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济新常态下湖北省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研究

2019-12-25露,屈

中国市场 2019年2期
关键词:高度化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李 露,屈 艺

(湖北民族学院 经管学院,湖北 恩施 445000)

1 引 言

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着力提高我国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进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指标之一。湖北省是中部发展的重点区域,担负着中部崛起的经济发展重任,产业结构的调整有利于经济健康有效发展。我国学者指出,合理化和高度化是产业结构优化的两个方面。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是对我国经济发展提出的总体要求。湖北省是中部发展的重点地区,担负着经济发展的重任,产业结构的调整有利于经济的健康有效发展。

2 经济新常态下湖北省产业结构合理化的现状评析

2.1 2001—2015年湖北省三次产业比重变化

采用产业经济学的相关指标和研究方法,选择湖北省2001—2015年三次产业数据,数据来源为2016年《湖北省统计年鉴》。通过计算历年三次产业比重,绘制2001—2015年湖北省三次产业比重趋势图如图1所示。

图1 2001—2015年湖北省三次产业比重

根据图1,从产业结构演进过程来看,2004—2015年湖北省处于“二、三、一”的产业结构演进状态,第一产业产值比重一直低于20%,并呈逐年下降趋势。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常年维持在40%以上,2004—2012年保持持续增涨势头,2011—2012两年连续超过50%,2012年最高达到50.13%。湖北省第二产业比重稳中有进,符合湖北省作为工业大省的身份。对于第三产业,2001—2009年长期处于40%左右波动,2010—2015年有过短期下降,至2013年后又快步回升到40%以上,并大有赶超第二产业的趋势。

2.2 湖北省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评析

根据《湖北省统计年鉴(2016)》的国民经济统计数据,将2001—2015年湖北省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美元),除去美元通货膨胀率的影响,换算为以1980年为基期的不变价GDP(美元)。然后,通过插值法计算出湖北省2001—2015年历年钱纳里三次产业标准比重(见表1),并于钱纳里三次产业机构标准模式比较。最后,依次将钱纳里三大产业标准比重与湖北省相应产业比重对比,绘制出图2、图3、图4,比较湖北省三大产业结构与钱纳里标准产业结构之间的差异。

表1 钱纳里三次产业结构标准模式 单位:%

资料来源:龚仰军.产业结构研究[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20.

2.2.1 湖北省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与钱纳里标准相比较

根据钱纳里标准模型,运用插值法求出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与人均GDP关系的方程式为:

Y1=0.7909-0.075Ln(X)

X为以1980年为基期的不变价人均GDP,Y1为对应人均GDP下第一产业的标准比重。

将2001—2015年内湖北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美元)换算为1980年美元的计价水平,计算出该时间段内湖北省第一产业钱纳里标准比重,并与湖北省实际第一产业所占比重相比较,如图2所示。

图2 湖北省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与钱纳里第一产业标准对比

从表1可看出:2015年之前,钱纳里标准比重一直在湖北省第一产业的上方,且都呈现下降和差距逐渐缩小趋势。2014—2015年,湖北省第一产业比重与钱纳里标准比重进一步缩小,两者之间的差距进一步缩减到0.3个百分点内。

2.2.2 湖北省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与钱纳里标准相比较

根据钱纳里标准模型,运用插值法求出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与人均GDP关系的方程式为:

Y2=-0.0815+0.0486Ln(X)

X为以1980年为基期的不变价人均GDP,Y2为对应人均GDP下第二产业的标准比重。

2001—2015年湖北省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与钱纳里第二产业标准趋势对比如图3所示。

图3 湖北省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与钱纳里第二产业标准对比

从图3可以看出,2015年之前,钱纳里标准比重与湖北省第二产业比重差距逐渐缩小,湖北省第二产业比重始终高于钱纳里第二产业标准比重10个百分点,说明在考察年份内湖北省的工业化程度显著高于钱纳里标准结构的工业化程度,进一步彰显了湖北省工业大省的身份。2013—2015年,湖北省第二产业比重出现逐年递减的趋势,这与湖北省投资导向偏向第三产业,开始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改善湖北未来产业结构有关。

2.2.3 湖北省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与钱纳里标准相比较

根据钱纳里标准模型,运用插值法求出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与人均GDP关系的方程式为:

Y3=0.289+0.0266Ln(X)

X为以1980年为基期的不变价人均GDP,Y3为对应人均GDP下第三产业的标准比重。

2001—2015年湖北省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与钱纳里第三产业标准趋势对比如图4所示。

图4 湖北省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与钱纳里第三产业标准对比

参照图4可知:2001—2015年,钱纳里第三产业标准比重保持平缓上升趋势;2001—2009年,湖北省第三产业比重长期处于小幅波动态势;2012—2015年,开始逐年攀升,但与钱纳里第三产业标准比重的差距始终在9个百分点以上。总之,通过比较湖北省三次产业结构与钱纳里标准产业结构的差异,第一产业有开始逐步缩小差距,第二产业高于钱纳里标准产业比重10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却明显低于普通的产业标准值,说明湖北省的产业结构还有待提高。

