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特色古建筑文化发展现状及宣传建议
——以岭南四大名园为例

2019-12-27幸杨霖黄乐熙

文化产业 2019年15期
关键词:古建筑岭南园林

◎幸杨霖 黄乐熙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 广东 广州 510000)

中国古建筑园林是东方自然山水式园林的典型代表,在世界造园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园林“一池三山”格局所承载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道家思想的山与水之精髓,则是中国古典园林的重要特征[1]。

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城市化步伐的加快,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日益紧张,而人们对文化的需要更为迫切。独具地方特色的古建筑是历史文化的瑰宝,古建筑园林更是具有历史、文化、科技、艺术等多方面的价值。本文通过对岭南四大名园的调研,了解古建筑文化的发展现状,并据此提出一些关于古建筑文化发展的可行性建议。

一、岭南四大名园概况

中国古典园林按照其风格特征、建造者以及拥有者可大致分为三种基本类型: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和寺观园林[2]。岭南四大名园皆属于私家园林中的士人园林。道家自然观中“无为而无不为”的“道”,与“崇尚自然,师法自然”的思想对后世园林的建造布局影响深远。

我们在调研岭南四大名园的时候了解到:顺德清晖园位居四大名园之首,展现了岭南庭院之精髓与江南园林之特色。佛山梁园的“石斋寄情”“砚磨言志”“幽居香兰”“庄宅遗风”四景将文人对文化生活的追求表现得淋漓尽致[3]。番禺余荫山房布局十分巧妙,园中亭台楼阁、堂殿轩榭、桥廊堤栏、山山水水尽纳于方圆三百步之中,充分反映了天人合一的汉民族文化特色,表现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宇宙观。东莞可园内原前门联“未荒黄菊径,权作赤松乡”表达了园主人张敬修名为隐退,实欲复出的心思[4]。

二、岭南四大名园文化发展现状

本次调研的“岭南四大名园”都得到了修缮和保护,但是位于广州番禺的余荫山房在交通以及周边环境方面还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其所处位置虽临近地铁口,但游客需要步行穿过一大片拥挤的居民区才能到达目的地,这给游客带来许多不便,并且景点的周围卫生环境和治安环境也并不理想。周围的外在因素会直接影响到古建筑及其文化带给参观者的观感。

古建筑可以说是旅游文化的源泉,但我们要明白,旅游文化与古建筑不是单向的输出关系,两者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所以在发展旅游文化的同时一定要保护好古建筑。

在接受调查访问的90后受众群体中,有超过二分之一的人对岭南四大园林了解甚少,但对岭南四大园林和古建筑文化比较感兴趣。古建筑景点的潜在顾客群体较多,发展也较为明朗,但为何在年轻一代的受众群体中知名度并不高?在调研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问题存在的一些原因:其一,许多古建筑在推进城市化的进程中被拆除或被改造,一些名气较高的古建筑在节假日旅游高峰期的时候也面临着因客流量过大而被破坏的问题。其二,当下许多古建筑文化面临着发展问题——特色古建筑文化无法得到有效的发展和传播,旅客更多时候是把古建筑作为拍照打卡的一个“地点”,而不了解园林背后的故事和精神,古建筑不能以“文化载体”的身份进入游客的视野。

三、宣传建议

道家认为自然本身是最美的,即“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中国古典园林“崇尚自然、追求自然”并不只是对自然形态美的模仿,而是对“天人合一”的探索,在于对潜在自然之中的“道”与“理”的探求。

目前,仍然有许多古建筑景点在旅游开发中,过于重视对经济利益的追求而忽视文化效益。我们在调研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第一,在旅游开发中有效地保护古建筑,怎样做才能实现经济效益与文化效益之间的平衡?

我们认为:需要疏通路面障碍、规整道路,根据不同情况科学合理地设置清晰明确的园区路线指示标志。便捷的交通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吸引游客。在游客接待设施方面,可以设置多语言的信息符号说明标志,改善相关设施,设计风格与建筑风格相适应,与周边环境相协调,方便游客参观游览;景区内提供专业的讲解,让游客更好地了解古建筑及其文化;选择当地素质较好的村民进行培训,打造高素质、高水平的游客服务队伍,既能增加就业机会,增进当地村民的经济收益,又能为游客提供地道的、更好的服务;也可以和企业、高校、创意工作室合作,推出一系列具有建筑自身特色的纪念品。

第二,怎样做才能让特色古建筑文化得到有效的发展和传播,提高人们的保护意识?

《长物志》中说,园林可以近距离观赏不用隔着栏杆,园林是生活态度,生活可以作为艺术的载体[5]。古建筑景区可以借助各个平台做广告,在古建筑内取景,通过影片扩大古建筑的知名度,塑造城市名片,宣传古建筑及其文化的独特性和历史意义,在保护的基础上发展旅游景点;与政府或企业合作,设计具有古建筑文化特色的文化创意产品,扩大宣传力度的同时能够带来一定收益;可以在园内举行B站(哔哩哔哩,现为国内领先的二次元文化社区)和共青团承办的汉服节,与年轻人接轨;每座古建筑都可以成立一个属于自己的公众号,通过公众号向社会介绍古建筑的背景、故事和发展过程,让人们全面地认识古建筑的价值,树立起珍惜和保护历史文化遗迹的观念。提供“班游”“团体游”相关优惠,让更多学生或者青年团体走进古建筑,提升年轻人对古建筑及其文化的兴趣。

总之,对环境和文化的保护和宣传,应针对游客的体验与感受,尊重传统,尊重自然,保护环境,以人为本,与时俱进,通过保护和传承古建筑文化进一步培养人们的文化自信。

猜你喜欢

古建筑岭南园林
忆岭南
现代建筑设计与古建筑设计的融合
岭南建筑的前世今生
雨岭南
清代园林初探
古建筑取名有什么讲究
古代园林里的“美人”
不辞长作岭南人
中国古建筑
和千年园林的今世之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