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主要矛盾转化的依据及现实意义

2019-12-23周丽

新西部·中旬刊 2019年11期
关键词:现实意义

周丽

【摘 要】 文章阐述了马克思需要理论的内涵和主要内容。运用马克思需要理论剖析了新时代主要矛盾转化的理论意义:从对“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上充分理解和把握“需要”;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制约和影响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的实现。论述了马克思需要理论对于我国主要矛盾制定的现实意义:人民群众的需求是推动社会前进的推动力量,立足现实基本国情和现阶段发展的实际情况,分阶段、有秩序地实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关键词】 马克思需要理论;新时代主要矛盾;现实意义

一、马克思需要理论体系的内涵

1、马克思主义需要理论的内涵

马克思主义需要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体系中重要的哲学思想范畴,它是马克思在研究人类社会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深刻分析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因这一过程中形成的,其宗旨是为了人类的解放服务,并实现满足人的需要的理论,其追求的关于“现实的人”的需要满足。马克思的需要理论首先是建立在人和社会的相互关系的基础上,马克思认为:“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人和动物最大的区别是人是通过自己的大脑来思考自己所需要的东西,并且会为了自己所需要的而尽自己的一切努力去为之奋斗。人的需要具有社会性,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产生不同的变化。而动物是出于本能和生理的渴望来获得某种身体或生理的需求,是生物上的,不具有社会性。马克思的需要理论中关于人的需要问题是关系到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关系问题,满足人的需要也是推动整个社会发展的推动力。在马克思主义需要理论中把人的需要和发展的问题联系起来,从而也使马克思需要理论对整个人类历史的发展有了很强的理论指导价值。

2、马克思需要理论的主要内容

马克思需要理论是马克思在探索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动力中产生,其内容随着马克思其他的理论发展而不断的丰富和发展的理论观点。

(1)需要是人的本质。马克思说:“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1]这也看出马克思对需要的考察实际上也是对人性的考察。在《詹姆斯·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书摘要》中马克思说:“我的劳动满足了人的需要,从而物化了人的本质,又创造了与另一个人的本质的需要相符合的物品。”马克思已经把人的需要和人的本质等同化了。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将人的需要看成是体现和确定人的本质不可缺少的对象。马克思说:“随着对象性的现实在社会中对人来说到处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现实,成为人的现实,因而成为人自己的本质力量的现实,一切对象对他说来也就成为他自己的对象化,成为确证和实现他的个性的对象,成为他的对象,而这就是说,对象成了他自身”。[2]

(2)需要是人们生产实践活动的目的,是刺激生产力提高的推动力。生活在社会中的每一个人,每天都有这种或另一种的需求,有生存上的需要,也有满足精神的需求。当生产力水平低下,物质资料还不是很丰富的时候, 生产的产品只够满足人们的生存的时候,人们的需求也会较之简单化,而随着生产力极大提高,科技的飞速猛进,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这时人们的物质生活已经得到完全的解决,人们的就会不仅仅要寻求物质资料满足,在精神层面上也会有更高的需求。社会的发展在很大的层度上都是受到了需求的刺激,需求刺激生产,进而推动社会不断的向前发展。“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的目的人的活动而已。”[3]人是富有思想和意识的,人的客观实践活动也是带有一定的目的性的,人类通常会根据自身的切实需要而作用于客观世界,从而生产出能满足自己在物质和精神上的需要,正是人类的这种为满足生活和精神上的需要的实践活动推动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这也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性质。

二、运用马克思需要理论深刻剖析新时代主要矛盾转化的理论意义

將马克思的需要理论与中国发展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为我国新时代的发展和新时代主要矛盾的转化奠定了强有力的理论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4]这一表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是在对我国现阶段的国情和人们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需要做出深刻分析而提出,正是对需求的考量,体现出我们国家领导人把马克思需求理论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思想,并在这一基础上做出对我国主要矛盾的深刻把握,这是新的历史时期的重大理论创新和历史贡献。对于新时代我国主要矛盾的转化,从需要的理论视域上,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把握。

1、从对“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上充分理解和把握“需要”

马克思需要理论中含有对物质生活需要的诉求,也包含有对精神生活需要的渴望。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以来,我国的综合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伴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人们已经不在于满足于物质上的充裕,更多的人已经转向精神生活的层面,主要表现出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和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我国需求上的发生的这些变化,正是成为国家领导人在制定国家政策和主要矛盾把握上的重要考量。我国提倡以人为本的,崇尚人本主义思想,为人民服务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不移的宗旨。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也就成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的目标。

主要矛盾中对于“美好生活的需要”的表述,表明人们不仅仅为满足其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物质产品的生产,而更多的转向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需求,这样的美好生活的愿望带有享受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这就对环境、医疗、教育、安全、公平、公正等更高层次的“精神的和社会的需要”有了更深层次的追求。从[5]历史唯物主义上看,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参与者,也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因此,对人们实际生活需要的考量是国家领导人对现阶段主要矛盾转化做出定论的重要依据。

