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内部控制的公立医院资产管理模式探究

2019-12-23姚海峰桐城市中医医院

新商务周刊 2019年21期
关键词:科室公立医院管理人员

文/姚海峰,桐城市中医医院

1 引言

公立医院作为我国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医疗保障单位,具有很强的公益性特点,其涉及到医疗、教育、宣传等业务种类,相比私立医院也更加多样化。这样以来,公立医院势必要承担起更大的社会责任和成本压力,其内部资产的合理配置就变得尤为重要。

2 现阶段公立医院资产管理模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现阶段,我国公立医院在医疗改革工作的不断推进之下,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资产资源管理与配置的质量优化。但基于部门类型复杂、业务方向多样等固有特点,仍在资产管理工作中存在些许问题。一方面,公立医院工作人员大多致力于自身医疗知识、专业技能、临床经验的质量提升,而并未对资产管理、财务控制等问题提起重视。久而久之,公立医院在设备配置不合理、财务资源浪费流失上的负面问题便会暴露出来,影响到科室部门乃至医院整体的经营效益。另一方面,当前大多数公立医院在设备采购、财务审核等方面并未建立起高度完整的制度管理体系,进而使得相关人员在实施采购、预算等行为时,存在一定随意性,不利于资产管理模式的精准化建立与运行。

3 基于内部控制下公立医院资产管理模式的优化策略

3.1 积极树立公立医院全体人员的内部控制意识

众所周知,意识对人的行为具有决定作用和导向作用。因此,要想建立起高质高效的公立医院资产管理模式,提升公立医院人员队伍的内部控制能力,就要从思想意识上着手,积极引导相关人员正视内部控制和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具体来讲:

首先,要做好管理人员的内控意识培养。作为公立医院整体运行周期的方案规划者、发展支持者和质量管理者,相关管理人员必须要明确公立医院的角色特殊性,并做到积极学习、端正态度,在资产管理模式中为基层人员起好模范带头作用。一方面,管理人员必须要秉持其高度的责任意识和管理意识,在不断充实自身医疗政策、财务技术等知识体系的基础上,投身于医院资源配置与财务业务的管理实践当中,从而保证岗位工作人员、财务业务数据、医疗设备资源等多方面的高效控制;

另一方面,公立医院管理队伍主要由临床科室中优秀医疗人才的调任或提拔组成,其管理知识、管理水平难免存在一定缺陷。因此,相关管理人员还应通过书籍学习、案例分析、行业交流等多种渠道,持续拓宽自身的管理思路,武装自身的管理头脑,为公立医院资产控制管理规划的科学性和全面性提供基础保障。

其次,要做好基层人员的内控意识培养。公立医院中财务、后勤、临床等各科室部门基层人员的积极配合,也是保证内部控制下资产管理模式稳定运行的重要基础。因此,公立医院应定期进行专业化、全面化的岗位教育与专业技能培训,引导基层人员树立起良好的工作态度和内控素养,从而避免因人员疏忽、操作偏误、报表错误等负面行为引发的资产管理风险问题,并更有效地配合执行上方管理人员制定的内部控制措施。

3.2 建立健全公立医院资产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

“矩不正,不可为方;规不正,不可为圆”,公立医院要想实施出高质高效的资产管理模式,就必须有标准化、全面化的内部控制制度作为支持。具体来讲:

首先,应建立健全设备材料的控制管理制度。由盲目采购设备材料引发的资产浪费和资源闲置,是公立医院资产管理能力下降的主要根源之一。因此,公立医院应重视起设备材料采购与科室实际需求的匹配性,并将季度采购预算、采购信息审核、设备使用情况归档等内容加入到设备材料相关的管理制度当中,以此避免随意采购、过度采购等资产流失问题的发生。同时,公立医院还应从制度上实现责任落实,要求管理人员、审计人员参与大型或大量医疗设备的采购方案设计当中,进而强化设备材料采购行为的外部监督力度。

其次,应建立健全工作人员的工作管理制度。除了上文所提基层人员意识培养的“软策略”以外,还应从制度上对基层人员的工作行为进行“硬约束”。基于此,公立医院可在内部构建起针对性的业务成果审核体系,要求各部门管理人员在分化落实岗位责任后,对相关业务人员的执行过程、成果质量、外部反馈进行综合评价,并将审核评价结果与其薪资水平、福利待遇相挂钩。基于此,基层人员优秀的业务行为将得到奖励,偏误的业务行为也将受到处罚。久而久之,公立医院内部便会营造出创先争优的良性人员工作氛围,为公立医院资产资源的内部控制提供有力保障。

3.3 切实强化公立医院安全隐患的内部控制能力

实现公立医院资产管理模式的高质化运行,必须要做到“标本兼治”,既要做好公立医院实践经营中期的内部控制,也要采取出前期预防、后期总结等安全隐患处理手段。只有这样,内部控制的职能价值才能发挥于公立医院业务运行的全生命周期,做到各类资产资源风险问题的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从当前来看,将信息化的内部控制管理平台应用到公立医院资产管理工作中,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风险控制办法。在建立内部控制管理平台后,公立医院相关技术人员需要将该平台与管理、财务、临床、后勤等各科室部门的电脑系统相连接,并引导各部门人员将日常工作中产生的数据信息上传至管理平台中,以此进行统一化的参数对比、储存归档与风险分析。

通过这样的信息化手段,一方面可实现公立医院整体资产流动情况、设备运行情况的全面动态管理,并对不符合财务收支预期和生产发展规划的信息类型进行及时预警;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实现资产管理与内部控制相关信息的可视化和有序化,为相关人员制定后续管理策略、实施管理行为提供清晰完善的数据支持。

4 总结

总而言之,积极提升资产管理模式的实施质量,是公立医院保证经营效益、实现改革发展的关键性举措。因此,必须要从人员、制度、工具等多个角度入手,围绕资产资源管理实施出科学化、实践化、针对化的内部控制策略。

猜你喜欢

科室公立医院管理人员
北京某公立医院合同管理与控制的实践探索
北京市公立医院科技成果转化调查与分析
消毒供应中心与临床科室建立有效沟通的实践与探讨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治理迭代
以“5×3”立体模式打造外派管理人员队伍
建筑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素质现状提升探讨
基于管理会计视角下公立医院财务管理组织探讨
爱紧张的猫大夫
新医改形势下的科室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