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羊肠毒血症的诊断与防治

2019-12-20柴慧强晓玲

农民致富之友 2019年34期
关键词:羊肠魏氏梭毒血症

柴慧 强晓玲

羊肠毒血症又称血肠子病、过食症、类快疫,主要是一种魏氏梭菌引起的急性、高度致命性传染病,因其病死后肾脏软如稀泥,故称为“软肾病”,该病发病急,死亡率高,不同年龄阶段的羊均可感染,主要多发生在青壮年羊只,临床上以腹泻、惊厥、麻痹为主要特征,突然死亡,给养殖户带来一定损失,严重危害到养羊业的健康发展。因此,要加强该病的防控工作,减少该病的发生。

一、病原特点

羊肠毒血症是一种急性毒血症,是由D型产气荚膜梭菌引起,而产气荚膜梭菌又称为魏氏梭菌,该菌属于梭状芽孢杆菌属,是一种革兰氏阳性大杆菌,呈紫色,能产气,两端钝圆的直杆状,长度在4~8μm,宽度为1~1.5μm,一般以单个存在或是2~3个排成链状,可形成圆且大的芽孢,通常位于菌体中央或者近端,D型魏氏梭菌类型丰富多样,主要分成6种型,即:A、B、C、D、E、F型。

二、流行特点

D型魏氏梭菌是一种能在土壤中可分离的到的细菌,污染的水中和动物肠道内也可发现该菌,主要是通过消化道进行传播,羊只采食了被污染的饲草或饮水而受到感染,感染后胃肠道只快速繁殖,分泌大量毒素,从而引起发病。该病主要感染绵羊,不同年龄阶段羊只均可感染,成年羊只最易感染,往往膘情好的羊易发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主要在春季和秋季频发,多雨季节且潮湿的地区发病率会升高,属地方病。

三、临床症状

羊肠毒血病的潜伏期较短,急性型,发病急,发病后几分钟内死亡,没有任何典型症状,临床上本病的症状主要有两种表现,一是神经型,病程略长的患羊1~3d内死亡,发病初期主要表现为精神沉郁、呆滞,采食量下降,弓背或腹痛症状,个别病例还表现出腹泻症状,粪便呈血红色或褐色,随着病情发展。患羊表现为呻吟、磨牙、吃士、头颈向后等,肌肉震颤,兴奋不安,转圈或倒地四肢滑动等神经症状,甚至个别病例表现为抵靠在树上、栏杆上亂撞等,口吐白沫,角弓反张,四肢与耳尖发凉,还可看到腹痛等症状;昏迷型的患羊发病初期主要表现为流口水,行走不稳,随病情发展逐渐昏迷不醒,体温下降,个别病例表现为腹泻或排便失禁等症状,粪便恶臭,最终因衰竭而死亡。

四、病理变化

将急性病死羊只剖检可见,病羊尸体出现肿胀,鼻腔、口腔等天然孔有分泌物,腹部蓄积大量气体,打开腹部气体腐臭,胸腔和腹腔内含有大量的淡黄色的渗出液,胃部膨大,内有未消化的饲料,肺脏水肿,有出血点,气管和支气笑容内积有大量泡沫状的白色内容物,心脏严重扩张,心脏外膜可见有出血点,肝脏肿大,有出血点,肠道鼓气,尤其是小肠黏膜高度出血,个别病例整个肠道呈红色,肾脏肿大,质地较软,切开后呈污泥样,这也是羊肠毒血症的典型症状。

五、诊断要点

1、临床诊断

本病的诊断主要根据其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及病理剖检进行初步诊断,但是,临床上要注意与炭疽病、羊快疫、羊巴氏杆菌病、焦虫病等症状较为相信,因此,应注意鉴别诊断。确诊需要进行实验室检查。

2、实验室检查

(1)涂片镜检

无菌采集病羊的淋巴结、肾脏、肠内容物等制成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结果可见大量成对或短链状、两端钝圆、无运动性的革兰氏阳性杆菌,瑞氏染色法可见荚膜,即D型魏氏杆菌。

(2)细菌培养

取病羊脾、肝、肾等分别搁普通琼脂平板,37℃厌氧培养 24h后,可见灰色圆形中央隆起湿润的大菌落,取菌涂片镜检,结果可见革兰氏阳性杆菌,较大,两端钝圆,单个或2~3个排成链,近端有卵圆形芽孢。

(3)接种试验

取病死羊小肠内容物,5倍生理盐水稀释,离心沉淀3000转/min,15min后,取上清液,分别接种2只小白鼠,每只0.3mL,1.5h后死亡。

结合临床诊断和实验室检查,即可确诊为即D型魏氏杆菌。

六、防治对策

1、加强饲养管理

加强饲养管理,给羊只提供优质的饲料,确保营养均衡,精粗饲料搭配合理,定期补饲食盐并加强羊只运动,及时清扫羊舍内外粪便及异物,严格执行消毒制度,栏舍用84消毒液、5%来苏儿进行喷洒消毒,过道用4%火碱溶液进行消毒,认真观察,若发现疑似患病的羊只,及时隔离治疗,工作人员进入场区也要进行严格消毒,保护栏舍干燥卫生,春季和秋季时尽量不要在低洼潮湿的地方饲喂多汁饲草,尽量要放在高地势的地方进行草场轮换放牧。

2、免疫接种

及时进行羊快疫、猝狙、肠毒血症三联疫苗或五联苗接种工作,肌肉注射,每次5mL,间隔20d再接种一次,免疫期为180d。

3、对于病重羊只,直接无害化淘汰处理,患病较轻羊只可肌肉注射庆大霉素1000~1500单位,2次/d,连用3d,症状较明显可使用氯霉素进行治疗,肌肉注射,每公斤体重10~30mL,静脉注射5%葡萄糖溶液+10%安钠咖500~1000mL,大羊只灌服200mL10%石灰水,小羊灌服70mL。对于个别症状时间长的病例,可注射D型魏氏梭菌的定性血清。

4、中药治疗:贯仲、大黄、龙胆草、黄芩、当归各20g;黄连、生地、诃子、白芍、地榆各10g,加水煎煮成汤去渣,此方为一只羊的量,一次灌服,也可喂点清油。

总之,羊肠毒血症是养羊产业中必防的重大疾病之一,危害性非常严重,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在选址方面尽量选择地势较高、干燥的地方建场,日常生产管理中要细心观察,早发现、早诊断,及时对症治疗,尽量避免过多饲喂精饲料和多汁饲草,积极做好各面预防工作,尽量避免该病的发生。

(作者单位:719000 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长城路街道办事处畜牧兽医工作站)

猜你喜欢

羊肠魏氏梭毒血症
猪魏氏梭菌病的临床症状、剖检变化、诊断及防控
猪魏氏梭菌病的防治
一例种母猪魏氏梭菌病的诊治措施
羊肠毒血症的防与治
古田县兔魏氏梭菌病的调查与分析
一起山羊肠毒血症的诊断与防治
羊肠毒血症的中西医治疗
羊肠毒血症的诊断与防制