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共文化服务视野下的非遗传承实践

2019-12-22张梦宇

人文天下 2019年23期
关键词:服务文化

张梦宇

文化牵动着民族的血脉,也是人民群众的精神寄托。党的十九大报告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都将推动文化事业发展上升到了增强文化软实力、提高文化自信的高度。其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开展惠及群众的文化工程,不断引导群众文化活动走向繁荣,稳步推动标准化、均等化进程在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中的实施,是文化事业特别是公共文化服务在新时期的重点发展方向。

一、公共文化服务参与非遗传承的背景

文化是离不开人的,文化的传承更离不开人的生产生活。近年来,提起非遗保护,人们耳熟能详的成功实践往往出在生产性保护方面:衣食器皿、传统医药、工艺装潢等,几乎都以“出产实物”的形式产生经济效益;其从业者也就或自发或在当地政府的带领下形成产业集群,个中翘楚还形成了“表演性生产——展览性销售”的生态循环,借助微博、微信、短视频等新媒体渠道打造出“网红爆款”。无疑,上述保护性生产实践都应被归为文化产业领域的成功运作。然而不能忽视的是,尚且存在着“具有一定群众基础,但不能够直接产出实物,或由于种种原因难以进行生产性转化”的非遗项目。它们往往出现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特别是劳务输出大省。在城市化、数字化的大环境影响下,随着人口外流和老龄化的加速,加之数字文化娱乐化、流量化、趋同化的背景,上述非生产性非遗项目的保护和传承正面临着“向何处去”的尴尬处境。

早在“公共文化服务”这一概念提出伊始,基于非遗在传承中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学者们就已从理论层面进行了充分论证与探讨。2009年,高小康教授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公共文化服务》一文中指出,从文化发展的角度看,本地传统非遗项目的核心民俗因素被移植到新的文化空间和时尚文化活动中并成功融合,是公共文化服务为非遗传承提供的积极保护手段。自2010 年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家组成立后,文化专家们也针对“社区非遗”“传承教育”等课题展开政策性研究。宋俊华教授在《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非遗保护机制创新》一文中强调,要将非遗保护纳入社区文化、公共文化服务、文化产业等文化供给体系中,打通供给与需求联结的“最后一公里”,为非遗可持续发展创造充分条件。在历年各版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蓝皮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报告》中,非遗的“服务性保护”“数字化保护”等课题也是我国非遗保护实践与公共文化服务结合的热点。

在立法层面也不难寻找到答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第二十七条作出了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充分利用公共文化设施,促进优秀公共文化产品的提供和传播,支持开展全民阅读、全民普法、全民健身、全民科普和艺术普及、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活动。”这与《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三十五条“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科技馆等公共文化机构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研究机构、保护机构以及利用财政性资金举办的文艺表演团体、演出场所经营单位等,应当根据各自业务范围,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理、研究、学术交流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宣传、展示”形成了呼应。由各级人民政府主导,由图书馆、文化(群艺)馆、博物馆、美术馆、科技馆等公共文化机构,以及当地非遗研究保护中心及高校等学术机构共同实施,在当地宣传展示、传承推广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是文化行政主管部门与公共文化机构的职责所在,也是全国各地在推动非生产性非遗项目传承和展示过程中的成熟经验。近些年,公共文化服务一方面基于图书馆、文化(群艺)馆等传统的公共文化服务阵地,对当地非遗开展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保护与传承;另一方面,利用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计划、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及其他公共数字文化惠民工程,搭载新媒体宣传推广渠道,在优秀非遗项目的保存、展示与社会教育方面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与尝试。

二、公共文化服务领域非遗传承实践案例分析

我国着力构建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传播先进文化、保障大众基本精神文化需求而生,提倡“百姓点菜、政府端菜、社会参与”,通过各类非营利文化机构向群众提供基本文化服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与营利性文化产业在本质上存在差异:后者以营利为目的,产出内容的同时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也无法避免行业内部竞争;而公共文化服务,为社会和人民群众提供共享性质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充分保障社会效益,并不追求创造经济价值。基于上述本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具有如下特点:一是普适性,即满足社会群众文化需求的“最大公约数”;二是便捷性,即公共文化服务的网点分布与获取方式应便利群众;三是平等性,即要为群众提供公平、均等、共享的服务;四是非营利性,即具备公益性质,以各级财政拨款为主、社会合作为辅,向群众提供免费或仅维持成本的低收费服务。

