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趣味教学法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019-12-20何兴中

甘肃教育 2019年21期
关键词:趣味教学法氛围导入

何兴中

【关键词】 小学语文;趣味教学法;高年级;氛围;情境;导入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9)21—0154—01

大量的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如果对知识充满兴趣,则他们的学习过程会轻松,心情也比较愉悦,学习效果也更好,可见兴趣对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性。在小学高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教师也可以积极运用趣味教学法,激发并保持学生对语文教学的兴趣,帮助学生获取知识,并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奠定基础。

一、营造趣味教学氛围

良好的教学氛围是学生获取知识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充满趣味性的课堂教学氛围能够提高學生学习积极性,但如果教学氛围较差,则会打击学生学习积极性。因此,笔者建议,小学语文高年级教师应在教学中营造趣味教学氛围,使学生感受到教学活动的趣味性,并主动去学习。

1.教师运用趣味教学法时要注意转变自己的态度。教师要摒弃一些不好的陈旧观念,不能一味要求学生遵从自己的教学习惯,而是要保持温和的态度,尊重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需求;教学语言也要注意幽默性,让学生在良好的教学氛围中感受到趣味性。

2.教师要尝试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因小学生兴趣来去都比较快,如果教师单纯地采用一种教学方法,可能会导致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多做一些尝试。如,《小木偶的故事》教学中,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呈现出课文内容中所描写的场景,深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或者是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别表达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看法。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还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创设充满趣味的教学情境

无论是哪一学科的知识都来源于生活。因此,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师运用趣味教学法时,可以从生活的角度设计趣味性的教学活动,既可以使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知识的乐趣,又能够使学生将语文知识运用在现实生活中,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如,教师设计“创意广告语”的语文教学活动。在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教学与生活中的现象结合,组织学生完成这项教学活动。首先,教师需要将学生分组,以小组为单位搜集生活中比较有创意的广告语;其次,要求学生模仿自己最喜欢或认为最有创意的广告语,为自己喜欢的事物创作广告语。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认识到语文知识在生活中的作用,还掌握设计创意广告语的技巧性,提高自己动手动脑创作的能力。

三、设计具有趣味性的导入环节

导入环节对教学质量的影响,源自于导入环节是否能够激发学生好奇心,使其对教学内容产生兴趣,从而影响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因此,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师可以设计具有趣味性的教学导入环节,使学生能够在教学开始时就集中精力,进行积极分析和探究教材内容。教师在设计导入环节时,还要在保证趣味性的同时,重视其实效性,促使学生在快乐的环境中掌握知识,强化学生学习的情感体验。成功是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动力的重要因素,促使学生积极学习语文知识,最终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完成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以《独坐敬亭山》的教学为例,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作品,诗中描写的地点是我国安徽的宣州市郊地区,教师为引起学生兴趣,可在导入环节选取一段宣州市郊的视频作为导入素材,使学生对其产生兴趣,而后带着兴趣去学习这首诗,最后将视频内容与诗中的内容结合,使学生理解作者作诗时的情感,增强学生对《独坐敬亭山》的了解,对诗人李白的了解。因此,学生学习时的情感体验能够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趣味性,有利于全面改善学生对于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四、利用趣味教学法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

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学生大多是被动学习知识,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如果教师能够在教学中有效利用趣味教学法,则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同时,被动的学习也会增加教师的负担,导致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凡事都需要亲自去做,而教学效果却没有明显的改善。因此,教师需要合理地使用趣味教学法,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兴趣,使其产生好奇心,进而主动学习,既可以改善整体教学效果,又可以减轻教师的负担。

总而言之,教师的任务不是向学生灌输知识,而是要激发学生兴趣,使其主动学习,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使其能够在未来的发展中自主获取知识。

编辑:张慧敏

猜你喜欢

趣味教学法氛围导入
浅议初中语文趣味教学法
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方法论
例谈趣味识字教学法在小学低段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