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庆产业“变脸”

2019-12-27王倩雅

决策 2019年12期
关键词:变脸笔记本电脑集成电路

王倩雅

互联网巨头在短时间内如此密集地布局重庆,这在全国来看绝无仅有,它们或将成为推动重庆产业第三次“变脸”的重要推手。

在经历连续15年的高增长后,重庆迎来了转型的艰难时刻。

工业兴则城市兴,工业衰则城市衰。这一规律在重庆表现得尤为明显。本世纪初,以汽车为代表的重工业的兴起让重庆经济开始起飞;2007年前后,准确把握住全球产业转移机遇,大力发展以笔记本电脑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产业,让重庆不仅顺利渡过全球金融危机,还一跃成为全国经济增长的“尖子生”。

汽车产业、笔记本电脑产业曾让这座城市贴上鲜明的“脸谱化”标签,但随着这两大支柱产业同时遭遇瓶颈,重庆经济迅速滑落。这一次,重庆能否精准把握时代发展趋势,再次推动产业成功“变脸”?

转型“阵痛”剧烈

产业有更替,城市有兴衰。令人想不到的是,重庆的滑落来得如此突然。2017年重庆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3%,15年来增幅首次低于两位数。2018年旋即大幅下滑至6%的低谷,今年前三季度重庆增速一直在6%左右徘徊。

仔细分析便可发现,重庆近年来一产和三产增加值保持平稳增长态势,唯有二产增加值从过去的两位数增长下滑至2018年的3%。分产业看,2018年重庆汽车产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17.3%。电子制造产业虽然保持13.6%的增长,但相比前两年27.7%、32.7%的高增长,同样下滑显著。

从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来看则更为明显,2018年重庆唯有汽车和笔记本电脑是负增长,分别为-27.5%、-3.8%。此前,笔记本电脑已经连续几年产量下降了。汽车和笔记本电脑产业总产值超过1万亿元,占了重庆经济的半壁江山,当两大产业同时遭遇下滑,重庆经济增速滑落是必然的。

对此,重庆官方也有清醒地认识。2019年初,《重庆日报》发文详细分析了重庆经济面临的问题。其中特别指出,“前些年推动我市经济总量迅速扩大的现有支柱产业如汽车等中低端产品已面临国内外市场的天花板,而战略性新兴产业还有待加快发展。”

短短一句话,信息量却极为丰富。汽车、笔记本电脑产业遭遇“寒流”,下滑是全球大的趋势,但重庆面临的问题更为严重,因为重庆的产品大部分位于中低端,过去注重量的扩张而不注重质的提升,在转型时期遭遇的阵痛更为剧烈。

2015年,重庆汽车制造业实现总产值4707.87亿元,产量突破300万辆,跃居全国之首。但2018年,重庆汽车产量已下降到全国第6。2018年,全国汽车销量首次出现负增长,全国汽车产量同比下降4.2%,而重庆则下降27.5%。与上海、广州等合资品牌为主的城市不同,重庆汽车产业主要依靠自主品牌,以中低端汽车为主,转型升级的问题更加凸显。

“如果汽车产业再不谋求转型,未来我们面临的不仅是支柱产业能否支撑得住的问题,背后还有几十万人的就业问题,后果不可想象。”重庆市经信委副主任居琰此言一针见血。

相比汽车产业而言,重庆笔记本电脑产业下滑幅度虽然不大,但转型升级的压力更大。

2015年,重庆市笔记本电脑产量达5575.14万台,占全球产量的40%。2017年全球笔记本电脑订单量开始下滑。特别是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终端的爆发,导致笔记本电脑整体需求下降,产业面临严峻冲击。而且,重慶笔记本电脑产业处于低附加值、低端加工制造环节,随着生产要素成本快速上升,产业向外转移的压力巨大。

产业布局“路线图”

2018年12月,重庆市政府发布了《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勾画出重庆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路线图”:即以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为主线,推动重庆汽车产业上档升级。

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重庆汽车产业转型升级要初见成效,年产汽车超过300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超过20万辆、智能网联汽车超过80万辆,实现产值超过5400亿元。到2022年,重庆要成为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研发制造基地。

从全国来看,尽管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风口仍在,但很多传统车企和新兴互联网车企早已开始布局,重庆车企起步晚,想要后发致人难度相当大。重庆拥有庞大且完整的汽车产业集群,但在关键的人才、技术、资本等方面居于劣势,整体而言在未来产业竞争格局中并没有明显的优势。

