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同伴关系、自尊与网络利他行为的关系

2019-12-20林喆芝廖雯洁徐雅榕林海婷陈绵绵叶江彬

好日子(下旬) 2019年7期
关键词:中介作用自尊

林喆芝 廖雯洁 徐雅榕 林海婷 陈绵绵 叶江彬

【摘 要】目的:探究友谊质量、自尊与网络利他三者间的关系。方法:本研究采用友谊质量问卷、个体自尊量表(SES)和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量表(IABSU)对245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结果显示,1.大学生积极友谊质量、自尊和网络利他行为三者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消极友谊质量(即冲突与背叛)与自尊呈显著负相关。2.结构方程模式显示友谊质量对网络利他起正向预测作用,自尊在其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可从促进友谊质量,培养积极同伴关系,自尊的训练等角度提高大学生的网络利他行为,净化网络环境。

【关键词】友谊质量;自尊;网络利他;中介作用

1 前言

互联网的发展为人们创造了新的行为方式和交流方式。随着互联网的普遍应用,人们的行为方式、人际交往方式和信息交换方式不仅局限于现实生活中,还延伸到了网络世界。网络利他行为就是这种新式行为之一,它是指在网络环境中表现出来的有利于他人和社会、且不期望得到任何回报的自觉自愿行为。例如在网上分享信息,提供网上指导,网上举报不良行为,网上募捐祈福等一系列行为。Wallace指出,人们在虚拟网络中比现实生活中更乐于帮助他人[3]。其原因之一在于虚拟网络所具有的继时性、共享性、匿名性以及可弥补性等优点为人们的利他行为提供了一个更加包容的空间和更加广泛的平台。[4]乐观看来,互联网环境中的利他行为发生率相较于现实情境而言越来越高。

友誼质量是个体之间友谊关系的亲密程度,既指友谊特征也是对友谊程度的评价。人们通过对友谊质量的维护来增加亲密感,建立认同感和归属感,友谊质量越高,其归属感和认同感也会更高。网络利他行为是利他行为在网络环境中的延展,拥有积极友谊质量的个体由于能从同伴处获得归属和支持,他们更愿意把网络当做一种学习辅导工具,这种对网络的正确使用也激励着个体做出如网络指导,网络分享在内的网络利他行为,而低友谊质量的个体则会把网络当做发泄的手段,不仅容易陷入网络成瘾还可能造成网络攻击。因此,积极友谊质量也可能对网络利他行为有正向预测作用。

自尊(self-esteem)是个体对自我的总体评价,是对自我价值(self-worth)和自我能力(self competence)的一种评价性和情感性体验。自尊水平越高的个体,对自己的总体评价也越高,越能表现出较高的自信心和主动性,这种优秀的人格魅力和主动探索的积极品质更能促使他们在大多数情况下施展自己的才能,分享自己的经历,给予他人以援手。在网络环境中,高自尊的个体其自我效能感也高,认为自己有能力做好某事,此外互联网的公开性和共享性也会无形中放大个体的自尊水平,受这种自我效能感的影响,他们更乐于提供网上帮助。

综上所述,友谊质量和自尊都是影响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发生的重要因素。然而已有研究表明,友谊质量与自尊之间关系密切,拥有积极友谊质量的个体也具有更高水平的自尊。当个体在同伴交往的过程中体验到积极的友谊时,会引起正面的自我评价,这将进一步增强个体的自尊水平。可以看出在友谊质量与自尊影响网络利他行为的同时,友谊质量还可能会通过自尊间接对网络利他产生影响。本研究力求对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培养途径提出新的理论视角,也为推动网络生态文明、净化网络空间有着现实意义。

2 研究方法

2.1 被试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对福建省某高校选修课四个班级的245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集体施测,共回收有效问卷221份,有效率达90.2%。其中男生60人,女生161人;理科生110人,文科生111人;农村学生162人,城市学生58人;独生子女58人,非独生子女162人;平均年龄为(20.16±1.56)岁。

2.2 研究工具

2.2.1友谊质量问卷

该量表共六个维度。本研究将“帮助与指导”、“肯定与关心”、“陪伴与娱乐”、“冲突解决策略”、“亲密袒露与交流”这五个维度的得分合并做为积极友谊质量得分,冲突与背叛维度单独计分作为消极友谊质量得分。要求在施测过程中被试严格参照与自己第一好朋友相处的真实情况填写。在本研究中,其总量表的α系数值为0.92。

2.2.2自尊量表

使用Rosenberg的自尊量表(SES)评估个体自尊水平,该量表共10个题目,并按四点计分,从很不符合到非常符合分别计1到4分,其中第3.5.8.9.10题反向计分,量表总分最低不低于10分,最高不高于40分。分值越高,表明施测者的自尊水平越高,该量表信度较理想。在本研究中的Cronbachs Alpha 为0.82。

2.2.3网络利他行为量表

本研究采用郑显亮和祝春兰编制的网络利他行为量表。该量表4个维度,26个条目,计分方式以“1”(从不),“2”(偶尔),“3”(有时),“4”(通常)来进行评定。所得分值越高,表明被试的网上利他行为越多。本研究中,总量表的Cronbachs Alph值为0.76。

2.3 统计分析方法

首先使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各变量进行描述性统计以及Pearson积差相关分析,接着使用amos17.0进行结构方程建模,最后使用PROCESS插件的Bootstrap程序对自尊的中介效应模型进行第二次检验。

