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猪大肠杆菌病的诊断与综合防治分析

2019-12-20赵平

农民致富之友 2019年34期
关键词:黄痢水肿病猪舍

赵平

随着现如今我国畜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猪养殖已经成为大部分农户的主要经济来源,且规模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猪大肠杆菌病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具有散发性特点,不管是发病率还是死亡率都相对较高,一旦爆发则会导致农户出现大量的经济损失,需要加以有效预防。因此,从实际角度出发来对猪大肠杆菌病的诊断与综合防治措施进行详细分析师十分必要的。

1、猪大肠杆菌病概述

猪大肠杆菌病是一种由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婚期的细菌性人兽共患疾病,在猪肠道中寄居,其中大部分都是属于共栖菌,对于动物生长而言有所助益。然而,其中也包含了一些可以致病的大肠杆菌,被称之为病原性大肠杆菌。这些病菌的出现,会直接引起急性传染病症,是仔猪阶段较常出现额度一种疾病,表现为肠炎、肠毒血症、水肿等等。若是按照生长周期、病原血清学不同,来对疾病进行划分,则是可以分为仔猪黄痢、猪水肿病。仔猪黄痢发病,并没有季节性限制,主要是与猪舍周围的环境有所换脸,阴雨潮湿、冷暖不定、母乳不足、环境卫生较差等等,都会引起这种疾病。仔猪水肿病具有地方流行性特点,限制地点为个别猪场,并不会广泛传播,一年四季都可以流行,断奶前后发生过仔猪黄白痢甚至工行快、营养状况较好的仔猪容易出现这一疾病,为饲养者带来较大的养殖难度。

2、猪大肠杆菌病的诊断分析

(1)临床症状

一般情况下猪大肠杆菌病无明显的季节性特点,而病猪往往会出现以下症状:第一,首例猪大肠杆菌病病猪会出现拉稀剧烈的情况,且为黄色水状,会顺着肛门流下,且很少会留下粪便的痕迹,难以被第一时间发现。若是一些病情十分严重的母猪勐海会出现阴部尖端发红的情况,在捕捉过程中,在主政长也会有稀粪从肛门中流出,在出现下痢时,则病猪会呈现出精神状态不佳的情况,且鼻子的末端位置会出现青紫色,日益消瘦,最终因脱水而死。第二,若是在病情无法得到及时控制的情况下,病猪数量还会逐渐增加,而在此之后患病的冰柱,往往会出现突然拉稀的现象,分辨是白色、灰白色、灰褐色等等,呈粥状或者是黏液状。病猪自身则是会表现在皮毛无光、弓背現象严重,严重时还会出现粪便带有血丝的情况。

(2)诊断分析

仔猪黄痢多发生在出生几个小时到一周龄内的仔猪中,以1~3日龄的仔猪发病最为常见,尤其是头胎青年母猪,若是在一窝仔猪中,所有仔猪体温整张,但是却在短时间之内有1~2头仔猪出现衰弱情况并死亡,而其他仔猪也相继发病,并排出黄色、黄白色糨糊状稀便,即可被认定为是仔猪黄痢。仔猪白痢大部分否是发生在10~30日龄的仔猪之间,下痢、排便腥臭并黏稠是最为常见的特征,病猪会突然间出现腹泻的情况,身体发育也相对迟缓,虽然有一部分病猪会自愈,但是却无法根除,而这一疾病也会反复发作成僵猪。水肿病多发于断奶前后的仔猪,其发病的主要特征有头部水肿、供给失调、惊厥和麻痹等。在发病以后,大部分病猪都会表现出精神不振、食欲不佳等。在发病之前的1~2天之内,病猪会有轻度腹泻的情况,在静卧状态下甚至会出现发抖、抽搐的情况。在站立时,则是会出现四肢麻痹、行走无力的情况,症状具体则是会表现在眼睑、结膜等部位。

3、猪大肠杆菌病的诊断的综合防治措施

基于上述分析,猪大肠杆菌病是猪养殖过程中一种高发病率、死亡率的疾病,主要是,由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引起,若是不加以防范,则会影响到养殖者的经济收入,需要养殖者在今后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来加以应对。

(1)做好疫苗接种工作

猪大肠杆菌病防治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来实现,养殖者应该结合圈舍内猪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好疫苗接种计划,来达到有效预防的目的。首先,是需要针对怀孕母猪进行免疫接种,主要是采用K88基因工程疫苗与987P基因工程疫苗等来实现,可以起到较好的预防效果,从而减少母猪与新生仔猪患病的可能性。

(2)完善母猪饲养管理

为了更好的预防猪大肠杆菌病,增强饲养管理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母猪,应对即将生产的母猪供给全价饲料,并补充好硒元素。在日常管理中,也应该做好全面消毒工作,在冬日应尽可能保证每周都冲洗一遍猪舍,每两个月要进行一次较为彻底的消毒工作,在清洗完成以后还需要保证猪舍内通风顺畅,使得空气更为干燥。在此基础上,还需要产房、产床等进行消毒。若是母猪需要进入到产房,则是需要对母猪的身体进行喷雾,借此来达到消毒目的,临产前还需要用专门的药水,对乳房、会阴部等生产部位进行清理,并将乳头中前几滴乳汁挤出,保证母乳的清洁程度,从而减少母猪与新生仔猪患病的可能性。

(3)优化仔猪饲养管理

仔猪作为容易感染猪大肠杆菌病的主体,在出生以后,应及时将其被毛擦干,并将母猪的乳头固定,让这些新生仔猪能够在第一时间吃到母猪的初乳,在此之后则是需要为仔猪灌服庆大霉素1万U/头,每天两次,连续使用三天。在断奶以后,饲养者不能够立马更换饲料,在原来的圈舍喂养7天以后,才能够将其移送至保育舍,保证圈舍内温度恒定。在度过这一周以后,才可以更换饲料。

综上所述,猪大肠杆菌病仔猪阶段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一旦感染会出现多种急性传染病临床症状。目前,在临床诊断的过程中,主要是依据具体病症以及病理情况来加以判断,由于这种疾病发病率、死亡率都相对较高,若是不加以有效控制,将会对猪养殖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在今后发展的过程中,猪养殖者必须要通过充分做好疫苗接种工作、完善母猪饲养管理、优化仔猪饲养管理等方式,来对猪大肠杆菌病进行综合防治,减少仔猪的患病率,为猪养殖提供一个更为良好的环境。

(作者单位:466300 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农业农村局畜牧工作站)

猜你喜欢

黄痢水肿病猪舍
仔猪黄痢的流行病学、临床特点、鉴别诊断和防控措施
仔猪黄痢及其防治
母猪怀孕后如何控制猪舍环境
冬季猪舍有啥讲究
仔猪黄痢的防治探讨
哺乳仔猪黄痢的防治
标准化猪舍设计技术
仔猪水肿病的防治
新型帐篷式猪舍的使用
仔猪水肿病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