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油菜区试新品种产量和品质性状分析

2019-12-23费锦宗沈金雄郭彦丽李海渤

湖北农业科学 2019年22期
关键词:品质油菜产量

费锦宗 沈金雄 郭彦丽 李海渤

摘要:对2002—2016年国家冬、春油菜参试的2 075个新品种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国家区域试验油菜新品种以杂交品种为主,占90.84%。冬油菜区主要性狀变异系数为单株产量(0.29)>单株有效角果数(0.26)>产量(0.15)>每角果粒数(0.11)>千粒重(0.10)>种子含油量(0.06);春油菜区主要性状变异系数为单株产量(0.25)>单株有效角果数(0.20)>产量(0.12)>千粒重(0.08)>每角果粒数(0.06)>种子含油量(0.05)。产量整体呈上升趋势,且春油菜区产量明显高于其他区。单株产量与单株有效角果数整体呈下降趋势,且长江上游、下游区的这2个指标均高于其他各区。长江上游、中游、下游区及黄淮区和春油菜区5个产区每角果粒数和千粒重与油菜产量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春油菜区单株有效角果数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而在黄淮区、长江上游、长江中游、长江下游区二者呈极显著或显著负相关。长江上游区、黄淮区和春油菜区单株产量与油菜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各区单株有效角果数与单株产量、产量与种子含油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因此,提高油菜新品种的每角果粒数和千粒重将是中国油菜遗传改良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油菜;区试品种;产量;品质

中图分类号:S56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9)22-0033-08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9.22.008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Analysis on yield and quality characters of new rapeseed varieties tested in China

FEI Jin-zong1,SHEN Jin-xiong2,GUO Yan-li3,LI Hai-bo2

(1.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Institute of Longgan Lake Management District in Huanggang City,Huanggang 435500,Hubei,China;

2.National Research Center of Rapeseed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Wuhan 430070,China;

3.Crop Research Institute of Tianji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Tianjin 300384,China)

Abstract: The experimental data of 2 075 new varieties of national winter and spring rapeseed from 2002 to 2016 were analyzed. It was found that the new varieties of rapeseed tested in China were mainly hybrid varieties, accounting for 90.84%. The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of main characters in winter rapeseed area was yield per plant(0.29)>effective pod number per plant(0.26)>yield(0.15)>grain number per pod(0.11)>1 000-grain weight(0.10)>seed oil content(0.06). The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of main characters in spring rapeseed area was yield per plant(0.25)>effective pod number per plant(0.20)>yield(0.12)>1 000-grain weight(0.08)>grain number per pod(0.06)>seed oil content(0.05). The overall yield showed an upward trend, and the yield of spring rapeseed area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other areas. The yield per plant and the number of effective kernels per plant showed a downward trend as a whole, and the two indexes in the upper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other regions. The grain number per pod and the thousand-grain weight of each of the five areas in the upper,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the Huanghuai area and the spring rapeseed area were extremely significantly or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the yield of the rapeseed. In spring rapeseed area, the yield had significant positively correlation to the grain number per pod, whereas in the upper, middle and lower Yanglze river and Huanghuai area rapeseed area they had extremely significantly or significantly negatively correlation.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yield per plant and the yield of rapeseed in the upp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Huanghuai and spring rapeseed area. The number of effective kernels per plant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yield per plant, and the yield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oil content of seeds. Therefore, increasing the grain number per pod and 1000-grain weight of new rape varieties will be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n the genetic improvement of rapeseed in China.

Key words: rapeseed; regional test variety; yield; quality

油菜(Brassica napus L.)是世界上分布广泛,种植历史悠久的油料作物[1]。油菜已由边缘作物发展为继水稻、小麦、玉米和大豆之后的第五大作物,是中国四大油料作物之一[2]。中国菜子油占自产食用植物油的55%,而且比例逐年提高,而食用植物油的供应量仅为其总消费量的40%。因此,扩大油菜种植与生产,提高油菜产量以及产油量显得尤为重要[3-5]。

