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出血康复期空巢患者的护理研究

2019-12-27薛琴芬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空巢出院脑出血

徐 敏,薛琴芬

(延安大学附属医院,陕西延安716000)

脑出血是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发生率可占到脑血管疾病的20%~25%[1]。有研究指出,脑出血致死致残率极高,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较大[2]。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脑出血患者的预后已经得到较大改善,其中术后护理是改善预后的重要环节。Hemphill[3]等人的研究认为,提供专业有效的护理服务对提升脑出血患者6月内的生存质量有积极作用。而脑出血患者中较多为空巢老人,出院后发生健康问题的风险极高。为改善脑出血康复期空巢患者预后,我院对此类患者应用延续护理干预,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将结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延安大学附属医院2015年12月至2018年11月收治的113例脑出血康复期空巢患者,按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为研究组(常规护理+延续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入组标准[4]:①经头颅CT检查,按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出血诊断标准确诊,且出血部位为基底节区;②年龄≥50岁,家人配合积极治疗;③爱人健康可照顾日常起居;④预期寿命在1年以上;⑤可出院并返家;⑥随访方便。排除标准:①合并肾衰竭、肝衰竭、恶性肿瘤等严重疾病患者;②出院后由子女照顾或专业人员护理者;③合并认知障碍或精神病无法配合干预者。研究组患者57例,其中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26例,年龄53~64岁,平均年龄(59.23±5.24)岁,文化程度:小学以下13例,初、高中28例,本科以上16例;对照组患者56例,其中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8例,年龄52~63岁,平均年龄(60.31±5.26)岁,文化程度:小学以下11例,初、高中31例,本科以上14例。此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1.2.1 基本护理方案设定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基本护理,其中包括专科基础护理、康复锻炼指导以及出院时的健康教育宣教。主要内容包括:督促患者按医嘱服药、健康饮食、制定康复训练计划并辅助训练、对患者及其爱人就康复训练及基础护理知识进行宣教,提升其健康知识水平。对照组在出院后每个月进行1次电话随访。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延续护理干预。

1.2.2 延续护理 (1)成立护理小组研究组成立延续护理小组,组员由2名神经外科医生和6名工作经验在3年以上的护士组成,2名医生负责把握干预措施的科学性,护士负责护理措施的实施。所有组员沟通、表达能力佳,可满足延续护理需要。(2)制定护理计划结合最新文献资料及总结我科脑出血护理经验,从脑出血患者的血压监测控制、饮食、用药安全、康复运动、并发症、复诊等多个方面出发,建立从治疗到康复综合管理系统手册《延续护理健康管理手册》,并由专科护士进行宣教测评。在出院3d后,通过电话、网络视频、上门随访等方式进行回访,提高患者及护理人员对《延续护理健康管理手册》执行及记录。延续护理主要体现在:①用药指导:此类患者发病多因血压骤升所致,按时按量服药对患者极其重要,在指导时应对患者进行重点宣教。告知药物作用、用法用量、服药注意事项及可能存在的不良反应,提醒对患者血压及并发的不良反应及时记录。并且选择药物的时候,根据患者病情及经济状况综合选择,尽量在患者可承受范围内,以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②饮食管理:脑出血患者饮食清淡为主,低脂、低盐,钠盐每日的摄入量应控制在6 g以下,增加粗纤维摄入如水果、蔬菜摄入量,必须戒酒、戒烟;③康复锻炼指导:出院时由专业康复师评估患者身体机能状态并记录,制定科学康复训练计划,尽早开始手指抓握、站立、行走、下蹲、洗漱、穿衣等基本生活能力训练,并依据个人情况给予热敷、按摩、桥式训练等辅助训练,后期可安排散步、太极、门球、慢跑等活动,时间控制在0.5 h/次以内,避免产生不适或疲劳;④心理干预:空巢脑出血患者缺乏陪伴,加之病情影响,易滋生心理疾病,应定期进行心理辅导,特别是在随访时应注意观察患者心理动态,及时进行调整;⑤自我监测:出院前教会患者监测血压及身体质量的方法,督促其养成习惯,出院时再次叮嘱坚持监测并做好记录;⑥安全宣教:出院时嘱咐患者相关注意事项,应对常见的坠床、跌倒等意外重点宣教,保障患者安全避免意外伤害。(3)实施方法患者出院后应每周至少进行1次随访(电话、网络视频等),解决患者护理疑问,询问干预措施落实情况,督促其按计划实施。每个月上门随访1次,重新评估患者情况,评估居家潜在危险因素并提供合理建议,根据康复情况对延续护理计划适当调整。

