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智能网联汽车生态

2019-12-24张进

机器人产业 2019年6期
关键词:网联智能网广汽

在汽车行业,网联与智能相结合的概念在近年不断被提出。随着各项高新技术的出现和发展,众多不同领域的企业展开合作,构建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新生态。如何更好地应对智能化和网联化对汽车产业带来的冲击?如何寻找在智能网联生态构建上的新思路和方向?广汽集团研究院智能网联技术研发中心主任张进就这些汽车行业普遍关注的问题做出了阐述和分析。

汽车工业的发展趋势

回顾历史,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带来的蒸汽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的电气时代,到第三次工业革命带来的信息时代,科技进步总是能够推动社会的发展。而现在,人类社会发展到了互联网时代。相对应的,汽车工业在每一个时代中也都有着突破性的发展——蒸汽车出现,内燃机三轮汽车诞生,汽车普及,然后就是智能网联汽车在现在的环境中应运而生。

人类的需求层次不断升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划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个层级。越往金字塔塔尖,需求层次越高。需求也在不断促进着汽车的发展。人们通勤时间的改变、对时间效率和保持联系的渴望、对规避交通事故和良好空气质量的要求,都对未来汽车提出了新的要求,即高效、环保和安全。汽车由传统产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升级,汽车产品已经升级为智能网联移动终端,能够满足人类的愉悦出行体验,满足人类更多层面的需求。

汽车行业面临着诸多问题,比如事故伤亡、交通拥堵、出行体验差等。智能网联汽车安全、高效、舒适、便利的关键特性和特征能够成为针对这些问题的可能的解决方案。智能安全汽车能够尽可能实现零交通死亡;智能移动汽车高效、舒适;智能共享汽车让人们无需拥有汽车也能够随心使用;智能汽车服务平台能够进行实时的服务。这些必然会对现在的交通环境和背景产生一些深远的影响。

在外界环境中,人、社会车辆、基础设施、其他智能硬件和生活服务场景等因素在不断发生变化,为汽车带来新的挑战。智能网联汽车通过智能化和网联化技术赋能,实现与外界的互联。单车智能是由智能感知、智能决策和智能执行实现的自动驾驶,通过人机交互为用户提供更优质的体验。而网联是在信息安全的环境下,以端作为数据入口,用管进行通讯连接,在云上进行信息交互。通过外界互联能力能够让车知道外界环境的变化,通过通信连接和信息交互能够让车辆更加智能。

当前,不同企业在从各自的维度加入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中,加快智能网联产业化。传统的车企及供应商渐进量产,逐步提高智能化程度。互联网企业与主机厂合作,开展RoboTaxi(无人驾驶出租车)商业试运营,同时建立自动驾驶开发平台。出行服务企业从上路测试中获得大量的真实数据,开放路测数据,并纷纷成立自动驾驶部门。

在国家层面上,近些年陆续发布了智能网联汽车相关的指导意见和政策法规,加快中国智能网联汽车创新技术发展。

广汽的智能网联汽车探索

广汽的智能网联汽车发展路线

广汽集团根据国家“三横两纵”(“三横”指智能网联汽车主要涉及的车辆/设施、信息交互和基础支撑三大领域的关键技术,“两纵”指支撑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车载平台和基础设施条件)的技术路线,强调“两个先行”,最终实现从跟随到引领的技术进化。“两个先行”,一是技术开发先行,智能网联领域中新技术、新科技不断涌现,发展速度非常快;二是平台开发先行,最后生产出的汽车终端必须具备新的平台。

广汽在2019年7月28号在深圳发布了ADiGO(智驾互联)生态系统,基于“先知、先觉、先行”的研发准则,集智能工厂生态、自动驾驶系统、智联系统于一身,为广汽集团实现智能化、向移动出行服务提供商战略转型提供了重要支撑。ADiGO包含四个核心内容:一是自动驾驶系统,二是智能物联系统,三是云平台,四是大数据平台。智能物联系统融合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世界级前沿技术,系统基于用户驾驶行为和使用场景,重新定义了信息框架,让交互更前瞻,让驾驶更安全。

智联、智享、智组合成车内小的智能生态圈,通过网络与外界进行互联,从而构建汽车产业大的生态圈。

智联

“智联”围绕“基础应用+T-BOX+TSP后台服务+互联子系统+总线数据应用”,挖掘五项核心功能,进行升级优化。

为了提升出行愉悦体验,广汽研究院自主研发智能网联系统。2013年,广汽研究院就开发了第一代2G T-BOX,实现了车和外界的联络。2019年,又陆续发布了2.0的系统,让车辆越来越智能,越来越网联化。通过智能互联,从社交和娱乐两个层面深度打造车联系统;智能领航为智能出行打造个性化导航系统;智能助手通过智慧传褀T-BOX实现远程监控功能;同时,让车本身成为智能副驾,具备30多项免唤醒指令,能够进行更“聪明”的语音控制。

OTA(Over the Air,空中下载)技术为汽车赋能,让汽车不断更新成长,持续提升用户体验。汽车本来是没有生命的,但可以通过OTA技术賦予汽车“生命”,看到汽车的成长。OTA可以通过软件优化,优化汽车的性能,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可以导入全新的功能,迭代功能服务,持续提升用户体验,创新研发模式;也可以在安全角度,将对安全漏洞的防护作为重点,提升安全等级,助力安全建设。