傅廷栋[6]对中国油菜新品种选育总结提出了4个重要目标,一是开展低芥酸及低硫甙的双低优质油菜品种的选育;二是杂交种的大力推广,双低与杂优是当前油菜育种的主要方向;三是通过选育高含油量品种进而提高产油量;四是油菜株型的矮化育种,选育更加适宜密植与机械化栽培的油菜品种。王汉中[7]报道了油菜品种类型改良经历了3个阶段,即油菜产业的3次大的飞跃。最初的甘蓝型油菜替代白菜型油菜为第一阶段,第二阶段是抗病高产品种培育与杂种优势利用,第三阶段是低芥酸品种的大面积推广。官春云等[8]针对中国油菜产业发展方向提出要培育高产、稳产、优质、广适性和抗逆性强的油菜品种,通过加强对油菜的深加工来引导油菜产业向新的发展模式转变,同时向广大农民推广普及油菜的标准化和机械化栽培技术。

提高产量是油菜育种的首要目标之一。虽然油菜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之间关系的研究比较多,但是油菜品种的产量、产量构成因素的变化以及重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系等报道相对较少。这方面研究有助于明确油菜育种的重点,对后续油菜优质品种的选育具有指导意义。国家油菜区域试验中参试品种的产量与品质很大程度上代表中国油菜的生产和产业化水平,分析并评价中国油菜参试品种的产量和品质变化状况,对了解中国油菜育种现状,更好地指导油菜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2002—2016年参加国家区域试验的所有油菜新品种考种数据为材料,系统分析全国参试油菜品种,通过对15年来油菜品种的产量、产量相关性状、含油量和品质性状的分析,获得产量构成因素、含油量、品质与产量之间的关系;探讨育成油菜品种产量与品质的发展趋势、油菜高产因素的构成特性、培育新品种的途径,旨在为高产优质油菜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数据来源于2002—2016年冬油菜品种国家区域试验记录,2004—2014年春油菜品种国家区域试验记录。国家区域试验的数据结果包括产量、单株有效角果数、每角果粒数、千粒重、单株产量、芥酸、硫甙及种子含油量共8个性状。

1.2  分析方法

将2002—2016年参试品种的原始数据平均值按产量性状、产量构成因素(单株有效角果数、每角果粒数、千粒重、种子含油量及品质性状(芥酸和硫甙),分长江上游区(CS)、中游区(CZ)、下游区(CX)和黄淮区(HH)及早熟区(ZS)、春油菜区(CY)进行分析。分析方法采用Excel和SPSS 17.0分析软件的GLM、CORRFACTOR、REGER完成。

2  结果与分析

2.1  2002—2016年参试材料的数量分析

2002—2016年由参试材料的数量分析(表1)可以看出,甘蓝型油菜区域试验主要在长江上游(CS)、长江中游(CZ)和长江下游(CX)进行,黄淮区(HH)参试材料相对较少;早熟区(ZS)仅在2009—2016年安排品种区域试验;春油菜区(CY)则在2004—2014年进行了区域试验。2002—2016年甘蓝型油菜区域试验参试材料总计2 075个,其变化趋势由2002年的32份增加至2016年的164份,2014年参试材料最多,为197份,基本呈逐年递增的趋势,15年间增长近5倍。另外,2002—2016年甘蓝型油菜参试材料为常规种和杂交种两种类型。整体上杂交種与常规种的数量均呈明显的增加趋势,且每年参试的杂交种数量和比例明显高于常规种,其中杂交种总数为1 885个,占参试品种总数的90.84%。杂交种所占比例最低的年份2002年为75.00%,最高的2008年则为96.18%。综上所述,杂交品种数量远高于常规品种,杂交品种选育已成为中国油菜育种的主要途径。