基于上述特点运作的公共文化服务在非遗传承领域积累了大量优秀实践经验。按照公共文化服务介入非遗开发与传承的时间与深度划分,大致可分为数字化保护、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线上线下结合教育等形式。随着资金的逐步到位和公众认识的不断提高,各种形式间也可相互转化、互为补充、层层推进。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题材的专题片和资源库建设

面向社会公众开展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必须先行。由原文化部、财政部牵头实施的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以下简称“文化共享工程”)自本世纪初实施以来,通过中央财政转移支付支持全国32 个省级分中心。截至2018 年底,文化和旅游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即文化共享工程国家中心,以下简称“发展中心”)及各省分中心已积累了超过800TB的各类数字文化资源。从资源形式上看,有早期的地方特色文化专题及红色历史文化多媒体数据库,中期的地方特色文化专题片,以及稍晚出现的各类微视频、动漫、慕课、公开课资源等等;从资源内容上看,涵盖了舞台艺术、民间文化、文物古迹、地域风情、名家名人、红色革命文化及少数民族文化等,旨在全面保存与展示中华优秀文化的特色和价值。

在上述数字文化资源中,各省提交的地方特色文化专题片与数据库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其中一些省份有意识地注重本地非遗的抢救性发掘和保存,建立了完整的资源坐标体系,并逐步形成了本地非遗资源库群。

以福建省为例,基于对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资源的前期调研,由文化共享工程福建省级分中心牵头,福建省文化和旅游行政主管部门主导,全省文化和旅游系统参与,联合建成了以福建各级图书馆为平台的“福建文化记忆·专题资源数据库群”(以下简称“数据库群”)。数据库群的建设着眼点聚焦在福建本地的闽南文化、客家文化、妈祖文化、畲族文化等36 个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集群,其中互有交叉;以福建拥有的世界级、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与之相关的文化和自然遗产为重点,以稀少性、濒危性衡量其优先级,抢救性保护和记录福建省内的传统文化技艺、文化生活方式、人文现象。与单纯面向学术研究的数据库群不同,在尽可能多地为学术研究保存完整、真实的史料基础上,数据库群还要兼顾拥有不同文化水平的社会受众群体的欣赏偏好,尽可能做到既专业详实,又浅显易懂。自2008 年数据库群开始建设以来,由文化共享工程福建省级分中心制定的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建设项目整体规划出发,一方面在省级分中心内培养一支具有专业研究、拍摄、制作的队伍,另一方面与福建本地的“海峡卫视”、高等院校等社会力量开展广泛合作,通过公开招标、部分购买、联合建设等多种方式,共同进行资源的发掘、申报、制作和宣传推广。

2008-2018 年,福建省共有38 个地方特色资源项目立项,目前已有22 个项目完成制作;2019 年,又有7 个地方特色资源项目被纳入中央财政转移支付支持范围。在成果方面,2010年就已初步建成了“闽南文化专题资源数据库”,并在此基础上逐步积累了福建家族谱数据库、船政文化文献数据库、莆仙文化地方文献数据库等,大大扩充了本地馆藏文献的数量。与传统文字文献资料不同的是,上述馆藏资源在建设之时就注重文字、图片、视频等多媒体素材的同步采集和保存,并按照多重关键词进行整合分类,在丰富内容的同时,降低了资料检索和获取的难度,也更易向大众做进一步的普及推广,尽可能做到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融合统一。

除福建外,其他省份也根据本省特点,逐步形成了地方特色文化资源体系。从省际联系上看,形成了“中国春节”“中国文化精品资源库”等资源系列;从传播渠道上看,制作出了《新疆味道》等精品专题片,通过卫视及网络电视,广泛传播了具有当地特色的非遗项目,取得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力。

