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美术教育融入“课程思政”创新路径探究

2019-12-25王波孙旭春

戏剧之家 2019年34期
关键词:高校美术思政课课程思政

王波 孙旭春

【摘 要】美术学习的过程也是审美提升的过程,美术可以培养人们的思维方式,提高智力水平。高校美术教育也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贯彻落实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美术教育能够通过艺术手段达到教育的目的,即通过美术课程教学与美术活动,提升高校学生的艺术修养,进而推动其身心各方面和谐全面健康发展。课程思政是高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课程思政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将美术课堂的实践性、美术课堂的灵活性融入课程思政,将高校思政课堂与美术相结合,激发大学生对课程思政的兴趣,在艺术和思政教育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提升大学生的思想理论水平与艺术审美能力。

【关键词】高校美术;大学生;思政课;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34-0149-02

一、高校美术教育和“课程思政”现状

(一)课程思政地位提升。自党的十九大以来,国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程度逐年增加[1]。现阶段,高校课程思政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思想武装全体师生,提升文化自信,不断提升政治政策水平和思想理论水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在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方位育人。课程思政吸引了教育部和全国各大高校的关注,地位得到显著提升。

(二)美术教育引发关注。“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美术教育是高等院校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对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的养成和审美水平的提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在世界发展史上,有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和十四世纪兴起的文艺复兴运动等,无不彰显着艺术对民族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除了学好文化课外,提升艺术修养也是至关重要的。因而,美术教育在当下高校教育中愈发引起关注,除单独开设课程外,美术也开始与各种课程融合。

二、高校美术教育融入“课程思政”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思政课堂关注度较低。虽然现在思政课与思政教育被放到关注的焦点位置,但许多高校出现了非常严重的思政课堂轻视现象,高校思想政治课出勤率低,课堂关注度低,学生混学分的现象十分普遍。探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授课方法单一乏味,缺少活跃氛围与吸引力。且教师大多以宏观讲述为主,微观探讨极少。许多高校存在思政课在学生考核中作用极低、学生对思政课的学习只是考前临时抱佛脚、学校对思政课的经费和设备投入较少等问题。

(二)高校课程思政教师思想意识不到位。部分高校因为师资力量与重视方向问题,缺少高思想、高觉悟、高素质教师。教师本身思想政治水平不足,导致他们无法将思想政治教育与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步骤相结合,学生也无法学到知识,导致课堂思政效果极差,教育主体被模糊。学生为本、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也只是流于形式,没有融入到日常的教学行为当中去,极大降低了课程质量。

(三)高校课程思政缺少相关实践内容,课程流于形式。传统高校课程思政主要由教师照本宣科,课程大多流于形式,缺少课堂相应的实践环节。有些高校虽设有相关实践环节,但也是流于形式,效果极差。理论与实践的脱节极大降低了教学效果,致使学生上课不愿意听讲,老师也没有了上课热情,最终导致恶性循环,课程思政效果越来越差。

(四)美术课程在高校“无迹可寻”。高校在美术课程设置方面存在严重偏差。绝大多数高校美术课程的设置不足甚至不设置。因为美术课在大学培养中侧重兴趣养成和情操陶冶,部分高校将美术课作为校选课或公共课,除美术专业学生外,高校美术课程大多不需要进行考试,美术课也就沦为单纯的学分课。此外,因為一些高校延续高中模式,对专业核心课程的重视程度高,不希望学生在公共课上花费大量时间,因而对艺体类课程不加关注,导致学生对美术了解不足。

(五)美术教师教学水平与学生实际脱节。由于大学美术多为艺术鉴赏和技巧绘画,加之高中教学对美术的忽略,学生进入大学后艺术审美和绘画能力开始倒退,难以适应大学专业美术教师的课程内容。而现阶段,美术教师多为科班出身,绘画能力基本能达到教学的要求,但教学方面的能力比较薄弱,教学方法单一,不懂非专业学生的教学规律,专业味道太浓,使课堂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严重脱节,影响了美术课程的效果。

(六)美术课程教育与课程思政融入仍处于进行阶段。在现存文献综述中,将美术教学融入高校思政课堂的期刊文献极少,且当前美术和思政课在高校处境微妙,政策要求两课堂都要走向正规化,标准化,对于两者融合的研究仍有很长一段道路要走。