2.2  2002—2016年参试材料的性状分析

从结果(表2)可以看出,冬油菜区的所有参试油菜品种产量变幅在1 077.60~3 848.25 kg/hm2,平均产量为2 592.00 kg/hm2。春油菜区产量变幅在  2 323.35~3 990.00 kg/hm2,平均产量为3 399.75   kg/hm2,即春油菜区油菜产量高于冬油菜区且该区产量变异系数(0.12)低于冬油菜区(0.15)。油菜产量构成因素中,冬油菜区单株有效角果数变异幅度为143.16~619.30个,单株有效角果数平均值为328.30个;春油菜区单株有效角果数最大值为211.70个,最小值为88.20个,均明显低于冬油菜区国家区域试验油菜品种。每角果粒数方面,冬油菜区变异幅度为14.16~36.26粒,春油菜区变异幅度为21.85~29.34粒,冬油菜区每角果粒数的变异范围更大。冬油菜区千粒重变幅为2.80~4.90 g,其均值为3.69 g;春油菜区油菜千粒重的变幅为3.10~5.00 g,其平均值为3.85 g,即冬油菜区千粒重低于春油菜区。冬油菜区油菜种子品质性状即芥酸和硫甙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63%和24.85 μmol/g,春油菜区则分别为0.96%和24.71 μmol/g,两区均达到中国油菜双低(低芥酸、低硫甙)标准。冬油菜区种子含油量介于34.60%~50.34%,平均值为42.58%,而春油菜区种子含油量变幅为39.63%~50.85%,且平均值为45.37%,即春油菜区参试油菜品种平均含油量高于冬油菜区。

冬油菜区主要性状变异系数大小顺序为单株产量(0.29)>单株有效角果数(0.26)>产量(0.15)>每角果粒数(0.11)>千粒重(0.10)>种子含油量(0.06);春油菜区主要性状变异系数大小顺序为单株产量(0.25)>单株有效角果数(0.20)>产量(0.12)>千粒重(0.08)>每角果粒数(0.06)>种子含油量(0.05)。即在上述性状中,变异系数较大的是单株产量与单株有效角果数,变异系数最小的是种子含油量,表明在油菜品种选育中,进行单株产量与单株有效角果数的改良为有效的增产模式。产量构成的3个因素中,冬油菜区和春油菜区的单株有效角果数的变异系数均最高,分别为0.26和0.20,表明中国油菜的单株有效角果数具有较大的改良空间。另外,在冬油菜区和春油菜区,单株产量和产量的变异系数均相对较大,说明通过提高油菜单株产量来提高产量也具有较大的空间。

2.3  2002—2016年参试材料的产量变异

数据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虽然2002—2016年中国油菜新品种的产量在不同年度间波动较大,但是整体而言呈上升趋势(图1),与全国油菜单产变化趋势一致。春油菜区油菜新品种年平均产量均高于其他各区,且保持在2 867.75 kg/hm2以上,该区平均产量最高年份为2008年,达到3 835.73 kg/hm2。黄淮区油菜新品种年平均产量居于第二位,为3 418.40 kg/hm2。早熟区油菜新品种年平均产量均低于其他各区,平均产量最低为2009年的1 623.72 kg/hm2, 2013年平均产量最高,为2 736.99 kg/hm2。长江上游、长江中游和长江下游地区平均产量每年波动较大,但是每年平均产量接近且整体呈逐年增长趋势。

2007—2009年全国油菜区域试验的长江上游、长江中游、长江下游、黄淮区和春油菜区产量水平均出现较大幅度降低,该现象可能与各区域油菜生长发育成熟后期遇到较长的阴雨及大范围大风低温天气有关。2011—2013年长江下游区、黄淮区和早熟区平均产量水平呈大幅度升高,而春油菜区平均产量大幅度降低,长江上游与中游区平均产量先降后升,究其原因,不同年份不同区域平均产量的波动可能与其生长发育后期的天气有关,即环境因素影响油菜的产量。

2.4  2002—2016年参试材料的单株产量

油菜区域试验单株产量结果(图2)表明,各组单株产量年度之间波动较大,整体变化趋势表现为逐渐降低。其中,长江下游、长江上游与黄淮区国家区域试验油菜新品种的单株产量明显高于长江中游、早熟区和春油菜区,前三区新品种单株产量高的地区每年平均单株产量在15.05~32.39 g。研究显示,与2007年相比,2008年长江中游单株产量明显降低。与2013年相比,2014年春油菜区单株产量明显提高,而其他区则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降低。长江下游与长江上游区新品种平均单株产量均明显高于长江中游区。2010—2014年,长江上游区的平均单株产量最高,而其余10年间长江下游区的油菜单株产量为最高。