(二)文化(群艺)馆系统的非遗传承社会教育

在实践中,开展面向基层的群众文化工作,往往一岗多职、一专多能,面向基层的非遗保护工作也遵循着这一规律。随着机构精简和部门整合,各地基层文化系统(地市级及以下)的非遗和公共文化工作大都收归同一部门管理,当地的非遗保护与研究中心以当地文化(群艺)馆为研究基地,甚至是同一机构、两块牌子。机构与体系的设置,客观上反映了文化(群艺)馆在各地非生产性的非遗项目保护中的重要作用,而利用文化(群艺)馆的群众基础、相对简单的课程体系设置,进行面向大众的非遗传承线下教育,是因地制宜、自然而发的尝试。

例如,地处鄂豫皖赣四省交界处的湖北省黄冈市就拥有丰富的非遗资源,目前已有“黄梅戏”“红安绣活”“李时珍传说”等8 项非遗项目先后纳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2 年,国家体育总局将该市下辖的黄梅县命名为“全国武术之乡”;2008 年,由该市黄梅县、武穴市联合申报的“岳家拳”被纳入国家级非遗名录。在该项非遗的申报过程中,黄冈市及黄梅、武穴两地由文化主管机构主导、院团主力申报、图书馆及文化馆积极配合;成功申报后,当地文化馆在传承方面也做出了持续努力。除依靠文图两馆的传统阵地服务外,文化馆还通过当地文体局,积极联系了当地武警中队,积极促成“岳家拳进军营”系列活动,开展面向武警官兵的长期系统性学习教育。该项非遗传承人雷杰先生除了向武警官兵传授岳家拳的传统打法之外,还根据武警实际需要,结合军体拳、散打的动作特点,特别设计和强化了一套打法,将传统拳种变成了活学活练。经过几年的传承实践,“岳家拳”这个地方性的拳种也随着武警官兵的自然入伍退伍、轮换流转,从黄冈市传播到了全国各地。

(三)文教合作,促成“非遗进校园”

各地图书馆、文化(群艺)馆基于传统场馆阵地,日常在“老年大学”开设非遗技艺习练班,寒暑假面向少年儿童举办国学小课堂、非遗手工艺学习班,已成为惯常的做法。此类课程多基于学员自身兴趣、囿于时间和场地限制,难以形成标准化、体系化的长效培训机制。因此,“非遗进校园”也成为长期以来教育系统和文化系统共同聚焦的热点,相关的理论研究已初具规模。而实践中有两大难点:首先是如何增强非遗教育的趣味性,使传统非遗更适应现代教学手段,更能触动少年儿童的兴趣特点;其次是如何保证“非遗进校园”的传承过程中,一方面让授课老师易学易讲,有利于该项非遗的“开枝散叶”,另一方面保证无论其形式如何变化,该项非遗的“内核”不走样。

为了促成优秀传统文化在学龄青少年儿童中的推广普及,文化共享工程湖南省分中心自2012 年起,率先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传承经典,共享文化——戏曲动漫进校园”系列活动,尝试以动漫为载体、课堂课外结合的形式,推广中国传统戏曲艺术。该项目获得发展中心的充分重视,并作为“中华优秀文化数字化建设与传承计划”的先行示范项目,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该项目的具体做法分两步走。

一是动漫制作。选择全国各省各大剧种当中的经典唱段,一对一地针对唱段特点,为其设计符合少年儿童兴趣的动漫形象。与此同时,在脚本中设计分解知识点,以此分析讲述该剧种的特点以及相关的历史知识,以动漫为载体,推广中国传统戏曲艺术。

