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通信息孤岛 推动企业基于财务共享的业财融合发展

2019-12-24刘群望

财会学习 2019年34期
关键词:信息孤岛财务共享业财融合

刘群望

摘要: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资源已成为与材料和能源同等重要的战略资源。信息产业已发展为世界范围内的朝阳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然而在企业内部,信息化运用水平却参差不齐,信息孤岛现象凸显,影响了信息化整体效益。本文从信息孤岛问题入手,分析了信息孤岛产生的原因,提出了解决对策建议。同时,结合财务工作实际,提出了在财务信息化领域推动业财融合,通过业务流程、信息系统、数据集成等信息共享,打通信息孤岛,挖掘数据潜力,更好地支撑企业平稳健康发展。

关键词:信息孤岛;财务共享;业财融合;信息化

一、信息孤岛及形成原因分析

信息孤岛,按照百度词条解释,是指相互之间在功能上不关联互助、信息不共享互换以及信息与业务流程和应用相互脱节的计算机应用系统。企业的信息孤岛指管理信息系统之间在功能上不能关联互助、信息不共享、不能互换、信息与业务流程及应用相互脱节的一种情况。从形成原因和类型的划分来看,企业信息孤岛的类型具体包括数据孤岛、系统孤岛和业务孤岛。

任何企业的信息化应用都有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不断提升的应用水平。在企业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的初始起步阶段,一般从最原始的计算机录入代替手工录入,从简单的数据记录、处理、存档、分发到打印输出,在此阶段,信息化应用只不过是简单的工具替代,尚未形成各子模块或单个应用系统的数据共享和集成。信息化建设通常缺乏企业顶层的统一战略规划,容易导致出现信息孤岛产生。具体情况包括:

(一)缺乏顶层统一规划设计,导致各子系统形成孤岛

没有明确的归口信息化统一协调部门,企业信息化建设缺乏战略规划主线,各个职能部门分别开发部署相应模块的信息管理系统,这些分部门的系统模块彼此割裂,应用范围狭窄,主要给自己业务内容服务,必要时兼顾上下游其他部门的信息数据供给。由于缺乏顶层统一规划设计,导致了各子系統形成信息孤岛。

(二)缺乏数据接口规范,导致数据无法共享和有效使用

因各部门业务系统各自为政,如企业资源管理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供应链管理系统、会计核算系统、业务处理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和档案管理系统等,因职能需要而建立,也因职能划分而割裂,没有预留数据接口或者数据接口不规范,导致数据无法共享和有效使用。

(三)“重硬件轻软件,重系统轻数据”的认识误区导致信息孤岛

企业普遍存在着“重硬件轻软件,重系统轻数据”的认识误区,针对企业拥有的海量信息资源,没有及时分类归档处理,导致信息存储杂乱无章,信息搜集、加工、对比、分析和综合利用无所适从,各部门又各自为政,导致冗余信息越来越多,信息利用越来越无价值,只寄托于购置高性能硬件和高大上的应用系统来解决问题,不愿意静下心来好好整理自身“内务”和挖掘数据历史价值,导致数据割裂和信息孤岛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

(四)管理理念落后,流程再造不彻底导致信息孤岛

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务必与其管理水平相对应、相协调。信息化的过程其实更反映的是一个单位管理模式、管理思维创新和优化完善的过程。管理体制机制思路不变,管理思维僵化,管理模式粗放,只期望好高骛远和人云亦云的匆忙跟随上信息化系统,势必导致急功近利和信息孤岛。

二、打通信息孤岛,实现各业务系统的互联互通

(一)统一规划,分步实施

信息化是紧紧围绕贯彻落实企业发展战略目标,伴随企业业务发展阶段不断深化完善的动态调整过程。制定企业信息化发展战略规划,成立信息化建设统筹协调机构,对信息资源建设进行整体规划及统一部署,避免短视行为,有效解决信息资源的低水平重复建设问题,从全局上把握信息资源建设的方向及目标,使信息资源在时间、空间上分布合理。

(二)规范接口,有效衔接

规范企业内外部系统之间的数据接口传递规则,而不是简单的采集。在各业务子系统开发过程中,需要建立各部门信息化需求的协同发展机制,改变各机构各部门子系统各自为政割裂的局面,从源头上做好接口预留和共享工作,促进各业务单元数据资源的共享和有效利用。

(三)流程再造,管理提升

企业的信息化,其实就是将单位的规章制度流程化、然后不断动态调整再优化的过程。企业运营管理无法做到制度化、规范化、流程化和表格化,信息化就无从谈起,更无法做到业务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三流合一。流程再造需要结合战略规划和业务发展,从根本上契合单位管理模式的变革,重新分析与设计业务流程,从整体上确认作业流程,追求全局各系统的运行最优,而不是个别子模块最优。