全国参试的油菜品种的平均单株产量呈降低趋势,而油菜产量在逐年提高,说明单位面积的株数在逐步增大。

2.5  2002—2016年参试材料的单株有效角果数

由图3可知,6个油菜栽培区参试新品种的单株有效角果数年度间波动幅度比较大,整体表现为逐渐降低的趋势。以2010年长江上游区平均单株有效角果数最多,为470.42个,2014年春油菜区15年来平均单株有效角果数最低,为160.76个。长江上游与长江下游国家区域试验新品种单株有效角果数明显高于长江中游、黄淮区、早熟区和春油菜区的油菜新品种。长江下游区2002—2009年参试新品种单株有效角果数均在400个以上,但是随后呈逐年降低的趋势,最近几年来该区新品种单株有效角果数基本稳定在300~350个。长江上游区2002—2011年新品种平均单株有效角果数均高于400个,然而后5年则低于400个且呈逐年降低的趋势。

数据显示,国家参试品种的单株有效角果数最高的品種其产量不是最高的,如2009年长江下游A组的03杂-14,其单株有效角果数为所有参试品种中最高,达到619.3个,产量为2 692.65 kg/hm2。同时,产量最高的参试新品种的单株有效角果数也不是最高的,如2008年春油菜组的“186”,在6个组中产量最高,为4 219.05 kg/hm2,但是单株有效角果数为201.0个。

2.6  2002—2016年参试材料的每角果粒数

总体而言,15年来油菜国家区域试验新品种的每角果粒数各个区域不同年份的变幅不大。图4显示,春油菜区油菜新品种的平均每角果粒数明显高于其他5个区域的油菜新品种,主要集中在24.00~26.00粒,平均值为25.30粒,呈逐年升高的趋势。长江下游区油菜新品种每年平均每角果粒数均高于长江中游区与长江上游区,该区新品种的平均每角果粒数多数在20.00~22.00粒,平均值为21.45粒,长江中游区主要集中在18.00~20.00粒,平均值为19.76,然而长江上游一般为18粒左右,平均值为18.29粒。早熟区不同年份间平均每角果粒数变化不大,但2010年突然降低且为最低值,其余不同年份每角果粒数在19.00粒左右。上述结果表明,近年来在油菜产量提高的影响因子中,每角果粒数起到的作用较小。

2.7  2002—2016年参试材料的千粒重

如图5所示,15年来6个区域的国家油菜区域试验油菜新品种平均千粒重整体表现为上升趋势。其中,黄淮区新品种的平均千粒重由2002年的3.26 g逐渐提高为2014年的3.98 g,增长了22.09%。春油菜区油菜新品种千粒重不同年份波动较大,其中2006年千粒重最低,为3.51 g,而2014年该区油菜新品种千粒重最高,为4.37 g。2014年春油菜晚熟组的5油668的千粒重高达5.00 g,是目前国家新品种区域试验中最重的,而2011年早熟组常规种“1033003”,其千粒重仅有2.80 g,是目前油菜区域试验品种中千粒重最低的。

2.8  2002—2016年参试材料的种子含油量

油菜新品种种子平均含油量的分析结果(图6)表明,除春油菜区外,其余5个区的油菜新品种种子平均含油量总体呈逐年增长的趋势,春油菜区种子含油量由最高年份的48.65%降至2014年44.01%。2011年早熟区的种子平均含油量最低,且为37.48%;自2012年该区油菜种子含油量逐年升高,并稳定在41.00%左右,2013年平均种子含油量最高,为42.12%。分析各个区域油菜新品种的种子含油量可知,2002—2009年长江上游区含油量增长幅度较小,而长江下游、长江中游与黄淮区的平均含油量均表现为较大幅度的升高,其中长江下游区域的油菜新品种的种子含油量增加最为明显,2009年含油量为46.14%,比2002年的40.42%提高5.72个百分点,其次为长江中游区。总体上,近几年国家油菜参试品种的种子含油量均高于40.00%,且平均含油量最高年份达到45.63%。随着育种技术的不断改进,油菜新品种的种子含油量在不断升高。