二是线下教学。以动漫成片为基础,分别设计线下体验课、教学课。其中,戏曲体验课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将能够体现某一剧种特点的经典折子戏化繁为简,进行故事和台词讲解、动作和表演展示、唱腔、念白、妆容,请在场学生亲身体验声、台、行、表等表演中的重点内容,由兴趣出发,在扩充其戏曲知识储备的同时,为戏曲传承“领进门”打好基础;戏曲教学课则是针对学校音乐艺术科目教师和有一定基础的学生,通过系统教学,使其在掌握该剧种声腔、形体等表演技艺的基础上,也能从文化内涵、历史积淀的角度更深入地挖掘、领悟传统戏曲的独特魅力。

“戏曲动漫”项目实施7 年以来,得到了全国各省的纷纷响应,借助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的支持进行动漫成品拍摄制作以及“戏曲动漫进校园”的推广活动。仅湖南一个省份就成功走进了300 余所学校,并逐渐成为各地中小学课堂教学的常设内容。

(四)在线视频:了解非遗的新窗口

随着WiFi 和4G 网络的逐渐普及,人们使用流量的门槛日渐降低,在互联网上消耗时间的方式也就从图文浏览迅速转向了欣赏视频。视频分发源头也渐渐由拥有互联网电视牌照的大型视频平台(如优酷、爱奇艺、腾讯等)分化到了直播平台(虎牙、斗鱼等)及短视频平台(抖音、快手等)。新平台上,不仅头部的“现象级爆款网红”更容易被制造出来,“长尾理论”中以往会被忽视的小众用户偏好也被进一步发掘,成为新的热点增长点。因此,在线视频也可以成为拓展更广泛年龄层次的群众走近非遗、了解非遗、喜爱非遗的新渠道,是公共文化服务辅助非遗传承的新方向。

1.国家公共文化云·非遗活动直播

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等重点地区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是体系支撑的重点,也是均等化的难点,更是蕴藏非遗资源的宝库。发展中心策划实施了“国家公共文化云”项目,由原国家公共数字文化支撑平台升级转化而来,旨在文化共享工程、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计划、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前期网点和资源建设日渐完善的基础上,建成我国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大数据的集散与调度平台,同时整合聚拢全国公共数字文化的资源与数据,最终建成“超市式”“一站式”的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形成“政府端菜”与“群众点菜”相结合的新型公共文化服务模式。2017年11月底,国家公共文化云平台正式开通,各省建设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云平台也分期分批地陆续接入了国家云平台。目前,各省文化机构(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等)均可利用国家公共文化云自由下载和上传数字文化资源(如前文中所述的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库),并能与现有的线下服务进行深度结合,提供包括活动场馆预约、艺术表演票务服务、群众性文化活动展演预告等,为基层文化参与者提供场馆与活动分享和交流的平台,也是自下而上的文化自觉的充分体现。

“共享直播”就是国家公共文化云平台中最受欢迎的功能之一。该直播平台也拥有互联网电视直播资质,主要播送内容有文化和旅游部举办的各类项目和活动(如群星奖、老年合唱节、少儿合唱节、“春雨工程”大舞台大讲堂等)、由中国文化馆协会主办的“百姓大舞台”品牌活动、各地重要的文化艺术演出及公共文化活动、公共文化艺术和技能培训等等。仅“百姓大舞台”品牌活动这一项,就在2018 年共开展了226 场直录播,总计超过4280 万人次在线收看。根据“国家数字文化网”上的信息,在2018 年6 月,为配合“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国家公共文化云”策划了“非遗专题”,除展播各地非遗微视频、摄影图片、项目介绍等,还设计了线上互动游戏活动;并在遗产日当天同步在广东、陕西、辽宁、安徽等地实时直播了9 场非遗活动,通过手机APP 及微信公众号推送,当天近140 万人次收看直播,获得了一定的关注度。

2.在线培训·非遗慕课

当前,我国重点高校大都在教育部主办的“中国大学MOOC(慕课)·国家精品课程在线学习平台”开设了课程,师生们对这种“教学视频+课后辅导”的模式并不陌生。而社会其他主流慕课平台的主要受众群体,多是各类需要资格考试、技能考级的人群,因此课程类型往往是学历教育、衔接教育、职业资格教育,课程内容类型多为语言教学类、科技类,仍然存在人文艺术教育课程,特别是从鉴赏到入门的初级课程缺乏这一发展短板,以非遗传承为主要内容的更是乏善可陈。究其原因,不难看出是由于用户“一时兴起”而关注,缺乏用户粘性,也由于门槛高、需要练习,而不愿投入大量时间和金钱,也较少得到教育机构的深度挖掘。

