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玉米秸秆直接还田技术的应用与推广

2019-12-20马士光王瑞才

农民致富之友 2019年34期
关键词:榆树市东北地区秸秆

马士光 王瑞才

玉米作为东北地区的主要种植作物,种植面积占耕地面积的70%以上,且多以种植籽粒玉米为主。每年秋季在籽粒收获后,如何处理大量的玉米秸秆成为了社会各界关注的问题,就地焚烧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进行捡拾处理费用高,秸秆销售难,不做处理会影响下年耕种,所以,秸秆处理成为了农村秋季收获后的又一个重要难题。本文主要介绍了玉米秸秆还田的作用和制约东北地区秸秆还田作业的因素,提出了做好榆树市玉米秸秆还田作业的有效措施,以供参考。

在人们的思想认识中,一直將秸秆作为农业生产的废物对待,在处理上也以简单粗暴的形式进行,目前,玉米秸秆主要的处理形式主要为:一是作为薪柴,用来取暖和生活燃料;二是处理后作为饲料,发展养殖业;三是用于热电厂发电的燃料;四是就地焚烧。

其实,玉米秸秆中含有大量的有机质和氮、磷、钾及微量元素,在研究人员看来,人们对秸秆进行焚烧处理,实际上就是在 “烧钱”,玉米秸秆不仅可以作为燃料、饲料和原料,更是良好的肥料,如果能够将秸秆直接还田,腐烂后释放出所含有的有机质和氮、磷、钾及微量元素,不仅可以减少化肥使用量,还可以起到种地养地的作用,会给人们带来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可以说,玉米秸秆直接还田是目前最直接效果最佳的处理方法。

一、玉米秸秆还田方法

1、玉米秸秆全覆盖保护性耕作技术

玉米秸秆全覆盖保护性耕作技术是一项经过多年连续试验后成熟的技术,技术简单,易于作业。就是将秋季机械收获后的秸秆在当年或明年播种作业前,使用机械进行归行处理,将秸秆全部归集在休闲带上,使播种作业带得到清理,保证免耕机作业时顺利通过。播种作业时,拖拉机行驶在秸秆上,既减轻了对土壤的碾压,同时也压实了秸秆,使秸秆不被风吹走。秸秆在自然中通过日晒雨淋后腐烂成为作物生长的肥料。实践证明,秸秆覆盖的地表不生杂草,且能够起到减少土壤水分蒸发的作用,在连续实施三年的地块,每平方米土壤中蚯蚓数量是未实施地块5倍,土壤有机质含量明显增加。

2、玉米秸秆全量还田技术

秋季通过机械深翻作业实现玉米秸秆全量还田。就是对秋季机械收获的地块,在秸秆均匀覆盖地表的情况下,使用大型轮式拖拉机配套翻转犁进行深翻作业,作业深度一般在30cm以上,保证秸秆覆盖严实,无重耕漏耕,垡块整齐无立垡。为保证作业质量,有条件的可以对机械收获后的秸秆使用粉碎还田机再进行一次粉碎,然后再进行深翻作业,这样可以保证作业效果最佳。

机械深翻作业投入费用相对较高,主要针对连续多年未进行耕翻作业,土壤相对板结地块进行,一般3-5年进行一次。深翻后可以有效增加土壤的通透性和蓄水保墒能力,秸秆在地下腐烂后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团粒结构,保证作物生长的需要。

二、制约东北地区秸秆还田作业的因素

1、受气候条件的限制

由于东北地区气候寒冷,加大了玉米秸秆直接还田的难度,制约了玉米秸秆还田技术的发展。东北地区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冬季寒冷,可达到零下28度,春季干旱,大量的玉米秸秆直接还田后,由于冬季寒冷,秸秆无法进行腐解,秸秆直接还田后质量较差,粉碎抛撒不均匀,导致耕地整地难度较大,对玉米播种和出苗质量有严重影响。

2、群众相对保守的传统观念

在人畜农业的影响下,一些农民有着陈旧的观念,延续了过去精耕细作的方式,不重视新型机械化现代农业技术的作用,对玉米机秸秆还田方法存在抵触心理,有的农民甚至在秸秆还田后,还焚烧粉碎物,不仅秸秆浪费,还造成环境污染。

3、玉米机收秸秆还田机械保有量基本处于饱和状态

近年来,在中央现代农业玉米秸秆还田工程的推动下,榆树市玉米秸秆粉碎还田机得到快速发展。现在,新买的玉米秸秆粉碎还机不易赚钱,因此农民购买设备的积极性不高。

三、做好榆树市玉米秸秆还田作业的措施

1、引导土地流转

加强政策扶持,积极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管理,引导土地合理流转,形成新的农业生产机制,使土地成为农业生产的最大要素,尽快形成与现代农业机械化生产相适应的形式。加快机耕道的施工,为大型农业机械的现场生产创造良好的条件。

2、加大补贴力度

自2010年以来,玉米秸秆还田工程开始实施,每1hm2补贴450元已实施多年。由于农民增收水平的提高和玉米秸秆还田费用的增加,每1 hm2450元的补贴已变得微不足道,不能激发农民购买秸秆还田机的积极性。为进一步促进玉米秸秆还田工作的顺利开展,建议适当增加补贴资金。

3、深入宣传示范

要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体,广泛、深入地宣传秸秆还田技术。通过举办现场示范会议等形式,开展田间示范指导,进一步提高农民对玉米秸秆还田作业的认识,不断调动农民购买和使用玉米秸秆还田机的积极性。

总之,玉米秸秆直接还田,减少了秸秆焚烧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同时还能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增强土壤保水保肥性能,是改善农田生态环境,发展持续农业、旱作农业的重要措施,是节本增效、发展质量效益型农业,保证农业稳产高产的一项重要措施。

(作者单位:130413 吉林省榆树市太安乡农机站)

猜你喜欢

榆树市东北地区秸秆
东北地区打造对外开放新前沿的重要意义与主要举措
解读“一号文件”:推进秸秆综合利用
推广秸秆还田 有效培肥土壤
为什么人参喜欢长在我国东北地区
为什么人参喜欢长在我国东北地区
秸秆综合利用模式探索
玉米价格下跌对榆树市农民的影响及对策建议
榆树市玉米收获机质量情况跟踪调查分析
榆树市水稻全程机械化技术推广分析
新型环保吸声材料——菌丝体胶合秸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