1.3 康复指标评价

1.3.1 依从性评价 培训专人按纪玉桂[5]等设计的脑出血依从性调查问卷表进行评价打分,其得分越高表明依从性越好,内容包括健康饮食、血压监测、康复锻炼、按医嘱服药、定期复诊等5个方面,依次分为完全遵照、大部分遵照、部分遵照及完全不遵照等4个层次,分数分别为4分、3分、2分及1分。

1.3.2 神经系统功能的评价 培训专人使用NIHS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表进行测评,得分越低神经系统功能恢复的越好。

1.3.3 生活能力评价 应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的Barthel指数量表进行打分评价,分数越高表明生存质量越佳。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应用均数±标准差的格式表示,组间比较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方法,不同时点比较应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依从性对比

出院时对两组的依从性评分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两组的依从性均明显提高,研究组在出院1个月及6个月时依从性评分均要低于对照组,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患者的依从性对比分)

注:与出院时比较,*P<0.05。

2.2 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对比

两组患者在出院1个月、6个月时,其Barthel指数评分均较出院时显著提高,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在出院6个月时研究组的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对比分)

注:与出院时比较,*P<0.05。

2.3 两组患者NIHSS评分对比

出院时及出院1个月时两组患者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6个月时研究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NIHSS评分对比分)

注:与出院时比较,*P<0.05。

3 讨论

脑出血病情凶险,致死率和致残率较高。该病有着较长的康复周期,因此患者在院内治疗至病情稳定后即回家休养。受限于社区医疗服务条件及自身健康知识水平,较多患者出院后不能接受到有效的二级预防干预及康复训练指导[6]。有研究指出,高血压是脑出血患者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缺乏有效的健康指导及监督可使患者复发风险增高[7]。因此,给予脑出血出院患者持续的护理服务、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对改善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我国的老龄化进程日益加剧,空巢老人的家庭比例也显著上升。近期有学者对我国七个城市进行调查发现,空巢老人比率已占到39.37%[8]。缺乏子女照顾,空巢老人的精神生活、日常生活质量较差,身心都存在较多健康问题。而空巢老人罹患脑出血后面临的康复难题更大,对出院后的持续护理需求也更急切。目前有学者调查发现,超过93.2%的脑出血病人及家属希望得到持续有效的院外护理指导[9-10]。

目前延续护理已经在高血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慢性疾病中均取得了较好的干预效果[11-12]。储春霞[13]等的研究指出,延续护理可保证患者康复治疗过程中护理服务的完整性和科学性,对患者院外的生活质量及身体健康有着积极促进作用。在本次研究中,对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延续护理干预,结果发现研究组患者在出院1个月及6个月时依从性、Barthel指数评分及NIHSS评分均明显改善,并在出院6个月时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证实延续护理在脑出血康复期空巢患者中有着确切效果,特别是长期效果更佳。同时也提示我们延续护理的优势在于长期性和持续性,在实施过程中应注重坚持,这也与Cossette[14]等的研究结论相一致。

与常规护理相比,延续护理具有以下几个优势:①首先是科学性。延续护理中的《延续护理健康管理手册》是结合实践经验和文献资料报道而制定,注重解决空巢老人院外护理容易发生的问题及普遍存在的短板。例如有研究指出,脑出血患者出院半年内发生心理障碍的比例高达53.7%[15]。我们在研究中添加了心理干预的内容,及时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调整,以促进其治疗依从性的改善。同时,密集的随访观察,及时调整干预计划,也提升了干预措施的科学性。②其次是延续性。顾名思义,延续护理以其延续性为特色。与常规护理相比,延续护理贯穿了患者出院后的半年黄金康复锻炼期,通过科学有效的干预措施,促进了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③有效性。研究组的护理人员工作经验丰富,文化层次较高,能够满足延续护理的需要,保证了护理干预措施能够得到有效落实。

猜你喜欢

空巢出院脑出血
脑出血联合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刺激抑郁模型大鼠的行为学相关性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护理干预在脑出血患者肺部感染中的预防
疫情来袭,“空巢”老人如何空巢不空心?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扩大翼点入路改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疗效观察
空巢生日不孤独
“空巢青年”戳到你了么?
第五回 痊愈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