2.9  2002—2016年参试材料的芥酸含量

2002—2016年中国油菜区域试验参试的油菜新品种的芥酸平均含量变化趋势如图7所示,结果显示油菜区试新品种芥酸含量呈逐年降低的趋势,自2005年后油菜参试品种的种子芥酸含量大部分低于4%。按照国家规定的低芥酸标准(小于1%),自2009年6个油菜区试地区的油菜品种绝大多数为低芥酸品种,即表明近几年来中国甘蓝型油菜低芥酸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2.10  2002—2016年参试材料的硫甙含量

2002—2016年国家区域试验油菜新品种的种子硫甙平均含量呈逐年降低的趋势(图8)。6个国家区域试验中,自2009年開始,油菜新品种的硫甙平均含量均低于国家低硫甙标准(≤30 μmol/g)。其中长江上游区油菜种子硫甙平均含量由2002年的45.22 μmol/g降低至2016年的21.10 μmol/g。油菜新品种数据显示,多数参与国家区域试验的品种为低硫甙材料,个别材料是高硫甙新品种,因此导致不同年份的硫甙含量的平均值在25 μmol/g左右。综上所述,近年来中国油菜低硫甙育种取得了进展,未来油菜育种方向主要是在保证品质的前提下提高产量及产油量。

2.11  不同油菜产区产量构成因子与含油量之间的相关性

2002—2016年各个产区国家区域试验参试油菜的产量、产量构成因子与种子含油量之间的相关性见表3。

由表3可以看出,各区产量与种子含油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除早熟区外,每角果粒数均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长江上游区、长江中游区和春油菜区千粒重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长江下游区和黄淮区的千粒重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早熟区二者相关性不显著;仅长江上游区、黄淮区和春油菜区单株产量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长江上游区、长江下游区和黄淮区单株角果数与产量呈极显著负相关,而春油菜区单株角果数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

长江上游区、长江中游区、长江下游区、黄淮区和早熟区品种的种子含油量与千粒重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而春油菜区二者呈显著负相关;长江上游区、长江中游区、长江下游区和黄淮区种子含油量与单株角果数均呈极显著负相关,其余地区二者相关性不显著;6个油菜种植区中仅黄淮区种子含油量与每角果粒数呈极显著正相关,其余地区二者相关性不显著;长江中游区和长江下游区种子含油量与单株产量呈极显著负相关,而早熟区二者呈极显著正相关。

6个油菜种植区,单株角果数与单株产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单株角果数与千粒重相关性分析表明,长江上游区、长江中游区、黄淮区和春油菜区二者均呈极显著负相关,其余地区二者相关性不显著;长江下游区和黄淮区单株角果数与每角果粒数呈极显著负相关,早熟区二者呈显著负相关。

长江上游区、长江中游区、长江下游区和黄淮区每角果粒数与千粒重呈极显著负相关,其余地区相关性不显著;长江上游区、长江中游区和春油菜区每角果粒数与单株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而长江下游区二者则呈极显著负相关。长江下游区与早熟区千粒重与单株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而长江中游区呈极显著负相关。

3  讨论

3.1  油菜参试品种的变化趋势

15年来国家冬油菜区和春油菜区参试新品种的产量和千粒重整体均呈上升趋势。春油菜区的平均产量高于其他各区,该区新品种的单株有效角果数和千粒重没有优势,但是每角果粒数则显著高于其他各区参试新品种,即春油菜区的新品种产量较高的主要原因是其每角果粒数较高,表明该区油菜新品种的产量与每角果粒数相关性更高。参试品种的硫甙与芥酸含量除2002—2004年以外,二者含量逐年降低且大体上均达到国家规定的双低标准。这是由于2004年国家区域试验不接收双高油菜品种,2006年又将双低品质作为品种审定的基本条件,即2002年以来参加国家油菜区域试验的品种自2006年后均达到双低标准。单株有效角果数与每角果粒数在长江上游区、长江下游区、长江中游区、黄淮区、早熟区和春油菜区变化趋势类似,但是在不同区之间差异明显,可见在不同区参试的油菜品种对单株有效角果数与每角果粒数选育侧重点不同。