三、高校美术教育融入“课程思政”意义探讨

(一)高校美术融入课程思政有利于提升学生艺术修养。我们虽然一直在强调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但随着学生年级的增加,对美术的重视程度愈发下降,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开始下滑。将美术融入思政课题,通过欣赏艺术作品,让学生们提升自身对艺术作品的感悟,可以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身的艺术修养。相比传统专业课程,美术课程教育更加关注人才素质培养,这对提升大学生的艺术修养具有重要作用。

(二)高校美术融入课程思政能为国家储存高素质人力资源。当前经济高速发展,国家对人才,特别是创新型人才非常需求。国家鼓励人才综合发展,美术教育融入课程,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依托现在对思政课等相关课程的重视程度,增加美术课的课程影响,通过艺术熏陶,推动大学生全面发展。此外,美术形式的多样性、美术课程的实践性和美术思维的灵活性都对学生创新思维意识的养成极为有利[2]。大学生通过美术课上的创造性思维培育和思政课上的定性思维培育,可以极大提升其思维能力,为国家未来发展储存高素质人力资源。

(三)高校美术融入课程思政可以提升课堂活力。当前,各大高校学生课堂缺勤、课堂效果差等问题明显,导致教师上课积极性低。将学生“喜闻乐见”的美术课程融入课程思政,并同步开展实践内容,欣赏艺术作品,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引发学生思考,提高课堂气氛。一旦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参与感提升,教师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也就增加。

(四)高校美术融入课程思政有利于提升文化认同感,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课堂是大学生接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和提升民族认同感的主战场,课程思政能否发挥作用将直接决定着大学生的思想理论水平和修养。美术和思政的渗透式发展,可以将两者的积极作用相融合,引导大学生提高文化认同感,坚持四个自信,推动中华文化的长远发展。

四、高校美术融入“课程思政”创新路径探讨

(一)立足美术课堂的灵活性,转变课堂思政教学思路。因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严谨性和规范性,课程思政大多缺少活跃氛围[3],大学生谈起思政一般都想到严肃、古板。美术课堂具有灵活性,可以根据艺术品而灵活变动,课堂氛围活跃。充分利用美术课堂的灵活性,将美术的活跃与思政教育的严肃相中和。鼓励高校教师采用创新课堂形式,一方面坚持思政课“立德育人”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鼓励以学生的兴趣和当下新闻热点为出发点进行备课。将美术课的艺术欣赏融入课程思政的思想教育,推动教学方式丰富化和教学手段多样化

(二)结合美术专业实践性,推动课程思政理论联系实际[4]。课程思政多采用理论教学的方式,缺少师生互动,课本理论无法被学生理解,这违背了将思政教育融入课程的设立初衷。美术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如果只关注理论,不注重实践的话,根本无法掌握相关技巧。思政课堂可以借鉴美术的实践性,在课堂上增加实践性内容,如读后感、理论运用,在考核中增加實践分数,让学生真正了解理论,运用理论,让理论和实践结合,提升课堂实践性。

(三)联系美术教师的全面性,提升思政课堂教师的教学能力。很多思政课教师在实践教学方面有所欠缺。美术课教师除了应具备专业技术外,还要具有较好的教学能力。美术教师要能说得出如何画,也要能画得出自己所说的内容。美术课堂是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因而可以联系美术教师的全面性,提升思政课堂教师的教学能力。对高校教师进行“副业”培训,鼓励教师全面发展,依靠个人魅力吸引学生。同时高校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5],发挥学生这一课堂主体的作用,让学生真正想上思政课,爱上“课程思政”。

五、结语

课程思政在高校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人们对于课程思政的关注度持续提升,在高校思政课创新的新形势下,通过将高校美术教育融入课程思政,将美术本身审美培育和素养提升与思政的立德育人相结合,将美术的灵活、实践等特性与思政教育的严谨、规范等特征相中和,形成课程思政与美术教育的渗透式发展,以此创新高校课程思政模式,提升学生关注度,让思政教育潜移默化影响人,深远持久塑造人。

参考文献:

[1]黄长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J].智库时代,2017,(12):19+23.

[2]侯旻翡.美术院校思政教育实践探索与理论探讨——以广州美术学院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13,(15):114-116.

[3]顾明明.高校美术教育融入“课程思政”的理性思考研究[J].戏剧之家,2019,(15):155-156.

[4]屈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艺术教育结合探析[D].江西农业大学,2012.

[5]魏芳.大思政视角下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方法及路径[J].现代交际,2016,(21):209.

猜你喜欢

高校美术思政课课程思政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试论高校美术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方法
青少年对思政课的逆反心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