3 经济新常态下湖北省产业结构高度化程度评析

湖北省产业结构的高度化的评析,主要是通过比较湖北省与北京、上海和深圳产业,查阅2001—2015年的统计年鉴上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通过设定相应的指标,得出这些省市高度化差异的原因。引用计算公式如下:

H=H1P1+H2P2+H3P3

上式中,H为产业结构高度值;P1、P2、P3分别为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在地区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H1、H2、H3分别代表一、二、三产业的产业高度值,分别赋值为1、2、3。根据各个省市的统计年鉴的统计值,计算出相应的产业结构高度值并绘图,见图5。

图5 湖北省与北京、上海、深圳及全国高度值比较

从图中比较得知,湖北省的产业结构高度值低于北京、上海、深圳,并且它的高度值年均增长率仅为0.26%,相比湖北省15.72%的年平均经济增长率显得略少,说明相比其他城市中部城市发展稍微缓慢一些。通过以上内容的分析,更客观准确地表现湖北省与其他市的差异的演变趋势,引进欧式举例法的公式进行判断。它的修正公式为:

其中,A为湖北省产业结构系数,B为与之对比的城市产业结构系数。rAB为两者产业结构高度化水平的差异;uAi为产业i在A地区国民经济中的比例;uBi为产业i在B地区国民经济中的比例。采用公式diff=100+rAB,将负向指标转换为正向指标,所得数据见表2。

表2 利用欧式距离法对湖北省与北京、上海和深圳产业结构差异检验

注:表中数据根据《湖北省统计年鉴2016》《北京市统计年鉴2016》《上海市统计年鉴2016》和《深圳市统计年鉴2016》整理计算所得。

由表2中数据可知,湖北省的产业高度化水平与北京市、上海市和深圳市还存在差距。2001—2014年,湖北省与北京市产业结构高度化差异指标在76~77,此时两地产业结构高度化处于平稳阶段。2008—2012年,该指标最低达到64.34,此时两地的产业结构高度化水平扩大。2012—2015年,该指标呈现上涨趋势,此时两地的高度化水平缩小。2001—2015年,湖北省与上海市、深圳市产业结构高度化指标呈下降趋势,即由85.61和85.15降至78.56和86.00,此时的湖北省的产业结构高度化与上海市、深圳市差距有扩大的趋势。

4 湖北省产业结构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三大产业结构比例不协调。根据图1,湖北省产业结构处于不平衡的状态,呈现“二、三、一”的产业结构形式。2014年湖北省三次产业比例为11.60∶46.94∶41.46,相比钱纳里标准产业结构产值,第二产业增加比重高出该标准值11.4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低于该标准值3.41个百分点,说明第三产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第二,产业结构高度化水平滞后。根据图5,通过对将湖北省产业结构高度化与北京、上海和深圳的产业结构高度化进行比较得出,湖北省产业结构高度值均低于北京、上海、深圳的高度值,说明湖北省产业结构高度化水平低,发展既不充分也不协调。

第三,第三产业内部发展极不平衡。根据表2,第三产业从2014年开始超越上限值,表明湖北省产业结构在这三年经过调整从不合理水平迈入合理水平。湖北省是一个工业大省,第二产业的发展相对充分,但是忽略了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存在着产业结构不完善的问题。

5 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优化的政策建议

第一,坚持在新常态背景下协调发展三大产业,加速产业链的整合与升级。湖北省应结合实际情况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步伐,协调三大产业有序发展。坚持整合和升级三大产业链,坚持发挥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和高附加值产业的带头作用,形成三大产业相互协调发展的现代产业新结构。

第二,贯彻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立化解产能过剩的长效机制,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在推进湖北省经济结构性改革方面,要贯彻实施供给侧结构改革,来适应供需结构的变化。湖北省产业结构供给侧改革是最终提高产业的创新力和竞争力,解决产能过剩的问题,保障该省产业从低端向中高端过渡升级。

第三,以创新驱动为发展动力,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湖北省产业发展要以政府部门的产业政策为出发点,以创新驱动为发展动力,以产业的优化升级为目标,以调整产业结构为重点,从湖北省的产业结构的实际情况出发,优化湖北省的产业结构。

6 结 论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湖北省的产业转型也进入了一个关键时期,实现产业转型是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在“中高速”“优化结构”“创新驱动”的背景下,从湖北的实际情况出发,加快湖北省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湖北省的发展对中部崛起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推进湖北省三大产业之间的协调有序发展,才能更好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猜你喜欢

高度化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国内生产总值指数
1995年-2015年营业税与第三产业增加值相关关系
提高第三产业占比缘何欲速不达?
我国第三产业的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