3.2  油菜产量与构成因子的相关性

中国长江上游区、长江中游区、长江下游区、黄淮区、早熟区和春油菜区油菜产量性状改良在单株产量以及产量构成三因素中的侧重点并不相同。产量及产量相关性状之间存在复杂的关系,研究发现除了早熟区以外的长江上游区、长江中游区、长江下游区、黄淮区和春油菜区每角果粒数、千粒重与产量均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且每角果粒数与产量的相关系数较大,这与祝利霞等[9]的研究结论相同。6个油菜栽培区的相关性分析结果与Zhu等[10]的结论一致,通过增加每角粒数来增产,已经成为中国今后一段时间内油菜遗传改良的重点之一。

长江上游区、长江中游区、长江下游区及黄淮区单株有效角果数与油菜产量呈极显著或显著负相关,而春油菜区单株有效角果数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研究表明,在油菜诸多产量构成因素以及产量相关因素中,尤以单株有效角果数、每角粒数较为重要[11,12]。宋稀等[13]分析发现,高密度种植模式下,油菜产量构成因素对小区产量的直接作用大小顺序为每角粒数>单株有效角果数>千粒重。因此,建议高密度种植下油菜的选育重点应放在主花序有效角果数和每角果粒数两个性状上。

6个油菜栽培区单株产量与单株有效角果数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且其相关系数均较高,然而仅长江上游区、黄淮区、春油菜区单株产量与油菜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春油菜区单株产量与产量相关性高于长江上游区及黄淮区,可见春油菜区通过提高单株产量来达到增加油菜产量的措施将更加高效。春油菜区产量构成三因素中,单株有效角果数与油菜产量相关系数最高,该结果与张文英等[14]和张书芬等[15]的结果一致。长江上游区、长江中游区、春油菜区单株产量与每角果粒数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而长江下游区二者相关性为极显著负相关,即不同油菜栽培区每角果粒数与单株产量相关性不同。综上所述,在高产育种中,中国大部分油菜栽培区应注意选择每角果粒数多、单株产量高和千粒重高的油菜新品种,其中应尤其注重选择每角果粒数高的材料。春油菜区单株有效角果数与产量以及单株产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应侧重单株有效角果数高的材料的选育,而其余油菜区虽然单株有效角果数与单株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但是其与产量则为极显著负相关或者相关性不显著,说明春油菜区与其余5个油菜区高产育种的侧重不同。

3.3  种子含油量与产量构成因子的相关性

6个油菜栽培区的种子含油量与油菜产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说明中国油菜高含油量育种成效显著,但不同产区存在差异,长江中游区和黄淮区高油育种成效最显著,春油菜区则由于油菜生长期间光照充足、日夜温差较大,种子含油量与产量均普遍高于冬油菜产区。黄淮区油菜种子含油量与每角果粒数、千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前人研究[16]结果一致。长江上游区、长江中游区、长江下游区、早熟区和黄淮区种子含油量与油菜千粒重均呈极显著正相关。长江上游区、长江中游区、长江下游区和黄淮区油菜种子含油量与单株有效角果数呈极显著负相关,而其他油菜区相关性不显著。早熟区种子含油量与油菜单株产量极显著正相关,长江中游区和长江下游區二者为极显著负相关,其余产区相关性不显著。

综上所述,关于产量性状与种子含油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不同产区并不相同,即在不同油菜产区油菜高产高油育种的侧重点以及育种措施并不相同,需要因地制宜选择适宜当地的育种方案,才能达到高产高油的育种目标。

3.4  油菜种质资源创新

在参试品种分析中发现,常规种所占比例由最初的25%降低到6.0%左右,杂交育种正在逐渐取代常规育种成为油菜育种的主要方法。李丹等[17]研究表明,由于中国油菜参试品种的系谱信息的缺失,导致中国前期育成的一些常规品种作为骨干亲本的比例可能远远高于目前统计的数据。然而,常规品种又是培育杂交种等油菜新品种的重要种质资源,常规种的丰产性、稳产性、品质以及抗逆性直接涉及到油菜新品种的选育。优质常规种质的稀缺及亲缘关系相近现象将会限制油菜新品种选育的速度,也会降低油菜新品种的遗传丰富性。因此,育种单位在加强杂交种培育的同时,也不可放松对油菜常规种的选育工作,同时上级种子管理部门也需要鼓励育种家培育油菜常规种,不断丰富油菜改良的遗传背景与基础。

