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生态文化教育问题与对策

2019-12-30张义

新西部下半月 2019年11期
关键词:高校问题对策

【摘 要】 本文在对生态文化作了释义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高校生态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升高校生态文化教育质量的对策。要构建比较完备的生态文化课程体系;完善课程考核、丰富课堂教学形式;提升课外实践效果;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着力建设生态化校园。

【关键词】 高校;生态文化教育;问题;对策

党的十九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提出,“坚持把培育生态文化作为重要支撑,……加强生态文化的宣传教育”。国家林业局编制的《中国生态文化发展纲要(2016-2020年)》列举了生态文化发展的重点任务,其中之一就是“将生态文化融入全民宣传教育”,并强调要“高度重视大中小学生等群体生态文化教育”。因此,开展高校生态文化教育研究对于发展生态文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生态文化的涵义进行辨析,之后分析我国高校生态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高校提升生态文化教育质量的对策。

一、生态文化释义

自然科学意义上的“生态”,指的是生物之间及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些生态关系既有互助型(如种内互助、共生、共栖),也有在人类看来比较残酷的竞争型(如同种相残、捕食)。但后者同样是维持生态系统稳定、健康及实现进化不可缺少的手段,因此从生态系统角度看亦是和谐的关系。“生态”的另一层含义是某一主体与其环境的和谐关系或状态。[1]“文化”的定义众多,一般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文化简单说来就是人对世界的改变。[2]狭义的文化则指相对于政治、经济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活动产品,如宗教、哲学、科学、艺术等。

人是一种生物,人之外的生物和非生物环境构成了自然,因此,生态文化就是人与自然关系的文化。由于生态和文化各有两个含义,故生态文化的定义可以有四种:其一,人与自然关系上的人化存在方式;其二,人与自然关系上的人类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其三,人类处理与自然的关系时所取得的和谐成果;其四,人类处理与自然的关系时在精神领域所取得的和谐成果。文化是个中性词,人对世界改变的方向可正可负,因而对文化的价值判断并不唯一,故有“先进文化”、“落后文化”之分。因此生态文化的内容也有精华与糟粕之别,例如人类在对自然的疯狂掠夺过程中所形成的生态价值观就是我们应摒弃的观念。前两种生态文化的定义就是从这一层面提出来的。但今天人类想要实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人们使用“生态文化”一词时常常强调的是其和谐的一面。因此,上述的第三种表述就是我们所说的广义生态文化定义,第四种表述就是狭义生态文化定义。

生态文化的研究对象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但也离不开研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那么应该如何看待这一点呢?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生态文化的根本,协调人与人的关系也是为了获得人与自然的和谐。例如,生态政治是指政治系统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应采取的对策、应开展的活动和应负的责任。[3]它的落脚点不是研究如何利用权力对社会利益和价值进行分配,而是寻求一种确保生态和谐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人(社会)与自然的平衡关系。

二、我国高校生态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校生态文化教育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当时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相继设置环境保护方面的专业。1994年后,我国高校掀起了绿色教育的高潮,创建绿色大学、弘扬绿色文明是明显的标志。[4]进入新世纪,尤其是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之后,一些高校开展了生态文化教育,虽取得了不小成绩,但由于尚处于探索阶段,故也存在不少问题。

1、课堂教学方面

一是课程体系不健全。目前绝大多数文科生的必修课中仅有思想政治理论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18年版)第十章第五节“建设美丽中国”涉及生态文化。囿于学科背景,不少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对这节内容讲解不够透彻。农林类、环境类等理科生的某些专业课虽包含了生态文化的内容,但侧重点在于生态科学知识的讲授,人文色彩较弱。据调查,选修课方面,不少高校还不能开出专门的生态文化课,文科类专业关于生态的专业课也较少开设(如生态文学、生态政治学、生态社会学)。

