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区域跨境电商政策评价指标的建立

2019-12-25

中国市场 2019年2期
关键词:通关跨境电商

王 妍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信息学院,北京 100029)

1 引 言

跨境电商作为一种新的数字经济模式,在贸易全球化的背景下为我国企业提供了更广泛的业务契机。2013年以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制度推动跨境电商发展,包括国务院制定“国六条”首次表明政策支持、财政部和国税总局联合发布《关于跨境电子商务零售出口税收政策的通知》明确税收政策等。

国家级政策具有指导性与普适性,区域层面的政策则应针对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十几个跨境电商试点城市在近三年也纷纷出台政策扶持产业发展。那么各试点城市的政策内容有何特点?如何制定评价体系来反映不同区域的侧重点?本文首先探究区域跨境电商发展的影响因素,并以我国首个跨境电商试点城市——杭州的政策为基准,选取评价指标,建立统一的区域跨境电商政策评价体系,为后续评价其他试点城市的政策特点提供参考。

2 区域跨境电商发展的影响因素

新经济增长理论认为,区域长期增长取决于资本、劳动与技术进步三要素。近年来,国内也有学者结合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从区位条件、区域市场发展程度、区域经济结构、区域生产要素投入等角度,对区域经济差异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

细化到跨境电商产业,国内外已有不少学者对电商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但跨境综合实验区是近几年才出现的新发展模式,相关研究较缺乏,尚未建立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区域经济与跨境电商的发展影响因素,提出以下区域跨境电商发展的影响因素。

2.1 产业集聚

运输成本足够低、产品种类足够多、产业份额足够大的条件可能引发产业集聚,降低贸易成本。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出口跨境电商企业主要集中在广东、浙江和江苏等省市,高度集中的生产制造基地使其产业集群效应突出。因此,区域跨境电商企业及协同发展的相关产业集聚,对跨境电商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2.2 对外贸易

对外贸易能够反映城市的对外开放程度,呈现了一定的空间一致性,在测算区域经济差异时十分必要。郑欢(2016)提出对外贸易增速越快、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跨境电商活动越活跃;[1]弭元英(2016)通过对27个省和4个直辖市的数据分析,得出反映对外贸易的指标对电商发展规模具有正向影响。[2]

2.3 资金投入

投融资水平不同的城市,电商行业也存在地域性差距。例如东南沿海地区与经济发达的一线城市中,电商行业发展良好,互联网金融与B2C电商有着良好的投融资发展形势(郑欢,2016)。汪海粟等(2014)指出,高科技中小企业、出口导向型企业存在融资难的问题,因此对电商企业的资金投入是制约跨境电商发展的主要因素。[3]

2.4 通关便利

通关便利程度代表着跨境电商产品的通关效率。前些年检验检疫和通关手续较为烦琐,跨境电商的时效性得不到保障,为了让货物可以更快速地通过港口,直购进口、网购保税、无纸化通关管理等新型通关监管模式在逐步完善。

2.5 跨境物流

电商平台需要物流企业在集货、仓储、运输、通关、配送等诸多方面的合作,跨境物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跨境电商的运作效率。因此降低物流成本、缩短运输和配送周期、完善物流基础设施等,对发展跨境电商具有重要作用。

2.6 专业人才

人才短缺是跨境电商发展的巨大阻碍。由于跨境电商的学科交叉性,从事这个行业的人才不仅要掌握现代化信息技术、物流管理知识,还要熟悉国际贸易规则,具有较高要求的复合专业背景。专业人才是跨境电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2.7 信息化基础

李梦(2017)运用2007—2016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互联网普及率是影响跨境电商发展的重要因素。[4]姜宝(2017)采用贸易引力理论证实互联网的连通质量是影响跨境电商实物商品进出口规模最重要的因素。[5]大数据、云计算、智能化等技术也越来越多地应用在跨境贸易中,增进城市的信息化基础对跨境电商发展十分重要。

3 政策评价指标

3.1 PMC指数模型

PMC指数(Policy Modeling Consistency Index)由Ruiz Estrada(2008)等提出。[6]优点在于:首先,设立跨境电商领域的评价标准,计算每个指标的具体水平,反映单项政策的侧重点;其次,在各区域政策评价标准一致的基础上进行直观比较。张永安等(2015,2017)应用PMC指数模型对区域科技创新政策和金融政策进行了量化评价,验证了模型在我国的有效性与适用性。[7-8]

3.2 评价指标确立

为避免主观性,本文从政策的自身内容特点和客观保障体系两方面出发,制定指标体系。首先在内容特点和保障体系两个方面设立13个一级指标:一是内容特点包括产业协同、资金投入、对外贸易、通关便利、跨境物流、信息化基础、专业人才;二是保障体系包括政策性质、政策效力、激励约束、作用领域、作用范围、作用对象。之后以2015年6月发布的《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通知》、2016年12月发布的《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实施意见》两个覆盖面较广的政策为参考,提取反映一级指标的关键词汇,确立二级评价指标。评价指标体系的具体内容如表1所示。

表1 区域城市跨境电子商务政策评价指标体系

在确立了区域跨境电子商务政策评价指标之后,采用二进制编码对所有二级指标进行参数设置:如果评价对象的政策文本中有与二级指标对应的内容,则设定参数值为1,没有对应内容则设为0。

4 研究结论

首先,本文为区域跨境电商政策评价研究提出了新的视角。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历程较短,各城市颁布的相关政策数量有限,侧重点也有所不同,难以从整体上进行评估与分析。采用PMC指数模型能够量化跨境电商政策的每一个变量,尽可能全面考虑;其次,在内容特点和保障体系两个方面设立指标,较为客观、有据。由于文章篇幅有限,后续将在指标确立的基础上,将各跨境电商试点城市的政策进一步量化对比,分析各个城市在政策制定时的侧重点,找到政策优劣的原因,为未来制定跨境电商政策提供科学参考。

猜你喜欢

通关跨境电商
电商助力“种得好”也“卖得火”
开七窍的混沌大帝又活了:修辞通关①
通关英雄榜
跨境支付两大主流渠道对比谈
在跨境支付中打造银企直联
关于促进跨境投融资便利化的几点思考
电商鄙视链中的拼多多
通关游戏
电商下乡潮
跨境直投再“松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