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光明农场荸荠田泥鳅综合种养模式探讨

2019-12-24戴杨鑫唐金玉周潮滨戴瑜来徐旭明郑卫东冯晓宇

浙江农业科学 2019年12期
关键词:荸荠田块泥鳅

戴杨鑫,唐金玉,周潮滨,戴瑜来,徐旭明,郑卫东,冯晓宇

(1.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 杭州 310024; 2.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宿迁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 宿迁 223800; 3.杭州临安敖干农产品专业合作社,浙江 杭州 311311; 4.杭州市临安区於潜镇人民政府,浙江 杭州 311311)

杭州市临安区於潜镇光明村位于著名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西天目山南麓,温暖湿润、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所属的敖干畈历来为於潜农耕大畈,农耕历史悠久,水稻、油菜、雷竹等经济作物均广泛种植。当地“耕织文化”深厚,源自当地反应农桑劳作过程的《耕织图》被誉为“中国最早完整记录男耕女织的画卷”“世界首部农业科普画册”。

近年来光明村光明农场,探索新技术新方法新模式,恢复了当地历史名果敖干荸荠的种植[1]。荸荠(Eleocharisdulcis)为莎草科多年生宿根性浅水植物,是果蔬兼用型经济作物,地下球茎作为食用果实,具有丰富的营养和保健价值,被誉为地下雪梨,种植的经济效益较高[2]。目前光明农场已成为稳定的荸荠种植基地,收益良好。但水生蔬菜若采用长期单一品种、单一模式的生产方式,会导致水生系统食物链过短、生态系统易遭破坏,引起病虫害发生等现象。因此,近年来很多学者尝试发展水生蔬菜套养经济动物,利用生物学、生态学的生态位互补、共生互利原理将水生蔬菜栽培与水生经济动物养殖有机结合[3]。泥鳅(Misgurnusanguillicaudatus)隶属于鳅科、泥鳅属,是我国重要经济淡水鱼类。泥鳅体小、细长,前段呈圆筒形、后部侧扁、腹部圆,广泛分布于我国各地,南方较多,可食用,可入药,营养价值极高,被誉为“水中人参”[4-6]。泥鳅杂食性,浅水淤泥底栖生活,白天潜伏夜间捕食,在水田中养殖成本低、收效快,同时具有保肥、增肥、除虫等作用[7],是一种常见的稻鱼共生品种,目前已开发的模式有稻田泥鳅[8-9]、藕田泥鳅[10-11]、茭白田泥鳅[12]、慈菇田泥鳅[13]、南湖菱泥鳅[14]等。作者对荸荠田泥鳅综合种养模式进行了探讨,现将该模式技术要点报道如下。

1 养殖区块改造

1.1 田块选择

试验地点位于杭州市临安区於潜镇光明村敖干畈,为连片农田,地势平坦,土壤肥力较高,为弱碱性黏性土,保水效果好,周边交通便利,紧靠天目溪,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试验田块为荸荠种植田块中的1块,面积 0.534 hm2,田块进排水方便,土壤层厚30~50 cm,周边无畜牧养殖污染和生活污水等污染源。

1.2 田块改造

田埂改造。为保持水位,需加高田埂,高度70~100 cm,田埂基部宽度100~150 cm,田埂上部宽度60~80 cm。田埂需夯实,内侧和底部铺设隔水薄膜,以防止泥鳅打洞、水土侵蚀等损坏田埂。田块中需开环沟、田间沟及养殖沟(图1)。环沟沿田四周开挖、形成环状,挖出泥土用于加高、加宽、加固田埂,环沟上部宽80 cm、下部宽50 cm、深50 cm;田间沟开成“井”字形或“十”字形,宽、深均为30~40 cm;在田块中开养殖沟3组,共600 m2,深80~100 cm,保证底部有20 cm以上深度的淤泥层,以方便泥鳅养殖喂食管理。

图1 田块的改造要求

1.3 防护措施

在田块进水口及排水口用30目以上密网做成拦鱼栅,防止泥鳅逃跑。田埂外侧每1.5~2.0 m 用木桩固定,用塑料板材建成围栏,围栏高60~70 cm。在田块上方和四周设置防鸟网,以防止鸟类对泥鳅的捕食。

