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前列腺癌危险度分级与RP手术后患者预后的关系及护理干预

2019-12-27都向阳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危险度前列腺癌前列腺

都向阳,王 云

(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泌尿外科,陕西延安716000)

前列腺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是威胁男性健康的第二大癌症类型,发病率超过100/10万,在我国,随着诊断技术的不断提升,前列腺癌的诊断率也不断上升。目前,对于前列腺癌,临床常见的治疗方案为RP手术,但是,对于不同分级的患者,其手术治疗效果存在明显的差异[1]。因此前列腺癌危险度分级对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以前列腺癌NCCN2012年第三版指南内容为依据,按临床分期、Gleason评分以及血PSA三方面内容对前列腺癌的指导和预后进行指导和判断,研究[2]表明,血清PSA、Gleason评分、临床分期均是前列腺癌预后的独立相关因素,在本次研究中,探讨了前列腺癌危险度分级与术后预后的关系,并提出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策,以期改善患者预后。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延安大学附属医院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泌尿外科收治的接受RP手术的前列腺癌患者140例参与研究,其中,年龄分布区间为44~78岁,平均年龄为(65.58±8.48)岁,血清PSA值为4.58~117.93 ng/mL。术前经直肠B超引导下行前列腺穿刺活检,Gleason评分≤6分者61例,7分患者43例,≥7分者36例,根据术前经直肠指检、B超、MRI、ECT等检查结果,判定肿瘤分期为T1c期30例,T2a期41例,T2b期11例,T2c期16例,T3a期39例,T4期3例,淋巴结转移9例,淋巴结转移率为6.43%,术后随访12个月以上,根据下表1的分级标准进行分组,分别纳入低危组(n=40)、中危组(n=55)和高危组(n=45)。

表1 前列腺癌危险度分级

1.2 方法

我院PCA危险度分级与患者术后预后的相关性,将14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使每组包括70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干预,对观察组患者实行个性化护理干预,具体包括:①在手术前,对患者进行全面检查,明确患者的详细病情,为制定合理的手术方案提供借鉴。②针对不同危险度分级的患者,分别给予不同的护理干预。由于前列腺特殊的解剖位置,血液供应丰富,手术时间长,创伤大,因此,术前也应该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充分备血。③对患者详细介绍治疗方案的优势和动态成果,解决患者的疑问,打消患者的顾虑,让患者充分了解手术的目的、方法、疗效,争取患者积极配合,保证手术的顺利开展。对于危险分级较高的患者,护理人员应该适当隐瞒病情,避免加重患者的不良情绪,从而让患者可以以积极的心态接受手术。④术中需要对患者进行密切监护,做好特殊器械的准备,为保证手术顺利开展提供便利。⑤术后对于不同危险分级的患者,除了要加强基础护理以外,还必须强化心理护理,通过积极的心理沟通,帮助患者建立乐观的人生观和稳定的心理状态,根据不同的病情严重程度,给予健康宣教,让患者对疾病形成全面的了解,帮助患者建立康复的信心。⑥加强饮食护理,改善患者机体营养不良的状态,补充手术给患者带来的体能消耗,提升自身免疫功能,从而加强对肿瘤细胞的抵御能力。⑦在并发症方面,手术患者往往会面临勃起功能障碍、尿失禁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在术前和术后,均要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耐心、细致的沟通和解释,取得患者的理解,并做好心理准备。为了有效防止尿失禁,应该指导患者加强盆底肌肉锻炼和肛门收缩运动,从而促使患者排尿功能恢复正常。

1.3 观察指标

对比患者的护理效果与预后情况。PSA的测定均由我院检验科操作,病理科术后进行病理学分析得到Gleason评分,临床分期综合术后病理检查和骨骼ECT、前列腺MR、前列腺B超检查结果,按照TNM与AJCC分级系统判断临床分期结果。护理满意度采用本院自制的评分量表进行评定,分为护理态度、护理质量、操作水平和满意程度四个维度。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应用Spearman相关分析对前列腺癌危险度分级与术后PSA同Gleason评分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应用χ2检验和Fisher进行精确概率计算。

