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属矿山膏体充填工业试验研究

2019-12-23包东程韩春雨刘明君杜永亮

采矿技术 2019年6期
关键词:全尾砂选厂底流

包东程,韩春雨,刘明君,杜永亮,陈 东

金属矿山膏体充填工业试验研究

包东程,韩春雨,刘明君,杜永亮,陈 东

(红岭矿业公司,内蒙古 赤峰市 024000)

为实现红岭矿业公司井下膏体充填,对红岭矿业公司3000 t/d选厂尾砂进行了物理性质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膏体充填工业试验。通过本次工业试验,得出了浓密机最佳的单位面积处理量、絮凝剂用量以及最优条件下可达到的底流浓度,并设计浓密机添加絮凝剂合适的结构方案,计算浓密机的处理能力,为大型深锥浓密机选型提供数据。

膏体充填;工业试验;单位面积处理量;底流浓度;浓密机

红岭矿业公司于1988年开始筹建,经过20余年的开采,生产能力由建矿初期的210 t/d经过多次改扩建成如今的5000 t/d。自建矿以来,无论是采用浅孔留矿法还是阶段深孔空场崩落联合采矿法进行回采,均未进行充填,为防止采空区塌陷产生井下冲击波,矿山对采空区进行了崩落处理,使空区连通地表,但造成了地表塌陷,且随着下部中段的开采,地表塌陷坑范围逐渐增大,成为影响矿山安全生产及矿区人员财产安全的危险源。为此,有必要开展红岭矿业公司井下充填研究。

目前红岭矿业公司选厂尾矿排放共有3000 t/d和2000 t/d 2套系统,现有充填站利用3000 t/d尾矿排放系统作为尾砂材料来源,充填站砂仓溢流后由渣浆泵泵送至尾矿库进行沉淀,尾矿库回水再进入选厂循环使用。

矿山已建成1套充填系统,充填能力500 m3/d,采用分级尾砂作为骨料进行充填。本次研究为膏体试验机泵送充填井下采空区技术方案,拟通过小型工业试验得出关键性数据,为实现红岭矿业公司膏体充填提供依据。

1 充填方案及相关计算

目前矿山采用分级尾砂胶结充填方式,由于砂仓容积有限,不能满足井下生产充填及地表塌陷区治理的需求。

本次试验在现有充填站已有设施的基础上,增加了1套小型立式砂仓(全尾砂膏体试验机)及放砂系统和絮凝剂添加装置,以进行工业浓密试验,得出最佳的单位面积处理量、絮凝剂用量和最优条件下可达到的底流浓度,以及立式砂仓添加絮凝剂合适的结构方案和小型立式砂仓处理能力,为大型深锥浓密机选型提供数据。

根据国内外充填技术发展及目前已经掌握的充填技术,本次设计采用全尾砂充填方案。具体方案为:在矿山3000 t砂泵站至充填站之间新建矿浆输送系统,利用3000 t/d砂泵站内的液下渣浆泵将8%~12%浓度的尾矿浆扬送到充填搅拌站小型立式砂仓内。脱水后,从小型立式砂仓底部放出高浓度的尾砂浆体,经软管泵泵送至高浓度搅拌槽搅拌,然后自流输送或者泵送进入采场充填。

2 充填设施设备选择

2.1 全尾砂膏体试验机

由于本次试验的主要任务是选择最佳的絮凝剂浓度及尾砂底流浓度,对充填能力没有具体要求,故本次试验选用矿山现有的110 m3立式砂仓,砂仓顶部设絮凝剂添加受料筒,仓内设耙架,砂仓直径3.2 m,高度14.95 m(直线段12.95 m)。

2.2 水泥仓

矿山现有废石充填站有水泥仓2座,本次设计利用现有水泥仓。

2.3 设备选择

充填搅拌站主要设备包括高浓度搅拌槽、水泥给料设备和软管泵。高浓度搅拌槽及水泥给料设备均利用现有设施。

高浓度搅拌槽采用卧式双轴搅拌机,搅拌能力为35~40 m3/h,水泥给料设备采用双管螺旋输送机,配螺旋电子秤。

软管泵:根据双轴卧式搅拌机的搅拌能力,本次设计配置软管泵,其输送能力为2~10 m3/h,压力0.6 MPa,采用变频电机,满足仓底至搅拌桶之间输送扬程及流量的要求。

2.4 回水溢流池

全尾砂膏体试验机溢流水进入13.5 m3溢流池,溢流池内的水经DF60水泵(=40~60 m3/h,=50.86 m)输送至3000 t/d选厂砂泵站缓冲池,配备电机功率是37 kW,一用一备,通过变频调速控制满足要求。

2.5 絮凝剂添加装置

在立式砂仓侧设絮凝剂搅拌装置及添加装置,絮凝剂添加装置容积1000 L,实现准确添加与 计量。

2.6 充填自动控制系统

根据充填工艺要求,在放砂管路及给水管路上设置浓度计、流量计等仪表,试验期间采用半自动控制,待试验确定数据后再进行充填自动化改造,将计量数据实时反馈至控制系统,由系统实现尾砂、水泥的精确配比,搅拌形成符合要求的充填 料浆。

3 试验方法及步骤

3.1 试验方法

全尾砂膏体试验机内径为3.2 m,设备总高18 m,泥层高度最大10 m,对于本次浓密试验,设定的目标泥床高度为8~9 m。

矿浆通过添加絮凝剂后进入浓密机进行絮凝沉降(本次添加的絮凝剂型号SNF625V阴离子型絮凝剂)。通过调整稀释水量,观察澄清区、沉降区和泥层高度,再根据观测情况,调节进料流量、絮凝剂用量,待泥层高度达到8 m左右开始排放底流,检测进料浓度、溢流浓度、底流浓度。