2 技术要点

2.1 荸荠种植

种植的荸荠品种为引自台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的荸荠新品种台荠1号,荸荠于4月初催芽,5月初育秧,7月初定植,行株距为90 cm×70 cm。播种育苗、大田管理等均按当地敖干荸荠传统种植习惯进行,肥料以菜籽饼和牛粪等有机混合肥为基肥和追肥,并于荸荠分蘖盛期或发病初期做好病害的防治工作[14]。

2.2 泥鳅放养

选择体形好、大小均匀、体质健壮、体色正常的本地泥鳅苗为放养种苗。荸荠定植10~15 d后,用几尾杂鱼进行试水,观察水质是否安全。确认水质安全后,放养规格为体长3~5 cm(约300尾·kg-1)的泥鳅苗约450 kg·hm-2,泥鳅苗投放前用3%~5%的食盐水浸泡5~10 min进行消毒。放养时注意操作轻柔,避免泥鳅受到损伤。

2.3 综合管理

泥鳅饲料的投喂,决定了泥鳅养殖的产量和成本。每日投喂量为泥鳅总质量的3%~5%,以1~2 h内饲料吃完为宜。投喂食物主要为粗蛋白含量38%以上的人工配合饲料,辅以动物性饲料如鱼粉、黄粉虫等,植物性饲料米糠、麸皮等。水质管理方面,每15 d要换水1/5左右,保持透明度20 cm以上。日常管理要勤巡田、勤观察,经常检查田埂、进排水口及防逃设施,同时检查泥鳅生长和水质情况,做到及时调整、消毒、换水等。

3 产值效益

3.1 荸荠产值

荸荠采收为12月底至翌年1月底,2018—2019年经测算荸荠产量为31 800 kg·hm-2,由于敖干荸荠名声在外,收获的荸荠在当地销售价格为14元·kg-1,礼盒包装为20元·kg-1,以95%的商品果率计算,产值可达42.3万元·hm-2以上。

3.2 泥鳅产值

泥鳅捕捞上市分为3种模式,第一种为在沟道中放置地笼网,将捕获的泥鳅捕大留小上市销售;第二种为荸荠采收时同时采挖上市销售;第三种为留存在养殖沟中干塘捕捞或留种供下一年继续养殖。经统计测算2018—2019年试验田块共捕泥鳅578 kg,以60元·kg-1计算,产值可达6.5万元·hm-2。

3.3 成本效益

田块改造、苗种、饲料、水电、管理等成本约18.9万元·hm-2,土地租金1.5万元·hm-2;荸荠产值42.3万元·hm-2、泥鳅产值6.5万元·hm-2,综合效益可达28.4万元·hm-2。

4 小结与讨论

泥鳅作为一种小型经济鱼类适合大众化消费,市场前景较好。泥鳅养殖技术门槛较低,投入不高,连片水田经改造就可养殖,目前已有很多较为成熟的水田泥鳅养殖模式的报道并广泛应用,荸荠田的泥鳅养殖模式探索试验,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提高了荸荠田的综合收益,丰富了种养殖的业态,是一种较为成功的模式。敖干荸荠作为於潜地区较为有名的传统水生蔬菜品种具有较高的市场价格,但荸荠产业进一步发展扩张后是否会面临市场、病害等问题的困扰而导致价格下降有待进一步观察。我们通过试验丰富了荸荠种植模式,有利于进一步稳定荸荠种植产业的发展。

综合种养生态模式具有动、植物相互促进的作用,植物的种植为养殖动物提供饵料、躲避场所等,养殖动物的活动可为植物提供肥料、摄食害虫、松土等而促进生长。荸荠种植中引入泥鳅养殖其相互作用的机理有待进一步探索研究。

猜你喜欢

荸荠田块泥鳅
“施肥宝” 微信小程序端设计与实现
泥鳅笼
清脆甜美的荸荠
水稻-红螯螯虾共作模式下不同虾苗放养模式对比试验
田块尺度上的农田土壤Cd污染分布不均匀性*
挖荸荠
荸荠不说话
捉泥鳅
捉泥鳅
洗荸荠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