二是课程考核方式单一且不能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许多高校该类课程总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组成,平时成绩主要根据学生出勤率定而基本不考虑课堂表现。由于考前老师一般会给学生提供复习资料,学生临时突击也能获得较高的考试分数,师生皆大欢喜,但教学效果较差。

三是师资力量不足。目前我国生态环境类硕士博士培养单位不多,并且培养的基本上是自然科学领域的人才,因而不能满足当前高校生态文化教育需要。不少教师课堂讲授以理论知识灌输为主,缺乏激起学生真情实感的生动案例,教学形式比较单一,学生参与程度低,导致许多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低头族众多。另外,许多教师没有开展生态文化的科学研究,使得其教学欠缺深度,本学科最新研究成果也较少反映在教学活动中。

2、课外实践方面

一是课外实践教学阙如或不到位。有些高校的生态文化课只有课堂教学而没有实践教学环节。有些高校虽有该环节,但流于形式。如某教师组织学生去附近的森林公园开展实践教学,由于师生事先没有做好准备工作,导致该活动变成游山玩水,学生学业上的收获较少。另外,不少高校周边户外教育基地标识和解说系统不够完善,这也影响了教育效果。

二是相关学生社团活动少、层次低。首先,许多高校的生态类学生社团少,同时因经费等因素影响,社团组织的活动也少。其次,由于缺乏老师指导或受自身学识所限,开展的活动层次较低。

三、提升高校生态文化教育質量的对策

1、构建比较完备的生态文化课程体系

课堂教学历来是高校开展教育活动的主阵地,也是课外实践的基础。要让学生获得广泛且深厚的生态文化理念、知识、技能,比较完备的生态文化课程体系是基础。首先要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生态文化通识课。鉴于生态文化学的博大精深,该课程的任课教师应从相关教学经验丰富、学术功底扎实的教师中选择,由这些教师协商确定讲授内容,分工合作开展专题式教学。其次,根据学生专业开设相关课程,[5]如文学类专业开设生态文学、生态美学,经济类专业开设生态经济学,管理类专业开设生态管理学、生态社会学,政治类专业开设生态政治学,法学类专业开设生态法学,历史类专业开设生态史学,哲学类专业开设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心理学类专业开设生态心理学,理工类专业可根据专业特点性质开设基础生态学、环境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工业生态学、农业生态学等课程。即使不能开出相关的专业课,也要在本专业的基础课中单独设章讲授。不论是生态学的哪个分支学科或交叉学科,生态思维或观念都会反映出来,从而会对学生生态文化素养的形成产生积极影响。

2、完善课程考核,丰富课堂教学形式

课程考核应包括三个部分,分别是平时表现、课外实践表现和期末考试,三部分成绩按照一定权重相加即为课程最终成绩。平时成绩除考虑出勤情况外,更要参考课堂参与程度、好坏以及课后作业。课外实践部分权重相对要大一些,同时课外实践要与课堂结合起来,学生课外实践成果要在课堂上展现出来,并开展学生互评和教师点评,以便学生加深认识、发现并解决问题。适当降低期末考试权重,同时本课程开始时教师即声明考前不会有复习资料,以断学生临时抱佛脚之念。

课堂教学形式应该多样化。除课堂讲授外,可采用如下形式:观看经典环保纪录片(如《地球脉动》《家园》《难以忽视的真相》《可可西里》)并写观后感;阅读经典环保著作(如《瓦尔登湖》《寂静的春天》《沙乡年鉴》《增长的极限》《只有一个地球》)并写读后感;撷取最新并具有重大影响的环保事件开展案例教学;就历史上或现实中具有争议性的生态观念开展课堂辩论;针对不同主题(如生态文化保护与传承、生态文明行为、生态科技、生态产业)进行课堂演讲;围绕相关主题开展戏剧表演;还可发动艺术类学生结合所学专业进行生态文化方面的音乐、舞蹈、美术的创作和展示。这种主动/互动式学习既可以调动学生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又明显有利于学生掌握生态文化知识和认同生态文化理念。