3.2 试验步骤

首先对全尾砂膏体试验机附带仪器仪表进行检查,确保仪器仪表运转正常;对浓密机注水直至溢流水管有水流出,根据浓密的单位面积处理量,合理稀释浓度,调整好给矿量以及稀释水量;絮凝剂量依据溢流水的澄清情况调整。

给料取样:每隔1 h对矿浆进行在线取样测试,多次取矿浆质量浓度、密度的平均值,得出实验周期的平均处理量,矿浆的平均密度,做好原始记录,填入表格;

对给料流量计、稀释水的流量计、絮凝剂的流量计每隔1 h进行读数,录入表格,然后在实验周期内取平均值,最终得出给料浓度、稀释浓度、絮凝剂用量的参数。

底流取样:当泥层高度达到8 m左右且稳定后,对底流每1 h进行取样,测试的参数有质量、体积、密度、底流浓度、底流排放速度,然后在实验周期对相关参数取平均值。

溢流水固含量测试:当泥层高度达到8 m左右且稳定后,每1 h取样一次测试,记录每次的实验结果,在实验周期取平均值。

各数据采集结果见表1~表2。

表1 半工业浓密试验给料浓度和溢流水结果

表2 半工业浓密试验底流排放结果

3.3 试验小结

(1)3000 t/d选厂全尾砂+立式砂仓溢流尾砂动态平衡试验平均单位面积处理量为0.34 t/(m2∙h),絮凝剂用量为23.81 g/t,动态试验过程中,底流浓度在68.23%~72.8%;来料平均浓度为8.73%,稀释后平均浓度为5.1%,溢流水澄清度较好。

(2)3000 t/d选厂全尾砂试验平均单位面积处理量为0.46 t/(m2∙h),絮凝剂用量为20.3 g/t,动态试验过程中,泥层高度>6 m时,排料速度在(0.6~1.6) m3/h,底流浓度在75.9%~79.8%;来料平均浓度为11.54%,溢流水澄清度较好。3000 t/d选厂尾砂的底流浓度比添加砂仓溢流后底流浓度高。

4 结 论

(1)本次膏体工业试验机成功用于红岭矿业公司膏体制备工作,为之后进行的膏体充填项目提供设备技术参数。

(2) 红岭矿业公司3000 t/d选厂全尾砂粒径分布较均匀,制备成的膏体性质较适合用于管道自流输送。

(3)本次膏体充填试验项目得出了3000 t/d选厂全尾砂膏体强度配比、流动性等数据。

(4)通过本次膏体工业试验,得出浓密机最佳的单位面积处理量、絮凝剂用量以及最优条件下可达到的底流浓度等关键性数据。

[1] 赵学龙.大梨树沟铁矿采空区全尾砂胶结充填试验研究[J].矿业研究与开发,2018,38(03):36-38.

[2] 董培鑫,杨志强,高 谦,肖柏林,王永定.混合充填集料粒径与级配对料浆流动性影响[J].矿业研究与开发,2018,38(03):53-59.

[3] 王伟男.物料配比对胶结充填体强度的影响研究[J].矿业研究与开发,2018,38(03):60-63.

[4] 韩 悦,吴爱祥,程海勇.全尾−水淬渣膏体充填配比优化研究[J].矿业研究与开发,2018,38(03):64-68.

[5] 叶 峰,李延杰,张文龙,孟 恒,梅甫定.尾泥对高浓度磷尾矿胶结充填材料性能影响研究[J].矿业研究与开发,2018,38(03):69-72.

[6] 李尚辉,饶运章,许 威,徐文峰.某铜矿高硫尾砂充填体膨胀特性试验研究[J].矿业研究与开发,2018,38(03):83-87.

[7] 王谦源,王海龙,任晓云.高浓度充填时合理浓度确定与简单检测方法[J].矿业研究与开发,2018,38(03):132-135.

[8] 康瑞海,王 旭,仵锋锋,彭 亮.紫金山金铜矿全尾砂胶结充填技术研究与应用[J].矿业研究与开发,2018,38(03):20-24.

[9] 张雪楣,刘 明,李萧翰,刘志祥.玲珑金矿全尾砂充填工业应用[J].采矿技术,2017,17(05):20-22.

[10] 李新星.高浓度尾砂充填室内试验研究[J].采矿技术,2017, 17(05):25-28.

[11] 高志勇,吴爱祥,彭乃兵,焦华喆,李公成.充填尾矿絮凝沉降规律及参数优化[J].金属矿山,2017(06):186-191.

[12] 陈鑫政,杨小聪,郭利杰,李宗楠.充填配比方案优化的正交试验研究[J].金属矿山,2016(11):16-20.

(2019-01-20)

包东程(1986—),男,内蒙古呼伦贝尔人、采矿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金属矿山充填工艺、技术研究应用,Email:595889725@qq.com。

猜你喜欢

全尾砂选厂底流
极细颗粒全尾砂胶结充填工艺系统优化及应用
精煤水力旋流器分级效果研究
基于水流流态分析的水闸底流消能防冲设计
生产实践中影响全尾砂固结排放产量的因素
某铜矿尾矿处置及采空区充填协同治理实践
海山对深水底流沉积过程及演化的影响研究进展
选厂智能化建设及全生命周期管理
鞍钢弓长岭选厂反浮选原料物相分析及难选原因
某铜铁矿全尾砂絮凝沉降试验
浅谈选厂常见挡土墙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