三、推动业务融合信息系统构建

财务共享和业财融合是当前非常热门的话题,但如何在信息化领域落到实处,更好地结合企业实际落地面临着不小的挑战。在企业内部,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因关注点和利益分配机制不同,不可避免存在冲突。为解决这一困扰,建议建立财务预算数据和财务核算数据共享的信息系统,以全面预算管理系统为平台,管理会计为工具,充分实现业务数据、预算管控、决算核算、财务分析等数据共享,进一步挖掘数据潜力,支撑企业各项决策。

(一)业务财务目标融合

改革绩效考核制度,充分运用平衡记分卡这一管理会计工具,从业务视角和财务视觉等多角度来制定绩效考核目标,将业务指标和财务目标充分融为一体,相互促进和彼此融合,不再对立,相互融合渗透,例如在业务绩效考核指标中,加入财务指标的考核,具体有销售额(营业收入)等业务指标,需要考虑投资规模、资本成本、投资风险、回收期、经营性净现金流量等,对完成业务指标进行财务资源的合理约束,避免不计成本的重复建设。在战略性行业和转型期的项目财务绩效评价时,引入经济利润、机会成本、沉没成本等理念,避免会计利润上的“近视”和缺陷,影响项目真实长期业绩评价,推动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平衡兼顾业务指标与效益指标的达成。

(二)实行管理会计下基层的业财融合

大力推动企业管理会计在生产经营管理各业务环节的落地,与基层业务相互融合,切实发挥管理会计的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评价的功能,提升管理会计决策支持的作用,为企业决策服务。在公司整体发展战略上,管理会计能避免传统财务会计历史信息滞后的缺点,主动关口前移,并嵌入业务过程,做好“数据调度中枢”和“数据分析中心”的角色,为公司业务发展提供决策指引和数据分析运营状况报告,保证公司不出现大的偏差和经济效益,同时规避财务风险。管理会计工具还能与全面预算管理、经营分析、业务考核和资源配置等各种管理工具组合运用,引导、控制和促进公司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稳健发展,真正实现从业务中来,到业务中去,将发展战略分解落到生产经营业务实处。

(三)加强业务财务基础数据融合共享

阿里董事局主席马云曾经说过,今后数据是企业发展的战略性资产,是最有价值的资源。因此,从现实角度来看,我们需要尽快建立企业的数据治理体系,加强数据标准建设、数据源管理、数据质量管理、数据安全管理等工作,将基础的业务数据和财务数据进行充分的整合、分类、集成和利用,促进企业生产经营和财务数据共享共建。在会计管理领域,就是要解放大量的重复劳动的会计人员,不再简单的审核、制单、记账、核算、支付等繁琐事务,集中精力投入到战略规划支持、财经规划分析、经营管理、绩效评价、管理提升等领域,加快传统财务会计职能从重核算到新兴的管理会计重管理的转变,提升业务融合服务于决策的战略价值。

(四)构建业财一体化的信息管理系统

在业财系统融合方面,在信息化建设顶层设计阶段,就通盘考虑业务系统和财务系统的协调和融合,打通财务和业务系统间的壁垒,全面支撑业务数据自动生成财务数据,财务数据能够穿透追溯到业务数据,实现业务财务数据顺畅流转及全面共享,为企业价值管理量化评估提供数据平台,为业财融合提供更好的系统支撑。

四、总结

打通信息孤島,推动企业基于财务共享的业财融合发展,有助于形成协同一致的管理视角,规避管理盲区和信息孤岛,克服业务财务数据来源不一致的问题,大大提升信息化系统的运营效果和效率,降低整体运营成本,加速企业整体效益的提升。同时,我们也应当注意到,财务业务一体化涉及到企业的管控模式、管理理念、制度创新、业务经营和财务管控等方方面面,只有不断优化完善,探索符合本企业自身特质的业财一体化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郭华.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集团财务共享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 (20).

[2]汪娇娇.大数据时代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云平台的构建[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 (12).

[3]刘玉.供电公司业财融合实现路径探微[J].新智慧(财经版),2014 (2).

[4]王茜.关于我国中小企业管理信息化的思考[J].财会月刊,2010 (2).

[5]王茜.谈构建业务与财务想融合的经营管理系统[J].财会月刊,2010 (11).

[6]黄勇.企业信息孤岛的形成与解决办法[J].信息与电脑,2018 (4).

[7]杜君益,王邃.企业信息化过程中的信息孤岛问题及对策[J].山东纺织经济,2010 (9).

[8]麦耀东.关于财政信息化中信息孤岛的研究[D].天津大学工程硕士论文,2012,11.

猜你喜欢

信息孤岛财务共享业财融合
试析集团企业实施财务共享存在的风险及防控对策
平安集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组织结构框架研究
会计信息化条件下企业的成本与效益分析
检验系统门诊流程的研究与设计
通信运营企业基于客户效益的业财融合研究及应用
业财融合助力企业发展探究
论实施业财融合推进精细化财务管理的措施
基于数据挖掘的网络营销系统研究
通信企业基于价值的业财融合分析浅谈
新医院制度下会计管理的挑战及改善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