与汽车产业相比,重庆针对另一支柱产业转型升级的思路则有所不同。过去重庆电子信息产业以代工为主,特别是笔记本电脑等多处于低端加工制造环节,现在转型升级则要一手抓研发创新、一手抓补链成群,构建“芯屏器核网”全产业链。

“芯屏器核网”分别指代集成电路、面板、智能终端、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以及物联网。其中面板产业,京东方第6代柔性面板线最引人关注。去年底,重庆京东方第6代AMOLED(柔性)生产线项目开工,该项目总投资465亿元,设计产能4.8万片/月,主要生产手机、车载与可折叠笔记本电脑等柔性显示产品。

重庆电子信息产业转型,集成电路是“最聚焦”的领域。目前,重庆已初步建成较完整产业链,有集成电路企业约20家,覆盖了芯片设计、制造、封装等全产业链环节。今年4月,中国大型综合性集成电路领军企业、全球第三大手机芯片设计企业紫光集团的重庆大楼正式投用,为重庆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2018年以来,紫光集团先后在重庆布局“智能安防+AI”、紫光云南方总部、金融科技、数字电视核心芯片全球总部及设计研发中心、移动智能终端芯片设计研发中心等项目。未来,紫光集团还将在重庆布局高端芯片制造、无人驾驶等项目,涉及领域之广,让紫光项目成为重庆直辖以来最重磅的工业项目之一。

有了龙头带动,重庆发展集成电路产业就有了充足的底气。重庆计划用4年时间,培育集成电路产业达到1000亿元产值,在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等产业链上下游同时发力,建成国内重要的集成电路产业基地。

针对集成电路、面板等一个个点上进行突破,实现对“芯屏器核网”全产业链的布局,并打通产业上下游,构建完整的产业生态,重庆电子信息产业转型的“路线图”清晰。

“智能重庆”

2019年8月,重庆举办了第二届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会上马云、马化腾、李彦宏、雷军等互联网界大佬悉数到场。将这些巨头聚集在同一场展会上并非易事,然而重庆连续两年都做到了。由此可见,重庆对这场展会空前的重视和投入的力度。

智博会的背后是重庆抢占大数据、智能化產业高地的雄心。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之外,重庆把大数据智能化作为产业转型的最重要突破口,而这也是重庆产业第三次“变脸”的关键。2018年3月,重庆发布了《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国家重要的智能产业基地和全国一流的大数据智能化应用示范之城,打造“数字经济”先行示范区。重点发展大数据、人工智能等12个产业,到2020年,目标规模7500亿元,到2022年力争突破万亿元。这可以看作是重庆产业转型的纲领,要让大数据智能化成为引领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引擎”。

重庆市长唐良智在智博会上表示,重庆将加快推动“重庆制造”向“重庆创造”“重庆智造”转变。从目前来看,重庆向大数据智能化转型着力点有三个方面。

一是着力培育智能产业,重点围绕大数据、人工智能、智能机器人、智能制造装备、数字内容等12大产业,打造智能产业集群。二是着力提升智能制造水平,充分运用大数据智能化的手段,大力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推动工业互联网、云服务在重点行业的广泛应用。三是着力推广智能化应用,聚焦政府管理、民生服务、公共产品、社会治理、产业融合五个板块,推动一批智能化示范应用工程。

在推动大数据智能化方面,重庆高调且迅速。2019年6月,阿里云创新中心在重庆两江新区正式投入运营,成为继北京、杭州之后阿里云布局的第3个重点创新中心。根据规划,该中心将通过构建开放式创新生态圈,聚集一大批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智慧城市等领域的龙头企业和创新创业企业,孵化超过100家中小型数字经济企业。此前,总投资超过100亿元的腾讯西部云计算数据中心于2018年完工并启动运营,二期也即将开工建设,将成为西部地区最大的单体数据中心。

除了BAT,2019年智博会上,华为与重庆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携手共建鲲鹏计算产业生态重庆中心,将重庆建设成为中国计算产业高地;杨元庆宣布,联想将在重庆投资建设5G云网研发基地,未来5年累计销售额有望突破百亿元。

互联网巨头在短时间内如此密集地布局重庆,这在全国来看绝无仅有,它们或将成为推动重庆产业第三次“变脸”的重要推手。

(作者单位:上海财经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

猜你喜欢

变脸笔记本电脑集成电路
首个原子级量子集成电路诞生
笔记本电脑“僵尸”
人工智能与集成电路的关系探讨
专业级笔记本电脑
杜特尔特回国后“变脸”了吗?(社评)
基于CMOS集成电路闩锁效应理论的实践
希拉里缘何“变脸”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用硅片产业化
数码相机 手机 笔记本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