让全校大学生都可以参加创客项目培训和制作。

以各类科技竞赛和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为依托,推进项目式创客教育  目前国内开展较有影响力的高校科技竞赛有挑战杯、“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机器人大赛、蓝桥杯和计算机设计大赛等,地方高校会有一些专项经费支持学生参与这些科技竞赛。创客空间可以从创客学员中培养和选拔选手去参赛,一方面可以争取比赛的经费,缓解经费不足的问题。另外,高校每年都有国家级、省级和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还有一些企业提供的项目(如谷歌公司提供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这些项目经费从一两千到上万元不等。鼓励创客学员积极申报这些项目,带着项目参与创客空间。同时,地方高校各级部门还应做好顶层设计,创客空间负责人也应制定好规划,使得各类竞赛和项目有个长期的研究方向,形成“老创客”带“新创客”,各个竞赛和项目都得以继承和延续。

大力培养和引进“创客型”师资  地方高校应制定特殊政策,建立一定的专项资金支持创客教育的发展。同时建立校企合作机制,吸引企业里具有丰富经验的技术专家和工程师来校工作,大力引进“双师型”教师。地方高校还应与企业共建产学研平台,鼓励青年教师到企业中进修学习,参与企业项目,提高青年教师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地方高校还可以在年终考核和职称评审中制定专门的量化加分,这样可以吸引更多的教师参与创客教育。创客教育需要多方面专业知识的融合,因此,地方高校可以发挥自身优势,在全校范围内遴选具有人文、艺术、电子、机械和计算机等不同背景的教师,定期开展培训和研讨,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这样才能进一步扩大创客教师的知识面。

4 结语

当今社会正在掀起一场以AI技术、云计算和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技术浪潮。社会需要大批懂得信息技术、敢于创新和具有工匠精神的各类人才参与现代化建设。地方高校肩负着为服务地方发展培养人才的重任,应以创客教育浪潮为契机,整合资源,做好顶层设计,创建富有地方特色的创客空间。笔者以四川文理学院为例,阐述地方高校创建创客空间所遇到的困难,并给出一些可行的解决途径。但也应看到,依托创客空间开展创客教育、普及创客精神,还需要各级领导和部门的大力支持,需要更多有理想和抱负的创客型教师共同参与、形成合力,才能将创客事业推向高潮。

参考文献

[1]林腾辉.新时期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模式探讨:以宁德师范学院为例[J].宁德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4):55-59.

[2]陈莉莉,贾晓婷.高校创客型师资队伍的培养策略研究:以海南为研究区域[J].科教导刊,2018(3):74-75.

[3]王怀宇,李景丽,闫鹏展.高校创客型师资培养策略初探[J].中国电化教育,2016(3):126-130.

[4]张远峰.高校创客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西部素质教育,2018,4(12):176.

[5]林婷.“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创客教育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7(3):17-19.

[6]周霞,盘颖.高校创客教育的内涵、问题及对策[J].教育探索,2017(4):46-50.

[7]李根.高校创客教育问题与对策探究[J].亚太教育,

2016(15):105-106.

[8]付志勇,宋述强,等.中国创客教育蓝皮书[M].北京:现代教育技术杂志社,2015:10.

[9]邹洪伟.高校创客教育模式浅探[J].文教资料,2018(32):

130-131.

猜你喜欢

创客大赛空间
“鸟人”大赛
插秧大赛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让路人都可以坐下来当创客
创客
创客
说谎大赛
“7匹狼”征联大赛启事
QQ空间那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