2、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制约和影响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的实现

“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是对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状况做出的结论,是我们着力解决的重要问题。当前,我国科技有了较大的进步,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较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综合国力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为人们更好的生活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看到,国家在改革开放发展的这四十周年里,经济发展是有很大的不平衡的,当前,东西部的发展出现贫富分化较为严重,东西部人们的生活存在较大差距,再者南北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也较大。随着社会分配的加速分化,贫富差距也在急速的扩大,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发展失衡也日益严重。如何解决这些差异,彻底摆脱“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现况成为我们国家目前发展的首要问题。我们只有解决了经济发展出现的不平衡的现状才能真正的实现全国人民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两者之间矛盾是相互对立,又和谐统一的。其矛盾的本质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解决了经济中“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的状况才能有效的实现“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而“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的动力之因,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和谐统一体。实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这一目标,刺激着人们进行更高层次的生产实践活动,并为这一目标而努力奋斗,从而创造出更高水平的生产力。

三、马克思需要理论对于我国主要矛盾制定的现实意义

马克思需要理论与中国的实际社会发展的状况相结合,对我国新时代社会发展具有良好的现实指导意义。在历经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后,人们的温饱问题已经得到解决,一般的物质和文化等方面的基本生存需要已经得到基本满足,现阶段,人们的目标已经转向于追求更加美好生活的期待。

1、人民群众的需求是推动社会前进的推动力量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力,是创造历史,推动历史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作为矛盾体的一方,其变化必然会引起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和发展。马克思说“没有需要,也就没有生产”,[6]可见,生产是为了满足需要服务,生产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的需要。生产决定需要,生产创造需要,生产出的产品会最终被人们所享有的。生产力的水平越高,生产出的产品会更加精细,产品的质量就会越高,就会更多的能满足人们的需要。需要促进生产,并刺激生产的发展,推动生产力的革新与发展。正是在生产与需要的相互刺激、相互推动,促进整个社会的不断变化和发展。马克思说:“必要劳动将会扩大自己的范围。一方面,是因为工人的生活条件日益丰富,他们的生活需求日益增长。另一方面,是因为现在的剩余劳动的一部分将会列入必要劳动”。[7]我国的生产劳动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实际需要,这包含社会的需要和个人的需要。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变革,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方式的不断发展,人们也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人们向往更和谐的自然环境,向往更高质量的生活。因此对文化、生态环境、民主、公平等有了更高的向往。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刺激社会生产进一步的提高,国家对文化、生态、民主、公平方面要做出重大的政策调整,以便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

2、立足现实基本国情和现阶段发展的实际情况,分阶段、有秩序地实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实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必须要立足于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习近平总

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因此我们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期阶段的这个基本国情,立足于现实,我们制定的方针政策不能脱离和违背这个现实。实现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也必须要立足于现阶段的这个基本国情,并服从于基本国情。

实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我们要分阶段,有步骤的进行。首先,我们对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做下细分,要弄清楚哪些需求是符合当今实际需要,具有可行性并且是符合人们的根本利益的,找出这些迫切需求点作为党和政府工作的重点和出发点。其次,分析哪些需求具有紧迫性,有待急需解决的,分析出这些需求是否具有現实可实行的客观条件,对于这样的需求可以列为党和政府工作的重点。再次,分析需求本身的性质。有的需求是有悖于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有的则是人们的虚幻需求,甚至于贪图享受的需求,这样的需求不但违背了社会的发展的客观规律,也是会对经济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党和政府要擦亮眼睛,仔细辨别,对于有享乐主义需要思想的人们要及时地给予教育和劝导。党和政府在带领人民大众实现人们对美好生活需要的过程中,要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与人民群众同心协力,充分调动起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带领人民为实现这一愿景而不断地努力奋斗,以便更好、更快的实现这一愿景,同时党和政府要有分析是非的辨别能力,不能全盘的接收,一味的迎合人们的需求。

人民有需求,国家有力量,人民有愿望,国家有希望。在实现人们对美好生活需求的愿景中,我们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要相信我党有解决这一矛盾的决心和能力。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先锋队,始终代表着人民最广大的根本利益,代表中国最先进的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长期以来,党和政府始终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奋斗目标。现阶段,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愿景是我党坚定不移的奋斗目标。当然由于我国现阶段的社会发展依然存在着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但是我们要充分认识解决这一问题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515.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5.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118-119.

[4]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http://www.xuecan.net/19/17471.html.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23 卷)260.

[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2 卷)3版.691.

[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23卷)578.

【作者简介】

周 丽(1983—)女,桂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7级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现实意义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儒学视阈下刍议箪食瓢饮的颜回之乐与现实意义
评《美人鱼》
浅析英美文学的精神价值和现实意义
浅论中国传统节日的内涵及意义
“中国梦”在民族地区医德教育中的现实意义初探
《一见钟情》现实意义简析
心灵的旅程
论“教之道, 贵以专”的现实意义
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如何开展创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