2 结果

2.1 前列腺癌危险度分级与预后的相关性

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术后复发率分别为12.50%、29.09%和44.44%,从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的结果来看,前列腺癌危险度分级越高,术后复发的可能性就越高,二者存在正相关关系(r=0.5713,P<0.05)(见表2)。

表2 前列腺癌危险度分级与术后PSA的相关性

2.2 观察组与对照组干预后PSA、复发情况对比

观察组患者PS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经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3 观察组与对照组干预后PSA、复发情况对比

2.3 观察组和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对比

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在护理态度、护理质量、操作水平和满意度程度的评分方面,均显著占优,经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4)。

表4 观察组和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对比

3 讨论

在临床实践中,根据前列腺癌NCCN2012年第三版指南的相关内容,PSA、Gleason评分和临床分期不仅可以作为前列腺癌治疗和预后判断的主要依据,也可以用于独立预测PCA患者的预后。

PSA是前列腺器官的一个特异性指标,对于临床症状表现不明显或无临床症状的早期前列腺癌患者而言,PSA具有重要的诊断意义[3]。临床证实,前列腺上皮细胞可以分泌PSA,然后进入前列腺导管系统,可以帮助解决精液液化、精液水解、精液凝块的问题,对男性生育有重要影响[4]。若前列腺导管系统正常,便可产生上皮同血液间的一道屏障,用于阻止前列腺上皮细胞产生的PSA直接进入血液,一旦出现前列腺癌以后,肿瘤细胞便会破坏这道屏障,同时,肿瘤细胞分泌的PSA也增加,导致PSA在血液的含量增加,前列腺组织被肿瘤破坏越严重,则肿瘤的恶性程度也相对较高,若患者血清PSA含量高于10 ng/mL,就有较高的前列腺癌危险性[5]。研究[6]发现,前列腺癌患者预后与PSA之间存在密切关系,不同水平PSA含量,患者5年无复发生存率也存在差异,PSA水平越高,生存率越低。在本次研究中,前列腺癌患者危险度分级与PSA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提示危险度分级对患者预后判断的作用,但是并非绝对,有些恶性程度较高的前列腺癌患者,其PSA水平并未明显升高,因此若要判断预后,还要根据危险度分级、Gleason评分与临床分期等指标[7]。

Gleason评分是目前被证实了对于前列腺癌的生物学特征描述以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的指标,目前,已经被大量病例研究证实,不仅与预后判断直接相关,还反映了治疗效果、肿瘤远处转移情况、淋巴结转移情况、以及肿瘤侵袭程度等[8-10]。相关学者[11]在研究中指出,对于接受RP的PCA患者,患者术后生化复发的概率同Gleason评分有明显正相关关系,这也说明了预后同Gleason评分密切相关。在本次研究中,对于RP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现,Gleason评分与危险度分级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血清PSA值、Gleason评分、临床分期是三个影响前列腺癌预后的独立因素,在此基础上,延伸出来的前列腺癌危险度分级可以视为显示患者预后以及预测肿瘤恶性程度的重要指标,尤其是对于PSA不高的患者,前列腺癌危险度分级对预后判断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由此可见,在预测肿瘤恶性程度和患者预后时,可以以前列腺癌危险度分级作为指导,但其判断结果是否优于PSA、Gleason评分、临床分期,目前还尚不明确。为了有效保证患者预后,可以将前列腺癌危险度分级作为依据进行划分,针对不同分级的患者采取不同的护理干预对策,最大限度保证患者临床疗效。

猜你喜欢

危险度前列腺癌前列腺
不同危险度分级胃肠道间质瘤MRI影像学特征及诊断价值⋆
尿液检测可能会发现侵袭性前列腺癌
前列腺钙化是怎么回事
基于模糊集合理论的船舶碰撞危险度模型
基于TCGA数据库分析、筛选并验证前列腺癌诊断或预后标志物
经会阴和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复杂水域船舶智能避碰专家系统设计
前列腺增大到底要不要治疗
又高又壮的男人易患前列腺癌
解析健康危险度评价在建立环境健康指标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