3 结果

3.1网络利他行为总体状况

对所有被试(n=221)进行了统计处理以及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的总平均分(M=1.83)显著低于中等临界值2.5分(t=23.73,p<0.001)。对各变量进行描述统计,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发现,性别,生源地,专业,独生子女等对网络利他得分的差异均不显著。

3.2、友谊质量、自尊与网络利他行为的相关

对数据进行Pearson积差相关,结果得出,积极友谊质量、自尊均与网络利他行为及其各维度间显著正相关,消极友谊质量(即冲突与背叛维度)和网络利他行为间相关无统计学意义;自尊与积极友谊质量也呈显著正相关。由此可见,积极友谊质量、自尊和网络利他行为三者间确实存在密切联系。

3.3、自尊在友谊质量和网络利他的中介效应检验

采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假设验证分析,以积极友谊质量为自变量,自尊为中介变量,网络利他为因变量。结果表明:各拟合指标:CMIN/DF=2.31,CFI=0.98,GFI=0.97,TLI=0.96,REMSEA=0.07,均良好,说明了本研究收集的数据与建构的模型拟合度较好。

同时,根据中介效应的检验方法,在PROCESS插件上运用Bootstap程序对自尊的中介效应的显著性进行了分析:设置抽取样本数5000份,置信区间取95%。结果如表2所示,其总效应、直接效应、间接效应的置信区间均不包括0且P值均为0.00小于0.05,说明3个效应均达到显著水平。其中积极友谊质量到网络利他行为的总效应值(c)等于直接效应(c')加间接效应(ab),即0.44=0.32+0.12.间接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ab/c)为0.12/0.44=0.28,这说明了积极友谊质量对网络利他行为的效应中有28%是通过自尊这个变量所引起的。上述结果再一次验证,自尊的部分中介作用显著。

4 讨论

通过分析,可以证实:大学生积极友谊质量对网络利他有正向预测作用。即积极友谊质量越高,个体越频发地表现出网络利他行为。个体积极友谊质量越高,在人际交往中表现为更强的信任感、更亲密的关系和更短的心理距离。而心理距离是个体能否对他人表现出利他行为的关键性外部环境因素。心理距离越短则越会增加亲社会行为和降低攻击行为[23]。本研究表明,积极友谊质量对利他行为的影响同样适用于网络环境中。在大学生群体中,由于他们即将开始一段新的生活,需要结交一群新的同学和朋友,为尽快适应新集体和新环境,他们倾向于利用网络环境来消除陌生感和拉近心理距离。在不断相互袒露和亲密交流的过程中他们会渐渐放下防备和负担,因此更愿意提供网上指导和网上帮助。同时,亲密朋友间的相互肯定与支持也能通过互联网延伸到虚拟环境中,形成网络社会支持。而网络社会支持能正向预测大学生的网络利他行为[24]。因此友谊质量水平高的个体能带来更多的网络利他行为。

由于高友谊质量的个体可以经常向朋友倾诉,释放自己的负面情绪,纠正自己的偏见和不当,也能从朋友的获得安慰和支持,体验更多积极情绪。同时,这种愉快的相处模式也能让他们更主动地探索自己、认识自己、了解自己。这些都对他们自尊水平的提高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另一方面,由于自尊水平的提高,会使大学生产生较强的自我价值感。相较于低自尊水平的个体,他们倾向于把注意力转向他人,因此也更能感知到他人的需要。在虚拟环境中,高自尊水平的大学生会更容易觉察他人的困境和关注到网上的求助信息,为体现自己的价值他们会给予反应并主动做出网络利他行为来帮助他人。

根据以上分析,本研究得出结论:积极友谊质量可以正向预测大学生的网络利他行为;同时它还可以通过自尊的部分中介作用间接影响网络利他行为。因此,在高校教育建设中,一方面校方要关注大学生积极友谊质量的发展。首先高校应将人际关系的锻炼作为大学生学习成长的必修课,重视大学生人际关系网络的建立,提高其主动交往意识;其次高校要适当培养大学生的交往技巧,引导大学生学会理解与包容,提升他们的共情能力,教会大学生多换位思考,善于化解人际关系中的冲突与不必要的争执,建立积极的友谊關系;最后,学校还应提供大学生的交友平台,扩大交往空间,促进他们线下线上积极友谊质量的提高。另一方面,高自尊会带来更多的网络利他行为。高校可以开设相关课程,建立专门机构引导大学生认识自己。此外,高校老师也要关注学生的成长变化,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闪光点,制定符合他们当前能力水平的的目标,培养他们正面的自我接纳能力,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加强他们对挫折应对的能力。等方式来提高他们的自尊水平。

参考文献:

[1]Gosling,S.D.,& Mason,W.Intemet research in psychology.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2015:66:877-902.

[2]郑显亮,祝春兰,顾海根.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量表的编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1,19(5):606-608.

[3]Wallace P M.The psychology of the Internet[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

[4]程乐华.网绍心理行为公开报告[C].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2.

[5]杨丽珠,徐敏,马世超.小学生同伴接纳对其人格发展的影响:友谊质量的多层级中介效应[J].心理科学,2012,35(1):93-99.

猜你喜欢

中介作用自尊
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人际信任的中介效应
动机调控对成人英语学习成绩的作用研究
不同媒体下感知价值对品牌认同影响的实证研究
心理弹性和核心自我评价对高中生考试焦虑的影响
大学生自尊与归因方式的相关研究
大学生感恩、孤独感和手机依赖的关系研究
大学生自我效能感、自尊、领悟社会支持以及压力性生活事件的关系研究
论自主学习教学模式下英语教师的中介作用
大学生自尊与人际关系相关关系的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