3.5  油菜新品种国家区域试验的意义

在产量构成三因素中,近15年来国家油菜区域试验品种的单株产量和单株有效角果数的变异系数最大,因此在油菜实际生产中可通过栽培措施来提高单株产量和单株有效角果数进而提高油菜产量。通过综合分析国家区域试验油菜新品种的产量、品质、农艺性状和抗逆性等性状,可以有针对性地提出油菜遗传改良的方向与目标,对进一步挖掘油菜实际生产中的潜力和提高食用植物油的自给率均具有重要意义。油菜种子含油量、抗逆性、优质性、早熟性与抗裂荚性等依然是油菜育种的主攻方向。在不断创新种质资源与改良育种方法的同时,选育优质高产的适合机械化生产的油菜新品种。国家品种审定的油菜区域试验不仅可以指导油菜的实际生产,还能把握油菜育种的总体方向,因而建议国家和省级层面继续组织开展区域试验工作,支持引导并鼓励种子企业与科研机构开展联合攻关,同时进一步规范相关性状的审定标准,并加快油菜品种的淘汰与退出步伐,为中国高产高油优质油菜的培育作出新贡献。

参考文献:

[1] 刘后利.油菜遗传育种学[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0.

[2] 沈金雄,傅廷栋.我国油菜生产、改良与食用油供给安全[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1,13(1):1-8.

[3] 王汉中.中国油菜产需形势分析及产业发展对策[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7,29(1):101-105.

[4] 王汉中.中国食用油供给安全形势分析与对策建议[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7,29(3):347-349.

[5] 殷  艳,王汉中,廖  星.2009年中国油菜产业发展形势分析及对策建议[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9,31(2):259-262.

[6] 傅廷栋.油菜生产品种改良与机械化[J].农业装备技术,2010, 36(2):22-25.

[7] 王汉中.我国油菜产业发展的历史回顾与展望[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10,32(2):300-302.

[8] 官春云,陈社员,吴明亮.南方双季稻区冬油菜早熟品种选育和机械栽培研究进展[J].中国工程科学,2010,12(2):4-10.

[9] 祝利霞,张冬晓,傅廷栋,等.20年来中国冬油菜新品种产量和抗病性状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0,26(24):375-380.

[10] ZHU L X,ZHANG D X,FU T D,et al. Analysis of yield and disease resistance traits of new winter rapeseed varieties over the past twenty years in China[J].Agric Sci Tech,2011,12(6):842-846.

[11] 戚存扣,浦惠明,张洁夫,等.甘蓝型油菜品种间籽粒产量及产量性状杂种优势分析[J].江苏农业学报,2003,19(3):145-150.

[12] 王  瑞,李加纳,谌  利,等.甘蓝型黄籽油菜主要性状的遗传相关分析[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3,25(3):8-11.

[13] 宋  稀,刘凤兰,郑普英,等.高密度种植专用油菜重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系分析[J].中国农业科学,2010,43(9):1800-1806.

[14] 张文英,王凯华.甘蓝型油菜农艺性状相关性及主成分分析[J].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1):2183-2186.

[15] 张书芬,马朝芝,朱家成,等.甘蓝型油菜主要农艺和产量性状的杂种优势及其分离世代的分析[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7, 29(2):121-125.

[16] 李景奇.甘蓝型油菜品种的性状分析[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2.

[17] 李  丹,刘风兰,伍晓明,等.2001—2009年国家冬油菜区域试验参试材料分析[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11,33(1):33-38.

猜你喜欢

品质油菜产量
2022年11月份我国锌产量同比增长2.9% 铅产量同比增长5.6%
今年前7个月北海道鱼糜产量同比减少37%
油菜田间管理抓『四防』
油菜可以像水稻一样实现机插
海水稻产量测评平均产量逐年递增
油菜烩豆腐
2018上半年我国PVC产量数据
种油菜
氯化钙处理对鲜切萝卜生理与品质的影响
“鄞红”、“巨峰”、“红富士”葡萄及其杂交后代品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