以应急响应体系为基石,覆盖车联网,应用全生命周期的车端、云端、通讯、移动APP、安全服务五大安全体系的技术研究和开发。

智驾

广汽在2016年制定了关于自动驾驶的发展目标。我们以产业化为目标逐步实现智能驾驶技术的量产,计划2020年实现L3级高速公路自动驾驶,同时实现代客自动泊车功能。我们在2018年实现L2自动驾驶,预计在2020年第一季度将实现达到L3级别的自动驾驶量产车。目前,广汽按照自己的规划正在一步一步向前走。

2019年的两款已量产的新车型,全新GA6和AISON.S,搭载了全新智能网联系统和22项安全系统功能(包括驾驶员疲劳监测、自动紧急刹车、车道偏离预警等)。基于5G-V2X的自动驾驶,在研究院园区开展了示范驾驶,完成5G通信布局,又开展了第二代无人驾驶样车开发,将线控转向系统和线控制动系统作为重点要掌握的技术,并搭载先进的传感器和优化的无人驾驶控制算法。

智驾也是打造一个开放的无人驾驶汽车研发平台,促进产业和技术发展。广汽开放了100多项数据,让人们可以更好地使用这个平台。从短期来讲,可以通过该平台研发并提供车辆支持合作伙伴RoboTaxi的研发与试运营。从中期来讲,可以通过该平台建立并完善广汽智能驾驶生态圈。从长期来讲,可以通过该平台研发并提供定制L4级自动驾驶车辆,用于RoboTaxi的运营。

智享

当前汽车研发逐渐网联化、智能化和开放化,车厂必须考虑成本和开发的周期,同时还需要更满足用户的个性化设置需求。这些旨在提高享受体验的需求需要在下一代的全新的电子电器架构平台上面得到实现。

随着科技的创新以及未来汽车设计的进化,高科技配置也将越来越多地融合到座舱中。未来,汽车可以成为人们的伙伴。通过听、说、读、写、看、触等人类常用的方式,使未来出行生活除了具备科技感之外,还能为出行提供更多的安全保障。

广汽的智能网联汽车探索

通过这几年的思考和研究,广汽在智能网联汽车方面,以生态为起步点,通过车网信息安全技术、OTA升级技术、4G/5G和LTE-V技术等三大支撑技术,以及人在车内用户体验交互平台、私有云平台(例如TSP)、用户信息共享/车生活平台(例如手机APP、传祺社区)、公有云平台(例如资讯、交通、物联网等)、数据信息整合平台等五大类平台的核心工作构建,最终走向大数据商业模式创新生态,共建广汽智能网联汽车生态。

展望

人们当前对汽车重点考虑性能、油耗、外观设计和内饰等。而未来,汽车将围绕智慧出行发展,必然更多地考虑互联网入口、物联网平台、大数据、生态系统、智能控制等因素。未来汽车应该在现有的作为交通工具的基本性能的基础上,还会被赋予更多的要求和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云端技术会赋能到汽车领域,推进汽车网联化、智能化和电动化的研发和应用。新的技术带来新的产业驱动力。

未来汽车是新时代汽车。随着汽车的不断升级,大量的资金、人才、技术都流入到传统汽车行业里,汽车制造商需要适应当前的趋势,寻找发展的突破口。当前的车厂未来是转型为出行服务商,坚守继续做新型汽车制造商,还是退变为汽车代工厂,所以这个事情值得我们大家进一步观察。

智能网联汽车是一个系统工程。传统汽车本身就是一个大型集成,涉及到很多行业和领域。而发展到智能网联汽车,这个“朋友圈”则又在扩大,行业内的分工合作必不可少。主机厂之间、各个行业之间都需要建立合作共赢的机制,让生态更丰富,让产品更丰富,能够给用户提供更丰富、更安全的汽车。

未来出行的演变趋势包含出行观念、出行工具、出行方式、出行服务和出行未来五个方面。出行观念的變化现在已经逐渐显示出苗头。从拥有汽车转变到只是使用汽车而不再拥有,以替代私家车的共享出行为未来出行的主流。出行工具将从内燃机走向低炭出行交通工具和复合化解决方案转变。在出行方式上,将以个性化、公共化、服务化作为主流。在出行服务上,将由出行服务商主导,进行点到点、端到端的无缝连接,公共交通将成为主流,而定制化服务将成为重要的补充。最后一点是出行未来。未来的出行将更加智能化,“无人驾驶+共享出行”是未来出行的终极形态,也是最环保、最低炭的终极出行方式。

(本文根据广汽集团研究院智能网联技术研发中心主任张进在“2019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现场演讲整理而成,未经演讲人审阅)

猜你喜欢

网联智能网广汽
基于云控平台雾计算架构的网联汽车路径控制
广汽AcuraRDX钛金暗夜限量版
广汽本田型格INTEGRA
广汽丰田赛那SIENNA
智能网联汽车加速到来
智能网联汽车为冬奥会添动力
新势力“网联”动了谁的奶酪?
智能网联汽车仍面临三大挑战
北京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汽车 行业规模将超千亿
网联大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