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响初中数学实验常态化实施的主要因素调查研究

2019-12-24孙朝仁

江苏教育 2019年83期
关键词:常态实验教学实验

王 磊 孙朝仁

目前,“数学实验”在我国引起了广大教师的积极关注,并在一些学校得到探索性的实施。[1]2013 年后,苏科版初中数学教科书已经免费配套了《数学实验手册》,为常态化开展数学实验教学打下了基础。与此同时,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与数学实验相关的一些新问题逐渐显现。比如,数学实验资源不多,教师缺乏操作指南,常态课上使用频率不高等。这些问题或多或少地阻碍或影响了数学实验的常态化实施,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更好地了解数学实验教学的影响因素,寻求改进对策,我们组织开展了专题调查研究。

一、调查内容

课题组成员设计了“初中数学实验常态化实施的影响因素”调查问卷,以连云港市的农村、乡镇、市区的部分教师为调查对象,进行了问卷调查。

1.基本信息。

本次调查的对象是3 次省市级教研活动的与会教师,一次是省级乡村教师培育站活动,一次是市级“青蓝工程”活动,还有一次是送教下乡活动。共发放问卷152 份,收回有效问卷150份。其中,男女教师各占一半,最大限度地避开了性别对调查结果的影响。调查对象中,来自市区的教师48 人,占32%;来自县城的教师26人,占17.33%;来自农村学校的教师76 人,占50.67%。城市和农村全覆盖,调查的区域广,调查结果具有代表性与可信度。其中,教龄在10年以上的教师占82.66%,这个层次的教师对教材有一定深度的了解,在工作中有自己的想法,能够代表主流的看法。从职称来看,中级职称以上的教师占95.33%,这说明本次调查的对象,有一定的科研能力,有过对教学活动的思考,能对自己的行为有担当,基本可以真实地反映一线教学中的问题和他们的思考。

2.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从5 个维度设置了16 个具体问题,具体调查数据见表1。

(表1)

?

二、数据分析

对表1 数据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分析。

第一,教师是教学工作的重要资源之一,教师对待课堂的态度,将深刻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超过95%的教师认为教师的教学观,会影响到数学实验教学的实施。教师能否接受数学实验相关的教学理论,是常态化开设数学实验的重要前提。这真实地反映了教学活动是人有意识、有组织、有计划的社会实践活动。

在“教师的职业发展追求对实施数学实验教学的影响小”的问题回答中,有58%的教师表示“完全不同意”或“不同意”。有98%的教师“完全同意”或“同意”学科组的教研氛围对数学实验教学的实施有一定影响。换句话说,教研组认可数学实验的教学价值,并且有团结友好的研讨氛围,可以激发教师实施数学实验教学的欲望。

第二,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对数学实验教学的影响很大”这一问题,有90.67%的教师表示“完全同意”或“同意”。兴趣是学习活动的动力源泉,任何学科都应该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特别是在常态课教学中,引入数学实验教学,会给学习的过程带来极大的乐趣,在充满趣味的学习环境中探索知识,学习效能一定是极高的。

良好的学业成绩,能促进数学实验在常态课中深度融入。有68.67%的教师认为“学生的整体学业成绩对实施数学实验教学有一定的影响”。事实上,数学实验确实可以改变学生学习的方式,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并促进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

第三,对于“是否有数学实验工具对数学实验教学影响不大”这一问题,“不同意”或“完全不同意”的占64%,而表示“同意”或“完全同意”的仅占8.67%。教师在从事数学实验的教学设计时,实验工具是必须考虑的教学载体。精心设计制作的教学工具,可以解决很多靠抽象难以解决的问题。同时,可以降低学习难度,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能。因此,实验工具对于数学实验来说,是比较重要的。

另外,超过70%的调查对象认为,数学实验室不是开展数学实验必备场所。很多数学实验只是通过一张纸的折叠、一支笔的绘制来开展的。有些数学实验甚至不需要实物,通过抽象的推理,也可以进行数学实验,这就为数学实验的常态化实施提供了场域保障。数学实验是为解决问题而展开的,不能为了实验而实验。