此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就应担起重任,及时利用资源和网络的优势发挥作用,填补全民艺术普及教育慕课资源的空白。目前,“国家公共文化云”已开设“在线培训”栏目,成为国内公共文化服务领域首个专门提供全民艺术普及慕课免费资源的在线平台。它综合利用了各地非遗保护中心的研究成果,将各地文化(群艺)馆的一线公共文化服务专业人才扩充到在线教师队伍当中,利用慕课技术和“国家公共文化云”平台,在线传授“小众”非遗课程,将观众带上“由欣赏到入门”的台阶。截至2019 年,全国已有广东省文化馆、河北省群众艺术馆等19 家公共文化机构承接了27 门慕课的制作与运维,其中“广绣”“白局弹唱”“五禽戏”“花儿”等地方特色非遗传习实践,已陆续进入开课阶段。

三、公共文化服务参与非遗传承前景展望

随着公共数字文化建设工作在全国范围的深入开展,公共文化服务参与的非遗传承逐渐由“铺摊建点”转为“以点带面”,在条件较好的部分地区,更有向纵深开展发掘与利用的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层面。

首先,在政策层面,文化惠民各分项工程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方面付出了大量努力,但在提升服务效能方面尚存在短板。需按照中央及文化和旅游部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加强工程的融合发展,形成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的合力。非遗展示及传习教育是文化惠民服务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提升服务效能、提高群众获得感的有力抓手之一。

其次,在各地实施层面,将在中央财政转移支付与本地配套支持的共同努力下,做好公共数字文化工程建设与服务工作。中央补助地方公共数字文化建设专项资金为支点,撬动了各地公共文化服务的重点项目落地生根,这也需要各省文化行政主管部门与公共文化服务机构通力合作,共同探索综合性数字文化在基层的服务路径。通过“数字文化馆”“基层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推广”等本地化服务项目,整合和展示当地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博物馆、非遗研究与保护中心等文化以及旅游系统不同部门、不同领域的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将促进非遗资源的在地保存,也将形成研用结合、教学相长的良性传承生态。

最后,在全盘统筹层面,作为文化惠民工程的建设管理与组织实施单位,发展中心和国家图书馆将从平台建设、资源建设、服务推广等三个方向,与各地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及文图两馆共同探索基层综合性数字文化的服务渠道,整合和展示当地文化以及旅游系统的综合性公共数字文化资源,以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撬动城乡居民文化生活方式。这也将随着“文旅融合”的脚步,通过各级公共文化和旅游宣传渠道,促进非遗资源在全国范围乃至世界范围的广泛传播,从而扩大受众基数,为形成“欣赏—传习—研究—创新”的非遗生命曲线创造良好环境。

结语

本着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的宗旨,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组织实施的公共文化惠民服务在非遗传承领域,特别是在非生产性非遗活动的保存、传承与推广方面积累了大量可行性实践经验,在数字化保护、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利用新媒体渠道进行线上线下结合的传承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随着2018 年文化和旅游部挂牌揭幕和“三定”方案的正式实施,我国公共文化事业面临着新形势,承担了新任务,也正在迎接新挑战。具体到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就是要在阵地服务层面加快文图两馆和文化机构服务融合,在服务体系方面加强数字文化工程融合,从而加快文旅融合的速度、深度和广度;而文旅深度融合,也将为公共文化服务参与非遗传承创造更好的氛围。

猜你喜欢

服务文化
服务侨企创新业 创先争优展作为
创新举措强载体 为侨服务加速跑
聚焦“五个一” 打通为侨服务渠道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谁远谁近?
采掘服务个股表现
读者反馈 订阅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