3、提升课外实践效果

课外实践教学是高校生态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体验式特点能让学生在获得生态文化知识的同时培养生态情感。提升实践教学效果,任课教师要精心准备:了解学校周边有什么样的实践教学资源;找准该资源与授课课程的结合点;通过学校与该资源的负责单位建立友好关系;设计好现场教学的整个过程。同时,教师也要让学生认真对待:事先强调课外实践的重要性并布置好任务,事后客观评价学生的表现。

生态社团活动由于是学生自己组织,所以更能培养学生在生态方面的主动性和问题意识,学校应大力支持。这种支持不仅体现在经费上,而且在学生的评奖评优方面也要有所体现。同时,教师也应积极指导学生社团开展相关活动以提升层次和目的性。例如,在举办生态保护类征文、演讲、辩论等活动时,教师可以对社团拟定的主题或辩题进行修改完善,在该类活动的各个环节给予专业性指导。学生社团也应不断创新活动方式,例如,可以将跑步+捡垃圾这一风靡全球的健身新潮流作为社团的经常性活动。

各级(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既有高校主管部门的重视与支持,又要求教师对之予以指导,同时也尊重大学生的兴趣爱好,是开展生态文化教育的好平台。高校应鼓励大学生开展生态文化方面的创新创业项目并给予相应支持,教师也应积极指导该计划的实施。另外,教师也可邀请有兴趣且有较好基础的学生参加自己的生态文化方面的课题,通过研究性学习进一步提升这些学生的生态文化素养。

4、加强生态文化师资队伍建设

不管是课堂教学还是课外实践,没有一支高素质的生态文化教师队伍,其教育效果都会大打折扣。在当前背景下,各高校大量引进生态文化方面的高层次人才不现实,但可以通过选送青年教师到国内外著名高校进行生态文化课程进修以培养师资,也可邀请相关行业的专家担任学校客座教授定期开课以补充师资。同时,在教师评优、职称评聘等方面切实体现教学的重要性,以激发教师在教学方面的积极性。但也不能就此忽视科研,毕竟教师的科研水平也会直接影响到其教学水平和效果,因此教师应把教学和科研结合起来,真正做到教研相长。

5、着力建设生态化校园

生态化校园能对师生生态观的形成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首先,校园自然环境的营造在做到美观的同时要遵循生态学规律,如,不对原有环境进行大改大建,尽量选用本地物种,植物种植密度要合适,根据物种之间的生态关系匹配相应物种,路灯安置在中性植物旁边。其次,可以在校园内标志性自然景观处树牌说明这些物种、生態系统能为人类提供什么样的生态系统服务,如一亩树林能为人类提供多少氧气、吸收多少二氧化碳、增加多少土壤、补给多少地下水、净化多少大气污染物。通过这种方式,能让大学生更具体、真切地认识到人类尊重自然、爱护自然的必要性,从而体认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再次,新建建筑的设计与建造也应包含生态元素,如设计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意境,选用生态环保型建筑材料等。

四、结语

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建设的主力军,其生态文化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6]针对当前我国高校生态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本文从构建比较完备的生态文化课程体系、完善课程考核、丰富课堂教学形式、提升课外实践效果、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着力建设生态化校园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对高校提高生态文化教育质量具有较大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 张义.生态文明定义和历史方位辨析[J].林业经济,2010(7)12-14.35.

[2] 白光润. 论生态文化与生态文明[J]. 人文地理,2003.18(2)75-78.

[3] 王旭烽.生态文化辞典[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2.131.

[4] 陈丽鸿 等.中国生态文明教育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央编译局.2009.49.

[5] 李秀娟.绿色发展背景下高校生态文化教育建设研究[J].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2017(2)53-55.

[6] 武珊珊,魏智勇.师范院校生态文化教育的实施路径研究[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6(5)94-96.

【作者简介】

张 义(1978—)男,湖南湘潭人,博士,河池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主要致力于生态经济、生态文化研究.

猜你喜欢

高校问题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