第四,有86%的调查对象认为“将数学实验问题融入中考数学试题中,有助于数学实验教学的实施”。可以说,教师的功利思想仍然比较严重,“教什么—考什么”抑或“考什么—教什么”的观念还是根深蒂固的。诚然,实施常态化数学实验教学必然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业成绩,但不是直接追求的结果。可以设想,如果实施了数学实验教学,而对学生学业成绩毫无影响,那数学实验也将逐步被遗忘在数学教育发展的车轮下,这是很可怕的一件事。与此同时,对于“数学实验教学不利于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表示“完全不同意”或“不同意”的教师超过85%。换言之,绝大多数教师认为,数学实验教学有利于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第五,有近85%的调查对象对“学校主要负责人的重视程度对数学实验教学不产生影响”持否定态度。教学研究的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一个人的发展不能带动学校集体的发展,而一群人的努力,必然会给这个学校带来明显的改变。数学实验的发展也是如此,只有获得学校领导的认可,并在一定程度上推进,才有可能将数学实验真正地带入到学生的学习中去。因此,数学实验的实施需要学校领导层的支持和推进。

三、建议与对策

基于调研的数据分析以及所得到的基本结论,为保障数学实验的常态化实施,提出以下建议与对策。

1.从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入手,转变教师教学观念。

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对教师的工作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培养学生,二是教学回报,三是精神宽慰。首先,要给一线教师教学的空间,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教学风格,管理层要通过业务培训、教学研讨、组织活动等方式,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充分信任教师的教学能力,认同教师采用数学实验的教学方式,使得教师在工作中有归属感。其次,积极宣传教师的感人事迹、教科研成果,对教师培养的优秀学生也要大力宣传,让教师感受到自己的劳动是没有白费的。尤其要宣传通过数学实验提高了教学水平、教科研能力、专业比赛中获得好成绩等事迹,让老师们感受到实施数学实验的好处。然后,为积极开展数学实验的老师搭建平台,提供展现自己的机会,举办多种形式的业务展示和竞赛,颁发荣誉证书,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师的待遇,促使越来越多的教师在自己的教学中,转变教学观念,使数学实验的常态化实施从认识上改变并落实于行动之中。

2.从数学实验教学设计入手,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数学实验手册》上的内容,和普通教材一样,编写者刻意进行了留白,目的是希望教师能根据教学实际,进行校本化加工,提高数学实验内容与课堂教学的契合度,达到数学实验融入教学的最佳应用效果,以此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所以,要开展数学实验设计的深度教研,研究其在课堂上出现的时机,并研究问题的设计是否合理、工具的选择是否科学、实验步骤和内容是否需要改进等等。数学实验绝不是在常态课中灵机一动突然出现的,而是教师基于学情、教学内容、教学规律等深度备课的产物。选择数学实验的前提是对数学教育价值的思考,目的是要激发兴趣、发展学生、提升素养。

3.从数学实验室的建设入手,开发系列实验工具。

常态化实施数学实验,对教材的编写者、学校的管理者以及一线教师,都提出了相应的要求。特别是学校的管理者,要重视师生教学需求,尽管数学实验室对数学实验的常态化实施影响不大,也要尽量给学校配置数学实验室。借实验室建设的契机,购买数学实验工具(目前已有系列成品实验工具),也可鼓励教师自己研发数学实验工具,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数学实验的常态化实施。同时,开设专门的教学展示活动,鼓励教师参加各种数学实验的教学研究活动,为常态化实施铺设道路。

4.从数学实验教学的评价激励入手,影响家长和学校管理层。

深入挖掘数学实验的相关理论,利用多种场合宣传数学实验的教学理念,推广已有的成功经验,积极鼓励教师在常态教学中应用数学实验,向在数学实验的教学研究中表现积极的教师,提供展示的舞台,给予正向激励,将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相结合,带动教师的业务水平快速提高。用教学效果促进家长密切配合,用成功的教学案例来促使学校主要负责人高度重视,为数学实验的常态化实施注入外部力量。

猜你喜欢

常态实验教学实验
记一次有趣的实验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
实践十号上的19项实验
适应新常态,创新促发展
新常态下的艰辛与希望
让合作探究走进实验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